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格式:pptx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32
1-4-2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012·陕西师大附中高三10月考试)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
据此完成1~2题。
1.面对人类共同的生存危机,各国心态各异,其原因在于,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带来的影响和收益大不相同。
对于减排,有的国家或组织持消极的态度,而有的持积极的态度,参与行动意愿高。
下列国家或者组织对减排持消极态度的是() A.欧洲西部的国家B.岛国C.俄罗斯D.“高山国家”(如尼泊尔等)2.2009年联合国的口号是“用爱温暖世界,而非二氧化碳”。
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阻挡了地面长波辐射B.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C.二氧化碳能强烈反射地面短波辐射D.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太阳短波辐射答案:1.C 2.B解析:第1题,俄罗斯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气候变暖后,气温升高,有利于俄罗斯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因此俄罗斯对减排持消极态度。
第2题,二氧化碳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二氧化碳增多后,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气温升高,引起全球气候变暖。
读“中国的气温变化(虚线)与挪威雪线高度变化(实线)比较图”,回答3~4题。
3.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变化趋势为()A.逐年上升B.逐年下降C.波动下降D.波动上升4.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海平面上升C.降水量增加D.太阳辐射增强答案:3.D 4.A解析:第3题,根据图中的曲线判断,公元1700年以后,中国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第4题,据图分析,近3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上升,这主要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
《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冰川融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海平面上升等现象频繁发生,这些变化不仅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经济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挑战。
接下来,将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和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为主题,详细阐述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巨大威胁。
由于冰川融化和海洋水位上升,许多沿海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这些地区的居民不仅面临海洋涨水导致的洪水和暴风灾害的风险,还面临着由于土壤盐度升高而导致的水资源稀缺和生态系统崩溃等问题。
同样,气候变化还给内陆地区带来了干旱、洪水和风暴的危险。
这些天气事件不仅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农作物歉收、粮食短缺、失业率上升等经济和社会问题。
此外,旅游业也受到了全球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随着冰川融化和温度上升,许多景点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不仅给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导致了就业减少、收入减少和地方经济衰退等问题。
同样,全球气候变化还给农业和渔业等重要的食品资源行业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
干旱、洪水和极端气候事件都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从而影响粮食供应和价格稳定。
然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社会在适应和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各国政府开始制定和实施政策和法规,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例如,一些国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通过构建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其次,各国政府也在制定适应气候变化的计划,包括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灾害管理能力和加强卫生和教育系统等。
此外,国际社会也加强了合作,如巴黎协定等,以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总之,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造成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
从生存环境的威胁到经济发展的挑战,以及对旅游业、农业和渔业等行业的冲击,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
气候是如何影响人类活动的1、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有什么样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气候变暖,使得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和低地被淹没,造成大量难民,陆地上冰川融化,近期导致地表水增加,洪涝危害加大,远期导致淡水资源减少,人类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危机。
2、气候变暖,会导致世界各地降水状况和干湿状况的变化,中纬度地区的耕地会退化成草原,粮食产量减少,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降水量会增加,适合于温带作物的生长,有利于粮食的增产。
3、全球气温升高的同时,海水温度也随之增加,这将使海水膨胀,导致海平面升高.再加上由于极地增暖剧烈,当大气中CO2浓度加倍后会造成极冰融化而冰界向极地萎缩,融化的水量会造成海平面抬升.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2、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人类活动是全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之一,也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热门话题。
由于近百年来全球气温有变暖的趋势,同时科学家们又注意到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微量气体浓度明显增加,因此,两者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等,是各国科学家、公众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问题。
在人类出现于地球后的数万年发展过程中,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动地适应居住环境和相应的气候条件。
在此期间,人类并未对环境和气候产生足够大的影响,气候仍在其基本因子的作用下变化着。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步训练【4.2基本知识点】1.气候变化所指的时间尺度一般很,度量的要素主要是、和风等要素。
2.根据大小不同,地球气候变化史可划分为时期,时期(<1万年)和(一、二百年)三个阶段3.地质史上气候的时期叫冰期,冰期来临时大陆上广泛发育,山地雪线,海平面。
. 期是指两次冰期之间的温暖时期表现为大陆上冰盖,雪线,海平面。
5.近5000年中国气温的变化曲线与挪威高度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历史时期世界气候经历了期和期的两次大的波动。
6.雪线指的下界线,其分布高度主要取决于条件、条件与地形条件。
气候变暖时雪线,变冷时雪线。
降雪量大时雪线较。
7.近现代的气候变化是指距今年来的气候变化情况,气温变化的总趋势是,降水变化的地区差别很大,基本情况是北半球纬度地区和地区降水增加,地区降水减少。
8.C2O能强烈吸收而具有温室效应。
导致近现代大气C2O浓度增加的人为原因是①大量使用;②大面积。
9.温室气体除C2O外还有、氮氧化合物、和氟利昂等。
10.气候变暖会引起冰川,海平面,导致被淹。
11.气候变暖会改变全球的农业、条件:改变全球资源和资源的空间格局。
导致北半球亚寒带向推移,使农作物分布区,但纬度地区会变得干旱,一些温带耕作区退化为区。
人们为调整付出很大代价。
12.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世界天气和气候现象增加,加剧,不仅危害人类健康,还改变了原有的系统,破坏生物多样性。
13. 减少温室气体的措施有:①减少燃料的使用,控制C2O排放②优化能源结构,推广使用能源和清洁能源③大面积,④调整产业,减少能源消耗,⑤发展,提高能源利用率。
)A.在地质时期,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B.在地质时期,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新生代以干旱期为主C.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过程中,全球气候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波动D.20世纪以来,南北极以外地区的高山冰川普遍退缩2.自1861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有()A.气温不断下降B.气温变化不明显C.全球降水量异常增多D.气温出现明显的波动上升现象3.在地质时期,每当冰期来临时()A. 雪线上升B.陆地面积扩大C.许多沿海岛屿被淹没D. 森林面积扩大4. 据历史资料记载,黄河流域有象、水牛和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