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特色在外科疾病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14.43 KB
- 文档页数:2
泌尿外科病人的中医护理措施【摘要】泌尿外科病人在护理过程中,中医护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和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
在详细探讨了病人饮食护理、中药治疗结合护理、针灸推拿等中医技术的应用、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以及泌尿外科病人术后护理等内容。
结论部分强调了中医护理对泌尿外科病人的重要性和综合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通过综合运用中医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泌尿外科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泌尿外科病人,中医护理,饮食护理,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情绪稳定,术后护理,综合护理,有效性。
1. 引言1.1 病人护理的重要性当泌尿外科病人需要接受治疗时,病人护理变得尤为重要。
病人护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病情可能会对病人的饮食、作息等方面造成影响,而科学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证身体的充分营养和休息,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中医护理可以结合中药治疗,采用针灸推拿等传统疗法,缓解病人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保持情绪稳定也是病人护理的重要一环。
泌尿外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到焦虑、恐惧等情绪,而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调整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病人护理对泌尿外科病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提高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病人护理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1.2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中医学认为,泌尿系统的疾病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不畅、脏腑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导致。
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病人中的应用可以通过调理阴阳、调节气血、调和脏腑等方面来帮助病人恢复健康。
1. 中药治疗:中医药是中医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泌尿外科病人的症状,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2. 饮食护理:根据中医理论,合理的饮食对泌尿外科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92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6月中第21卷第17期·医学教育·作者简介:郑玉梁(1989.10—),女,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管理与护理教育。
中医护理方案在我院手外科的应用情况分析及改进策略郑玉梁 高芳艳 缑丽娜 车蓉(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摘要】目的:调查中医护理方案在我院手外科的应用情况,以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手外伤患者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提出改进策略,为中医护理方案在全院规范化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对我院手外科2021年全年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手外科优势病种有三种,分别为掌骨骨折、指骨骨折、肌腱损伤。
统计归类:手外科全年共出院手部疾病患者1540人,其中掌骨骨折180例,指骨骨折242例,肌腱损伤134例,其他手部疾病984例,对以上符合规定的三种优势病种按照科室制定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护理措施,积极开展辨证施护、中医技术操作及健康教育,然后对每个患者、每个病种所实施的护理技术均进行效果评价,同时给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对科室实施的中医技术和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
结果:我院手外科按照标准实施并记录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共计224例,占要求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人数的比例为40.3%,占手部疾病患者的比例为14.5%,占比太低;患者对个别中医特色技术满意度低、依从性差,对部分护理人员满意度和依从性欠佳;通过应用品管圈(QCC)形式分析得出影响我院手外科中医护理方案实施困难的原因主要为:个别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导致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未落实到位、部分护理人员中医辨证施护水平和能力欠缺、护理人员层次结构不合理,中医护理专业人才缺失、实施中医特色技术的规范性存在差异。
结论:中医护理方案在我院手外科实施情况不容乐观,不符合医院和国家要求;科室和医院层面要加强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督查,加强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壮大中医专科护士队伍,同时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断提高自身中医辨证施护能力,从而提升医院整体的中医护理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
中医护理方案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摘要:泌尿外科疾病是指影响泌尿系统正常功能的疾病,包括尿路感染、结石、肾功能衰竭等。
传统中医学作为中国悠久的医学传统,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对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应用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疾病症状。
然而,中医护理方案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强调调节整体平衡和促进自愈能力,对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中医理论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一)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理论在泌尿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涉及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核心概念。
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泌尿外科疾病护理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个体化地进行辨证施治,中医在泌尿外科疾病的护理中能够更有效地调节患者的身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预防疾病复发。
这种综合中医理论和实践的护理方法对于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提高护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肾与泌尿系统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肾脏被视为人体的重要器官,与泌尿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医认为肾脏具有藏精、主水、主骨、主生长发育等重要功能。
首先,中医认为肾脏是脏腑中的主要藏精之处。
肾脏的健康和充盈程度对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功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其次,中医认为肾脏与骨髓和骨骼有关。
肾脏的虚弱或失衡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等泌尿外科疾病的发生;此外,中医还将肾脏视为生殖系统的重要调节器官。
中医认为肾脏的强壮与否与生殖系统的健康和正常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理论中的肾脏与泌尿系统的关系非常紧密。
肾脏的健康与充盈程度对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也与骨骼健康和生殖系统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维护肾脏的健康,可以促进泌尿系统疾病的康复和预防。
(三)中医理论在尿路感染、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中医理论在尿路感染、结石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方法来调理患者的身体功能和病理状态。
中医特色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被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患者对手术的应激以及并发症,以加速术后康复[1],其理念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骨科及妇科等手术中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中医护理技术在减少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应激反应等方面也逐渐凸显其独特的优势。
大量的文献荟萃显示,中医特色护理与FTS联合应用于围手术期中,明显减轻了机体应激反应和各器官功能障碍,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大大加快了康复的进程,现综述如下。
1 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方面的应用1.1 减缓焦虑情绪一般情况下人体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如因某种不良情绪刺激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则会超出人体的正常生理承受能力而导致各种疾病。
术前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担心手术失败、担心术中疼痛及术后出现后遗症等而焦虑不安、失眠等。
韩晓玲等[2]在常规术前指导的基础上采用指压手法联合耳穴埋籽对72例普外科择期手术的患者进行干预,结果显示:患者各项焦虑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认为采用指压联合耳穴埋籽能有效缓解普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
杨海英等[3]对30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的中医护理模式,运用辩证施护开展情志护理,结果护理后的SDS、SAS评分较护理前下降且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1)。
范雪[4]对60例妇科围手术期患者采用中医汤药、穴位按摩和针刺等方式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改善,结果患者的不良情绪及各项治疗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杨巧玲等[5]根据患者不同的情绪状态实施针对性护理,情绪以悲为主者采用“以喜克悲”的方法,情绪以恐为主者采用“以思克恐”的方法,情绪以思为主者采用“以怒克思”的方法,情绪以怒为主者采用“以悲克怒”的方法,结果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明显得到减轻。
1.2 减缓疼痛程度罗晓曦[6]选择混合痔手术患者120例,对照组60例运用混合痔围手术中医常规护理与疼痛护理,干预组在手术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外科加速康复模式,结果: 干预组手术后6h﹑12h﹑24h﹑48h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外科中医诊疗方案1. 引言外科中医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来诊断和治疗手术疾病。
外科中医在手术前、术中和术后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手术风险、促进伤口愈合、缓解手术后的痛苦等。
本文将介绍外科中医的诊疗方案,包括手术前的准备、手术期间的辅助治疗和手术后的康复护理等内容。
2. 手术前的准备在手术前,外科中医的主要任务是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和手术需要,外科中医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常见的手术前准备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食疗调理根据患者的病情,外科中医可以推荐特定的食物来调理身体。
例如,对于需要手术的病人,可以推荐食用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稀粥、面条等。
对于需要术前减重的病人,可以推荐一些低热量、高蛋白的食物。
外科中医还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推荐一些药膳配方,以提高患者的身体抵抗力和术后恢复能力。
2.2 中药调理外科中医还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外科中医可以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血等作用的中药进行调理。
中药可以通过口服、外用或者吸入等途径进行应用,以达到治疗疾病、减轻手术风险和提高康复效果的目的。
2.3 针灸按摩针灸和按摩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
通过刺激穴位和按摩经络,针灸按摩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促进疾病的康复和伤口的愈合。
在手术前,外科中医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取适当的穴位和手法进行针灸按摩,以减轻患者的术前焦虑和手术相关的不适。
3. 手术期间的辅助治疗在手术期间,外科中医的任务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手术顺利进行。
外科中医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性。
3.1 术中镇痛手术过程中的疼痛是许多患者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外科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按摩等方式来缓解术中的疼痛感。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减少术中药物的使用量,减小术后的不良反应。
当代护士2019年2月第26卷第5期(屮旬)• 97 •※中医药护理中医护理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管莺摘要总结了泌尿外科常见的中医护理技术,包括耳穴埋籽、穴位贴敷、敷脐疗法和中药熏洗,这些技术可改善泌尿外科患者睡眠质 量、膀胱痉挛、便秘程度以及促进伤口愈合。
认为中医护理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关键词:中医护理;泌尿外科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丨006- 64丨1(2019)05-0097-01中医护理工作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皇帝内经》就记载了大量的养身保健及防病治病的理论和技术,如“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养身之道;“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存亡得失之意”的精神护理要求,以及“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临床实践中,本科室通常把这种中医护理技术与西医护理治疗互相结合在一起,|M】时突出中医护理特色,提高了整个护理质量。
2017年开始,本科把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和服务流程融人护理服务中,在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护基础原则的基础上,注重运用中医的饮食、情志、康复等护理措施,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整体护理,以丰富中医护理内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科宰对泌尿外科患者开展适宜的中医护理技术,其中对于睡眠质量较差的患者开展耳穴埋籽,对出现膀胱痉挛的患者开展穴位贴敷,对术后便秘患者开展敷脐疗法,对伤口愈合患者实施中药熏洗。
其中每种干预分别有2组参与实验,接受科室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接受特定的中医护理操作为实验组,耳穴埋籽、穴位贴敷每组各10例患者,其它每组15例1.2方法(1)耳穴埋籽:本科责任护士每天和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予医生做好协调并作出相应处理。
通过观察,护士发现新患者和术前的患者睡眠质M差,为了缓解症状对患者进行心、神门、皮质下耳穴埋籽,缓解术前焦虑,提高了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溻渍法——一种中医特色的皮肤外科疗法介绍中医外治法是通过采用中药、手术及物理方法等治疗手段,直接用于患者体表或病变部位,进而发挥治疗效果的疗法,是作为中医外科的特色疗法。
当前中医外科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主要包括药物外治疗法、手术(砭镰、结扎、切开、挑治等)与其他疗法(针灸、溻渍、热烘、熏蒸等)。
在其中,中医溻渍法是一项重要疗法,其具有鲜明的特色、历史悠久且操作简便易行等特点。
该疗法的疗效明确、疗法应用灵活,且久用无副作用,在当前中医外科临床使用中得到推广应用。
溻渍法具体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呢?本文将向读者们科普溻渍法这一中医外科的中医特色疗法。
一、何谓“溻渍法”现代中医之“溻渍法”又可分成“溻法”和“渍法”。
其中,“溻法”是将饱含有中药液的纱布、棉絮等湿敷于患处;而“渍法”则是将患处皮肤浸泡于中药液当中。
中药溻渍法主要是通过应用湿敷、淋洗或浸泡等手段,发挥对患处皮肤的物理作用,使之不同的中药液通过体外途径发挥对患部的药效作用,以而达到治疗之目的。
溻渍法可使药物经人体之肌腠、毛窍及脏腑,从而通经贯络,并作用于全身,可疏通气血、软坚散结及祛风止痒等,进而收到与内治法异途同功之疗效。
“溻渍法”即为溻、渍结合,可将药物当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患者病变部位,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二、溻渍法之历史追溯我国现存最早医书——《五十二病方》当中,记载了多种中药外治法,其中就包括浴法、熏法、封法、洒法、沃法、涂法、傅法、膏法等,据发现,该书中所载的283首方剂,就有110余首方剂为外敷方剂,可见外治法自古代就有较为完整的用法。
在医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当中也提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意为“用汤液浸泡,使之(患处)汗出”,这是用“溻渍法”祛邪、治病的最早记载。
汉代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当中也有对溻渍法的描述:“阳气沸郁在表,当解之以熏之。
”,在《后汉书》中指出,华佗提出“夫病有宜汤……宜蒸熨……病若在肠中,便断煎洗,缝腹膏摩”的溻渍治法。
中医情志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运用手术作为外科临床中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一定影响,患者因为手术治疗心理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压力。
基于此手术室护理人员责任重大,在配合手术医生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的同时,还要缓解患者紧张不安的心理情绪,使患者能够较好的配合手术的顺利进行。
手术室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开展适宜的中医情志护理,将患者不良心理状态进行改善,来实习疾病预防与治疗的最终目的。
我院在对手术室患者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效果理想,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XX年5月-20XX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纳入标准:年龄18岁以上,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知情同意本次研究的患者,无血液及神经系统疾病,排除标准: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无听觉或视觉等正常沟通能力,治疗及护理过程中退出本次研究患者。
对照组患者53例,其中男30例,女23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36.5±2.5)岁,研究组患者53例,其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19-66岁,平均年龄(37.5±3.5)岁,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使用常规护理。
术前对患者进行相关宣教及手术注意事项说明,在手术中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术后依照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及时解答或解决患者提出或遇到的问题。
1.2.2研究组护理方法。
上述护理基础上联合情志护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术前情志护理。
当前数量较多的患者对于自身所患疾病和所需的手术治疗方式缺乏基本认识,多数患者会因为过度担心手术中的疼痛感觉、手术后能够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麻醉药物有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等因素在心理上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一定压力及紧张不安情绪。
第二,术中情志护理。
手术室对于患者来说完全是一各比较陌生的环境,部分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心里上会产生陌生孤独的感觉,情绪甚至会极度紧张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