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版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0
1. 请简述你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10分)2. 你认为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请结合自身谈谈你的理解和实践。
(10分)二、教学设计类(30分)1. 请根据以下教学内容,设计一节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方案。
(20分)教学内容:《狼和小羊》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狼和小羊的故事;(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4)让学生懂得善恶有报的道理。
2. 请根据以下教学案例,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0分)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雪孩子》时,只注重了生字词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实施类(30分)1. 请根据以下教学情境,回答问题。
(15分)教学情境:一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发音不准确,其他学生开始嘲笑他。
作为教师,你该如何处理?2. 请根据以下教学片段,分析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15分)教学片段:教师在讲解《荷叶圆圆》一课时,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形状、颜色等特征,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荷叶画。
四、教学评价类(20分)1. 请简述你对教学评价的理解。
(10分)2. 请结合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评价。
(10分)1. 请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10分)2. 请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0分)六、案例分析类(20分)1. 请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10分)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发现学生对于“妈妈”一词的理解存在偏差。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2. 请阅读以下教学案例,回答问题。
(10分)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教授《秋天的雨》一课时,发现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时,对“秋天的雨”这一主题理解不深。
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自我认知类(40分)1. (10分)要求考生结合自身实际,阐述选择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原因,内容充实,表达流畅。
2. (10分)要求考生结合自身理解和实践,列举教师应具备的品质,并举例说明。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鸡B. 鸽C. 鹅D. 鸥2.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坚持不懈”?A. 持之以恒B. 坚持不懈C. 坚持到底D. 坚定不移3.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4. 下列哪个字是多音字?A. 好B. 吃C. 到D. 了5.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书到用时方恨少”?A. 学无止境B. 学以致用C. 学富五车D. 学而不厌6.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论语》?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7. 下列哪个字是独体字?A. 人B. 大C. 天D. 地8. 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是“取长补短”?A. 相互学习B. 取长补短C. 取彼之长,补己之短D. 各取所需9. 下列哪个诗句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C.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D.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0. 下列哪个字是形近字?A. 开B. 井C. 买D. 们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月光下的凤尾竹》这首诗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
4. 《夏夜多美》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夏夜的喜爱。
5. 《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咕咚》这篇文章通过描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我们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解析一、《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个短的纪录片,在看的过程中,大家需要去感受一下地球形成的来之不易(时间之久)以及地球的美丽壮观。
好,影片已经播放完毕。
看到大家一直在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想必已经被这部影片深深吸引了。
那我们刚才看到这么美丽的地球,它只有一个,并且现在它已经变得没有美丽了,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又该怎么做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只有一个地球》去一探究竟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思考:这篇文章都写了地球的哪些内容?第一部分(1):地球的外表第二部分(2):地球的体积第三部分(3-4):地球的资源第四部分(5-9):地球的珍贵(三)深入研读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可再生吗?请大家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证据。
(文中第四段:“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从中可以看出,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开始是可再生的,后来因为人类的破坏,使得资源变为不可再生了。
)2.地球为何这么珍贵?(4人为一小组进行讨论,时间5分钟,讨论后小组交流展示,教师进行总结)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美丽壮观且和蔼可亲)②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地球自然资源变得不可再生,当资源枯竭的那一天,人类将无法生存)(四)整体回顾,想象拓展大家想象一下,我们将来到底能不能去其它星球居住呢?几率有多大呢?(展开一个小型辩论赛)(辩一:认为可以居住到其它星球,例举一些科学发现) (辩二:认为不可以居住到其它星球,文中科学家已经表明态度)(五)小结作业1.总结:师生朗读重点段落,并共同总结。
招教面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瞭望(liàowàng)B. 徜徉(chángyáng)C. 翩跹(piānxiān)D. 旖旎(yǐnǐ)2. “春眠不觉晓”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不能马虎了事。
B.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D. 经过老师的耐心指导,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4. “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的“二月”指的是:A. 农历二月B. 公历二月C. 春季的第二个月D. 夏季的第二个月5.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
B. 画蛇添足:比喻做事多此一举,反而弄巧成拙。
C.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自己吓自己。
D. 掩耳盗铃:比喻自欺欺人,明知故犯。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_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7. “_________”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意在告诫人们要诚实守信。
8. “_________,春来江水绿如蓝。
”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
9. “_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
10. “_________,疑是地上霜。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三、阅读理解题(每题5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地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柳树也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
小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孩子们脱下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轻便的春装,在田野里追逐嬉戏。
11.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12. 短文中提到的“万物复苏”是什么意思?13. 短文中的孩子们在春天里做了什么?14. 短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情感?四、作文题(30分)15. 请以“我最喜欢的季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语文真题考题回顾考题解析(一)导入新课今天,是拼音宝宝小i的生日,我们一起为小i唱《生日歌》好吗?小i有一个愿望,它希望大家帮它邀请三位新的拼音朋友来参加它的生日会,大家愿意帮忙吗?(出示z、c、s的拼音卡片,揭示教学内容)(二)我会读1.声母z、c、s及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发音(1)学习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
让我们一起走进森林学校吧,狗熊老师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啊?借助紫色“紫”教读z 音。
【明确】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强调发音要领,学生练读、指名读。
现在我们带z去参加小i的生日会吧。
它们组成了一个音节zi,这个音节不能拼读,只能整体认读,这样的音节叫整体认读音节。
教师示范对比朗读声母z和整体认读音节zi,学生认真倾听,找出差别。
(声母z读得轻而短,整体认读音节zi读得长而响亮。
)学生练习认读整体认读音节zi,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用同样方法教学c、ci与s、si。
【明确】森林学校情境图中“刺猬”的“刺”提示c的音;蚕在桑叶上吐丝,“丝”提示s的音。
通过多种朗读带领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强调c、s的发音方法与z一样,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因而z c s叫平舌音,同时舌尖要顶住上齿背,不要咬着舌尖发音;声母c、s 要读得轻短些,整体认读音节ci、si要读得长而响亮。
(3)同学们,z、c、s与zi、ci、si除了发音上有区别,大家还知道其他区别吗?【明确】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以直接用来给汉字注音,z、c、s则不能;而且整体认读音节不能拼读,要整体认记。
(三)我会写z、c、s字形及书写(1)小i跟三位朋友捉迷藏,让我们找出来吧。
再次走进森林学校,说说你的发现。
【明确】身穿紫色衣服的狗熊老师,在黑板前写字母“z”,字母“z”提示z的形;刺猬的样子提示c的形;蚕在桑叶上吐丝,丝的样子提示s的形。
(2)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记住zc s?【明确】像个2字zzz,半个圆圈ccc,半个8字sss。
1. 下列哪个字属于形声字?A. 日B. 月C. 水D. 明2. 下列哪个成语使用不恰当?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 一叶落知天下秋C. 滥竽充数D. 走马观花3. 下列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B. 小明很聪明,像小猴子一样机灵C. 她的笑容如春风拂面D. 那个湖面像一面镜子4. 下列哪个作家不是现代作家?A. 莫言B. 郭沫若C. 巴金D. 鲁迅5. 下列哪个作品不属于儿童文学作品?A. 《安徒生童话》B. 《格林童话》C. 《小王子》D. 《三国演义》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 我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__________》。
3. 《咏柳》一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
4. 《小青蛙》一课的作者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家__________。
5. 《给予树》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用自己的__________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故事。
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四、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
案例: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发现有的学生对于课文中的生字词掌握得不够牢固,于是决定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生字词测试。
测试结束后,老师发现部分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
问题:1. 请分析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 请提出改进这位老师教学方法的建议。
五、试讲题(30分)请选择以下一篇课文进行试讲:A. 《咏柳》B. 《小青蛙》C. 《给予树》试讲内容应包括:1. 导入新课2. 课文讲解3. 课堂练习4. 总结拓展评分标准: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5分)2. 教学内容完整,逻辑清晰(10分)3. 教学方法多样,富有创意(10分)4. 教学态度认真,语言表达流畅(5分)5. 课堂互动良好,学生参与度高(5分)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的作品《小青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A. 鲁迅B. 胡适C. 郭沫若D. 叶圣陶2. 下列词语中,属于多音字的是:A. 漫步B. 沉默C. 时光D. 看见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姑娘。
B.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C. 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
D. 这本书很厚。
4.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A.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B.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C.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D.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5. 下列哪个教学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A. 集体朗读B. 单独背诵C. 小组讨论D. 个人写作6. 下列哪个教学方法适合低年级学生?A. 启发式教学B. 任务驱动教学C. 合作学习D. 情境教学7. 以下哪个教学目标属于知识目标?A. 学生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B.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C. 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D.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8. 下列哪个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A. 重复教学B. 题海战术C. 多媒体教学D. 严格管理9. 以下哪个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客观?A. 学生自评B. 同学互评C. 教师评价D. 家长评价10. 下列哪个教学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A. 背诵课文B. 写作练习C. 小组讨论D. 课堂游戏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2. 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法。
3. 简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案例分析题(10分)阅读以下案例,回答问题:某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上,教师正在讲解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
在讲解过程中,一位学生突然站起来问:“老师,为什么父亲要坚持38小时去救儿子呢?”教师:(微笑)这个问题很好。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父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信念?(学生开始讨论,教师引导他们从课文内容、人物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问题:请结合案例,分析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说明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gkh》一、考题回顾新课教授(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先跟大家讲个小故事,在这个故事中有几个我们要认识的小朋友,大家一起猜猜看。
上个周末啊,老师去公园里游玩,进去之后发现有好多鸽子,有的停在树上,有的在地上吃东西,可开心了。
然后老师边走边玩,走到了一个池塘边,看到了很多的小蝌蚪,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快乐极了。
后来老师走累了,就坐到休息椅上,咕咚咕咚喝了一瓶水。
大家现在能不能猜到这几个新朋友是谁?【展示图片,板书题目】(二)我会读1.分析情境,教学声母“g”。
出示图片(鸽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g”。
2.指导发音:(1)同学们,大家先听老师示范读一遍,大家进行模仿。
(2)那我们怎么才能读得标准呢?教师指导发音。
(读得轻而短)(3)指名学生读,小组读,开火车读。
(二)我会写1.指导学生观察“g”像什么?明确:像鸽子衔着的草环,像数字9,教顺口溜:一群白鸽g g g,鸽子草环g g g,9字加钩g g g。
2.指导书写:(1)在四线三格中,教写“g”。
(2)和学生一起书空笔顺。
(3)学生在拼音听写本上临写。
(四)我会拼1.学习“g”与单韵母“a、e、u”组成的音节拼读。
出示音节,学生拼,老师评价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戏。
【板书:ga ge gu】2.学习“g”与“ua”的三拼连读。
(1)说话引入:小朋友吃过瓜吗?你吃过哪些瓜?(2)音节分析:“瓜”的音节怎么写?板书:guā,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拼音有什么不同?明确:guā是由声母g,介母u,和带调韵母ā三个字母组成的。
【板书:gua】(3)及时反馈:我们学会g应该怎样拼写了吗?(4)三拼音怎么拼呢?(看图)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导学生拼读音节,讲解三拼音的要领。
明确:由声母,介母,韵母组成的音节叫三拼音。
(出示卡片)说明三个字母要快速拼读才能读好。
讲解三拼音的要领:一是要快、二是连,要一口气连读成一个音节,中间不能中断。
顺口溜: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连得很顺当。
语文小学面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哪一个是形容声音的?A. 清脆悦耳B. 色彩斑斓C. 味道鲜美D. 形状各异答案:A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什么?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明月几时有答案:A3.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西游记》C. 《阿Q正传》D. 《水浒传》答案:C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做事要遵守规则B. 做事要灵活变通C. 做事要有耐心D. 做事要细心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________。
”(李白《静夜思》)答案:低头思故乡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________的作品。
答案:叶绍翁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案:王勃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5.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送元二使安西》。
答案:王之涣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到了,树叶黄了,一片片地从树上飘落下来。
小河里的水也变得清澈了,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孩子们在河边玩耍,笑声传遍了整个村庄。
1. 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季节的特征?(4分)答案:树叶黄了,小河里的水变得清澈。
2. 短文中描述了哪些动物的活动?(4分)答案: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
3. 短文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4分)答案:孩子们在河边玩耍。
4. 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短文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孩子们欢乐时光的怀念。
1.题目:钓鱼的启示2.容过了好长时间,鱼竿突然剧烈地抖动了一下,一定是个大家伙上钩了。
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
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
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
”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
”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清楚地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到湖里。
大鲈鱼有力地摆动着身子,一转眼便消失在湖水中了。
3.基本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文本分析得出人物心理的变化(3)10分钟之完成试讲,配合合理的板书答辩题目简述本课的教学思路结合文本谈谈什么是诱惑人的“鱼”?1.题目:鲸2.容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
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它们在海洋里游的时候,着大嘴,把许多小鱼小虾连同海水一齐吸进嘴里,然后闭上嘴,把海水从须板中间滤出来,把小鱼小虾吞进肚子里,一顿就可以吃两千多公斤。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凶猛地扑上去,用锋利的牙齿咬住,很快就吃掉。
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有时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了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把它吃光了。
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也说明它不属于鱼类。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有经验的渔民根据水柱的形状,就可以判断鲸的种类和大小。
鲸每天都要睡觉。
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静静地浮在海面上。
如果听到什么声响,它们立即四散游开。
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这些特征也说明鲸是哺乳动物。
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3.基本要求(1)重点分析鲸的体型特征(2)引导学生在文本分析过程中学习说明方法(3)10分钟之完成试讲,配合合理的板书答辩题目列举常见的说明方法并且说说他们的好处有哪些?请你谈谈学完这篇文章后你的感想2017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1.题目:富饶的西沙群岛2.容西沙群岛是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
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魅力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
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
因为海的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展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海shen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里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文条;有的头上长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遥遥;,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来像皮球一样圆。
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得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西沙群岛有拣不完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
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沙滩上来产卵。
渔业工人把把海龟翻一个身,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
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也是非常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
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的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3.基本要求(1)通过诵读以及文本分析了解西沙群岛(2)引导学生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3)10分钟之完成试讲,配合理的板书答辩题目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思路请你说出本文主要的修辞手法并进行简要的赏析2017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1.题目:威尼斯的小艇2.容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木舟。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
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
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
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
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作急转弯。
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往后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
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
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
庄严的老人带了全家,夹了圣经,坐着小艇上教堂去做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定的小艇。
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
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基本要求(1)通过文本分析了解小艇的外形;(2)引导学生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3)要有提问环节,适当板书,模拟学生作答答辩题目本堂课你的教学评价相对苍白,你怎么改进?你的情感教学目标是什么,你怎么实现它的?2017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1.题目:静夜思2.容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基本要求(1)要有提问环节(2)适当板书(3)模拟学生作答答辩题目若请你加入一个游戏设置,该如何设置?简单介绍一下白2017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1.题目: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容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季羡林)爱美大概也算是人的天性吧。
宇宙间美的东西很多,花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爱花的民族也很多,德国在其中占重要的地位。
四、五十年以前我在德国留学的时候,我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吃惊。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
他们的花不象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
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道:"正是这样!"正是这样,也确实不错。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今天我又到了德国,刚一下火车,迎接我们的主人问我:"你离开德国这样久,有什么变化没有?"我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
"我说"美丽"指的东西很多,其中也包含着美丽的花。
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家家户户的窗口上都堵满了鲜花。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我仿佛又回到四、五十年前去,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3.基本要求(1)通过分析,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2)引导学生体会美丽的深层含义(3)10分钟之完成试讲,配合合理的板书答辩题目请你简要分析本篇文章,试着说说编者意图简述你的教学思路2017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1.题目:赶海2.容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舅舅答应了。
来到海边,刚巧开始退潮,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
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哎,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
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做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
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
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将。
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三三两两地离去,喧闹的海滩渐渐恢复了平静,只有海鸥还沐浴着晚霞的余晖,在水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一边往回走,一边哼起了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3.基本要求(1)指导学生了解作者字啊赶海时都做了写什么?(2)通过朗读品味童年的童真童趣以及对于大自然的热爱(3)十分钟之完成试讲,配合合理的板书答辩题目结合你的教学重难点谈谈你的板书设计在课堂上如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017年下半年小学语文教师资格面试试讲真题1.题目:给予树2.容圣诞节快要到了。
该选购圣诞礼物了。
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问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