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黄芪注射液的功能主治1. 什么是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是一种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药物,主要成分为黄芪提取物。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价值。
黄芪注射液的制剂将黄芪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经过精制和配比后注射制成的药物。
2. 黄芪注射液的功能主治黄芪注射液具有多种功能主治,下面列举几个主要方面:• 2.1 强身健体:黄芪注射液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疲劳的作用,可以帮助人们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
尤其在体力疲劳、虚弱乏力、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下,黄芪注射液可以发挥显著的作用。
• 2.2 抗炎消肿:黄芪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感。
在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中,黄芪注射液可以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 2.3 抗肿瘤:黄芪注射液具有抗肿瘤的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对一些恶性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放化疗后的康复期,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 2.4 保肝解毒:黄芪注射液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肝解毒作用,对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肝细胞的代谢能力,减轻肝脏负担。
同时,黄芪注射液还可以通过排毒机制减少体内有害物质的积累,有助于改善机体内环境。
• 2.5 其他功能:黄芪注射液还可用于治疗低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
具体疗效因个体差异而有差异,因此在使用时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3. 如何使用黄芪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属于医生处方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一般情况下,黄芪注射液的用量和用法如下:• 3.1 用量:成人一般每次使用黄芪注射液的剂量为每日30-60毫升,可根据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儿童使用剂量应根据医生的具体建议。
• 3.2 用法:黄芪注射液一般通过静脉注射给药。
具体注射方法和时间需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
4. 注意事项在使用黄芪注射液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4.1 过敏反应:个别人可能对黄芪注射液中的成分过敏,出现过敏反应。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腹泻228例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刘淑媛来源:《中国医药导报》2009年第17期[摘要] 目的:观察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方法:2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腹泻症状缓解的时间。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症状缓解的时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腹泻;疗效[中图分类号] R256.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6(b)-070-02急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患者都希望早些缓解腹泻的症状,这也是众多患者急诊就诊的主要目的[1]。
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腹泻,并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了观察,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共计228例患者,男性138例,女性90例,全部为2004年4月~2007年12月急诊患者,临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中医辨证属气虚、虚寒、湿热或食积。
从出现症状到就诊的时间,最短3 h,最长5 d,或伴随有腹痛、呕吐、发热、头昏、乏力、口干、心悸等表现。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2例,男性60例,女性42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88岁,平均41岁;血WBC异常12例,大便常规WBC异常3例,两者均异常者1例;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型26例,各种气虚型37例,饮食积滞型18例,胃肠湿热型16例,以上各型相互混合型5例。
对照组126例,男性78例,女性4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9岁,平均39岁;血WBC异常5例,大便常规WBC异常5例,两者均异常0例;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型30例,各种气虚型41例,饮食积滞型22例,胃肠湿热型24例,以上各型相互混合型9例。
两组资料一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在抗菌、补液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20 ml,加入10% GS或5% GNS 250 ml静脉滴注,每天给药1次,直到腹泻缓解。
黄芪注射液【导读】黄芪注射液,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
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
临床实验发现,黄芪注射液可减轻脑水肿,改善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增加大脑局部血流量,对缺血后动物行为和病理损害有保护作用。
那么,黄芪注射液是什么药?能治疗哪些疾病?黄芪注射液的功用是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
主要用于下列病症。
1)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症见心悸,胸痛,呼吸困难,倦怠乏力,浮肿,心律失常2)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症见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倦怠乏力,嗜睡,食欲不振。
黄芪注射液由黄芪组成,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血管血流量,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血管功能。
临床实验中,用气囊漂浮导管观察黄芪注射液对14例气虚型心衰病人的强心作用,结果提示黄芪能明显提高病人的心排量、心脏指数、脉搏及每博量及每搏指数。
又结合动物实验证实黄芪注射液对心脏有正性肌力作用,故适用于各种气虚型心脏病病人。
由上述介绍可知,黄芪注射液是一种治疗肝炎的注射液,属于中药,也是处方药,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和肝炎。
黄芪注射液的功效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在心脏症状出现之前数日或2周内有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可伴有中度发热、咽疼、腹泻、皮疹等症状,继之出现心脏症状,临床上可通过黄芪注射液治疗。
那么,黄芪注射液的作用是什么?黄芪注射液的功用是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
用于心气虚损,血脉瘀阻之病毒性心肌炎,也用于心功能不全及脾虚湿困之肝炎。
黄芪注射液的作用包括如下:1)具有抗心肌缺血及心肌保护作用:可减少心肌梗死模型大鼠左心室扩张及梗死区延伸,改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左室重构。
清除自由基,改善左室舒张和收缩功能。
能增加正常离体大鼠心脏冠脉流量、心肌收缩幅度及心率,增加心肌细胞膜Na+,K+-交换ATP酶活性。
2)具有对肾脏的保护作用:能降低肾缺血再灌注性损伤大鼠血浆中内皮素-1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升高血浆超氧化歧化酶的活性,减慢肾小球基底膜的增厚。
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引言:腹泻作为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在临床上呈现多种类型和病因。
其中,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类型。
传统中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人体的脾胃功能紊乱或虚弱有关。
中药黄芪注射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脾虚腹泻,其在穴位注射的应用下,能够调节脾胃功能,达到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的效果。
本文旨在观察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的临床效果。
材料与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患者,进行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
纳入标准:1)符合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的诊断标准;2)年龄在18-65岁之间;3)未使用其他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的药物或疗法。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2)合并明显消化道疾病;3)年龄≤18岁或≥65岁;4)未完成治疗方案的患者。
所有患者均按照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原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患者给予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每次10ml,每周1次,连续4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安慰剂穴位注射,每次10ml,每周1次,连续4周。
两组同时口服泛影葡胺200ml进行胃肠道造影检查。
结果:治疗组: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腹泻持续时间缩短,平均为3.7天;脾胃功能改善,脾气亏虚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胃肠道造影示,胃肠道形态明显好转;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8%;腹泻持续时间平均为7.9天;脾气亏虚症状无明显改善;胃肠道造影示,胃肠道形态无明显好转;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脾气亏虚型慢性腹泻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紊乱或虚弱引起,而黄芪注射液具有调节脾胃功能的作用,可以加强脾胃运化功能,从而改善腹泻症状。
此外,黄芪注射液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炎作用,对于促进肠道黏膜修复也有积极作用。
生国塑岱药物廛用垫!Q生!旦筮璺鲞筮!§翅堡b垫』丛鲤麴g盐El:旦巳垫!Q:坠!:璺:壁!:!§兰博公司撤销其上市计划。
2.6对心血管系统的ADR帕格沙星因严重速发性过敏反应Q-T间期延长,临床应用后出现了致死性心律失常。
司帕沙星因发生心毒性副作用高,上市后致7例患者发生严重性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MJ。
Frothingh踟报告氟喹诺酮类药物并发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25例,其中占加替沙星8例¨j。
2.7其他一些少见的不良反应软骨毒性、导致肌腱损伤等‘71。
参考文献[1]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91-94.[2]将锦,刘明亮.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新分类法及合理用药.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3.(24):275.・167・[3]汪复.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应用进展.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65-67.[4]曾繁典.国家药物政策与合理应用技术.医药导报,2003,22(1).3-6.[5]孙忠实.第五个喹诺酮药品一加替沙星撤市的思考.中国药物警戒,2006,3(4):220-222.[6]AillorlP,MorganrothJ,BmmptL,eta1.Overviewofelectrocardio-graphicandcardiovascularsafetydataforspadloxacin.JAntinmi-crobChemother,1996,37(SupplA):161.[7]FrothinghamR.Ratesoftorsadesdepoin懈associatedwithcipro-floxacin。
ofloxacin,levofloxacin,gatifloxacinandmoxifloxacin.Phagnacother,2001,21(12):1468-1472.黄芪注射液治疗dxJL腹泻疗效观察关志东【摘要】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d,JD腹泻的临床疗效。
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
【关键词】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有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之分,感染性腹泻重要的病原微生物是轮状病毒,每年秋季发病率较高,其特点是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便,易导致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腹泻,特别是腹泻的早期能收到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儿科2004年9月~12月,住院及门诊的腹泻患儿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岁11个月;轻度脱水22例,中度脱水8例。
临床表现:常以低热、腹泻、体温37.2~38.4℃,大便6~10次/d 或10次/d以上,为黄稀水样便、蛋花样便,部分患儿呕吐、尿少、口渴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正常范围;大便常规:黄稀水样便或蛋花样便,脂肪球(+~++)。
符合《儿科学》第6版腹泻病诊断标准[1]。
3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黄芪注射液(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出品,国药准字:Z51021776)1~2ml/kg,使用3~5天,口服思密达、妈咪嗳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抗生素。
对照组口服思密达、妈咪嗳、抗病毒口服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合理使用抗生素。
2 结果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24h大便性状及次数转为正常大便,2~3次/d;有效:治疗72h大便明显减少,3~4次/d;无效:治疗3~4天,仍腹泻,大便次数大于6次/d。
治疗组使用黄芪注射液1~2ml/(kg・d)疗效显著,显效为93%,无效为0,总有效率100%。
对照组显效占68%,无效2例,总有效率93%。
见表1。
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 讨论
[1]、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
[2]、小儿肠壁薄,通透性强,屏障功能差,病毒易大量繁殖,肠内局部出现病理损害。
早期使用黄芪注射液能有效的抗病毒及保护肠黏膜作用及修复作用
[3]、通过30例患儿对照研究结果分析,说明黄芪注射液是治疗小儿腹泻较理想的药物之一,无不良反应发生。
特别是腹泻早期应用,能缩短疗效,有效中和病毒,减轻患儿痛苦。
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为豆科植物黄芪或荣喜黄芪的根,含三萜工场皂苷类衍生物、黄酮类衍生物、多糖游离氨基酸、多种微量元素以及胆碱、甜菜碱、香豆类、亚油酸、叶酸等。
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Ⅰ型流感病毒、滤泡新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均有一定防治作用,能提高人血中cAMP、IgM、IgE、IgA水平,能增强诱
导干扰素产生能力
[4]、能促进体液免疫,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增强吞噬细胞功能
[5]、所以黄芪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3.
2 张传自,李宁.轮状病毒的病毒血症及肠道外损害.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153-755.
3 金玉,薛立军.轮状病毒性肠类粪便中SIgA水平的变化.小儿急救医学,2004,11(2):97.
4 张思亮.实用临床中药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16-617.
5 崔应珉,王宽岭.中药临床医用书,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36-437.
(编辑:若木)作者单位:435000湖北黄石,黄石市爱婴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