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213.75 KB
- 文档页数:5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前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嵌入式系统是指将计算机处理器和软件嵌入到各种设备中,使其具备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从工业自动化到医疗保健,从军事航空到车联网,嵌入式系统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支撑技术,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创新。
本文将从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嵌入式系统的未来发展。
一、应用前景分析1、工业自动化:随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嵌入式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不断增多。
例如,PLC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等设备,都是嵌入式系统的典型应用。
这些设备将生产环境中各种条件监测和控制的任务集成到一起,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和协调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医疗保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医疗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心脏起搏器、血糖监测仪、医疗图像处理系统等,都依赖嵌入式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
这些设备可实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为医疗保健带来了新的变革。
3、智能家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需求的不断增多,嵌入式系统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例如,智能家居控制中心、安防系统、智能家电等,通过嵌入式系统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控制,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改善人们的家居生活质量。
4、车联网:随着汽车智能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车联网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
例如,智能导航系统、车辆监测系统、智能驾驶系统等,都是嵌入式系统的重要应用。
这些设备可提高车辆驾驶安全性、提供更舒适的交互和娱乐体验,形成智能出行新模式。
二、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将不断智能化和自动化,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例如,智能家居将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能够自动识别用户的需求和习惯,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体验。
车辆和机器人将更加自主化和智能化,能够自动执行各种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是指内置在其他设备或系统中的计算机系统,它专门用于控制和管理设备的特定功能。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涵盖了很多领域,包括家电、通信、汽车、医疗保健、工业控制等。
本文将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1. 硬件方面嵌入式系统的硬件是由各种集成电路、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的。
它通常需要具备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的特点。
常见的嵌入式处理器有ARM、Intel x86等,而存储器则包括EEPROM、SDRAM等。
此外,嵌入式系统还需要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如串口、网口、USB等接口。
硬件的设计和选型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2. 软件方面嵌入式系统的软件是用来控制和管理硬件的。
它通常由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应用软件构成。
RTOS具备快速响应和实时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地与硬件进行交互。
而应用软件则根据具体的功能需求进行编写,如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通信控制等。
此外,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还需要考虑资源利用率和代码大小的优化,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常见的领域。
1. 家电领域现代家庭中的许多电器产品都运用了嵌入式系统,如智能电视、空调、洗衣机等。
嵌入式系统能够实现设备的智能控制和互联互通,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2. 通信领域手机、路由器、交换机等通信设备都采用了嵌入式系统,它们能够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和网络的稳定运行。
嵌入式系统在通信领域的应用还包括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
3. 汽车领域现代汽车中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车载导航、智能驾驶、车载娱乐等功能。
嵌入式系统能够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智能化程度。
4. 医疗领域医疗设备中常常运用嵌入式系统,如心脏起搏器、血糖仪、医疗监护仪等。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及发展【摘要】21世纪无疑将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将嵌入式系统应用到各种网络环境中去的呼声自然也越来越高。
目前大多数嵌入式系统还孤立于internet之外,随着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以及internet技术与信息家电、工业控制技术等的结合日益紧密,嵌入式设备与internet的结合才是嵌入式技术的真正未来。
【关键词】嵌入式;应用;发展1嵌入式arm技术及应用随着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不断发展,典型的32位risc 芯片——arm处理器,不论是在pda,stb,dvd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还是在ps,航空,勘探,测量等军方产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早已看好arm的前景,比如intel,ns,atmel,philips,nec,cirrusloic等公司都有相应的产品。
他们把更多的功能集成在arm芯片中,使其成为了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典型代表。
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每个厂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
利用这种合伙关系,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risc 标准的缔造者。
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
arm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
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理论上如此)。
典型的产品如下。
①cpu内核——arm7:小型、快速、低能耗、集成式risc内核,用于移动通信。
——arm7tdmi(thumb):这是公司授权用户最多的一项产品,将arm7指令集同thumb扩展组合在一起,以减少内存容量和系统成本。
同时,它还利用嵌入式ice调试技术来简化系统设计,并用一个dsp增强扩展来改进性能。
该产品的典型用途是数字蜂窝电话和硬盘驱动器。
——arm9tdmi:采用5阶段管道化arm9内核,同时配备thumb扩展、调试和harvard总线。
嵌入式计算机技术论文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一直被视为计算机科学领域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从单一应用到多领域的应用,嵌入式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着重论述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定义、应用、发展历程和技术优势。
一、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定义嵌入式计算机,简称为嵌入式系统,通常是由控制器、处理器、存储器、通信设备和操作系统等所组成的一种基于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系统。
它通常是为了特定应用而设计,根据应用的不同会有不同的外壳和规格。
二、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电子、通信、汽车、家电、医疗、军事等领域。
例如,智能手机中的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就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之一;智能家电中的智能控制器和智能显示器也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之一;车载电子系统中的电子控制单元就是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之一。
三、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历程嵌入式计算机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并在90年代初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非常成熟的阶段。
在硬件方面,嵌入式处理器已经很小巧,并且功耗也非常低;在软件方面,嵌入式操作系统也已经非常小巧、高效,并且有着非常好的实时性能和可靠性。
四、嵌入式计算机技术的技术优势嵌入式计算机技术具有以下技术优势:1、实时性能好嵌入式计算机系统通常需要处理实时数据或实时控制。
因此,它们需要有非常好的实时性能。
与计算机不同,嵌入式计算机通常采用即时嵌入式操作系统,并且硬件和软件都经过了高度优化,因此嵌入式计算机的实时性能是非常好的。
2、可靠性高嵌入式计算机系统通常是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所以它们需要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
嵌入式计算机通常采用固态存储器和工业级的元器件和材料,这些都能够保证系统的高可靠性。
3、功耗低嵌入式计算机通常需要在一些资源有限的场合下使用,如便携设备、汽车等。
因此,它们需要具有非常低的功耗。
嵌入式处理器通常采用低功耗设计,并且还可以采用一些省电技术,如睡眠模式和场景感知技术等。
嵌入式系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现状与前景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也日渐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嵌入式系统是一种专用计算机系统,它被嵌入到其他设备中,具有高效、稳定、安全、低功耗等特点。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2020年全球嵌入式系统市场规模已达到194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2400亿美元。
嵌入式系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
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现状智能制造中,嵌入式系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和设施、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嵌入式系统技术应用案例:1. 工业控制系统嵌入式系统技术在工业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主要作用是监测和控制生产流程。
嵌入式系统可以对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然后通过控制算法对设备进行控制。
比如,在自动化车间,灯光、风扇、传送带等设备可以通过嵌入式系统技术来集成控制,实现自动化生产。
2. 物联网智能化嵌入式系统技术也是实现物联网智能化的重要技术之一。
目前智能家居、智能车辆、智能城市等物联网应用中,嵌入式系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
通过嵌入式系统,各种智能设备可以实现互为连接、互相沟通,从而打造出更加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智能制造技术的基础,而嵌入式系统技术也与之息息相关。
嵌入式系统可以协助计算机系统进行推理、学习和决策,同时可以将人工智能算法应用于现实生产流程中。
比如,在机器人生产流程中,嵌入式系统可以协调机器人的运动、采集环境数据等,从而实现高效、智能的生产。
嵌入式系统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未来前景随着嵌入式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前景也愈加广阔。
未来,嵌入式系统技术将有以下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1. 面向物联网的嵌入式系统未来物联网将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的嵌入式系统技术也将面临更高的需求。
在面向物联网的应用场景下,嵌入式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能耗效率、更加稳定的工作性能和更强的安全性,以应对连接数量的增加和安全威胁的风险。
嵌入式系统的典型应用嵌入式系统是一种能够控制、执行特定任务的计算机系统,通常用于嵌入在其他设备中,例如家电、汽车、医疗设备等。
这些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实时性和可定制性,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典型应用。
1. 智能家居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了家居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智能家居系统使用嵌入式系统作为核心,通过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组件实现对家庭设备的智能控制,例如智能灯光、智能窗帘、智能门锁等。
嵌入式系统能够通过连接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让家庭更加智能、安全、舒适。
2. 汽车电子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汽车中的嵌入式系统可以控制发动机、制动、变速器、空调等各种设备,同时还能够实现车辆的智能化、安全化和娱乐化。
例如,嵌入式系统可以通过连接互联网,提供导航、音乐、在线娱乐等功能,让驾驶变得更加智能化和便捷。
3. 医疗设备嵌入式系统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心脏起博器、血糖仪、血压计等医疗设备都使用了嵌入式系统。
这些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健康状况,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同时还能够将数据传输给医生或云端服务器,实现远程医疗。
4. 工业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通常需要对生产线上的设备进行控制和监测,嵌入式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线上各个设备的实时控制和数据采集,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例如,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智能仓储等都离不开嵌入式系统的支持。
5. 安防监控嵌入式系统在安防监控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安防监控系统通常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嵌入式系统可以实现对监控设备的实时控制和视频数据的采集和存储。
同时,嵌入式系统还能够实现对监控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远程监控,让安防监控更加智能化和便捷。
嵌入式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生活、医疗、工业、安防等多个领域。
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从模拟到数字,再到嵌入式系统技术应用的广泛崛起,这个过程是持续不断的。
嵌入式系统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它将数字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相结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嵌入式系统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设备、通信设备、视频处理、汽车电子、消费电子、机器人学等领域,成为现代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1970年代到1990年代末,主要应用于军事、航天和重要国家的交通、电信等领域中,使用的处理器为Intel等主流芯片;第二个时期是1990年代末到现在,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始应用于通讯、消费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并逐渐成为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广泛应用,不同的领域对嵌入式系统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现代嵌入式系统正在不断迭代更新,创新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创新发展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创新发展包含如下几个方面:1.芯片处理技术的提升,使得嵌入式系统在不断拓展嵌入式系统技术中的芯片处理技术以Intel和ARM为代表,经过多年的不断拓展,芯片处理技术得到了提升。
目前,ARM是最受欢迎的处理器,因为它的芯片处理速度非常快,且能源效率高。
2.新型硬件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新型硬件设备的研发和应用是创新的另一个方向,它包括:系统级芯片、MEMS传感器、智能芯片、超低功耗无线传输芯片等技术,并逐步向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人与机器的交互等方向拓展。
3.新型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应用新型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的应用同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C、Java、Python等主流语言被不断完善和提升,国内外开发实践也在不断地进行中。
工具方面,C高级调试、代码优化和快速开发工具得到广泛应用。
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领域嵌入式系统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包括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机器人学、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电网、工业控制等领域。
收稿日期:2008-01-02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2007自然科学基础研究(200740025)作者简介:周青云(1972-),女,河南郑州人,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单片机与测控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周青云,王建勋(郑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郑州450121) 摘要:嵌入式系统是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该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特点和体系结构,论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最后阐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应用;发展中图分类号:T N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682(2008)03-0016-05The appli ca ti on and developm en t of an e m bedded systemZHOU Q ing 2yun,WANG J ian 2xun(Zhengzhou Institute of Vocation &Technology,Henan Zhengzhou 450121,China ) Abstract:An e mbedded syste m is the s pecial 2pur pose computer syste m e mbedded int o an object sys 2te m.Each e mbedded syste m has its own feature and superi ority .This article p resents the e mbedded sys 2te m in its app licati on,features,structure,current devel opment status and devel opment tred .Key words:e mbedded system;app licati on;devel opment1 嵌入式系统概述 计算机按照应用层面分为通用计算机和嵌入式计算机。
通用计算机具有一般计算机的基本标准形态,通过装配不同的应用软件,以基本雷同的面目出现并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其典型产品是PC 。
而非通用计算机———嵌入式计算机,则是非通用计算机形态的计算机应用,它是以作为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的形式隐藏在各种装置、设备、产品和系统中:一台通用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中就包含了5~10个嵌入式微处理器,键盘、鼠标、软驱、硬盘、显卡、显示器、Moder m 、网卡、打印机、扫描仪、US B 集线器等均是由嵌入式微处理器控制的。
另外应用还有象机顶盒 数字应用 W ebT V 、AT M /P OS 多媒体手机 袖珍电脑 车载导航器 航空电子等等。
可以称为后PC 时代和后网络时代的新秀[1]。
据统计,这些嵌入式设备在数量上己远远超过通用计算机,其前景也备受人们看好。
计算机自1946年诞生以来,在近30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是作为实现数值计算的大型昂贵设备。
直到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计算机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
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小型、价廉、高可靠性特点,迅速走向普及。
基于高速数值解算能力的微型机,表现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控制专业人士的兴趣,要求将微型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化控制。
这样一来,计算机便失去了原来的形态及通用的计算机功能。
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系统。
因此,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
由于嵌入式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它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和各行业的具体运用相结合的产物。
I EEE 对嵌入式系统的定义是“用于控制、监视或者辅助操作机器和设备的装置”,这主要是从应用对象上加以定义,涵盖了软硬件及辅助机械设备。
这就意味着它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综合性要求严格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随着以计算机和软件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I nternet 的应用迅速普及。
计算机 通讯消费电子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作为新型智能3C 合一的嵌入式系统与技术进入智能化 网络化的发展阶段。
目前,嵌入式系统在工业、农业、家庭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
2 嵌入式系统特点 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相比较,嵌入式系统具备下列特点[2]:(1)嵌入式系统通常是针对具体的应用。
嵌入式处理器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所设计的系统中。
它通常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集成度高等优点,把通用的CP U 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功能集成到芯片内部,从而使嵌入式系统的设计趋于小型化、专业化,也能够使移动功能大大增强,与网络的耦合也越来越紧。
(2)嵌入式系统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高度分散、不断创新的知识融合的系统。
它是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半导体工艺、电子技术和与各领域的具体应用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各项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的产物。
(3)嵌入式系统必须尽可能的降低成本,从而在具体应用中对处理器的选择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这就要求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都必须高效率的设计,在保证稳定、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量体裁衣、去除冗余,力争在同样的硅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性能。
(4)嵌入式系统一般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嵌入式系统和具体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的升级换代也和具体产品同步进行。
因此,嵌入式系统产品一旦进入市场,一般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5)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和系统可靠性,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一般都固化在存储器芯片或处理器内部的存储器中,而不存储在外部的磁盘等载体中。
通常嵌入式系统还需要能应对恶劣的环境和突然断电等情况。
(6)嵌入式系统本身不具备自举开发能力。
即使设计完成之后,用户通常也不能对其中的应用程序进行修改,必须有一套交叉开发工具和环境才能进行开发。
3 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一般而言,整个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可以分成4个部分: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外围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嵌入式应用软件[3]。
311 嵌入式处理器(M PU) 嵌入式系统的核心是各种类型的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嵌入式CP U 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所专门设计的系统中,它将通用CP U 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到芯片内部,从而有利于嵌入式系统在设计时趋于小型化,同时还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可靠性。
嵌入式处理器的体系结构经历了从C I SC (复杂指令集)至R I SC (精简指令集)和Compact R I SC 的转变,位数则由4位、8位、16位、32位逐步发展到64位。
目前常用的嵌入式处理器可分为低端的嵌入式微控制器,用于计算机通信领域的嵌入式DSP 处理器,中高端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和高度集成的嵌入式片上系统。
(1)嵌入式微控制器(MCU ),俗称单片机其最大特点是单片化,体积小,从而使功耗和成本较低、可靠性高。
微控制器是目前嵌入式系统工业的主流,微控制器的片上外设资源一般比较丰富,适合于控制,因此称微控制器,目前占嵌入式系统约70%的市场份额。
嵌入式微控制器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通用系列包括:8051、P51XA 、MSC -96/196/296、68300等(2)嵌入式DSP 处理器DSP 处理器对系统结构和指令进行特殊设计,采用了Harvard 结构,使其适合于DSP 算法,编译效率较高,指令执行速度也较高。
主要应用在数学滤波、FFT 、频谱分析等需要DSP 算法的嵌入式领域,尤其适合在运算量较大,特别是向量运算、指针线性寻址等较多的智能化算法中,而这些正是DSP 处理器的长处所在。
目前国内广泛应用的是TI 公司的T MS320系列和Mot or ola 公司的DSP56000系列等。
(3)嵌入式微处理器(MP U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在具体应用中,在通用计算机中的CP U 的基础上,将微处理器装配在专门设计的电路板上,只保留和嵌入式有关的母板功能,大幅度减小系统体积和功耗。
为了满足嵌入式应用的特殊要求,嵌入式微处理器虽然在功能上和标准微处理器基本是一样的,但是在工作温度、抗电磁干扰、可靠性等方面一般都做了各种增强。
嵌入式微处理器目前主要有AM186/88、386EX 、SC -400、Power PC 、68000、M I PS 、ARM 系列等。
(4)嵌入式片上系统(S OC )意即在一个片上设计了整个系统。
S OC (Syste m On Chi p,片上系统)是ASI C (App licati on S pecific I nte 2grated Circuits )设计方法学中的新技术,是指以嵌入式系统为核心,以I P复用技术为基础,集软、硬件于一体,实现了软硬件的无缝结合,直接在处理器内嵌入操作系统的代码模块,并追求产品系统最大包容的集成芯片,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信号采集、转换、存储、处理和I/O等功能,包含嵌入软件及整个系统的全部内容,其优点是大大降低耗电量、减小体积、丰富系统功能、提高速度、节省成本。
有代表性的产品是Mo2 t or ola公司的MCore,Phili p s的S mart X A等。
312 嵌入式外围设备 在嵌入式系统硬件系统中,除了中心控制部件(MCU、DSP、E MP U、S OC)以外,用于完成存储、通信、调试、显示等辅助功能的其他部件,都可以算作嵌入式外围设备。
目前常用的嵌入式外围设备按功能可以分为存储设备、通信设备和显示设备三类。
存储设备主要用于各类数据的存储,常用的有静态易失型存储器(RAM、SRAM)、动态存储器(DRAM)和非易失型存储器(ROM、EPROM、EEP2 ROM、F LASH)三种,其中F LASH凭借其可擦写次数多、存储速度快、存储容量大、价格便宜等优点,在嵌入式领域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存在的绝大多数通信设备都可以直接在嵌入式系统中应用,包RS232接口(串行通信接口)、SP I(串行外围设备接口)、Ir DA(红外线接口)、I2C (现场总线)、US B(通用串行总线接口)、Ethernet (以太网接口)等。
由于嵌入式应用场合的特殊性,通常使用的外围显示设备有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板(T ouchPanel)等。
313 嵌入式操作系统 早期的嵌入式系统很多都不用操作系统,他们只是为了实现某些特定功能,使用简单的循环控制对外界的控制请求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