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2
1、学会本课的`生字,正确读写“阻挠、毅然、恶劣、泥浆、岔道口”等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份,摘录喜欢的词句。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味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1、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2、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味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课件教学过程一、导语引入,揭示课文题目1、我们伟大的祖国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英雄儿女一身正气,威武不屈?他们热爱祖国,用毕生精力报效祖国。
今天,我们将认识了解深怀赤子之心的爱国人士——詹天佑,重温那段特殊历史,感受詹天佑的忠诚与智慧。
2、揭示课文题目:詹天佑。
3、简介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中国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
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主持修筑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在修筑中,因地制宜地运用“人”字形路线,解决了火车爬坡难的难题,并利用竖井施工法,大大缩短了工期。
4、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3)交流学习不容易读的句子,要多读多体味。
2、再读课文。
(1)用“读了课文……我知道……”的句式交流读课文后的感受。
(2)说说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
)(3)图文结合,简介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 千米。
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所以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三、了解背景,研读体味1、帝国主义国家是怎么阻挠和要挟清政府自己修筑铁路的?请同学们自由读第2、3 自然段,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关于詹天佑教案六篇詹天佑教案篇1一、通读课文,说说詹天佑是个什么人?(略)二、课文什么地方表现了詹天佑爱国的精神?(略)三、课文中用了哪几个事例说明詹天佑杰出的才能?生:课文中举了勘测线路,打居庸关隧道,八达岭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四个例子表现詹天佑杰出的才能。
师:打隧道的常规施工方法是詹天佑是用怎样的方法打开居庸关隧道的?请同学们细读课文,在本子上画出施工示意图。
(学生认真读课文,画图。
)哪位同学来把这个工程的施工示意图画在黑板上,并说说你这样画的依据是什么?生:居庸关隧道的施工示意图我是这样画的。
因为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
”我理解“两端”就是山的两边。
“同时向中间凿进”就是我画的两个箭头所表示的工作面同时开工。
我根据课文中的这句话画出了这个施工示意图。
师:画得很好。
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想想,开凿八达岭隧道的施工示意图又应该怎样画?(学生对照课文,画图)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图,并对照课文进行讲解。
生:我画的示意图是这样的。
(学生纷纷举手,有的按捺不住叫了起来:错了!老师,他画错了。
)师:同学们请不要着急,先让他说说为什么这样画。
生:课文中说:八达岭隧道长一千一百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中部凿井法。
从山顶往下打直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
我画的↓箭头就是打直井。
←→就是同时分别向两头开凿。
生:他的理解是对的。
但他没有读懂后面一句话:“这样一来,几个工作面可以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一半。
”他画的图和居庸关的施工方法一样,只有两个工作面,那何苦要打直井呢?实际上詹天佑是在居庸关隧道的“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施工方案中加上“中部凿井法”。
图应该这样画。
〔读读、画画、议议,学生兴趣盎然〕师:画得好,说得更好!课文中写几个工作面。
你们刚才说的也是“几个工作面”,确切下个结论,究竟是多少个工作面?〔以问激趣,学生认真思考〕生:箭头画的都是工作面,共是五个。
《詹天佑》教学设计《詹天佑》教学设计(精选2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詹天佑》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
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3、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为综合性学习做准备。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抓住关键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詹天佑像,“人”字形的线路图。
学生搜集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引入,揭示课题1、师出示詹天佑像,你们知道这是谁吗?通过搜集资料,你知道詹天佑的哪些事情呢?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关于詹天佑的资料。
教学预设:如果生没搜集,就由教师做简要介绍。
2、听了资料介绍,说说詹天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由谈3、看来詹天佑已经在你们的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那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近距离地了解(师指课题詹天佑),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感知詹天佑1、师:课文中,有一句话归纳出了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来找到它。
2、生找到句子齐读(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三、合作学习,了解人物1、生默读课文思考:杰出、爱国在文中哪些文段中表现出来的?自己读到这些文段后的体会是什么?2、与小组内同学讨论一下,互相交换意见,以小组为单位得出小组的观点,派出小组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应该在文中的2─6自然段中找句子。
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刚提出修筑铁路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而且要挟清政府只能用本国的工程师,否则他们就要干涉。
2024年《詹天佑》教案《詹天佑》教案1教案名称:《詹天佑》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著名工程师詹天佑的生平和成就。
2.了解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詹天佑的生平和成就。
2.了解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2.如何让学生理解詹天佑的科学成就对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图表法。
3.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图片或者视频来介绍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对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授(30分钟)教师通过讲授的方式,介绍中国近代著名工程师詹天佑的生平和成就,让学生了解詹天佑的科学成就对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3.小组讨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詹天佑的科学成就对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
4.展示汇报(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讨论的成果。
5.总结(5分钟)教师通过总结的方式,让学生对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一个深刻的印象,并且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精神。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中国近代著名工程师詹天佑的生平和成就,以及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
同时,本节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科学精神。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
《詹天佑》教案2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詹天佑公开课教案大全一、教学目标1.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感受其爱国情怀和科技创新精神。
2.学习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的相关知识,提高对近代中国科技发展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詹天佑的生平事迹,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詹天佑的创新精神和科技成就。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詹天佑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詹天佑有哪些重要成就吗?2.新课讲解(1)介绍詹天佑的生平①生平背景②教育经历③职业生涯(2)讲解京张铁路的修建①修建背景②修建过程③创新成果(3)分析詹天佑的创新精神①爱国情怀②科技创新③勤奋敬业3.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同学们,请你们谈谈对詹天佑创新精神的看法。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4.案例分析(1)展示京张铁路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詹天佑在修建过程中的创新点。
(2)引导学生从詹天佑的创新精神中汲取营养,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5.实践活动(1)分组设计一项科技创新项目,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四、课后作业2.以“詹天佑与科技创新”为主题,进行一次演讲。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詹天佑的生平事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但对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和创新点掌握不够深入。
2.课堂互动环节,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发言较为简略,需要进一步引导。
3.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但需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六、教学资源1.纪录片:《詹天佑》2.图片:京张铁路相关图片3.文字资料:詹天佑生平事迹、京张铁路修建过程等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和科技创新精神有了深入了解。
2.学生能够从詹天佑的创新精神中汲取营养,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3.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积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詹天佑》的优秀教案范文3篇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詹天佑》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学习本课14个生字及14个新词。
能力: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
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思品: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产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开凿隧道的方法。
教学准备:搜集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及时代背景。
预习课文。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
2、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教学过程:一.导入激情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谁能结合搜集的资料介绍一下。
(学生介绍)师:刚才同学们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詹天佑》。
二、自读悟情 (一)预习展示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1)读生字组词。
(投影)施挟庸涧峭嘲勘勉纬饥隧渗竣邈(2)你记住了哪些生字,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哪些字在写法上应该注意你能给下面的形近字组词吗挟()侠()峡()涧()间()峭()俏()悄()峻()竣()俊()隧()遂()饥()讥()肌()(3)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2、认识了生字,理解了词语,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正确流利。
(1)学生自由读书。
(2)指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3)两人互相检查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问题,默读思考。
(投影)(1)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用“”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2)本文是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2、学生默读勾画思考。
3、两人交流。
4、全班交流。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理清了课文的脉络。
下节课,我们在再深入学习课文。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教案(6篇) 小学语文《詹天佑》教案【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熟练认写课后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体会关键字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难点】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爱国热情。
讲授法、讨论法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京张铁路修筑纪录片。
1900 年开始,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瓜分侵占,为进一步控制我国北部,纷纷争夺京张铁路的修筑权。
但事实上,京张铁路最后却是完全由我国自主修建成功的。
这一扬眉吐气的壮举离不开一个人——詹天佑。
那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詹天佑是如何在那么艰巨的情况下将铁路修筑完成的呢?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整体感知1.结合导学案同桌间互相检查字词。
教师总结点拨。
2.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正音。
3.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第一段(1):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总第二段:(2——6):修筑京张铁路。
分第三段:(7):京张铁路建成的意义。
总(二)深入探究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1.杰出——工程技术扎实。
第五段:开凿居庸关①山势高②岩层厚→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开掘八达岭隧道隧道长→中部凿井法第六段:青龙桥:火车爬坡2.爱国那些词句可以体现出詹天佑的爱国呢?第四自然段:临危受命(不怕困难、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工作精密(“大概”“差不多”这类词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不畏艰险(亲自带学生测绘,恶劣天气也不停止)任劳任怨......意志坚定......齐读最后一段,体会京张铁路修筑完成的意义。
是啊,詹天佑真了不起!正是凭着满腔的爱国情怀,超群的智慧和大胆的创新,用铁一般的事实,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为所有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环节三:巩固提升播放视频——为祖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
环节四:作业设计1.阅读老师在微信群中发放的资料。
2.可以把巩固练习的交流成果写下来,150 字左右。
《詹天佑》教案设计15篇《詹天佑》教案设计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詹天佑》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詹天佑》教案设计1【教学目的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积累词汇;继续训练联系上下文,查阅工具书理解词义,能用“阻挠”、“主持”造句;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3.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努力锻炼自己的创造才能。
【教学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课时安排】三课时【课前准备】查阅资料,充实感性认识,丰富教师情感;自制投影片。
备课时主要教学内容:第一教时:整体感知,讲读课文1—4节。
第二教时:讲读课文5—7节,认识中心。
第三教时:练习巩固,用“阻挠”、“主持”造句,背诵3、4节。
【教学步骤】第一教时一、谈话引入,存疑激趣同学们,这学期咱们第1课学了《长城》,也许你们说过:有一天我们登上高高的八达岭,亲眼去看看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的长龙,领略万里长城的雄伟气魄,该多美!那么,今天,咱们就从这里出发,登上北行的列车吧。
到了北京,再换乘从北京到张家口的这一趟列车。
火车奔驰。
当我们经过长城脚下的青龙桥车站时,你们看,月台旁矗立着一座青铜像——他目光炯炯,正视前方,神情刚毅自若。
这时,我们似乎听到车厢里议论纷纷。
看到这青铜像,你们想到些什么?(强调学生质疑)好吧,就带着你们的问题学习第15课。
二、整体入手,感知中心(一)詹天佑是怎样一个人?1.齐读课文首句。
2.再默读此句,在关键词下面记上“.”(杰出爱国);再按所注符号朗读。
(二)就本小节看,詹天佑最杰出的贡献是什么?(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三)读到这里,有什么感受?(崇敬、热爱、自豪)用朗读表达感受。
詹天佑课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了解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对科学和发明创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学习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
2. 难点:理解詹天佑的发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10分钟)
引导学生回忆课文中的关键词,如詹天佑、工程师、铁路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30分钟)
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发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贡献。
3. 分组讨论(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詹天佑的发明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4. 小结(10分钟)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小结,总结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以及他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五、课后延伸
1. 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等资源,进一步了解詹天佑的其他发明和贡献。
2. 鼓励学生写一篇关于詹天佑的作文,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佩和赞扬之情。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思考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需要增加互动性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
此外,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詹天佑教案9篇詹天佑教案篇1教学过程:出示程序,揭示课题。
挂出写有“学路指导”的小黑板,要求同学们按此步骤进行学习。
〔目标明确,步骤清晰地开始新的一课的学习。
〕一、审清题目,理解题意师:请同学们边看老师写课题,边思考如何进行学路的第一步。
生:课题是以人物的名字命题的。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专家,生于1872年死于1919年,江西婺源人。
生:他1872年被清政府派遣出国留学,1881年以出色的成绩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
京张铁路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
生:__的体裁是写人。
据写人__的特点,学习本课应弄清三个问题:①这课写詹天佑的什么事?②作者要赞扬什么?③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生:结合单元重点,还应弄清记叙中的说明。
〔学生按教师平时所授的方法完成学路第一步。
进行思维定向。
〕二、自读课文,捕捉中心1.这课主要写什么?2.作者要赞扬什么?表达什么?〔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学路第二步。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按教师提示的小标题分段,(简介;任命;修路;竣工。
)说出分段依据,段落划分,段落大意。
四、细读课文,品词品句教师引导学生深究,作者是怎样具体写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又是怎样层层表现中心的。
1.指名读第二段,思考讨论两个问题:①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表现帝国主义态度的词有哪些?词意是什么,你从这些词知道了什么?②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后,帝国主义的态度又怎样?从哪个词反映出来,从这个词你知道什么?〔引导学生用“关键词语推敲法”学习第一段。
〕2.作者向我们介绍当时社会环境的目的是什么?(说明詹天佑杰出、爱国。
)为什么?3.第二段作者没有直接叙事,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说明)〔初步体会单元训练重点,了解“说明”这一写法。
〕4.扫视第三段,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主要做了哪几样工作?5.理解“勘测”、“隧道”的意思,说明理解词意的方法。
师:默读“勘测线路”自然段,用“段的思路法”、“设问法”自学,同位可讨论,然后汇报。
《詹天佑》教学设计1《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
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
文章层次清晰,内容生动,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国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赞颂,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
全文围绕“杰出、爱国”而展开,教学时应以此为线索,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具体事例,结合重点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师生搜集关于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2、准备好多种做开凿隧道实验材料。
【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它们的含义。
3、结合具体事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华和爱国精神,同时在他的科学态度和刻苦精神中受到启迪。
4、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动手实验的能力。
5、有感情朗读课文。
背诵喜欢的段落,训练思维,发展语言。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一、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课文是以什么来命题的?我们还学过哪些用人物姓名命题的课文?这些课文有什么特点?根据经验你猜想一下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渗透命题方法,训练学生思维能力。
2、指读课文,结合正音,检查字词情况。
交流自学情况,把自己最感动的地方讲给同位听。
3、交流课外搜集的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沟通课内外联系,丰富知识积累,帮助理解人物及课文内容。
二、抓住主线,理清脉络1、思考:你认为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展开的?文章围绕这句话安排了什么内容?2、讨论交流,分段,理清文章层次,概括段落大意。
提纲挈领,摒弃繁琐分析,强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三、突出主线,引发探究1、通过学习,你认为詹天佑是个怎样的人?2、自由交流,简要陈述。
根据课文内容,尊重学生个性体验,为分组探究设下伏笔。
四、分组合作,问题探究教师在合作前提出明确要求:1、要抓住具体事例,结合自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说明自己的问题。
2、组内成员应明确分工,有组织,有秩序,确保合作高效。
3、可按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研究或自行设计问题。
例:⑴在()的情况下,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⑵找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表现,仔细体会。
⑶把“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两部分用画图或实验的方法来说明。
对学生分组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和建议,是防止合作探究流于形式的有效手段,提出备选的思考题目,可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五、汇报交流,深悟感情1、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汇报,并与其他学生一起,针对该组的学习收获,给予补充,评价:在此环节中,不硬性规定内容,学生畅所欲言。
如:“詹天佑是个杰出的人”,“詹天佑是个爱国的人”“詹天佑是个一丝不苟的人”……都可以。
只要学生够结合文中的事例,词句,进行流畅的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可以。
形式不限,手段不限,长短不限。
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讨论场”“表现场”。
教师需结合学生的合作探究和汇报表达,进行适时的点拨。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感情升华,促进积累。
六、创意表达,拓展思维教师激情引发: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
詹天佑无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个响亮的耳光。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深入挖掘文章内容,创设新的学习情境,加深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使学生在充满创意与激情的表现里,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
《詹天佑》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边读边想,适当作记号。
2、学会10个生字,理解“阻挠”等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周密”、“藐视”造句。
3、能理清段落的层次,了解先概括介绍,后具体叙述的篇章结构。
4、感受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
【重点和难点】1、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2、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2、给课文分段并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一、看图导入同学们,在我们中国近代的百年的屈辱史中,曾经涌现出了很多的爱国人士,像虎门硝烟的林则徐,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等。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下我们中国的伟大爱国工程师詹天佑。
(投影出示詹天佑的图片以及简介。
)请一位同学根据投影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詹天佑。
(学生介绍。
)刚才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让我们对詹天佑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那么他到底为什么会被称为伟大的爱国工程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0课《詹天佑》。
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问题,快速朗读课文,找出答案:投影出示问题:⑴詹天佑是怎样的人?用波浪线在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⑵本文通过一件什么事来写詹天佑的?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叙述这件事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课文主要写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这件事,课文2到6自然段具体写这件事。
)2、认识过渡句,理清段落层次:⑴课文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前的情况?哪几小节写詹天佑接受任务后怎样完成任务?⑵“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这句话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⑶给课文分段,用“‖”作记号。
(第一段:第1自然段。
第二段:第2、3自然段。
第三段:1~6自然段。
第四段: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2、3自然段1、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投影给出的提示一起学习、讨论。
(投影出示问题)3、请个别学生回答:⑴当时的情况怎样?(帝国主义的阻挠)怎样阻挠?“要挟”什么意思?(要挟:利用对方的弱点,强迫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
)那么在这里,帝国主义是利用我们什么弱点,强迫答应他们的什么要求呢?⑵当地的情况怎样?我们可以从外国报纸的一句话可以看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这句话我们还能看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人民十分藐视,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修成这条铁路的。
)还能从课文的哪里看出这点?(“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完成不了这样的工程的。
)⑶全国的反映如何?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
(轰动)你想象一下当时中国人民会怎样议论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说?(詹天佑真是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啊!)表现了人民怎么样的心愿?(殷切希望铁路修筑成功。
)有谁能根据投影的提示,把这个问题连起来回答一遍,注意当时和当地的情况?(请2到3人回答。
)4、这一段对当时的环境的描写,对表现詹天佑这个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齐读)。
四、作业完成课堂作业本。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细读课文,学习课文第3、4段。
2、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3、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感受詹天佑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2、难点:理解詹天佑使用的开凿隧道的方法以及“人”字型铁路的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一、调节课堂气氛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的老师听课紧张吗?我想大家一定不紧张。
但是老师却很紧张,谁能帮想个办法,能使我不紧张?(请个别学生回答。
)谢谢同学们帮我想的办法,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开始了吗?二、导入我们上节课已经看到了帝国主义藐视中国的丑恶嘴脸。
那么,詹天佑是怎样修筑京张铁路,给帝国注意者一个有力的回击的呢?三、学习第3段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段,边读边思考: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可以同桌互相探讨一下。
请一位同学来讲讲,板书: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2、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1层,请大家带着这几个问题来轻声把第4节读一遍,在书上找出答案回答,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各抒己见,谈谈自己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
(投影出示问题:詹天佑为什么要勘测线路?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怎么想的?分别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精神?)学生划找──四人小组交流──全班探讨。
3、经过詹天佑的亲身勘测,周密计算,终于完成了第一步的勘测工作,接下来他要怎么办了呢?我们继续来学习下面的课文。
大家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今天我也想请同学们都来当一会小工程师。
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第3段的第二、三层,并请同学们根据对文中“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的理解,画出一个简单的铁路施工示意图,画在我发下的纸上,可以四人小组讨论后一起画,也可以单独完成,下面开始。
教师巡导,并指定几个画的比较好的同学拿上给大家参观。
4、刚才同学们的设计都非常棒,大家都可以当小工程师了,如果你长大以后也想像詹天佑一样成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那么我们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打好基础。
5、那么老师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了“两端凿进法”,“中部凿进法”和“人”字型铁路,请大家来看看。
(投影出示动画。
)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个别学生回答。
(是一个拥有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的人。
)6、那么同学们,这段中对当时自然环境的描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呢?(衬托了詹天佑杰出的才干。
)小结:因此,我们在读文章时,不仅要注意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还要注意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只有弄清了当时当地的情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理解人物。
四、略讲第4段就这样,詹天佑忍辱负重,凭着满腔的爱国热情和杰出的才干,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出色地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任务,给予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板书:回击)。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的最后一段一起来读一遍,注意要读出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自豪的感情。
并思考,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这句和课文哪个部分照应?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最后一句中“伟大”一词和第一段哪句相照应?(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和“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照应。
)五、总结同学们,火车将离开青龙桥车站,沿着詹天佑首创的“人”字形线路驶向八达岭,望着越来越远的詹天佑青铜像,让我们再一次怀着对詹天佑无比崇敬,以及自豪的心情,一起来把课文最后一段来读一遍。
《詹天佑》教学设计3【教师思考】《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第十一册教材第二组课文的精读篇目。
文章以人物的名字为题,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位杰出爱国工程师的高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