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培育
- 格式:ppt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30
幼猪的培育幼猪的培育,包括哺乳仔断奶仔猪和后备猪的培育三个阶段。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幼猪的精心培育,达到提高仔猪成活率,培育出种用价值高的后备猪,或为有效地育打下基础。
第一节哺乳乳猪的培育从初生到断他这一时期的猪称哺乳仔猪,其基本任务就是获得最高的仔猪成活率和最大的断乳窝生和个体重。
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哺乳仔猪的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和生理上的不成熟性,导致仔猪难养、哺育率低。
(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仔猪出生体重在1公斤左右,不到成年体重的1%,10日龄时体重较出生重大2。
1倍,1月龄时,体重较初生重大5~6倍;到2个月时,则可达到10~15倍。
物质代谢相当旺盛,这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特别是蛋白质代谢和钙、磷代谢比成年猪高很多。
20日龄的仔猪八戒,每千克体重沉积蛋白质9~14克,而成年猪仅为0。
3~0。
4克,相当于成年猪的30多倍;每增加1公斤体重,含有7~9克钙和4~5克磷,也高于成年猪。
可见,仔猪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相对都高,因此对营养物质不全极为敏感,除进行正常补乳外,还应以高质量的乳猪料进行补饲。
(2)调节体温机能不健全初生仔猪的神经系统不发达,调节体温能力差,皮下脂肪少而且不能很好利用血液中的碳水化合物来维持正常体温,因此有“小猪怕冷”的说法。
尤其出生的珠第一天尤为重要,在低温环境中,初生体重愈小,体质愈弱,搞寒力愈差。
这时如猪舍温度过低,或者对仔猪护理不当,则易被冻死。
故冬春产仔,应做好猪舍的防寒保温工作。
(3)消化能力不以达猪的消化器官在出生时相对重量和容积较小,机能亦不完善。
在初生时胃重仅5~8克,容积为30~40ML;2月时胃增加到150克容积增大近20倍。
大、小肠也是急剧增长,断乳时的小肠长度比初生时增加5倍左右,容积增加了50~60倍;大肠长度增加4~5倍,容积增加40~50倍。
由于仔猪胃容积小,排空速度快,因此每天饲料喂的次数就应多些,以防止仔猪挨饿,同时也能保证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要。
怎样培育健康的仔猪
想要培育健康的仔猪,在进猪前1周就要检查维修培育仔猪的圈舍设备,一定要清扫干净,并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
仔猪进入猪舍后,在2个星期内不要更改仔猪饲料,日喂5-6次。
2个星期后逐渐过渡到肥育前期料,采用生湿料型(料水比为1:0.5),日喂4-5次。
舍内温度控制在25℃-20℃,相对湿度50%-70%,保持空气新鲜。
每天清扫圈舍2次,每周会内通道用2%火碱水溶液或其它消毒药消毒1次。
仔猪进入猪舍后,要逐渐调教仔猪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
仔猪出生后55-60日龄接种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及仔猪副伤寒疫苗。
仔猪在转群前用驱虫精、四咪吐等驱虫药驱除体内寄生虫,或用虫克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平时经常观察猪群采食、排粪情况及精神状态,发现疫病要及时隔离治疗。
仔猪在培育舍饲养5个星期即可转入生长肥猪育舍。
仔猪饲养流程
1.确定饲养环境:选择合适的饲养场地,保持环境卫生,确保猪只能够舒适生长。
2. 选购仔猪:选择健康的仔猪,最好是在出生后3-5天内购买,体重在5-7公斤之间。
3. 饲料配方:根据仔猪的年龄和体重设计合理的饲料配方,确保猪只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4. 饲料投喂:按时投喂饲料,饲喂量要逐渐增加,同时保持饮水器中的水清洁。
5. 消毒杀菌:定期对仔猪饲养环境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疾病传播。
6. 疾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同时注意观察仔猪是否出现异常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7. 生长记录:建立仔猪生长记录,记录体重和健康状况等信息,以便及时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量。
8. 营养保健:为仔猪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注意保持环境卫生,促进仔猪健康成长。
- 1 -。
仔猪培育方法仔猪是指初生到20千克~25千克重的猪。
仔猪阶段是猪最易发病死亡的难养时期,死亡率高达30%。
现将提高仔猪育成率和育成重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及时吮吸初乳。
仔猪缺乏先天性免疫力,必须吃上初乳才能获得免疫抗体。
仔猪出生后必须尽快让其吃上初乳,对弱小仔猪应注意辅助,并让其吸吮前部乳头。
二、增加保温设施。
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容易因冻饿而死或被压死。
仔猪要求初生温度在32~34℃,一周后方可降至30℃以下。
在母猪栏内增设仔猪保温箱,可使仔猪局部取暖。
保温箱可用木板自制,长宽高为1米×0.5米×0.7米,内侧底部留一个0.25米×0.30米的门供仔猪出入。
箱盖下安装红外线灯泡和电热器,盖顶连接一个控温仪,箱内就可保持适宜的温度,此法可有效提高仔猪成活率。
三、母仔离地饲养。
传统猪舍的母仔猪均在地面上饲养,仔猪直接与粪尿接触,容易导致白痢病的发生,降低增重和成活率。
例如,某猪场采用地面饲养,仔猪成活率仅在70%左右,改为全漏缝地板(竹制、塑料制)离地饲养后,仔猪成活率达到93%以上。
四、生后3日补铁。
仔猪每天约消耗7毫克铁,而奶中仅能供应1毫克,产后4天即可因缺铁而造成贫血、下痢,影响增重和成活。
据试验,仔猪肌注1毫升高浓度”牲血素”,可增重18%~21%,降低发病率25%,而每头成本仅0.3元左右。
五、增加防压设施。
由于瘦肉型猪及杂交母猪个体大、反应不灵敏、哺乳性能较差,压死仔猪现象比较严重,需增设母猪产仔架等防压设施。
产仔架可用6厘米以上的铁管自制,长宽高为2.05米×0.65米×1米,也可到厂家购买。
母猪可于产前1周进产仔架饲养。
六、加强补料护理。
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需在饲喂的全价配合料中添加外源酶,以提高饲料适口性和消化利用率。
在7~14日龄训练吃料阶段,要少喂勤添,日更换3~4次,促使调教早日成功。
仔猪进入旺食阶段,喂食不要过饱,更换饲料要逐步过渡,并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
仔猪饲养流程仔猪饲养是养殖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关乎着猪肉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仔猪饲养的流程,以帮助养殖户们更好地进行管理。
第一阶段:胎儿期仔猪的胎儿期从受精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前。
在这段时间里,母猪需要得到充足的营养,以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
养殖户们需要为母猪提供均衡的饲料,包括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同时,保持母猪舒适的生活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包括安静的休息区和干净的饮水设施。
第二阶段:新生仔猪期仔猪出生后,需要尽快与母猪建立亲子关系,并开始采食。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适合仔猪的温暖和舒适的环境。
仔猪需要有干净的垫料来保持卫生,并提供充足的母乳或奶粉,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此外,适当的免疫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仔猪建立免疫系统,提高抵抗力。
第三阶段:断奶期当仔猪达到适当的年龄时,通常在28天左右,就可以进行断奶。
断奶期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猪肉品质的重要决定因素。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逐渐将仔猪从母猪的乳汁中断奶,转而提供适合仔猪消化的固体饲料。
为了帮助仔猪适应新的饮食,可以将奶粉与固体饲料混合,逐渐增加固体饲料的比例。
同时,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干燥也非常重要,以避免仔猪患上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阶段:生长期断奶后,仔猪进入生长期。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以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求。
饲料中应包含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以促进仔猪的肌肉和骨骼发育。
此外,养殖户们还需要确保仔猪的生活环境干净、舒适,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定期给仔猪体检和免疫接种,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第五阶段:育肥期当仔猪达到一定的体重后,就可以进入育肥期。
育肥期是为了增加猪肉的产量和改善猪肉的品质。
在这个阶段,养殖户们需要提供高能量、低纤维的饲料,以促进猪肉的脂肪积累。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猪肉均匀地沉积脂肪。
养殖户们还需要密切监测猪的健康状况,及时处理任何疾病或感染的问题。
仔猪饲养流程
1. 准备前期设施:在选好场地后,需要建造猪舍、饲料储藏室等设施。
猪舍需要保持通风、保暖、卫生,并安装相应的水、电、气设备。
同时,需要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和兽医团队。
2. 选种和购买仔猪:选择健康、品质好的仔猪品种,以确保后续的生长和育肥效果。
3.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供应、疫病防治、环境卫生等。
正确的饲喂量和饲喂频率是保证仔猪健康、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
同时,需要对仔猪的生病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4. 生长期培育:生长期是仔猪成长的关键时期。
需要严格控制仔猪的体重增长和生长速率,调整饲料配比,保持合理的营养结构,保证仔猪生长均匀,减少死亡率。
5. 育肥期管理:育肥期是仔猪达到适宜杀宰体重的时期。
在育肥期需要特别注意饮食和环境条件,控制仔猪的摄食量和增重速度,保证肉质鲜嫩、口感好。
6. 杀宰后加工:杀宰后需要对猪肉进行加工、分割、包装,以便销售到市场。
同时,需要严格按照卫生标准进行操作,用于确保猪肉质量安全。
仔猪培育的四个要点
仔猪培育的好坏,关系养猪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仔猪培育应掌握以下四个要点:
初乳要及时。
及时吃上初乳,有助于提高仔猪机体免疫力和对外界的抵抗力。
据试验,初生仔猪2天吃不上初乳,就会因低血糖而致昏迷。
同时,在仔猪初产的1~3天,将弱小仔猪固定在母猪前面乳头,强壮仔猪固定在后面乳头,是保证仔猪生长发育均匀、整齐的重要手段。
补料要赶早。
仔猪出生后第7天就可以进行诱导补料。
补料可刺激仔猪胃液提早分泌,促进胃肠发育,加快仔猪生长,防止仔猪下痢。
补料过晚,就无法满足仔猪日益增长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
断奶要合理。
目前一般仔猪在50日龄断奶。
断奶期延后,哺乳期过长,影响母猪发情配种,减少产仔窝数,降低经济收入。
断奶时,应将仔猪留在原舍,以减少断奶应激。
断奶后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饲料调剂,选用仔猪爱吃、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少喂勤添,加喂夜食。
防疫要跟上。
仔猪传染病较多,搞好防疫,可减少疫病感染的机率。
同时,必须抓好猪舍消毒、仔猪补铁、补硒及仔猪驱虫等工作,以保证仔猪全活全壮,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效益。
猪的养殖技术方法大全概述:掌握好科学养猪方法,是**养猪效益的关键。
说起养猪方法,其实没有人会觉得有多难,当然的确不难,但科学的方法并非每个猪场都能细致的执行下来。
因此为帮助广大养猪朋友更好的养好猪,本文接下来将为大家全面介绍猪的养殖技术方法,供参考。
一般从初生到断奶阶段的小猪称为仔猪。
仔猪出生脱离母体后,其生活环境和生理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仔猪的管理任务是获得**的成活率,**的断奶窝重,均称的个体。
(一)**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1.**每窝产仔数,有利于**仔猪成活率。
据统计,每胎仔猪出生的活仔数增加1头,成活仔猪增加0.77头。
因此一定要选择繁殖力高的种猪。
2.加强对初生仔猪的护理。
⑴保暖防冻。
主要措施是用远红外线吊灯在保育箱上方或猪栏内供暖,设保育箱或保育栏,内铺垫草,隔寒保暖;利用暖床保暖;或产房内设暖气保暖。
⑵防压防踩。
主要措施是在猪产床靠墙面用木棍或钢管制成距离20—30厘米的护仔栏,以防母猪躺卧时压死仔猪。
另外吃乳后将仔猪放入护仔箱内取暖防压。
⑶固定乳头。
目的是使仔猪有秩序地在各自的乳头上吃乳,帮助弱小仔猪尽早吃上初乳。
在固定乳头时,将弱小仔猪固定在前面的乳头上,因为前面后的乳头泌乳量多,弱小仔猪可得到充足的奶水,生长发育快,有肋于获得均匀一致的断奶个体,**断奶窝重。
一般固定乳头在开始的2—3天内连续按编号或颜色固定**成功。
⑷寄养与并窝。
当出现产仔过多或过少时,或母猪生病无奶时,需要并窝式寄养。
一般并窝或寄养的仔猪应与原窝猪产期接近,相差不过3天,以免导致大欺小,强欺弱,发育不均的现象。
**是吃过亲生母猪的初乳。
并窝寄养时将“寄母”的奶水或尿液涂在代哺育仔猪身上,使其气味相投。
(二)哺乳仔猪的饲养技术1.**仔猪出生重的关键措施⑴加强对母猪的选择。
这种选择包括遗传上的选择,从产仔数多,初生重大的窝仔中选择发育好、乳头多,排列整齐,**乳头,瞎乳头,体型好的仔猪做种用。
要定期更新,保持正常年龄结构,一般年更新率为20%—30%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