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分析教案(第部分)
- 格式:doc
- 大小:1.51 MB
- 文档页数:50
第一章数控机床第一节数控机床的演变历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数控机床的发展史(2)了解数控机床的未来趋势(3)了解我国的现状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数控机床的发展史(2)数控机床的未来趋势(3)我国的现状三、课时安排:1 课时四、教学内容引言从20 世纪中叶数控技术出现以来,数控机床给机械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加工具有如下特点:加工柔性好,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有利于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提高。
数控机床是一种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产品,适用于加工多品种小批量零件、结构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零件、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价格昂贵不允许报废的关键零件、要求精密复制的零件、需要缩短生产周期的急需零件以及要求100%检验的零件。
数控机床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发展的重要装备。
进入21 世纪,我国经济与国际全面接轨,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机床制造业既面临着机械制造业需求水平提升而引发的制造装备发展的良机,也遭遇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加速推进数控机床的发展是解决机床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
随着制造业对数控机床的大量需求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现代设计技术的飞速进步,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并且不断发展以更适应生产加工的需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数控机床高速化、高精度化、复合化、智能化、开放化、网络化、多轴化、绿色化等发展趋势,并提出了我国数控机床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数控机床的发展历史第一台数控机床是1952 年美国帕森斯公司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研制的三坐标数控铣床,它综合应用了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伺服驱动、精密检测与新型机械结构等多方面的技术成果。
数控机床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管(1952年)、晶体管(1959年)、小规摸集成电路(1965 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小型计算机(1970年)和微处理机或微型机算机(1974年)等五代数控系统。
数控镗铣床结构与应用项目任务:1.数控镗铣床的应用。
2.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及功能部件的结构。
3.加工中心的布局和分类。
4.立式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及功能部件的结构。
5.卧式加工中心的传动系统及功能部件的结构。
6.加工中心知识拓展。
第一单元:模块一数控镗铣床的应用模块二数控铣床学习目标:1.了解数控铣床加工的典型案例。
2.熟悉数控铣床的应用范围。
3.了解加工中心加工的典型实例。
4.熟知加工中心的特点。
5.熟悉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范围。
6.熟知数控铣床的布局及分类。
7.了解XK5750数控铣床的主要技术参数。
教学重点:1.数控铣床加工的典型案例和应用范围。
2.加工中心加工的特点和典型加工实例。
3.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范围。
4.数控铣床的布局及分类。
教学难点:1.加工中心加工的典型实例。
2.立式加工中心和卧式加工中心的应用范围。
3.立、卧两用数控铣床的布局。
辅助教学:1.多媒体课件2.微课单元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模块一数控镗铣床的应用一、数控铣床加工的典型案例1.加工板类零件图4-1所示为典型的板类零件,主要加工平面、外轮廓、型腔及连接孔系等,适合采用数控铣床进行加工,先粗加工、后精加工。
2.加工凸轮类零件如图4-2所示零件为典型的圆盘凸轮零件,其毛坯为铸件,零件定位基准已加工完成,本工序主要加工凸轮槽的内、外轮廓。
该凸轮零件很适合在数控铣床上加工,先粗铣、后精铣。
3.加工模具类零件图4-3所示的餐盘凸模具为曲面轮廓,适合采用三轴联动的数控铣床加工,先进行粗加工、后进行经精加工。
加工曲面轮廓,其精加工要选用球头铣刀。
二、数控铣床的应用范围在机械制造业,数控铣床用途广泛,可以加工各种平面、成型表面、螺旋槽、沟槽和孔,也可以加工各种平面曲线轮廓和三维曲面轮廓,例如凸轮、模具、样板等零件。
通常数控铣床所加工的零件,在普通铣床上是难以加工或无法完成的。
数控铣床适合应用于一般机械加工、汽车制造、模具制造及航空航天领域。
数控加工部分
机械加工教研组田喜山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删除键。
删除光标所在的数据
插入键。
把输入域之中的数据插入到当前光标之后的消除输入域内的数据。
向上翻页。
偏值参数输入页面。
图形参数设置页面。
信息页面,如“报警”系统参数页面。
系统帮助页面。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确定装夹方案
因前道粗加工工序已经将零件总长确定,本工序装夹关键是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图1-10 机夹可转位车刀
)涂层刀具涂层硬质合金刀片的耐用度至少可提高
倍,而涂层高速钢刀具的耐用度则
倍。
)非金属材料刀具用作刀具的非金属材料主要有陶瓷、金刚石及立方氮化硼等。
工件的装夹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课时计划。
《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学会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4. 能够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概述1.1 数控加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1.2 数控加工的特点和应用范围2. 数控机床结构及功能2.1 数控机床的基本结构2.2 数控机床的主要功能3. 数控编程基础3.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3.2 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步骤3.3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和功能代码4. 数控机床操作实训4.1 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4.2 数控机床的加工实训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功能、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等知识点。
2. 演示法:通过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展示数控加工的过程和技巧。
3. 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实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资源1. 数控机床:用于学生实践操作的数控机床。
2. 数控编程软件:用于编写数控加工程序的软件。
3. 教学PPT:用于讲解知识点和展示实例的PPT。
4. 实训指导书:用于指导学生进行加工实训的教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和数控机床的结构及功能的掌握情况。
2. 编程练习:布置编程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数控编程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加工实训:评估学生在加工实训中的操作技能和加工质量,检查学生对数控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
《数控加工技能实训》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章节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2. 数控系统的软件组成3.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七、教学内容1. 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7.1 控制器硬件组成7.2 驱动器的硬件组成7.3 反馈装置的硬件组成2. 数控系统的软件组成7.4 数控系统的软件结构7.5 数控系统的软件功能3.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维护7.6 数控系统的故障类型7.7 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7.8 数控系统的维护与保养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数控系统的硬件组成、软件组成以及故障诊断与维护的方法和技巧。
数控技术及应用教案及讲稿第一章:数控技术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掌握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 了解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数控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控装置、伺服系统、编程装置等。
3. 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开环控制、闭环控制等。
4. 数控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机械加工、模具制造、航空航天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数控技术的应用场景。
2.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数控系统的组成。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数控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系统实物展示。
3. 数控系统仿真软件。
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一、教学目标:1. 掌握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 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了解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步骤:程序结构、编程方法等。
2.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G代码、M代码、参数编程等。
3. 数控编程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程序编制的基本规则、安全操作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教学,让学生了解数控编程的实际应用。
2. 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熟悉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
3. 利用仿真软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控编程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数控编程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让学生编写简单的数控程序。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数控编程仿真软件。
3. 数控编程实例教材。
第三章:数控加工工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
2. 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方法。
3. 熟悉数控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数控加工的基本工艺特点: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等。
项目一第一节一、教课设计头课题:数控铣床的基本知识讲课上课课时上课数控加工实训室班级2地址时间教课方教课方法:多媒体协助、类法教具:数控机床比剖析与教具知识目标能力(技术)目标1 、认识数控铣床的构造分1、能够认识数控铣床类。
2、能够知识数控铣床基本操作规程。
教课2、理解数控铣床能达成的工3、能够知识数控铣床的养护知识。
目标作3、懂得数控铣床基本操作规程与与养护知识感情目标:培育学生察看能力和着手能力。
要点要点:数控铣床的操作流程和安全养护知识难点难点:数控铣床的构造、工作范围及分类一、训练任务能力训任务 1:划分数控铣床的构造部分。
练任务任务 2:懂得数控铣床的作用。
及事例任务 3:学会正确操作数控铣床。
任务 4:学会数控铣床的养护。
参照资数控铣(加工中心)实训与考级料FANUC-oi 华中世纪星数控系统操作说明书二、教课过程步骤内容引入(问题)准备(问题)告知(教学内容、目的)项目引入(任务项目)操练(掌握初步或基本能力)教课方教课手学生活时间分教课内容法段动配经过观看数控机床的视多媒体解说观看、3频引入数控铣床。
协助大家知道视频中加工零件的机床叫什吗那么我告诉大家它就是加工中心,假如把加工中心的刀库换掉或许不用其自动换刀的功能的话他就是数控铣床。
在视屏中我们看到了他强盛的功能,大家此刻是不是特别急迫的想认识它呢这一节我们学习数控铣多媒体解说观看3床的基本知识。
协助观看数控铣床的图片引多媒体解说观看2入。
协助1、数控铣床的构成( 1)数控机床依据其用观看途能够分为数控车床、数控铣解说多媒体床、数控磨床、数控镗床、数思虑50控电火化机床、数控线切割机类比协助床等不一样种类。
常有的构造形议论式有立式、卧式、龙门式三种。
( 2)数控铣床的构造数控铣床一般由数控系统、主传动系统、进给伺服系统、冷却润滑系统等几大多数构成:○1主轴箱包含主轴箱体和主轴传动系统,用于装夹刀具并带动刀具旋转,主轴转速范围和输出扭矩对加工有直接的影响。
任务认识数控机床教案
一、数控机床简介
数控机床是指通过数据输入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一种机床。
它是一种具有高效率、节省材料、提高产品质量的机床,已经成为现代机械加工的主导。
数控机床包括数控机床主机以及其附件,主机由主轴、工作桌、基座三部分组成,附有配件有夹头、直流电机、传动装置、油缸及液压站等,控制单元主要有电脑控制系统、伺服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等,使数控机床可以根据控制系统的程序自动完成加工。
二、数控机床加工原理
数控机床是将车加工程序、运动控制程序以及加工参数等计算机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的机床,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机床加工程序编写。
首先分析加工零件、确定工件坐标系、指定刀具等,然后编写加工程序,根据加工要求编写CRT程序或G码程序。
2、数据输入。
加工程序编写完毕后,将程序以及相关数据输入至控制系统,如:刀具尺寸、加工深度、切削参数等。
3、系统控制。
控制系统根据输入程序或数据,控制机床主轴的驱动电机,实现机床自动运动,完成加工要求。
4、质量管理和安全保护。
《数控机床与编程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数控机床概述1.1 数控机床的定义与发展1.2 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1.3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特点1.4 数控机床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数控编程基础2.1 数控编程的基本概念2.2 数控编程的步骤与方法2.3 数控编程的常用指令2.4 数控编程的坐标系与坐标变换第三章: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3.1 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3.2 数控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3.3 数控加工路径的规划与优化3.4 数控加工中的刀具补偿与切削参数调整第四章:数控编程实例解析4.1 二维轮廓加工编程实例4.2 三维曲面加工编程实例4.3 复杂零件加工编程实例4.4 自动化生产线编程实例第五章:数控机床的维护与故障诊断5.1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与保养5.2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及诊断方法5.3 数控机床故障排除与维修实例5.4 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与事故预防第六章:数控机床的操作与调试6.1 数控机床的操作界面及功能6.2 数控机床的操作步骤与技巧6.3 数控机床的调试与参数设置6.4 数控机床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第七章:数控系统的参数设置与优化7.1 数控系统的主要功能与结构7.2 数控系统的参数设置方法7.3 数控系统的优化与调试7.4 数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法第八章:数控机床的精度检测与补偿8.1 数控机床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8.2 数控机床精度检测的方法与设备8.3 数控机床误差的分析与补偿8.4 提高数控机床加工精度的措施第九章:数控机床的自动化与智能化9.1 数控机床自动化的基本概念9.2 数控机床自动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9.3 数控机床智能化的技术途径与实现9.4 数控机床自动化与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第十章:数控机床的应用与发展10.1 数控机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案例10.2 数控机床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0.3 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10.4 数控机床技术在未来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数控机床的定义与发展解析: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对于理解后续章节至关重要。
《数控机床》教案总学时:36学时第一章数控机床概述(2学时)课题第1章数控机床概述教学学时2学时§ 1-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 1-2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组成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目标】1、了解数控机床的产生及发展过程2、掌握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3、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4、掌握数控机床的特点及适用场合5、掌握按运动方式、控制方式分类的情况6、掌握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7、了解数控机床按工艺用途、数控系统功能水平及联动轴数的分类【重点、难点】重点:1、数控、数控机床的概念2、数控装置、伺服系统、位置检测反馈装置的作用3、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及组成4、点位、直线、轮廓控制数控机床的特点5、开环、闭环、半闭环控制数控机床的特点①有无检测之件②检测之件安装位置6、“柔性”概念及FMC、FMS、CIMS的含义【教具、参考书】1.多媒体教学2.朱晓春《数控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3.王爱玲《现代数控机床》,机械工业出版社【时间分配】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30分钟)2、特点及适用场合(20分钟)3、数控机床分类(30分钟)4、发展趋势(15分钟)5、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 1-3数控机床分类§ 1-4数控技术发展趋势教学时数1学时【教学过程】第一章数控机床概述§ 1-1数控机床的产生和发展1)开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采用步进电机,无位置测量元件,输入数据经过数控系统运算,输出指令脉冲控制步进电机工作,如图1T所示,这种控制方式对执行机构不检测,无反馈控制信号,因此称之为开环控制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的设备成本低,调试方便,操作简单,但控制精度低,工作速度受到步进电机的限制。
图1-1开环控制系统2)闭环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绝大多数采用伺服电机,有位置测量元件和位置比较电路。
如图1-2所示,测量元件安装在工作台上,测出工作台的实际位移值反馈给数控装置。
位置比较电路将测量元件反馈的工作台实际位移值与指令的位移值相比较,用比较的误差值控制伺服电机工作,直至到达实际位置,误差值消除,此称之为闭环控制。
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教案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本章要紧介绍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内容包含数控编程简述、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概述、高度与安全高度与走刀路线的选择等。
1.1 数控加工概论数控技术即数字操纵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指用计算机以数字指令方式操纵机床动作的技术。
数控加工具有产品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在制造业及航天加工业,数控加工是所有生产技术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汽车与航天产业的零部件,其几何外形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更突出了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的优点。
数控加工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计算机、信息处理、现代操纵、传感检测等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
它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及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展,数控技术的进展相当迅速。
数控技术的水平与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2 数控编程简述数控编程通常能够分为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骤的数控编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过程。
该方法适用于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加工程序较短的情况,而关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如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面或者组合曲面的零件,或者者零件形状虽不复杂,但是程序很长,则比较适合于自动编程。
自动数控编程是从零件的设计模型(即参考模型)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部过程。
其要紧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过程中的刀位点(Cutter Location Point,简称CL点),从而生成刀位数据文件。
使用自动编程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问题,其大部分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编程效率大大提高,还能解决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编程问题。
CA TIA V5数控模块提供了多种加工类型用于各类复杂零件的粗精加工,用户能够根据零件结构、加工表面形状与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类型。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3. 培养学生对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意识和维修保养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控机床的定义和发展历程2. 数控机床的分类及特点3. 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4. 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5. 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和维修保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控机床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组成部分。
2. 教学难点: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数控机床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组成部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数控机床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数控机床的相关图片、视频和案例资料。
2.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3. 准备教学课件和教案。
教案示例:【课堂导入】(1)教师展示数控机床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控机床?它与普通机床有什么区别?(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板书:数控机床的定义。
【教学内容】(1)数控机床的定义和发展历程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定义,引导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基本特点。
通过时间轴展示数控机床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演变过程。
(2)数控机床的分类及特点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分类,如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等,并分析各类数控机床的特点。
(3)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数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伺服系统的原理等。
(4)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数控装置、伺服系统、机床本体等。
(5)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和维修保养教师讲解数控机床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如操作规范、紧急停机方法等。
介绍数控机床的维修保养方法,提高学生的维护能力。
【课堂互动】(1)提问:数控机床的主要组成部分有哪些?(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并总结。
数控机床机械结构分析电子教案辽宁职业学院Liaoning Vocational College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车床为载体,结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教学,边讲边练。
教学过程一、普通机床型号二、普通车床运动三、普通车床典型加工要点普通车床主要成形方法机床的传动联系和传动原理图容易混淆的地方结构特性和重大改进的区别外联系传动链和内联系传动链的区别问题与讨论车削加工中,刀具的轨迹是什么样的典型工件轮廓的几种几何表面,这些表面是如何形成的专业英语词汇小结与反思车削类零件的几种典型表面,这些表面是如何生成的,生成这些表面需要什么样的运动,这些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所知道的主轴24级转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主运动传动路线二、M1、M2的作用要点主运动传动的分支M2的作用容易混淆的地方ⅣⅤⅥ三轴之间的传动比实际是几个问题与讨论讨论:Ⅳ轴上的双联滑移齿轮为什么有一个齿轮齿数为51专业英语词汇小结与反思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所知道的主轴24级转速,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主运动传动路线二、M1、M2的作用三、ⅨⅪ单联滑移齿轮的作用要点主运动传动的分支M2的作用容易混淆的地方ⅣⅤⅥ三轴之间的传动比实际是几个问题与讨论讨论:Ⅸ轴上的单联滑移齿轮的作用专业英语词汇小结与反思在主运动传动链中,如何正确描述主运动传动路线,关键掌握的原则是:抓两端,联中间。
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所知道的米制螺纹和英制螺纹加工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米制螺纹传动路线二、英制螺纹传动路线要点挂轮的使用M3的作用容易混淆的地方米制螺纹与英制螺纹加工中,进给箱中基本组的关系问题与讨论讨论:如何消除无理数25.4专业英语词汇小结与反思在进给运动传动链中,如何正确描述进给运动传动路线,关键掌握的原则是:抓两端,联中间。
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所知道的模数螺纹和径节螺纹加工方法,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模数螺纹传动路线二、径节螺纹传动路线要点挂轮的使用M4的作用容易混淆的地方模数螺纹与径节螺纹加工中,进给箱中基本组的关系问题与讨论讨论:如何消除无理数25.4专业英语词汇小结与反思在进给运动传动链中,如何正确描述进给运动传动路线,关键掌握的原则是:抓两端,联中间。
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所知道的64级进给量,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纵向机动进给传动路线二、横向机动进给传动路线要点米制螺纹传动路线英制螺纹传动路线容易混淆的地方使用英制螺纹传动路线与使用米制螺纹传动路线,进给量的重叠部分如何区分。
问题与讨论讨论:除了使用米制螺纹传动路线所获得的32种进给量,其它32级进给量是如何获得的;采用螺距扩大机构须要考虑什么问题。
专业英语词汇小结与反思在进给运动传动链中,如何正确描述进给运动传动路线,关键掌握的原则是:抓两端,联中间。
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主轴正反转、主轴停转等现象,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双向摩擦离合器二、制动器及操纵机构要点摩擦离合器内部结构、组成关系制动器控制结构容易混淆的地方问题与讨论讨论:摩擦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关联关系专业英语词汇小结与反思摩擦离合器用于控制主轴正反转,制动器用于控制主轴刹车。
同时它们之间都由一套操纵机构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主轴如何变速问题,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凸轮机构二、曲柄机构要点曲柄机构与凸轮机构配合关系容易混淆的地方问题与讨论讨论:凸轮机构的种类、应用专业英语词汇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机动进给问题,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识别机构类别、用途二、互锁机构工作原理要点互锁机构各元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容易混淆的地方问题与讨论讨论:所学过的各种机构的用途专业英语词汇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操作的CA6140车床为载体,结合教学实习中快速进给问题,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超越离合器二、安全离合器要点超越离合器、安全离合器各元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容易混淆的地方问题与讨论讨论:超越离合器中弹簧的用途专业英语词汇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由于本单元是数控机床PLC控制与调试的PMC操作部分,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工业应用案例为启发点,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及PLC元件,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比较抽象的各知识点。
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实际工业应用案例,加强感性认识,最后由教师与同学共同总结。
教学过程要点1.理论教学:PMC 工作方式:系统PMC工作方式选择的画面1:系统PMC工作方式选择的画面2:[编辑]:按下F1 键;显示将切换到系统PMC 程序编辑方式画面显示;[执行]:按下F2 键;显示的上方将显示[PMC 运行中],表示PMC 运行开始;[停止]:按下F3 键;显示的上方将显示[PMC 停止中],表示PMC 运行停止;[程序]:按下F4 键;显示将切换到梯形图程序画面;[报警]:按下F5 键;显示将切换到系统PMC 报警号设定方式画面显示;[诊断]:按下F6 键;显示将切换到系统PMC 动态诊断方式画面显示;系统PMC 语句表编辑方式的画面:系统PMC 语句表编辑方式的功能软键操作:xxx [指令]:按下PMC XXX 功能指令键;在PMC 编辑程序中将显示相应的PMC 指令全清:在显示器功能软键的最后一页,按下F2 键;显示器的下方将显示提示视窗用户编辑程序中清除? 执行[INPUT] ,按下键INPUT 后,PMC 程序将被全部清除;如果按下其他键,将恢复PMC 编辑画面显示;↓ :按下该功能键,显示将功能软键显示切换到下一功能软键显示;↑ :按下该功能键,显示将功能软键显示切换到上一功能软键显示;LSEL:按下该功能键,行选择,选择光标目前所在的行;CSEL:按下该功能键,字符选择,选择光标目前所在的字符;CUT :剪切;COPY:复制;PASTE :粘贴;PMC程序运行方式:按下运行键,进入PMC 程序运行方式,显示如下:按下停止键, PMC 程序停止运行,显示如下:程序显示画面在此画面下,按下新建:在编辑缓冲区,建立一个新的PMC 梯形图程序,并且清除原编辑缓冲区。
PMCLD :将程序缓冲区中的语句表程序转换为梯形图程序到编辑缓冲区,并覆盖原编辑缓冲区中的内容。
LADLD :直接进入编辑缓冲区进行梯形图编辑。
2.实践教学:难点控制梯形图的设计容易混淆的地方1.2.问题与讨论1.2.专业英语词汇在PMC操作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
这样具有针对性。
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由于本单元是数控机床PLC控制与调试的数控机床润滑控制部分,是PMC中关于数控机床润滑控制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工业应用案例为启发点,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及PLC元件,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比较抽象的各知识点。
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实际工业应用案例,加强感性认识,最后由教师与同学共同总结。
教学过程要点1.理论教学:电气控制原理润滑系统电器控制图如图,通过控制交流接触器KM1来控制润滑电机主电源。
经过PLC的自动控制来实现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原理为润滑系统自动控制流程图。
当系统准备好之后,CNC发出信号,使得润滑系统开始工作,首次润滑15s后,电机停止工作。
当压力开关SP2因压力降低而接通时,开始计时25min,计时完成后,当压力开关SP2断开,润滑电机再次工作15s,并循环工作。
QF4为润滑电动机过载保护开关,SL 为润滑油检测开关,当电机过载或润滑油不足时则使系统发出报警信号。
用接触器实现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分析2.实践教学:难点控制梯形图的设计容易混淆的地方1.2.问题与讨论1.2.专业英语词汇整理课堂笔记。
完成教材中练习。
教学方法由于本单元是数控机床PLC控制与调试的顺序控制部分,是PLC中关于工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要以工业应用案例为启发点,结合多媒体教学软件及PLC元件,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比较抽象的各知识点。
在讲授过程中要结合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使学生能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并通过实际工业应用案例,加强感性认识,最后由教师与同学共同总结。
教学过程要点1.理论教学:1.1顺序控制功能图顺序控制功能图的描述:顺序控制是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
它不代表所描述的控制功能的具体技术,它是一种通用的技术语言,所以可以在不同的专业人员之间进行技术交流。
特点:简单、直观。
组成:步、又向连线、转移(转换条件)、动作。
如图:1.2顺序控制功能图基本结构形式单序列结构选择序列结构(跳步,选择序列特例)并行序列结构重复序列结构循环序列结构小车往复运动控制设小车在初始位置时停在右边,限位开关SQ2为ON。
按下起动按钮SB0后,小车向左运动,碰到限位开关SQ1时,变为右行;返回限位开关SQ2处变为左行,碰到限位开关SQ0时,变为右行,返回起始位置后停止运动。
预备知识:“起-保-停”电路实现的单序列的编程方法I/O(输入/输出)分配表顺序控制梯形图硬件接线2.实践教学:难点顺序控制的编程容易混淆的地方1.步与动作2.分支中的转换条件问题与讨论1.继电器M在顺序控制功能图中的作用2.步与动作和PLC中软继电器的关系专业英语词汇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顺序控制功能图中的元件在理解上还是有待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