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H手术在严重痔疮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1.10 MB
- 文档页数:2
PPH美国强生微创痔疮手术(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
强生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爱惜康内镜外科部意大利合作,于1993年成功研制了一种专门用于治疗Ⅱ-Ⅳ度重痔,不破坏肛垫正常生理功能且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并极大减轻术后疼痛的痔吻合术。
它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
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
什么是PPHPPH即吻合器痔环切术,适用于各类痔疮,尤其是重度内痔和部分直肠粘膜脱垂的病人。
其原理是:保留肛垫,将部分内痔及痔上黏膜、黏膜下组织环行切除吻合的同时,进行瞬间吻合。
既阻断了痔的血液供应,又将滑脱组织悬吊固定,将病理状态的肛管直肠恢复到正常的解剖状态。
PPH技术又称为“痔上黏膜环切术”,这是一种以肛垫病变引起痔疮这一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
PPH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
手术时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吻合器可将脱垂的黏膜带切除下来,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
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对环状混合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具有术后见效快、恢复快、无痛苦等特点。
适用范围对内痔、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都有着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脱垂性痔疮,即Ⅱ、Ⅲ、Ⅳ期内痔或以内痔为主的混合痔,尤其是环形一圈的痔疮,特别适合中老年人、注重效率的白领人群及传统治疗复发者、伴有轻度脱肛与直肠粘膜内脱的患者。
手术步骤第一步:用一个特制的圆形肛管扩张器导入肛门内部,使痔脱垂或肛管粘膜脱垂部分复位。
第二步:移去扩张器的内心,导入肛镜缝扎器,根据程度缝合脱垂粘膜。
混合痔 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手术松解术疗效分析摘要:在混合痔的手术治疗中,PPH术现被广泛应用于重度环状混合痔,直肠粘膜脱垂等疾病的治疗。
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相比,具有疼痛少,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PPH术后并发症也较多,其中术后吻合口狭窄较为常见,可导致患者排便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轻度狭窄经手法扩肛得以缓解,重度狭窄经手法扩肛效果不佳,需要再次手术松解。
我们从2015年-2021年对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行手术松解治疗,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混合痔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松解术。
在混合痔的治疗过程当中,采用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其主要的手术方式为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这种手术的优势就在于其对患者所造成的创伤面积比较小,并且患者在手术之后的恢复速度也比较快,患者自身的痛苦程度较低,但是,其所具有的并发症也所比较明显的,术后吻合口狭窄是这种手术治疗过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而其对于患者的最直接影响就是会导致患者出现排便困难的情况,孤儿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也会产a生比较严重的后果与影响。
鉴于此,本文通过针对2015年-2021年对PPH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其狭窄的瘢痕组织以及瘢痕增生现象进行改善,切实帮助患者改善了临床症状与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因环状混合痔行PPH术后出现吻合口狭窄的患者共8例: 男2例, 女6例, 年龄在30-60岁之间。
因肛内肿物脱出伴间断便血入院,诊断为1.环状混合痔2.直肠粘膜脱垂,入院后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在椎管内麻醉下行PPH术+外痔切除术,术后予抗炎、坐浴、换药及对症治疗;患者均于术后约1月时出现大便变细,约食指粗,排便困难,每周手法扩肛1次,效果不佳;约术后2月时排便明显困难,成形大便难以排出,肛诊吻合口呈环形瘢痕增生,狭窄明显,食指进入困难伴疼痛,诊断PPH术后吻合口狭窄。
1.2手术方法:首先,在手术开始之前的1天给予患者复方聚乙醇电解质散进行口服,或者是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
《pph手术480例临床分析》CATALOGUE目录•PPH手术介绍•PPH手术的术前准备•PPH手术过程•PPH手术效果评估•PPH手术的术后护理•PPH手术的未来展望01PPH手术介绍PPH手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是一种治疗痔疮的手术方法,也被称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该手术是通过使用特制的吻合器,在痔核上方环形切除一定大小的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组织,同时将远近端黏膜吻合,从而消除痔疮的症状。
PPH手术定义PPH手术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意大利医生Antonio Longo首先提出并推广。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临床实践,PPH手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痔疮的治疗,并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PPH手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被纳入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痔疮治疗指南中。
PPH手术发展历程PPH手术的意义01PPH手术的优点在于可以保留肛垫组织,减少术后疼痛和出血,缩短恢复时间,同时可以改善肛门失禁等问题。
02该手术对于治疗重度痔疮、直肠黏膜脱垂等肛门疾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03PPH手术的不足是适应症有限,对于某些复杂病例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同时术后并发症也需要引起重视和及时处理。
02PPH手术的术前准备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等,以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评估手术风险。
心电图检查对于高龄患者或既往有心脏病史者,需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排除心律失常等疾病。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其他专项检查,如超声、CT等。
术前检查与评估03家属陪伴允许患者家属陪伴,以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患者心理护理01术前谈话医生需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预期效果及可能的风险等,以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02心理疏导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紧张、焦虑等情绪问题,可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及放松训练。
医生资质实施PPH手术的医生需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资质。
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治疗重度痔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7-06-23T09:35:03.577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8期作者:陈骞肖体现吴锋郑建丰孙伟何锋王永宽[导读] 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是近十年来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痔的技术。
(湖北省恩施市中心医院普外科 445000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上黏膜环切术(PPH)手术治疗痔病的疗效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总结568例重度痔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2.5min,术后平均住院5.5d,15例术后第1~7d有便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
5例出血经2次手术止血好转,术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肛周疼痛,其中27例需用止痛药物止痛。
随访1-20个月,无大便失禁、肛门外翻、肛门异物感和排便障碍等并发症,无复发。
结论 PPH具有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重度痔病疗效优越的新技术,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关键词:痔;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是近十年来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痔的技术,我国近几年已引进并开展。
而重度痔(Ⅲ度、Ⅳ度内痔及混合痔)多有长期便血和痔块脱出,治疗一般采用口服药物、痔疮膏、栓剂、硬化剂注射和结扎术等,虽有一定近期疗效,但易复发,常久治不愈,自2006年8月始,我院采用吻合器环形切除痔上粘膜(procedure for prolaps and hemorrhoid,PPH)治疗重度痔,现收集2013.11--2016.12月的568例PPH治疗重度痔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68例病人中,男性246例,女性322例;335例为Ⅲ期混合痔,233例为Ⅳ期混合痔。
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目的:分析PPH手术与外剥内扎手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120例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
试验组采用PPH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恢复时间等指标。
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排尿困难、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照组患者发生疼痛、出血、肛缘水肿、肛门狭窄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PPH手术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手术法,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PPH;外剥内扎;环状混合痔;护理痔是肛肠外科的常见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段,肿痛、瘙痒、流水、出血等是痔疮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
意大利学者Longo首次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创造了PPH手术,缓解了这一临床难题。
但术后患者仍存在疼痛及出现并发症的风险[1-2]。
本文结合术后护理,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探究了手术护理的重要性,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
对照组:男30例,女30例,年龄31~74岁,平均(45.64±6.30)岁;试验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29~73岁,平均(44.48±3.90)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和全面消毒。
微创治疗痔疮手术(PPH)的护理体会微创痔疮手术(PPH)又称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是建立在肛垫学说基础上的,运用吻合器治疗环状脱垂痔的新技术。
它通过对直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组织进行环形切除,有效治疗重度脱垂内痔。
PPH手术与传统疗法不同,它并不直接处理痔本身,而是用一种从美国进口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粘膜脱垂带作环形切除,同时也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从而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因此效果比较理想。
因此,近年来在各大医院广泛应用,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探究微创治疗痔疮手术的护理体会。
标签:微创治疗;痔疮手术;阶段性护理痔是普外肛肠科常见多发病,居肛门五大疾病之首。
占肛肠科疾病87.25%,人群发病率达45.6%。
痔的治疗方法随着医疗科技发展越来越多,为探讨一种新型微创的治疗内痔手术方式已经被业内人士所共识。
在微创治疗痔疮手术过程当中,护理工作的作用也十分重要。
护理工作的阶段性工作开展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科学性的划分阶段性的护理,可以更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生活[1-4]。
具体的阶段护理,以及护理的具体举措笔者结合对于微创治疗痔疮手术的临床经验,进行一系列的探究。
1术前护理1.1入院健康指导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应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医院的规章制度,使其尽快融入到这个集体中。
经常与患者交流和沟通,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消除紧张、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愉快接受手术。
1.2术前准备对拟行PPH手术患者,责任护士应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做好药物过敏试验,术前晚和术晨测生命体征。
训练患者床上排尿,以适应患者早期卧床的需要。
1.3肠道及皮肤准备肠道准备可以消除肠道内的粪便,以防麻醉后肛门括约肌松弛大便排除污染手术区域及减轻术后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1 d给予少渣半流食,术前禁食6 h,禁水4 h,手术当天早晨清洁灌肠。
术前常规备皮,并用温开水清洗肛门,会阴部,以保持手术部位清洁。
PPH术在重度痔疮治疗中的综合效果观察作者:李运建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7期摘要:目的探讨PPH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73.91%;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70%,显著低于对照组34.78%,两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PPH手术;重度痔疮;临床疗效痔上粘膜环形错位套扎吻合术(PPH)是一种新型套扎治疗中重度痔疮临床治疗方法,由于该手术可以避免PPH手术金属钉植入人体组织中带来的弊端,且可以保证创面逐渐修复痊愈,获得广大患者的接受与认可,为了进一步明确PPH术在重度痔疮治疗中的综合效果和临床价值,在这里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46例重度痔疮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PPH手术在重度痔疮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资料均源于我院在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前来就诊的重度痔疮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重度痔疮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29~71岁,平均年龄(48.35±2.51)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6.25±0.93)年,临床分期:III期31例、IV期15例。
按照抽签方式将46例重度痔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研究组(23例)与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例数、临床分期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1.2方法1.2.1研究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PPH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重度痔的临床效果和手术技巧,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方法: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2年8月以来60例我院ⅲ、ⅳ度混合痔行pph手术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术要点及临床经验。
结果:手术时间20-30min,平均25min、切除组织宽度平均2.5cm(2.0-3.0)cm,本组全部病例切割吻合均一次成功,术中拔除吻合器后全部患者脱出的内痔、粘膜及皮赘均回缩至肛门内,3-10日左右痔块几乎全部萎缩。
本组病例全部无大出血、大便失禁、吻合口漏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术后第一天均能下床活动,术后观察4-5天出院,随访3周-4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①认识影响pph手术效果的因素,注意规范操作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
②pph治疗重度混合痔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少、安全、有效、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效果肯定。
关键词:重度混合痔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1.089【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2)12-0099-02痔是肛垫发生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丛血流瘀滞形成的团块,临床表现为肛门坠胀、便后出血等。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是近年来应用的主要治疗重度痔的的手术方法,疗效肯定[1]。
2012年3月-2012年8月我院采用pph治疗重度痔患者60例,效果肯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男42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47.3岁,病程1年-20年。
本组患者均有药物治疗史,18例有手术史。
均符合2002全国pph学术研讨会制定的pph手术适应证。
1.2 方法。
①器械:采用苏州法兰克曼公司的一次性使用痔上粘膜环切吻合器(hjz34)。
DOI:10.13558/ki.issn1672-3686.2019.04.025作者单位:315000浙江宁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结肠肛肠外科·经验交流·RPH术与PPH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及安全性比较费正磊金梁斌彭涛俞甲子杨沔王跃辉肛垫是由肛管壁效膜、血管、肌肉、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门血管垫,具有闭合肛管、节制排便的作用[1]。
当肛垫发生充血、肥大、松弛和断裂后,其弹性回缩作用减弱,从而逐渐下移、脱垂,并导致静脉丛淤血和曲张,久而久之形成痔疮。
重度混合痔是肛肠科较严重的一种常见痔病,其手术治疗方式多样,强调肛垫保护是近年来肛肠外科界的共识。
自动痔上黏膜套扎(ruiyun procedure forhemorrhoids,RPH)手术与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procedure for prolapsing hemorrhoids,PPH)手术都以肛垫学说为基础,但其疗效及安全性各方报道不一,本次研究旨在比较两种术式治疗1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东部医院收治的重度混合痔患者100例。
纳入标准:①符合内痔Ⅲ度(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脱出肛门外,需用手辅助还纳,可伴出血),或者符合内痔Ⅳ度(痔脱出不能还纳或还纳后又脱出,可伴出血);②同时伴有外痔;③无手术禁忌。
根据选择术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RPH组和PPH组,每组50例。
RPH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6~78岁,中位年龄45.58岁;病程3~420个月;痔分度Ⅲ度19例、Ⅳ度31例。
PPH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36~75岁,平均49.76岁;病程4~372个月;痔分度Ⅲ度23例、Ⅳ度27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痔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1.2手术方法1.2.1RPH组肠道准备要求直肠下段及肛管无固态粪便。
PPH术环切术在治疗环形混合痔的应用(广西梧州市中医医院外二科广西梧州543002)【摘要】pph术是以现代最新肛垫学说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
该术式是目前治疗环状混合痔一种新的有效手段,文章将就pph术的原理、与传统手术方式的比较优势以及其近年在临床治疗环状混合痔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中国分类号】r65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22-02 痔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的肛肠疾病。
保守治疗和传统手术(以切除痔核病变)治疗,效果不佳,常伴有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愈合慢、肛门失禁及肛管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随着对痔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术) 作为治疗痔的新技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文将就pph环切术在治疗环形混合痔的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1.pph术及其理论基础pph术是1993年意大利外科医生antonio longo提出的[1],其全称为:proce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即痔上粘膜钉合术。
pph是一种以肛垫病变引起痔疮这一发病机制的新认识为理论根据的新技术,该技术运用改进的环形吻合器在痔核的顶端环形切除黏膜和黏膜下层,阻断血供,缩小痔体积,使痔核固定于直肠远端肠壁。
现代最新肛垫学说认为,直肠下端唇状肉赘(或称为肛垫)是正常结构,只有出现出血、脱垂、疼痛或嵌顿等症状时才称为痔疮。
肛垫上皮内感觉神经末梢非常丰富,可感觉温度、张力和压力等,对直肠内容物有着精细的辨别控制能力。
这些正常的组织结构过多破坏会引起不同程度的排便失禁(包括感觉性失禁)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因此,理想治疗方法应在不改变肛门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基础上,使过度肥大和移位的痔组织恢复常态,而不是将其彻底切除,pph手术就是基于这一理论的全新手术方法。
2.环形混合痔的治疗与pph术2.1 环形混合痔的手术治疗:痔位于齿状线上下,表面同时为直肠黏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称混合痔。
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PPH)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陈敬松【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2018年1月-9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平均分成两组,以50例为一组,对照组采取传统痔疮切除术,观察组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痔疮患者采取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创口尽快愈合,而且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期刊名称】《心电图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9(008)002【总页数】2页(P138-139)【关键词】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痔疮;临床疗效【作者】陈敬松【作者单位】陆丰市碣石人民医院外科,广东陆丰516545【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今选取2018年1月-9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探讨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在该类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8年1月-9月到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100例,患者经《中医肛肠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相关诊断标准[1]得以确诊。
患者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医学研究伦理委员会同意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肛门直肠肿瘤、肛裂、肛瘘、肛门狭窄等患者;②存在手术禁忌证患者;③心肺功能障碍患者;④凝血功能异常患者。
用双盲法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
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9岁-70岁,平均年龄(54.2±3.7)岁,病程为1个月-50个月,平均病程为(15.4±2.4)个月,III度22例、IV度28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28岁-71岁,平均年龄(54.3±3.6)岁,病程为1个月-49个月,平均病程为(15.5±2.5)个月,III度21例、IV度2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