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1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五年级下册11军神(一)课内阅读专项训练姓名:班级:成绩: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已吧!一、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神(节选)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法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
”1.“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是因为()A.手术过程中会很痛,但病人却拒绝使用麻醉剂,让他深感震惊。
B.听完病人的话,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愣住了。
C.他觉得病人的理由太过牵强,在想办法说服病人使用麻醉剂,所以愣住了。
D.他觉得病人是在跟自己开玩笑,不想多说什么。
2 .下列对画线句子中的“一刀刀”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法克医生是想强调本次手术将会十分辛苦,很费精力,以便让病人感激自己。
B.法克医生听到病人说不打麻醉剂后感到很震惊,以至于说话结巴了。
C.这样写读起来比较顺口。
D.这是量词叠用,能更好地说明手术过程中病人将承受极大的痛苦。
3.“试试看吧。
”读这句话时,应该用的语气•(A.颤抖、恐惧B.犹豫、胆怯C.坚定,平静D.自豪、蒙迈4.“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一句中.对“口吃”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A.法克医生听完病人的话后觉得无法反驳,同时又对病人的勇气和胆量感到钦佩。
B.法克医生本来就说话结巴.C.沃克医生故意说话口吃,以便拖延时间想好怎么反驳病人。
D.法克医生一想到手术的复杂性,就惊吓到说话结巴。
5.用自己的话说说刘伯承为什么不愿意打麻醉剂?6・古有关羽刮廿疗毒,今有刘伯承忍痛手术。
请你说说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的理由。
《军神》教案《军神》教案 1教学目标1.认识“沃、匪”等5个生字,会写“庆、诊”等15个字,会写“诊所、年龄”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3.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4.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5.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1.朗读课文,能读出人物说话的语气。
2.能从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
教学难点1.能说出沃克医生是怎么发现刘伯承是军人的,以及称他为“军神”的原因。
2.能用沃克医生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1.教师讲解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
学生认真倾听,说说你从中感受到关羽怎样的特点。
(感受到关羽豪迈大胆、勇敢无畏、意志坚强的特点)2.出示课文题目。
(出示课件1)课件1三国时期,蜀国名将关羽不用麻药,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神医华佗尊称他为“天神”。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也有这样一个人,他在不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忍受了七十二刀的刀割之痛,却一声不吭,他就是刘伯承。
为他实施手术的沃克医生尊称他为“军神”。
(板书:军神)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的相类似的故事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既注重了故事之间的联系,又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3.学生阅读,了解人物。
(出示课件2)课件2刘伯承(1892-198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
原名明昭,四川开县(今属重庆)人。
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将校学堂。
192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团参谋长。
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1947年8月初,同邓小平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对扭转全国战局起了巨大作用。
统编版小学语文《军神》教案设计1.教材分析1.1《军神》是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被沃克医生称赞为“军神”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刘伯承的动作、语言以及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等,生动地展现了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也体现了他为了革命事业勇于牺牲、不畏剧痛的伟大精神。
1.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方面,《军神》处于中年级语文教学阶段,对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人物形象分析能力以及感受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有着重要意义。
它有助于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如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同时,这篇课文也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的良好素材。
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目标2.1.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1.2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如“沃、匪、绷”等,理解“一针见血、从容镇定、一声不吭”等词语的含义。
2.1.3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并能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
2.2过程与方法目标2.2.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描写刘伯承和沃克医生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2.2.2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交流自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2.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1感受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
2.3.2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引导学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坚毅。
3.教学重点3.1理解描写刘伯承手术时表现的语句,体会其钢铁般的意志。
例如,“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些语句生动地刻画了刘伯承在手术过程中强忍剧痛的情景。
通过对这些语句的精读,学生能深刻感受到刘伯承坚韧不拔的意志。
3.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军神设计理念: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尊重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多元反应,让学生自读感悟,自我探究。
通过读一读、演一演,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
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
能力目标: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能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德育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初步感受刘伯承坚忍不拔的钢铁意志。
教学重点:根据提示读出语气、语调。
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
教学难点:理解沃克先生称赞刘伯承的话。
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图文对照,初读感知。
师:伴随着悦耳的铃声,我们又要开始了新的学习、新的探索。
通过以前的阅读,我们认识了许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壮士、视死如归的刘胡兰、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们都是普通战士,但他们都具有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信念。
今天,我们要了解的,也是一名军人的故事。
他,堪称“军神”。
1.课题让你想到什么?2.浏览课文,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二、直奔中心,理清脉络。
1.看图,请你用一句话说说画面的内容。
(手术后,沃克与刘伯承谈话的情景。
)2.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画面上沃克医生翘起大拇指时说的内容?读课文,在书上用直线画出。
3.交流并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4.学生提出问题:沃克医生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呢?(理清文章脉络:(1)求治(2)术前(3)术后)5.过度:沃克医生为什么要称刘伯承为“军神”呢?(出示问题)相信大家也有这样的疑问。
那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寻找答案。
三、抓住关键,读中感悟。
1.(出示: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不是普通的军人,你是一位了不起的军神!)你有什么疑问吗?2.生交流:为什么称刘伯承为“会说话的钢板”?3.理解“钢板”,钢板有什么特点?(说明刘伯承意志坚强)4.文中哪些词句具体反映了刘伯承有坚强的意志?请大家分小组学习课文,并划出有关的词句。
《军神》课件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军神》。
这篇课文讲述了刘伯承将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带领部队英勇抗击日军的故事。
课文通过描写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展现了他的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将军的英勇无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习刘伯承将军的战略思想和指挥才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将军的英勇无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难点:朗读课文时,如何正确表达刘伯承将军的英勇气势和坚定信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抗日战争时期的背景音乐,让学生想象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引导学生们思考:在那个时期,有一位将军,他的英勇无畏、顽强不屈的精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位将军的故事——《军神》。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述了刘伯承将军的哪些英勇事迹?3.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讨论刘伯承将军的英勇无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如何体现在课文中。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刘伯承将军的精神风貌。
5. 朗读练习:让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体会刘伯承将军的英勇气势和坚定信念。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对刘伯承将军的认识。
(2)写一篇关于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板书《军神》板书内容:英勇无畏顽强不屈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对刘伯承将军的认识。
2. 写一篇关于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军神》这篇课文,学生们对刘伯承将军的英勇无畏和顽强不屈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及知识点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军神》课文原文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德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医生沃克端坐在桌后。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你叫什么名字?”“刘大川。
”“年龄?”“二十四岁。
”“什么病?”“土匪打伤了眼睛。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
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
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邮局职员。
”“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这样从容镇定!”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沃克医生正在换手术服,护士跑来,低声告诉他病人拒绝使用麻醉剂。
沃克医生的眉毛扬了起来,他走进手术室,生气地说:“年轻人,在这儿要听医生的指挥!”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
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次。
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病人脸色苍白。
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
”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
”沃克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你过奖了。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
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挥手让护士出去,然后关上手术室的门,注视着病人,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刘伯承。
《军神》教学设计【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不同人物的特点,感受不同的描写方法,认同中华文化,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学习运用不同的描写方法写人物。
思维能力:了解习作的描写方法,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审美创造: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通过典型事例写出人物具体的特点。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精读,理解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3.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通过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了他的内心。
这节课,我们来体会一下沃克医生的内心是怎样的。
二、浏览课文,整体了解1.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回顾故事的前因后果,同时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圈画出来。
问题预设: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为什么称刘伯承是“军神”?刘伯承保持清醒的大脑做什么?开始,刘伯承为什么谎称自己叫“刘大川”?……2.汇报交流。
(1)教师倾听学生提出的问题,对那些在课文中能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当即予以解决。
(2)对那些易于回答的问题,请知道答案的同学予以帮助。
(3)对那些有思考价值、值得阅读探究的问题,将其逐一梳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自主解决。
3.问题探究:本文主要人物是刘伯承,但写沃克医生的文字更多,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
)三、再读课文,探究交流1.再次快速浏览全文,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变化。
(出示课件3)提示: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找描写沃克医生的语句。
(1)动作描写:请你认真读文,找出相关语句画出来,并思考有哪些动词能体现出沃克医生的状态?预设1:我找到了问诊时描写沃克医生动作的语句,这里他的表现很冷漠。
军神课文原文内容军神课文原文内容:1 军神课文原文1916年的一天,一位头缠绷带的年轻人走进了重庆城里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
他对诊所的主人--著名的外科医生沃克先生说:"我的眼睛被土匪打伤了,请您给治治。
"沃克医生查看了他的伤势,冷冷地问:"你叫什久名字2 "刻大川。
""工什久的2” "部局职员。
""不,你是军人”活南医生有些不说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从重的伤势,只有军人才能此镇定!“要动手术了,可年轻人却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他愿切地医生说:"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提伤脑神经。
"沃克医生楞生了:"你,你能忍受得了吗?”年轻人平静地说,"能。
"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做颤料。
他对年轻人说:"你要是证不住,可以叫出声来,"年轻人-声不,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白色床单,汗如雨下,手才结束,薪新的床单竟被抓破了。
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努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是过去。
"年轻人脸色苍白,勉强一笑:"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教。
"沃克医生不禁失声道:"了不起你是一个直下的男子汉,一块会说活的现板!你是一位军神沃克医生关上手术室的门,俯下身子亲切地注视着年轻人:"告诉我,你的直名叫什么2”"刻怕伯承,"2军神课文解析第1自然段 ~ 第1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进的是: 一个年轻的病人的眼睛受了伤,沃克医生在给他检查伤势时发现他是个军人。
第1自然段15自然段是第二部分。
沃克医生要手术的时候,伤员不肯用麻药。
这一部分内容要指导学生抓住沃克医生的神态、语言进行分析理解手术不打麻药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第16自然段“第25自然段是文的第三部分,也是全文的重点段落。
军神
教学目标:
1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学习提示语的作用,会用提示语。
教学重点:
1、理解表现“军神”的重点词语,说出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的原因。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刘伯承坚韧不拔的钢铁意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文中的“军神”是指,这是对他的敬称。
2你能很快地从文中找到沃克医生直接夸赞刘伯承是军神的句子吗?
指名回答,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到:“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军神,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呀!沃克医生是不是一开始就认为刘伯承是军神呢?
沃克医生一开始认为刘伯承是什么?(军人。
)
二、新授: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习“不,你是军人。
”沃克医生有些不悦地说:“我当过军医,这么重的伤势,只能军人才能如此镇定。
”
(1)这么重的伤势,这个伤势到底重在什么地方,怎样严重呢?(对,这个伤势,子弹从头顶射进去,又从眼眶里射出来,把眼珠都射出来了。
是刘伯承自己用刀把经络割断,同学们如果是你,这样严重的伤势,你会怎么样?)(2)伤势已经重到这样的程度,但是课文中写,刘伯承他是怎样去诊所治疗伤势的
(是一个人走进诊所。
)你一生病的时候,你一个人到医院看病吗?谁陪你去呀?是大病吗?
(3)而且他对沃克医生怎么说的?读读他的这句话:我的眼睛――读请您给治治,非常地镇定,这就叫镇定,不慌张,不慌乱,不喊痛,不恐惧,对吗,这叫镇定。
一般的人做不到,只有军人才做得到。
所以我们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请你注意两个词,一是这么重的伤势,第二个是如此镇定。
(4)好读一读,这句话,这样的军人你觉得怎么样?(伟大)
所以你要用佩服的语气读这句话,你要怎样读?对啊,这是赞美的
对这样的军人一般都会敬佩,都会敬重,对吧。
但是沃克医生怎样地说,他有些不悦地说,什么叫不悦?(不高兴)
(5)你看到这样的军人你高兴吗?那么沃克医生为什么会不高兴呢,不喜欢他,冷冷地说,不悦地说,为什么呀?(看出撒谎,怕惹麻烦,对嘛,当时分不清这个军人到底是军阀呢,还是革命军呢,是好人呢,还是坏人,搞不清,所以他有些不悦,不高兴,冷冷地说。
)现在谁能够用这样的语气,来读这句话(6)小结:我们在读课文句子人物说话的前面,都有一个提示的语言,这些提示语我们必须要注意,只有注意了这些提示语,我们读的时候才能把语气,语调以及这句话的含意表达出来,明白了吗?
过渡:课文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刘伯承他不是一般的人,是一位军人。
既然沃克医生知道他是军人,后来为什么称赞他为军神呢?他和一般的军人有哪些不同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自然段,找一找看哪些地方是一般的军人做不到的,他做到了,好吗?请你轻声地读,一边读,一边把他划出来,看哪个小朋友最认真,最投入,开始
2、学习二到五自然段:
(1)自学。
一点麻醉药也不用板书:(一不用药)
年轻人一声不吭,板书:一声不吭,他不会叫出来,是叫不出来,还是不会叫出来
刘伯承一直在数沃克医生给他开的刀数,七十二刀板书:一声不吭(3)具体学习:
第一点:
一般的军人开刀的时候这个药敢不敢不用?而刘伯承坚决不用。
为什么?读。
第二、三点:
在动手术的过程当中,即使用麻醉药也非常痛疼,一般的人都会叫出声来,而刘伯承却一声不吭,一般的军人忍不住,而他却能忍得住,一般的人在给你动手术的时候,你会记得清开了多少刀吗?记不清,而他却一刀一刀地数,一刀都不漏,一共七十二刀。
这就是刘伯承和一般军人的不同,他不是一般的军人。
同学们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眼睛里面掉进一粒小小的沙子,都会感到――不舒服,会痛出眼泪来,对不对?因为我们眼睛的神精是最复杂的,所以要在眼睛里面动手术,是非常疼痛的。
但是二、三、四、五这四个自然段当中,我看得出刘伯承怕痛吗?刘伯承痛吗?
(2)课文当中有个痛字吗?那你怎么体会他是痛的呢?
A、在手术中一向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却双手微微颤抖”因为沃克医生知道这次手术难度很大,而且刘伯承又不用麻醉药,他怕难度很大,沃克医生才会双手微微颤抖;他非常的担心,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手术再坚强的人可能也忍受不了,所以是微微颤抖。
我们通过沃克医生的表现可以体现,做手术疼痛的程度。
B、汗如雨下,剧烈的疼痛,痛出来的汗,
手术结束,崭新的床单,竟抓破了。
只有他很痛,崭新的床单才会被抓破。
崭新的床单你用力撕都撕不破,现在居然――他把所有的痛都转移到了――这叫
转移疼痛,把床单都抓破了,这里有一个字――“尽”尽抓破了,这个尽体现了什么?
C、脸色苍白,勉强一笑。
这个脸色苍白,勉强一笑。
既体现了手术中七十二刀,也体验了整个手术当中给他来的剧烈的疼痛。
三个多小时,七十二刀。
脸色苍白,但他勉强一笑,这个痛都忍过去了。
证明了他的毅力,意志坚强,这时候还能笑得出来,对吗?
D、沃克医生擦着汗,对年轻人说:“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
”因为他会担心昏过去,昏过去除非有强烈的疼痛,是很受不了的,这可以看出做这个手术是非常疼痛的
过渡:刘伯承这么多的疼痛他都能忍受,是一般的军人都做不到的,不能做的,他都做到了。
你们想看一看这样一个令人震撼的情景吗?看录象。
你想说什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读读二到五自然段:
3正是因为这样,沃克医生才由衷地赞叹:出示:沃克医生不禁失声喊到:“了不起!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这里有三个感叹号,表达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怎样的感情?(敬佩、赞叹。
)
(1)了不起,是夸奖,接下来说你是一位真正的男子汉,男子汉有真的假的吗?男子汉应该是坚强的,刚强的,流血不流泪,任何情况下都要镇定自若。
对吗,真正的男子汉都应该是这样的。
(2)会说话的钢板。
钢板是什么样的呀?为什么把刘伯承比作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呢?
钢板是很坚硬的,钢板和刘伯承之间有一点是相同的,是什么?
对坚强,坚硬,刘伯承是意志如刚,象钢板一样,对吗?他的毅力超过了一般的人,毅力非凡,这样的人才称之为真正的男子汉,真正的军人,是军人当中的军人,被称为-----
这个课题该怎么读?读
4、刘伯承他自己的说的三个字-----刘伯承,他是用怎样的语气,怎样的语调来说自己的名字的,他是怎样的说的?请你加一个提示语看,刘伯承他是怎样的说的?(平静的说、镇定的,淡淡地说)是不是啊,他不张扬,认为作为一个军人,忍受这样一点痛苦,是能够做到的,这样才真正称为军神。
一起读课题
三、拓展:
1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仅仅是因为这次手术,他文武双全,戎马一生,他领导晋冀鲁豫野战军,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踀千里跃进大别山。
令蒋介石惊慌失措,心惊胆寒,与华东野战军合作,导演了百万雄狮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他主动请缨,席卷大西南。
他创办了国防大学是中国最高军事学府,被誉为“将军的摇篮”。
他为祖国的解放和建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勋。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一起再来读课题
2、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刘伯承,中国十大帅之一,他的已逝,但是他意志
如钢,毅力非凡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重,我们每个同学都要学习他,在困难面前勇于战胜自己,要有意志,要有毅力。
让我们牢牢地记住,这样一个光辉而灿烂的名字,他叫-----
板书:军神刘伯承
一药不用
一声不吭意志如钢、毅力非凡
一刀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