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4706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7
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GB 4706.18-1999准等同采用IEC335-2-29:199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2部分: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
是对G B4706.18-198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的首次修订。
本标准应与GB4706.1 -1998《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配合使用。
本标准中写明“适用”的部分,表示GB4706.1-1998中的相应条文适用于本标准;本标准中写明“代替”或“修改”的部分应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中写明“增加”的部分,表示除要符合GB4706.1-1998中相应条文外,还应符合本标准所增加的条文。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GB4706.18-1988。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广州电器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文秀。
本标准委托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IEC前言1)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是由各个国家的电工委员会(IEC国家委员会)组成的世界性标准化组织,IEC的宗旨是促进在与电工和电子领域标准化有关问题上的国际合作。
为此目的,IEC除了开展其它活动之外,还出版国际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定是委托各技术委员会来完成的。
IEC的成员各国家委员会,只要对制定的标准感兴趣,均可参加制定工作。
与IEC联络的国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亦可参加标准的制定工作。
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遵照双方协议规定的条件密切合作。
2)由所有对该问题特别关切的国家委员会都参加的技术委员会所制定的IE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了对所涉及的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3)这些正式决议或协议以标准、技术报告或导则的形式出版并推荐给国际上使用,并在此意义上被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一,IEC各国家委员会应明确地、最大限度地将IEC国际标准转化为国家或地区性的标准。
IEC标准和相应的国家或地区性标准之间如有任何差异应在国家标准或地区性标准中清楚地注明。
第1章范围本部分涉及的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不作为一般家用,但对公众仍可能引起危险的器具,例如打算在商店、轻工业和农场中由非专业的人员使用的器具也属于本部分的范围。
注1:这种器具的示例为:工业和商业用炊事设备、清洁器具以及在理发店使用的器具。
就实际情况而言,本部分所涉及的各种器具存在的普通危险,是在住宅和住宅周围环境中所有的人可能会遇到的。
然而,一般说来本部分并未涉及:——无人照看的幼儿和残疾人使用器具时的危险;——幼儿玩耍器具的情况。
注2:注意下述情况:——对于打算用在车辆、船舶或航空器上的器具,可能需要附加要求。
——在许多国家中,全国性的卫生保健部门,全国性劳动保护部门,全国性供水管理部门以及类似的部门都对器具规定了附加要求。
注3:本部分不适用于:——专为工业用途而设计的器具;——打算使用在经常产生腐蚀性或爆炸性气体(如灰尘、蒸汽或瓦斯气体)特殊环境场所的器具;——音频、视频和类似电子设备(GB8898);——医用电气设备(GB9706.1);——手持式电动工具(GB3883.1);——信息技术设备(GB4943);——可移动式电动工具(GB 13960)。
*******************************************.以下哪些危险是安规工程师需要考虑的:电击危险机械危险辐射危险化学危险.GB4706.1-2005标准所认可的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在注意到制造商使用说明的条件下按正常使用时,对器具的电气、机械、火灾以及辐射等危险防护的一个国际可接受水平。
.就实际情况而言,GB4706.1所涉及的各种器具存在的普通危险,指的是什么危险?火灾危险机械危险烫伤危险触电危险辐射危险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第1章范围本部分涉及的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不作为一般家用,但对公众仍可能引起危险的器具,例如打算在商店、轻工业和农场中由非专业的人员使用的器具也属于本部分的范围。
注1:这种器具的示例为:工业和商业用炊事设备、清洁器具以及在理发店使用的器具。
就实际情况而言,本部分所涉及的各种器具存在的普通危险,是在住宅和住宅周围环境中所有的人可能会遇到的。
然而,一般说来本部分并未涉及:——无人照看的幼儿和残疾人使用器具时的危险;——幼儿玩耍器具的情况。
注2:注意下述情况:——对于打算用在车辆、船舶或航空器上的器具,可能需要附加要求。
——在许多国家中,全国性的卫生保健部门,全国性劳动保护部门,全国性供水管理部门以及类似的部门都对器具规定了附加要求。
注3:本部分不适用于:——专为工业用途而设计的器具;——打算使用在经常产生腐蚀性或爆炸性气体(如灰尘、蒸汽或瓦斯气体)特殊环境场所的器具;——音频、视频和类似电子设备(GB8898);——医用电气设备(GB9706.1);——手持式电动工具(GB3883.1);——信息技术设备(GB4943);——可移动式电动工具(GB 13960)。
*******************************************.以下哪些危险是安规工程师需要考虑的:电击危险机械危险辐射危险化学危险.GB4706.1-2005标准所认可的是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在注意到制造商使用说明的条件下按正常使用时,对器具的电气、机械、火灾以及辐射等危险防护的一个国际可接受水平。
.就实际情况而言,GB4706.1所涉及的各种器具存在的普通危险,指的是什么危险?火灾危险机械危险烫伤危险触电危险辐射危险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室内加湿器质检报告GB4706
室内加湿器质检报告GB 4706详解,可为客户提供产品质量检测,出具CNAS及CMA加湿器质检报告,下面为您详解。
加湿器是-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为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
因为京东、天猫、淘宝等商城会进行不定期针对对经营的商品进行质检报告的抽查。
所以加湿器产品上电商平台上销售不但需要提供3c认证还需要提供相对应检测标准的质检报告。
加湿器质检报告检测依据: GB 4706.1 - 2005、GB 4706.30 - 2008、GB 4706.19 - 2008、GB 4706.14 - 2008等
加湿机办理质检报告GB/T4706检测项目:
1、标识和说明
2、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
3、电动器具的启动
4、输入功率和电流
5、发热
6、工作温度下的泄露电流和电器强度
7、耐潮湿
8、泄露电流和电器强度
9、变压器的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
10、耐久性
11. 非正常工作
12、稳定性和机械危险
13、机械强度
14、机构
15、内部布线
16、元件
17、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
18、外部导线用终端子
19、接地措施
20、螺钉和连接
21、电器间隙,爬电距离和固体绝缘
22、耐热和耐燃
23、防锈
24、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
检测范围:生活家电(挂烫机、电熨斗、干衣机、加湿器、抽湿机、室内加热器、空气净化器、电风扇、空调扇、缝纫机)。
电气安全1 试验一般条件1.1 按本标准进行的试验为型式试验。
1.2 如果Ⅰ类器具带有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而这些部件没有接地,或没有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将按对Ⅱ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检验其合格性。
如果Ⅰ类器具带有易触及的非金属部件,除非这些部件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否则按对Ⅱ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检验其合格性。
2分类 2.1 在电击防护方面,器具应属于下列各类别之一:Ⅰ类、Ⅱ类、Ⅲ类。
通过视检和有关的试验来检查其合格性。
2.2 器具应具有对水有害浸入的适当防护等级。
通过视检和有关的试验来检查其合格性。
注:对水有害浸入的防护等级在GB 4208(IEC 529)中给出。
3. 标志和说明——Ⅱ类结构的符号,仅在Ⅱ类器具上标出;——按其防水等级的IP代码,IPX0不标出。
3.1 除Z型连接以外,用于与电网连接的接线端子应按下述方式标明:——专门连接中线的接线端子,应该用字母N标明。
——保护接地端子,应该用符号标明。
3.2 使用说明书中应有下列内容——Y型连接的器具,应写有:“如果电源软线损坏,为避免危险,须由制造厂或其维修部或类似专职人员更换”。
——Z型连接的器具,应写有:“电源软线不能更换,如果软线损坏,此器具应废弃”。
3.2标志应清晰易读并持久耐用用沾水的布擦拭标志15秒,再用沾汽油的布擦拭标志15秒,标志应不易揭下且不应卷边。
4.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4.1 器具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包括打开盖子和取下这些可拆卸部件的状态。
4.2 Ⅱ类器具和Ⅱ类结构,其结构和外壳应对与基本绝缘及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的接触具有足够的防护。
4.3 按GB4706-1998第8章的要求用试验指试验对易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5. 发热5.1 在正常使用中,器具不应达到过高的温度。
(试验环境基准温度为250C)1)开关、温控器、控制器的环境空间和包围物——不带T-标志30K——带T-标志T- 25K2)内部布线和外部布线,包括电源软线的橡胶和聚乙烯绝缘——不带T-标志50K——带T-标志T- 25K3)用作附加绝缘的软线护套35K4)在正常使用中仅短时握持的手柄、旋扭和类似部件——金属制的35K——塑料制的35K6.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器具接通电源)6.1 泄漏电流按GB4706-1998的13.2条的方法试验——对Ⅰ类器具 3.5mA——对Ⅰ类电热器具 5 mA——对Ⅱ类器具0.25 mA考虑不同频率泄漏电流对模拟人体感知反应,测试仪等效电路总电阻应为1750±250Ω,并联电容为0.12μF,测试仪宜选用取样信号放大整流原理的测试仪,测量时,被测器具和测试仪应对地隔离,采用绝缘垫或隔离变压器。
电气安全1 试验的一般条件1.1 按本标准进行的试验为型式试验。
1.2 如果Ⅰ类器具带有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而这些部件没有接地,或没有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将按对Ⅱ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检验其合格性。
如果Ⅰ类器具带有易触及的非金属部件,除非这些部件用一个接地的中间金属部件将其与带电部件隔开,否则按对Ⅱ类结构规定的有关要求检验其合格性。
2分类2.1 在电击防护方面,器具应属于下列各类别之一:Ⅰ类、Ⅱ类、Ⅲ类。
通过视检和有关的试验来检查其合格性。
2.2 器具应具有对水有害浸入的适当防护等级。
通过视检和有关的试验来检查其合格性。
注:对水有害浸入的防护等级在GB 4208(IEC 529)中给出。
3. 标志和说明——Ⅱ类结构的符号,仅在Ⅱ类器具上标出;——按其防水等级的IP代码,IPX0不标出。
3.1 除Z型连接以外,用于与电网连接的接线端子应按下述方式标明:——专门连接中线的接线端子,应该用字母N标明。
——保护接地端子,应该用符号标明。
3.2 使用说明书中应有下列内容——Y型连接的器具,应写有:“如果电源软线损坏,为避免危险,必须由制造厂或其维修部或类似的专职人员来更换”。
——Z型连接的器具,应写有:“电源软线不能更换,如果软线损坏,此器具应废弃”。
3.2标志应清晰易读并持久耐用用手拿沾水的布擦拭标志15秒,再用沾汽油的布擦拭标志15秒,标志应不易揭下并且不应卷边。
4. 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4.1 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使其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包括打开盖子和取下可这些拆卸部件的状态。
4.2 Ⅱ类器具和Ⅱ类结构,其结构和外壳应对与基本绝缘以及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的接触具有足够的防护。
4.3 按GB4706-1998第8章的要求用试验指试验对易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5. 发热5.1 在正常使用中,器具不应达到过高的温度。
(试验环境基准温度为250C)1)开关、温控器、控制器的环境空间和包围物——不带T-标志30K——带T-标志T- 25K2)内部布线和外部布线,包括电源软线的橡胶和聚乙烯绝缘——不带T-标志50K——带T-标志T- 25K3)用作附加绝缘的软线护套35K4)在正常使用中仅短时握持的手柄、旋扭和类似部件——金属制的35K——塑料制的35K6. 工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器具接通电源)6.1 泄漏电流按GB4706-1998的13.2条的方法试验——对Ⅰ类器具 3.5mA——对Ⅰ类电热器具 5 mA——对Ⅱ类器具0.25 mA考虑不同频率泄漏电流对模拟人体感知反应,测试仪等效电路总电阻应为1750±250Ω,并联电容为0.12μF,测试仪宜选用取样信号放大整流原理的测试仪,测量时,被测器具和测试仪应对地隔离,采用绝缘垫或隔离变压器。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Safety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1、范围本标准涉及的是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这些器具可以带有电动机,电热元件,或他们的组合。
不打算作为一般的家用,但对公众仍可以构成危险的器具,在本标准的范围之内。
注1:这种器具的举例为:工业和商业用膳食供给设备,清洁器具以及在理发店使用的清洁器具。
本标准一般没考虑:──无人照看的幼儿和残疾人对器具的使用;──幼儿拿器具玩耍的情况。
注2:对下述情况:──对于打算用在车辆、船舶或航空器上的器具,可能需要一些附加要求。
──对于打算用在热带国家的器具,可能需要一些特别要求。
──在许多国家,附加要求由国家卫生保健部门,负责劳动保护的部门,国家供水和类似部门来规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专为工业用而设计的器具;──打算使用在经常发生腐蚀性或爆炸性气体(如灰尘、蒸汽或瓦斯气体等)的特殊环境场所的器具;──无线电和电视接收机、录放机类似设备(IEC65);──医用器具;──手持或电动工具;──个人计算机或类似设备;──电栅栏增能器;──可移动式电动工具。
2、定义对本标准而言,下列定义适用:2.1、在使用电压和电流一词的地方,除非另有规定,否则都是指有效值(r.m.s)2.2.1、额定电压rated voltage由制造厂为器具规定的电压。
注:对于三相电源,它是相间电压。
2.2.2、额定电压的范围rated voltage range是由制造厂为器具规定的电压范围,用其上、下限表示。
2.2.3、工作电压working voltage器具以额定电压并在正常工作的条件下运行时,其所考虑的那部分所承受的最高电压。
注:在确定工作电压时,瞬间电压的影响可忽略。
2.2.4、额定输入功率rated power input由制造厂为器具规定的输入功率。
GB4706清单1、GB4706.1-1998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2、GB4706.2-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慰斗的特殊要求3、GB4706.3-198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食物搅碎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特殊要求4、GB4706.4-198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水壶的特殊要求5、GB4706.5-1995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炒锅的特殊要求6、GB4706.6-1995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自动电饭锅的特殊要求7、GB4706.7-198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真空吸尘器的特殊要求8、GB4706.9-198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动剃须刀、电推剪及类似器具的特殊要求9、GB4706.10-1993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按摩电器的特殊要求10、GB4706.11-1997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快热式热水器的特殊要求11、GB4706.12-1995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贮水式电热水器的特殊要求12、GB4706.13-1998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冰箱、食品冷冻机、制冰机的特殊要求13、GB4706.14-198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烤箱、面包烘烤器、华夫烙饼模及类似用途电器的特殊要求14、GB4706.15-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皮肤及毛发护理器具的特殊要求15、GB4706.16-198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池推动的电动剃须刀、电推剪及其充电和电池组的特殊要求16、GB4706.17-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动机压缩机的特殊要求17、GB4706.18-1988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池充电器的特殊要求18、GB4706.19-1988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液体加热器具的特殊要求19、GB4706.20-1988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滚筒式干衣机的特殊要求20、GB4706.21-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微波炉的特殊要求21、GB4706.22-1988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家用电灶、灶台、烤炉和类似器具的特殊要求22、GB4706.23-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室内加热器的特殊要求23、GB4706.24-1991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洗衣机的特殊要求24、GB4706.25-1991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洗碟机的特殊要求25、GB4706.26-1991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离心式脱水机的特殊要求26、GB4706.27-1992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风扇和调速器的特殊要求27、GB4706.28-1992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吸油烟机的特殊要求28、GB4706.29-1992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磁灶的特殊要求29、GB4706.30-1992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电动食品加工器具的特殊要求30、GB4706.31-1995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桑那浴加热电器的特殊要求31、GB4706.32-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32、GB4706.33-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深油炸锅的特殊要求33、GB4706.34-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蒸锅的特殊要求34、GB4706.35-1996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煮锅的特殊要求35、GB4706.36-1997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开水器和液体加热器的特殊要求36、GB4706.37-1997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单双面电热铛的特殊要求37、GB4706.38-1997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动饮食加工机械的特殊要求38、GB4706.39-1997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电烤炉和烤面包炉的特殊要求39、GB4706.40-1997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商用多用途电平锅的特殊要求40、GB4706.41-1998 家用及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便携式电热工具及其类似器具的特殊要求。
第11章发热一、条款解释11.1在正常使用中,器具和其周围环境不应达到过高的温度。
通过在11.2~11.7规定的条件下确定各部件的温升来确定其是否合格。
理解要点:(1)器具在标准规定的正常工作状态下运行,器具内部、外部和器具周围环境温升测定值(△t)应低于标准中表3的限定值;(2)是否符合标准要求要通过本标准第11.2~11.7条的试验确定。
11.2手持式器具,保持其在使用时的正常位置上。
带有插入插座的插脚的器具,要插入适当的墙壁插座。
嵌装式器具,按使用说明安装就位。
其他的电热器具和其他组合型器具,按下述要求放在测试角上:——通常放置在地面上或桌面上使用的器具,放在底板上,并尽可能靠近测试角的两边壁。
——通常固定在一面墙上使用的器具,参照使用说明,将其固定在测试角内一侧边壁上,并按可能出现的情况靠近另一边壁,并靠近底板或顶板。
——通常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器具,参照使用说明,将其固定在测试角的顶板上,并按可能出现的情况靠近两边壁。
其他电动器具按如下要求放置:——通常放置在地面或桌面上使用的器具,放置在一个水平支撑物上。
——通常固定在墙上的器具,固定在一个垂直支撑物上。
——通常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器具,固定在一个水平支撑物的下边。
测试角、支撑物和嵌装式器具的安装设施,都使用厚度约为20mm的,涂有无光黑漆的胶合板。
对于带有自动卷线盘的器具,将软线总长度的三分之一拉出。
在尽量靠近卷线盘的毂盘,和卷线盘上的最外二层软线之间来确定软线护套外表面的温升。
对于自动卷线盘以外的,打算在器具工作时用来存贮部分电源软线的贮线装置,其软线的50cm不卷入。
在最不利的位置上确定软线被贮部分的温升。
理解要点:进行发热试验时按照器具正常使用位置摆放,试验位置应以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最不利位置为原则,即尽可能将器具放置在器具散热条件最差的位置,一般说来按下列要求摆放:(1)手持使器具,应使其保持在正常使用位置进行试验;(2)如果器具带有插脚,要插入相应的墙壁插座进行试验;(3)嵌装式器具,按使用说明书安装后试验;(4)其他电热器具和组合型器具按下述规定放置:① 放在地面、桌面上使用的器具,放置在测试角底板上尽量靠近两边壁的位置;② 固定在墙上使用的器具,按说明书要求固定在测试角一边壁上,器具尽量靠近另一边壁,并且靠近顶板或底板的地方;③ 安装在天花板上使用的器具,按使用说明书要求将其固定在测试角的顶板上,并尽可能的靠近两边壁的地方。
(5)其他电动器具按下述规定放置:① 放在地面、桌面上使用的器具,放置在一个水平支撑物上;② 固定在墙上使用的器具,固定在一个与地面垂直的支撑物上; ③ 安装在天花板上使用的器具,固定在一个水平支撑物的下边。
(6)测试角、支撑物及嵌装式器具的安装设施应使用厚度20mm 、涂有无光黑漆的胶合板制作;(7)将自动卷线器中软线总长的三分之一部分拉出进行试验,测量下列部位温度值:① 测量位置尽量靠近卷线轮毂的软线护套部位; ② 测量卷轴上软线最外侧两绝缘层间的部位。
(8)没有自动卷线器的器具,在器具工作时储存部分电源线的储线装置,试验时50cm 长电源线防置在储线装置以外,测量储存的软线中的最高温度。
11.3除绕组温升外,温升都是由细丝热电偶确定的,其布置应使其对被检部件的温度影响最小。
注1:细丝热电偶是指线径不超过0.3mm 的热电偶。
用来确定测试角边壁、顶板和底板表面温升的热电偶,要贴附在由铜或黄铜制成的涂黑的小圆片背面,小圆片的直径为15mm ,厚度为1mm 。
小圆片的前表面应与胶合板的表面平齐。
器具的放置尽可能使热电偶探测到最高温度。
除绕组绝缘温升外,其他电气绝缘的温升是在其绝缘体的表面上来确定,其位置是可能引起下列故障的位置:——短路;——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金属部件之间的接触; ——跨接绝缘;——爬电距离或电气间隙减少到低于第29章的规定值。
注2:如果必须拆开器具来布置热电偶,则应注意确保正确地重新装配该器具。
如有疑问,再次测量输入功率。
注3:多芯软线的各股芯线分叉点和绝缘电线进入灯座的进入点,是热电偶布置位置的举例。
绕组的温升通过电阻法来确定,除非绕组是不均匀的,或是难于进行必要的连接,在此情况下,用热电偶法来确定温升。
注4:绕组温升由下式计算求得:)()(121112t t t k R R R t --+-=∆ 式中:t ∆——绕组温升;R 1——试验开始时的电阻; R 2——试验结束时的电阻;k ——对铜绕组,等于234.5;对铝绕组,等于225; t 1——试验开始时的室温 ℃; t 2——试验结束时的室温 ℃。
试验开始时,绕组应处于室温。
试验结束时的绕组电阻推荐用以下方法来确定:即在断开开关后和其后几个短的时间间隔,尽可能快地进行几次电阻测量,以便能绘制一条电阻对时间变化的曲线,用其确定开关断开瞬间的电阻值。
理解要点:(1)器具绕组温度用电阻法测量;(2)器具其他部位温度用直径不超过0.3mm 的细丝热电偶测量; (3)热电偶的布置应以对所检部件温度影响最小为原则; (4)测试角上的热电偶按标准要求安装、布置;(5)器具在测试角上的放置应尽可能使热电偶测量到最高温度;(6)热电偶测量除绕组绝缘以外的电气绝缘的温度,布置在可能引起下列故障的位置:① 电气短路;② 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部件的接触;③ 电气间隙减小造成不符合第29章规定; ④ 爬电距离减小造成不符合第29章规定。
(7)如果需要拆开器具布置热电偶,应保障器具正确装配进行试验。
可用测量器具输入功率的方法确认装配是否符合要求;(8)用热电偶测得的温度值减去环境温度值即为该点的温升值(△t ),环境温度应是试验样品周围的温度值;(9)如果绕组是不均的、或难于进行连接,则用热电偶测量绕组温度; (10)绕组法测量热态阻值时,尽快在断电后短时间内测量几个点的阻值,用所得值绘制阻值变化曲线,确定断电瞬间的绕组阻值,用该阻值计算绕组温升值;(11)绕组温升用下列公式计算得出:(12)试验时应注意记录试验室的室温t 1和t 2,该温度应是试验样品周围的环境温度。
11.4电热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1.15倍额定输入功率工作。
理解要点: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热器具试验电压应为输入功率达到额定功率1.15倍)()(121112t t t k R R R t --+-=∆时的电压。
11.5电动器具以0.94倍和1.06倍额定电压之间的最不利电压供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
理解要点:(1)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电动器具试验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0.94倍或0.94倍时的电压,两电压选择最不利的电压值;(2)一般情况下1.06倍电压为首选,但在正常工作状态是接近驱动电机额定输入功率的临界值时, 0.94倍的电压更不利;(3)如果不能确定最不利状态,分别在两种情况下试验,结果选用温度较高值。
11.6组合型器具以0.94倍和1.06倍额定电压之间的最不利电压供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
理解要点:(1)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组合型器具试验电压应为额定电压的0.94倍或0.94倍时的电压,两电压选择最不利的电压值;(2)一般情况下1.06倍电压为首选,但在机械运动部分正常工作状态是接近驱动电机额定输入功率的临界值时, 0.94倍的电压更不利;(3)如果不能确定最不利状态,分别在两种情况下试验,结果选用温度较高值。
11.7器具工作的时间一直延续至正常使用时那些最不利条件产生所对应的时间。
注:该试验持续时间应包括一个以上的工作周期。
理解要点:(1)温升试验时间使器具达到正常工作时最不利条件产生所对应的时间;(2)一般情况下器具内部温度达到最高是最不利条件;(3)有些运动部件达到最高速度也是最不利条件;(4)如果器具有程序控制装置,试验应至少工作一个完整程序。
11.8试验期间要连续监测温升,温升值不得超过表3中所示的值。
然而,如果电动机绕组的温升超过表3中的规定值,或对有关电动机绝缘的温度分类有疑问,则进行附录C的试验。
保护装置不应动作,并且密封剂不应流出。
如果通过24.1.4规定的循环周期的测试,则允许保护电子电路中的部件动作。
理解要点:(1)温升试验过程中要连续检测器具各部位温升,若所测温升的最高值超过表3的规定值,则判定该器具不符合标准要求;(2)各检测点的布置与表3要求相对应,对于多个相同部位,选择温度最高高的,不容易确定的部位都要布点检测;(3)布置热电偶应以离发热源(电热元件、电机绕组、变压器绕组等)最近部位为原则,除上述原则外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源线护套应布置在护套里面紧靠电源线绝缘层;①接线端子应布置在仅靠螺钉连接、焊接、压接处的绝缘层;②开关、温控器应布置在紧靠触点的绝缘部分;③电动程序控制器应布置在紧靠驱动电机的绝缘部分;④电动机启动电容器应布置电容器外壳中靠上部分;⑤内部布线应布置在电机、电热元件出线处的绝缘部分;⑥电子电路应布置在离变压器近的部位的绝缘板上;⑦灯座应布置在离发光源近的绝缘部分;⑧手持部件应布置在手心握持部位。
(4)如果器具有程序控制装置,试验应至少工作一个完整程序;(5)如不知道电动机绝缘类别,需进行进行附录C的试验;(6)在试验过程中器具保护装置动作,既为试验结束,则判定该器具不符合标准要求,通过本标准第24.1.4条试验的电子电路保护装置不在此判定之列;(7)在试验过程中如有密封剂流出,则判定该器具不符合标准要求。
表3最大正常温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