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自酸蚀与3M全酸蚀黏结剂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94.95 KB
- 文档页数:2
三种不同方法修复楔形缺损临床疗效比较
黄辉;许华山
【期刊名称】《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13)002
【摘要】目的探讨修复楔形缺损较好的材料(方法)。
方法在同一个体上,选择条件基本相同的楔形缺损患牙,分别应用Dyract复合材料、夹层技术及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共120例360颗患牙,随访观察12 ̄18月。
结果Dyract组、夹层技术组修复物脱落率分别为1.67%、2.50%,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复合树脂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yract组、夹层技术组密合度失败率
【总页数】3页(P132-134)
【作者】黄辉;许华山
【作者单位】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江西省九三老年关怀医院口腔科【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2
【相关文献】
1.3M自酸蚀与3M全酸蚀黏结剂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J], 王敏
2.不同方法修复对深楔形缺损前磨牙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J], 肖媛媛
3.四种不同方法修复楔形缺损临床疗效观察 [J], 周峰;徐姗;陈虎
4.3M自酸蚀与3M全酸蚀黏结剂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比较 [J], 王敏
5.用三种修复方法治疗牙齿楔形缺损的效果对比 [J], 李卓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酸蚀模式对楔状缺损充填效果的对比评价童雪梅1,2,朱久育1,2(1.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修复科,河南新乡453000;2.新乡医学院口腔医学院,河南新乡453000)【摘要】目的对比评价选择性酸蚀模式和自酸蚀模式对楔状缺损充填效果的影响。
方法筛选符合标准的楔状缺损患牙263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颗患牙采用自酸蚀模式,试验组123颗患牙采用选择性酸蚀模式。
两组患牙均采用3M Filter Z350XT流体树脂充填,抛光轮抛光。
于充填后7d、1个月和6个月随访,期间无失访患者。
记录随访时患牙牙本质过敏和充填体成功的患牙数。
结果充填后7d、1个月及6个月,对照组和试验组患牙牙本质过敏症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和试验组第6个月充填体的成功率分别是83.6%、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观察期内,选择性酸蚀模式可以提高充填成功率,有效降低树脂充填后的牙本质过敏症。
【关键词】楔状缺损;酸蚀,牙;复合树脂类DOI:10.3969/j.issn.1009⁃5519.2018.10.0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5519(2018)10⁃1562⁃02楔状缺损(WSD)是指在酸、不良刷牙方式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形成由2个光滑斜面构成的楔形牙体硬组织缺损[1⁃2]。
缺损由浅至深可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牙髓病、根尖周病及横向牙折。
应尽早行充填治疗[3]。
目前,充填材料种类较多,光固化树脂因美观、操作简便等优点应用广泛,但充填后仍伴发牙本质敏感、边缘着色等[4]。
本研究选择性酸蚀模式和自酸蚀模式处理牙面,评价充填后牙本质过敏症和充填体成功的差异,以期对WSD的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7—8月WSD患者73例,年龄32~43岁。
WSD患牙263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40颗,采用自酸蚀模式;试验组123颗,采用选择性酸蚀模式。
自酸蚀黏接剂黏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自酸蚀黏接剂黏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错颌患者共64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3M正畸釉质黏接剂治疗,观察组予以自酸蚀粘接剂治疗,对比疗效。
结果:观察组采用自酸蚀黏接剂于黏接时其使用量、光固化时间及脱落率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自酸蚀黏接剂于正畸托槽黏接时使用量较少,光固化时间短,黏结强度足够,脱落率低,黏结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自酸蚀黏接剂;正畸托槽;临床疗效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属口腔错颌畸形治疗常用方法,采用黏接技术将托槽黏附于牙面是固定正畸重要步骤。
目前,随着口腔正畸技术的不断发展,正畸托槽技术也不断完善,自酸蚀黏接剂属新型黏接方法,具操作简单、节省时间、效率良好等特征,同时因其弱酸性故酸蚀程度极易掌握,黏接剂残留易去除,应用于正畸托槽黏接具良好应用效果。
故,本文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错颌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自酸蚀黏接剂黏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错颌患者共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
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偏侧咀嚼习惯,上、下牙弓对称,牙体健康且无缺损,均因治疗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
其中观察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11-32岁,均龄(21.1±1.8)岁,共78 颗牙;对照组男16例,女16例,年龄12-29岁,均龄(20.3±1.7)岁,共74颗牙。
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对照组:3M正畸釉质黏接剂黏接。
常规酸蚀、冲洗、干燥、黏接托槽。
观察组:自酸蚀粘接剂黏接。
橡皮杯蘸3% 过氧化氢行牙面抛光,清洗,干燥。
3M树脂修复楔形缺损的临床对照性研究发表时间:2014-08-26T15:24:11.09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20期供稿作者:闫黎[导读] 楔形缺损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慢性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发病率达90%以上[1]。
好发于尖牙、前磨牙,磨牙次之。
闫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校医院口腔科 464000)【摘要】目的:探讨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
方法:对420颗楔形缺损患牙分别用3M纳米树脂、传统复合树脂和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
观察2a,将各组疗效对比分析。
结果:3M纳米树脂组、传统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15%、78.57%和75.38%。
统计学检验,复合树脂组和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M纳米树脂组与复合地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玻璃离子水门汀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3M纳米树脂是修复楔形缺损比较理想的材料。
【关键词】3M纳米树脂光固化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楔形缺损【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21-02楔形缺损是中老年人多发的一种慢性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发病率达90%以上[1]。
好发于尖牙、前磨牙,磨牙次之。
缺损常引起牙齿刺激性酸痛,严重的可造成髓腔穿通引起牙髓、根尖病变或牙折。
临床上修复楔形缺损材料不断增多,为口腔医师提供更多的选择。
近几年来,我们采用了3M纳米树脂应用于楔形缺损的修复,同时与传统的复合树脂、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对照。
观察2a,对其疗效进行评定分析,报导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门诊楔形缺损患者89例,共计420颗患牙,其中男51例,231颗,女38例,189颗,年龄35-70岁。
患牙分布:尖牙135颗,前磨牙227颗,磨牙58颗。
患牙无龋齿,无充填体,无牙周病,缺损达牙本质层,有或无敏感性疼痛,牙髓活力正常。
1.2材料Filtek Z350通用型纳米树脂及配套的湿性粘接剂(3M公司 ESPE制造),传统光固化复合树脂及配套的自酸蚀粘接剂(3M公司美国),FX-II玻璃离子水门汀(松风日本)自凝氢氧化钙(登士柏公司美国)。
不同酸蚀模式与不同粘结剂在恒牙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曾勇;李科
【期刊名称】《粘接》
【年(卷),期】2024(51)3
【摘要】利用显微镜与万能拉伸试验机等设备,分析全酸蚀方法、自酸蚀方法、Gluma磷酸酸蚀法的粘接系统,在年轻恒牙治疗中的粘接残余系数、粘接强度与封闭剂脱落率。
结果证明,全酸蚀方法的粘接系统在年轻恒牙治疗时的封闭剂脱落率最小;自酸蚀方法的粘接系统封闭效果最差。
酸蚀时间对全酸蚀方法影响较大,缩短酸蚀时间,可提升年轻恒牙粘接强度。
酸蚀时间对Gluma磷酸酸蚀法影响较小;酸蚀时间一致时,全酸蚀方法的粘接强度明显高于Gluma磷酸酸蚀法,说明全酸蚀方法的粘接系统在年轻恒牙治疗中的效果优于Gluma磷酸酸蚀法的粘接系统。
酸蚀浓度对不同酸蚀方法的粘接系统在年轻恒压中治疗效果影响均较小;不同酸蚀浓度时,全酸蚀方法的粘接残余系数最高,粘接强度最强。
【总页数】5页(P107-110)
【作者】曾勇;李科
【作者单位】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8.1;TQ427.26
【相关文献】
1.3种自酸蚀粘结剂在不同剩余牙本质厚度的粘结强度比较
2.自酸蚀粘结剂与全酸蚀粘结剂在楔形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比较
3.不同类型牙本质与全酸蚀和自酸蚀粘接系统粘接强度的比较
4.自酸蚀粘结剂和全酸蚀粘结剂在低龄儿童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5.不同去腐方式对自酸蚀粘结剂的分组比较与粘接强度测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酸蚀粘结剂和全酸蚀粘结剂在低龄儿童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作者:***来源:《粘接》2022年第04期摘要:窝沟封闭术能够预防儿童乳磨牙和新生恒牙龋病,为了提高窝沟封闭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全酸蚀粘结剂和自酸蚀粘结剂在窝沟封闭术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医院中98名符合条件的低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一共包含396颗乳磨牙,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自酸蚀组,另外一组为全酸蚀组,然后分析两组的封闭胶保存率、龋病发生率和微渗漏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在窝沟封闭术中使用自酸蚀粘结剂虽然能够简化手术步骤,但是该粘结剂的封闭胶保存率明显低于全酸蚀组,另外,全酸蚀组的龋病发生率低于自酸蚀组,而全酸蚀组的微渗漏情况优于自酸蚀组。
所以在低龄儿童窝沟封闭术中使用全酸蚀粘结剂的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自酸蚀粘结剂;全酸蚀粘结剂;窝沟封闭术中图分类号:R7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2)04-0107-04Abstract: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can prevent dental caries of deciduous molars and new permanent teeth in childre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this paper compared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self-etching adhesive and full-etching adhesive in pit and fissure sealant. By selecting 98 eligible young children in the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re were a total of 396 deciduous molar teeth, which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ne group was self-etching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was full-etching group, then the preservation rate of the sealingglue,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and microleakag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lthough the self-etching adhesive used in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can simplify the operation steps, the preservation rate of the sealing glue of this adhesiv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ull-etching group. In addition, the incidence of caries in the full-etching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self-etching group. Finally, the microleakage of the full-etching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self-etching group.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sing full-etching adhesive in pit and fissure sealing in young children is higher.Key words: self-etching adhesive; full-etching adhesive; pit and fissure sealing窝沟封闭术是一种预防窝沟龋的有效方式,随着各种材料的不断研发,窝沟封闭术的应用效果越来越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