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示范
真题文本
浣花草堂① 黄裳
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 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 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 进去了。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 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尽管 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 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②诗人的 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 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 度和可贵的才华。③
(4)欲扬先抑,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 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能 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地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 情,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 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5)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 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 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 为虚等等。 (6)托物言志,也称寄意于物,是指作者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 摹客观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征来表达情感或揭示作品的主旨。采用 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 格、思想、感情等。
(五)品味局部语言,析含意 在整体把握了文章的情感主旨之后,可对散文作品的局部语言,结合 上下文环境,分析所表达的内容及其表达效果。对局部或细处语言的 分析能加深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当然对散文语言的理解离不开文章 的表现手法,特别是涉及句子和段落,分析表现手法能帮助我们更好 地理解语言的含意。 (六)归纳层次要点,明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连续起来, 就能概括出文章的主旨。 把握散文思路的过程,可总结为: 一是先化整为零,对全文通读,肢解每段,把握每段段意;二是再化零 为整,概括完每段段意后,总结全文思路,把握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