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理解可得利益损失计算中的可预见规则

如何理解可得利益损失计算中的可预见规则

如何理解可得利益损失计算中的可预见规则
如何理解可得利益损失计算中的可预见规则

如何理解可得利益损失计算中的可预见规则

可预见规则即《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的违约方在缔约时应当预见的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理预见的损失数量和根据对方的身份所能预见到可得利益损失类型,如守约方是生产企业,通常违约方应当预见到生产利润损失,而不应预见到转售利润损失。

最高人民法院《高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29条规定:“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主张赔偿可得利益损失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的主张,依据《合同法》第一百三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九条、本解释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等规定进行认定。”

可预见规则在可得利益损失的计算中会涉及下述问题。

一、预见的主体

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的规定,可得利益损失的预见主体为违约方。这样规定的理由是因为可预见规则限制的是违约方的赔偿责任,而违约方应承担的责任构成其交易条件的一部分,违约方在磋商确定交易条件时,其承受的不利利益必然受到合理预见范围的限制,因而可预见规则的预见主体应为违约方。

二、预见的时间

根据《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的规定,预见的时间为“订立合同时”。如此规定的是因为,订立合同时,当事人正在磋商确定交易条件,这直接受当事人所掌控当事人所掌握的信息的影响,而违约方掌握的信息是确定其预见范围的基础。订立合同后违约方获取的信息会

17秋川大网院《成本会计》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 2.5 分,共5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下列各种分配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约当产量法 B.计划成本费配发 C.定额成本分配法 D.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 2.需要进行成本还原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平行结转分步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综合结转) D.逐步结转分步法(分项结转) 3.存货盘亏损失应计入的会计科目是()。 A.营业外支出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4.成本会计的基础工作包括()。 A.设置会计机构 B.配备会计人员 C.制定会计制度 D.建立定额管理制度 5.在产品采用定额成本计价法计算时,其实际成本与定额成本之间的差异应计入()。 A.在产品成本 B.营业外支出 C.完工产品成本 D.期间费用 6.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是()。 A.原材料

B.外购材料 C.外购动力 D.折旧费用 7.若企业只生产之中产品,则发生的费用()。 A.全部是直接计入费用 B.全部是间接接入费用 C.部分是直接计入费用 D.部分是间接计入费用 8.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分配可采用()。 A.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B.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 C.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 D.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 9.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时,若原材料不是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性 投入的,而是随着生产进度陆续投入,但在每道工序是一次投入的,原材料消耗定额第一道工序为30千克,第二道工序为60千克,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为()。 A.67% B.22% C.100% D.97% 10.联产品在分离前计算出的总成本被称为()。 A.直接成本 B.间接成本 C.联合成本 D.分项成本 11.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时()。 A.品种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问题(一)

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问题(一) 内容提要] 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在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如何统一或者规范这种裁判标准成为民商事审判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法发〔2009〕40号司法文件的最新实务解读,介绍了可得利益损失的四项计算规则,提出了相关计算公式,分配了举证责任,并得出司法认定的计算步骤,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标准。 关键词]可得利益;损失;计算;认定 可得利益损失,是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的问题,而且也是经常出现争议的问题。多年来由于相关认定规则比较模糊并难以把握,因此不少法院在判决中支持的并不多,且关于其计算方法和标准也是多种多样,裁判结果也有较大悬殊。鉴于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太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统一或者规范这种裁判标准便成为民商事审判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1],如何掌握和处理好可得利益损失(或类似)纠纷也成为司法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 一、可得利益损失概说 (一)可得利益损失的法律属性 1、可得利益与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是指在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合同中,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因对方的违约行为而受到的预期纯利润的损失。根据《合

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受害人因违约方违约而遭受的上述预期纯利润的损失。通常而言,常见的可得利益损失包括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等2]。 2、可得利益的特点 可得利益是未来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实现性,以及可预见性。 3、可得利益的性质 (1)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包括依合同取得对方交付的财产并利用其从事生产后可以取得的预期纯利润以及通过劳务或服务合同获得并使用该劳务或服务后获得的纯利润等,但不包括为取得这些利润所支付的费用及税收等。故可得利益主要包括生产利润、经营利润、转售利润等。 (2)可得利益不仅存在于合同领域,而且广泛存在于侵权领域。同属于可得利益,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赔偿,在其他情况下理应同样对待。 (3)可得利益损失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财产损失,也可以是机会损失,更可以是精神利益损失。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物质利益的保护,法律一开始并不认可机会损失及精神利益损失,但随着人们对机会损失及精神利益损失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它们的重要性也不断地被强调,立法也为此打开了接纳之门。 (4)可得利益损失大小的确定仍须考虑损害方的利益,受其预见性的

民法刑法典型案例分析

刑法案例 案例一、被告人邹某,女,31岁,某县幼儿教师。 1995年5月25日上午10时,被告人邹某带领4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一个幼儿李某(男,5岁半)失足掉入路旁粪池。邹见状惊惶失措,但不肯跳入粪池中救人,只向行人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某(男,16岁)路过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粪池边观看,并同邹在附近找到一根小竹竿,探测粪池深浅,测得粪水约75公分(半人深),但邹、田二人均不肯跳入粪池内救幼儿,只是一起高呼求救。最后,农民范某闻声赶来跳下粪池抢救,但为时已晚,幼儿被救上来时,已经停止呼吸。 问题: 1.被告人邹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理由是什么? 2.怎样认识中学生田某和农民范某的行为? 案例一分析: 1.被告人邹某的行为构成犯罪. 邹某带孩子出去游玩,属于先行行为,由先行行为导致的危险行为,邹某有义务对孩子进行施救,由于其不及时施救而导致孩子死亡,存在因果关系.邹某构成犯罪。 2。大学生的行为只属于见危不救,农民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法律不强人所难。两人对孩子没有必须施救的义务,大学生的不施救行为只会受到道德的谴责并不构成犯罪。农民的行为值得褒奖。 案例二、汽车司机阮某要夏某给他搞汽车轮胎,按400元一只付费.夏即多次窥视本厂库房,伺机行窃。夏某又问同厂青工李某(被告人)愿不愿意一起干,李某当即表示同意。两人合谋,由李某去找熟人配一把万能钥匙,李把万能钥匙配好交给夏某,两人又合谋当晚作案,约定深夜12点在库房门口见面,由夏某负责找三轮车,并且还作了分工:李某在外望风,夏某进库房搬轮胎。李某下班回家后,感到此事不能干,万一让人发现,就要进监狱,毁了一辈子。因此,打消了犯罪念头,未按约定时间前去行窃。夏某则按时赶到,见李迟迟不来,便一人用李某配的万能钥匙打开库房的门,盗出四只轮胎,共获赃款1600元,拿出200元要给李某,李分文未收. 此案中夏某的行为构成盗窃既遂及夏某、李某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并无疑义,但对李某的行为如何定性,却有两种分歧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李某是盗窃中止。理由是:(1)李某慑于法律的制裁,形成中止犯罪的意图;(2)李某没有按约定去作案,自动放弃了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3)李某对夏某获得的赃款分文未收。 另一种意见认为,李某和夏某一样都是盗窃既遂。理由是,李与夏是合谋盗窃,属共同犯罪,夏某盗窃既遂就表明共同犯罪既遂,因而各个共同犯罪人也都是既遂.因为在一个共同犯罪中,不能既有中止,又有既遂。 问题: 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如何认定? 案例二分析: 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废品损失的核算例题

资料某工业企业某车间生产甲产品5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1件为不可修复废品。甲产品成本明细帐归集的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62500元,直接人工4875元,制造费用24375元,合计91750元。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工时为:合格品1505小时,废品120小时,合计1625小时。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200元。另外,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2件可修复废品,当即进行修复,耗用原材料200元,工人工资40元,制造费用50元,此外,应向过失人索赔100元。 要求:(1)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 (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 (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 答案如下:(1)计算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编制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不可修复废品成本计算表 (2)编制废品损失归集与结转的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3410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3410 回收废品残料价值 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200 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290 贷:原材料 200 应付职工薪酬 40 制造费用 50

应向过失人索赔 借:其他应收款 10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00 (3)登记废品损失明细帐; 废品损失明细帐 (4)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帐。 基本生产明细帐

②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不考虑废品实际发生的生产费用数额,直接根据废品数量和各项费用定额计算废品成本。 某企业第二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可修复废品15件,根据“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提供的资料,修复甲产品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50元。根据“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和“制造费用分配表” 提供的资料可知,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工资费为200元,福利费为28元,制造费用为150元,已修复入库。发现不可修复废品10件,其定额成本为材料费用每件为90元,人工费用为每件72元,制造费用为每件55元,回收残料价值450元,应收责任人赔偿款120元,其他成本资料见“成本计算单”。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的“废品损失明细账”(表1)、“成本计算单”(表2)及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表1废品损失明细账(表) 产品名称:甲产品2004年8月单位:元 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350 350 工资及福利费分配汇总表228 228 制造费用分配表150 150 转入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900 720 550 2170

违约责任案例

违约责任案例 违约赔偿时间 原告张柏芝诉称:2000年5月9日,我与东洋之花公司签订协议,按该协议书约定,我为东洋之花公司生产的沐浴露和护肤品拍摄电视广告影片和平面广告,其中沐浴露之广告物使用日期为自2000年6月15日起至2002年6月15日止。2003年7月,我发现东洋之花公司生产销售的沐浴露产品上仍附有我的肖像,东洋之花公司的行为已违反了双方合同的约定。基于上述事实,我认为,东洋之花公司的违约行为已侵犯了我的合法权益,故我起诉请求法院:一、判令东洋之花公司支付我违约金125万元人民币。二、判令诉讼费由东洋之花公司负担。 本院认为,原告张柏芝与被告东洋之花公司签订的合约书系张柏芝完成“东洋之花”护肤品及沐浴露电视及平面等各项广告物之演出合同。在该合同中约定了东洋之花公司在其生产的沐浴露和护肤品上使用张柏芝肖像的期限,在使用期限内,东洋之花公司有权在合约约定的产品上使用张柏芝的肖像。现在双方合同约定的广告物使用期限已届满,张柏芝起诉称东洋之花公司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后,仍在其产品上使用张柏芝的肖像已构成违约,要求东洋之花公司承担违约责任。张柏芝所述之事实发生在双方演出合同终止

以后,并非该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行为,故张柏芝提起合同之诉,要求东洋之花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不符合法律规定,本院对该诉讼请求不予支持。综上所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九十一条第(七)项之规定,本院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张柏芝要求被告珠海东洋之花化妆品有限 公司支付违约金之诉讼请求。 财产保全费6035元,由原告张柏芝负担(已交纳)。 案件受理费16 260元,由原告张柏芝负担(已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于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上诉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诉讼时效案例 2001年,李某与许某达成口头协议,由许某租赁李某的挖机进行工程作业,租赁期限不定,租金结算时间为挖机从事的工程作业完工或许某不继续租赁时,以较早的时间为准。 许某于2001年7月至2003年4月期间,共租赁该挖机从事了四次工程作业,前三次工程作业完工时,许某并未实时结付租金给李某,李某于是要求许某分别写下金额为120000元、50000元和23000元的三笔欠款欠条,此三笔欠款均记载在同一张欠条上,还款期限均为2002年3月底之前。许某在写下三笔欠款的欠条之后继续租赁李

(买卖合同)一起主张可得利益损失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

一起主张可得利益损失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 主张“可得利益损失”的法律依据源于《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⒑贤?痹ぜ?交蛘哂φ痹ぜ?降囊蛭シ春贤?赡茉斐傻乃鹗а!备锰豕娑?魅妨恕翱傻美?妗笨梢耘獬ィ??保?步缍?恕翱傻美?妗钡姆段вσ浴拔シ春贤?环蕉┝⒑贤?痹ぜ?交蛘哂φ痹ぜ?降囊蛭シ春贤?赡茉斐傻乃鹗а蔽?蕖?br 笔者代理的一起主张可得利益损失的买卖合同质量纠纷案,就涉及是否正确适用《合同法》上述规定的问题。 案情简介: 位于x区的w公司向位于y区的k公司订购一批价值400余万元的生产设备,双方签订《设备买卖合同》和《设备安装合同》各一份。设备经安装调试投入试生产,其中两台设备运转一直不正常,经k公司多次维修仍未解决,w 公司要求k公司赔偿损失,k公司要求w公司支付设备余款145万元,双方因此发生纠纷,k公司依据《设备买卖合同》将w公司诉至y法院。w公司认为案件应由x法院管辖,向y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但被y法院驳回。w公司即以设备质量问题为由,提出反诉,并在征求一审代理人的意见后,要求k公司赔偿损失包括可得利益损失共计1073.13万元。k公司不承认设备有质量问题,并提出w公司除维修期间外,一直生产至今,提出的赔偿数额明显不合理。

一审期间查明:w公司除维修外,生产并未停止。经y法院委托,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材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下称测试中心)对设备质量做出鉴定结论即“设备质量问题系使用不当造成”。y法院据此做出判决:w公司支付k公司设备余款145万元及相应利息,驳回w公司的诉讼请求。w公司一审败诉后,要求我为其二审代理人,以实现其诉讼主张。 一审败诉原因: 接受委托前,我对w公司的一审诉讼请求及相关证据进行分析,并找出以下败诉原因: (1)w公司向k公司提出赔偿的前提是设备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并且质量问题是k公司直接造成的。但是,w公司对此缺乏证据。而且,“质量问题系使用不当造成”的鉴定结论对w公司明显不利。 一审中,w公司虽然认识到鉴定结论对其不利,但是未提出****鉴定结论的有力的证据及法律支撑。 (2)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数额的计算明显不合理,显然超过k公司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同时,其可得利益部分的主张也无证据证明。 w公司一审请求赔偿数额构成为两部分,一为直接损失部分即设备维修费及更换材料的费用;其余为可得利益损失部分,包括维修停产利润、w公司建厂总投资的利息、税务返税、停产期间产生的工人工资等。除直接损失部分提供了证据,可得利益损失部分仅有计算方式并无证据提供。

最高院关于违约责任的案例分析

最高院与“违约责任”有关的12个典型案例裁判观点汇总 1、根本违约的构成要件及可得利益的认定 ——乌海电业局与乌海市西川铁业有限责任公司供用电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案号:(2009)民二终字第77号-20091113】 【裁判摘要】 按照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根本违约是指一方的违约使另一方的订约目的不能达到,或者使其遭受重大损害。尽管西川公司拖欠2003年6月的电费,但就双方合同约定内容和实际履行情况分析,不足以认定为根本性违约。双方供用电合同对逾期交纳电费约定的民事责任是分层次以递进方式追究的,并要根据拖欠电费违约程度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违约责任追究方式。而电业局利用强势地位随意对西川公司拖欠不到一个月电费的违约行为直接采用了最严厉的停止供电措施,故电业局停止供电行为对西川公司构成根本违约。但西川公司2003年7月以后没有生产的根本原因不是电业局停止供电造成的,故不存在可得利益。 2、买卖合同与承揽合同的区分与违约金的计算 ——原平西美钢铁有限公司与马鞍山市天择贸易有限公司其他买卖合同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案号:(2009)民二终字第6号-20091016】 【裁判摘要】 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承揽合同是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计付报酬的合同。麦苗合同以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为内容,承揽合同则以提供劳务为内容。本案《购销合同》对于钢坯的型号、数量和质量作了明确约定,但并不要求原平公司必须以自己的技术和设备组织生产。当事人对于钢坯的型号和质量确有明确约定,但该型号和质量的钢坯也并非只有原平公司才能生产。因此本案合同关系并不是以原平公司提供特定劳务为内容的承揽合同,只是约定的付款和提货方式有异于一般的买卖合同,但不足以影响合同的性质。 《购销合同》对钢坯的型号、数量、价格、付款方式等有明确约定,明确约定了包产包价、先款后货的结算方式,双方当事人均未切实履行合同,天择公司未足额付款是《购销合同》没有得到切实履行的根本原因。《购销合同》约定以“总合同货款的5%”作为违约金的计算依据,当事人关于买卖钢坯总量的约定存有6-10万吨的幅度,天择公司支付6万吨钢坯货款就已经切实履行了其合同义务,故以6万吨钢坯总货款的5%计算违约金并无不妥。3、违约金与损害赔偿金的并用 ——青海省大柴旦大华化工有限公司与江苏绿陵润发化工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最高人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六章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

成本会计作业及答案(第六章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单项选择题 1.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人员工资 B.修复废品使用材料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D.产品“三包”损失 2.废品净损失分配转出时,应借记()科目 A.“废品损失” B.“生产成本” C.“管理费用” D.“制造费用” 3.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非正常停工损失,应计入()。 A.营业外收入B.营业外支出C.管理费用D.制造费用 4.计算出来的废品损失应()。 A.分配计入当月同种合格品的成本中 B.分配计入当月各种合格品的成本中 C.直接计入当月的“制造费用”科目中 D.直接计入当月的“管理费用”科目中 5.产品的三包损失,应计入()。 A.废品损失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6.对于季节性停工企业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应计入()。 A.停工损失 B.管理费用 C.营业外支出 D.制造费用 7.下列各项损失中,属于废品损失的项目是()。 A.入库后发现的生产中的废品损失 B.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降价的损失 C. 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当发生的损失 D.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由于包退、包换和包修形成的损失 8.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核算,应采用一定的方法,将废品的成本计算出来,然后,从“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借方的会计科目是()。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废品损失” D.“营业外支出” 9.企业发生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会使企业()。 A.产品总成本可能降低 B.产品总成本可能提高 C.产品单位成本提高 D.产品单位成本降低; 10. 生产损失一般包括()。 A.废品损失 B.产品盘亏损失 C.车间材料损失 D.产品三包损失(二)计算分析题 1.某企业某月份投产丁产品 180 件,生产过程中发现不可修复废品 30 件;该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合格品与废品的全部费用为:直接材料 4500 元,直接工资

可得利益损失研究

可得利益损失,是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的问题,而且也是经常出现争议的问题。多年来由于相关认定规则比较模糊并难以把握,因此不少法院在判决中支持的并不多,且关于其计算方法和标准也是多种多样,裁判结果也有较大悬殊。鉴于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太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统一或者规范这种裁判标准便成为民商事审判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1],如何掌握和处理好可得利益损失(或类似)纠纷也成为司法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 一、可得利益损失概说 (一)可得利益损失的法律属性 1、可得利益与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是指在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合同中,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因对方的违约行为而受到的预期纯利润的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受害人因违约方违约而遭受的上述预期纯利润的损失。通常而言,常见的可得利益损失包括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等[2]。 2、可得利益的特点 可得利益是未来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实现性,以及可预见性。 3、可得利益的性质 (1)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包括依合同取得对方交付的财产并利用其从事生产后可以取得的预期纯利润以及通过劳务或服务合同获得并使用该劳务或 服务后获得的纯利润等,但不包括为取得这些利润所支付的费用及税收等。故可得利益主要包括生产利润、经营利润、转售利润等。 (2)可得利益不仅存在于合同领域,而且广泛存在于侵权领域。同属于可得利益,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赔偿,在其他情况下理应同样对待。 (3)可得利益损失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财产损失,也可以是机会损失,更可以是精神利益损失。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物质利益的保护,法律一开始并不认可机会损失及精神利益损失,但随着人们对机会损失及精神利益损失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它们的重要性也不断地被强调,立法也为此打开了接纳之门。 (4)可得利益损失大小的确定仍须考虑损害方的利益,受其预见性的约束。这种预见性的约束是对损害方的倾斜,也是法律公正的体现。在具体案件中,预见性的考量需要结合双方当事人的情况,以合理人的标准综合评判。 4、可得利益损失的立法演变 过去在计划经济的体制模式下并不强调可得利益损失问题,更多的是积极损失的问题。在《合同法》颁行之前,《涉外经济合同法》第十九条及《技术合同法》第十七条就对可得利益损失做了规定,《合同法》颁布之后,关于可得利益损失的规定,主要散见于《种子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3]、《农业法》第七十六条[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第二款[5],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6]。而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出台的《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法

国际商法案例

国际商法案例

案例一: 德国建筑商A于1993年8月底与美国B联系,要求B向A 报4万吨铜缆价格,并明确告知B此报价是为了计算向某项工程的投标。投标于同年10月1日进行,10月10日可知道结果。9月10日B 向A发出正式要约,内容完整,但并没有规定承诺期限,也未注明不可撤销。9月中旬铜缆价格大涨,B于10月2日向A发出撤销传真。10月10日A得知中标后,立即向B发出传真表示对9月10日的要约表示接受。 问:要约是否已被撤销,合同是否成立? 答案:该要约是不能被撤销的,合同有效成立。因为受要约人A有理由相信要约不能撤销,并已经为要约付诸了行动。 案例二: 甲与房地产签订预售协议,规定:2002年1月签订合同,合同成立时首付30%,即9万元,半年后工程结构完成时付款达70%,即21万元,余款于房屋交付时结毕,交付日期不迟于2003年5月底。甲交完首付,待交第二批款时,发现乙未完成工程结构便不再缴款。至今该工程也未交付使用,乙于2002年10月提起诉讼,诉甲违约,因赔偿乙损失。 问:法院应该支持乙的诉讼请求吗?(考察同时履行抗辩权)

答案:法院不因该支持乙的诉讼请求。该合同为双务合同,因为乙未按合同规定完成工程结构,形成重大违约;甲有在对方未对待给付之前拒绝履行自己合同义务的权利。 案例三: A公司与B公司签约,向后者销售54寸大型彩电1000台,每台CIF纽约1000美元,B公司先付总价款10%的定金,A公司在收到定金后30天内组织货源,即期装船,余款采用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因B一直未付定金,A未能履行合同,B以A违约为由起诉。 问:B公司诉讼请求成立吗?为什么?(考察后履行抗辩权)答案:B公司诉讼请求不成立。该合同为双务合同,因为在合同中规定了双方履行义务的顺序,但是B未按合同规定支付10%的定金,A有权在B为对待给付之前拒绝履行自己的义务。 案例四: 甲为一著名相声演员,乙为一演出公司,双方签订演出合同,约规定甲在乙主办的一场演出中出演一个节目,由乙预知甲演出费5万元。之后在合同约定支付劳务费期限来临之前,甲因车祸住院,乙询问医生得知,甲可能在演出前康复,也可能恶化参加不了演出。基于上述情况,乙向甲发出通知主张暂不付5万元。 问:乙不付演出费的行为合理吗?为什么?

生产损失的核算

第8章生产损失的核算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生产损失的含义,掌握废品的分类及废品净损失包括的内容;熟练掌握“废品损失”科目的结构和废品损失核算的账务处理方法;重点掌握不可修复废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二、预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生产损失 2.废品 3.可修复废品 4.不可修复废品 5.料废 6.工废 7.废品损失 8.停工损失 (二)论述题 1.生产损失包括那些? 2.生产损失核算的任务是什么? 3.废品如何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有什么作用? 4.废品及废品损失的范围包括那些? 5.不可修复废品损失应如何计算?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区别? 6.废品损失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7.停工损失的内容包括那些?停工产生的原因有那些? 8.不同原因产生的停工损失应如何进行核算? 三、要点提示 (一)生产损失的含义和种类 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失,称为生产损失,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两类。 (二)生产中废品损失的核算 1.废品及废品损失 废品是指经检验在质量上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原定用途使用,或需在生产过程中重新加工修理后才能使用的产品。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区分的标准是其废损程度和在经济上是否具有修复价值。当同时具备技术上可以修复、经济上具有修复价值两个条件的废品,称为可修复废品。否则,应划归不可修复废品。 学习时应注意产品售出后发现的废品,属于三包损失,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废品净损失=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残值) 2.生产中废品损失的计算 在废品净损失的计算公式中,需要计算的主要是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因为它们是与合格品的成本混在一起的。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可采取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和按定额成本两种方法计算。 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时,若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则废品所耗材料费用应与合格品相同,因此,可按合格品和废品的数量比例进行分配;除材料费用以外的加工费用,则可按合格品和废品的工时比例进行分配。 按定额成本计算时,是根据废品的数量、定额消耗量和单价等资料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废品材料(或工时)定额消耗量=废品数量×单位材料(或工时)消耗定额 废品定额成本=废品定额消耗量×材料(或费用)单价 3.生产中废品损失核算的账务处理 在进行废品损失核算时,应设置的会计科目是“废品损失”科目,当计算出来的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可修复废品发生的修复费用计入该科目的借方;对于取得的赔款、不可修复废品的残值以及结转的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应计入该科目的贷方。其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1)计算出不可修复废品的成本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根据“不可修复废品残值计算表”中入库的残值,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等科目 贷:废品损失 (3)发生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废品损失 贷:原材料、应付工资等科目 (4)取得的保险、责任人的赔款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等科目 贷:废品损失 (5)计算出废品的净损失时,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废品损失 (三)停工损失的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停工期间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停工的原因、范围、时间不同,停工损

制造费用与废品损失核算

第五章 一、单选题 1.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科目有月末余额的是()。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2.“制造费用”科目月末()。 A.一定没有余额 B.如果由余额,一定在借方 C.如果由余额,一定在贷方 D.可能有借方或贷方余额 3.分别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如果分配结果相同,则说明生产工人工资按()。 A.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B.定额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C.产品产量比例分配 D.机器工时比例分配 4.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适用于()。 A.制造费用较多的车间 B.制造费用较少的车间

C.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 D.机械化程度较低的车间 5.某车间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进行制造费用分配,年度计划分配率为5元。6月初“制造费用”科目贷方余额为1000元,6月份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100元,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为1500小时。该车间6月份分配的制造费用为()元。 A.7500B. 9000C.100D.11000 6.生产过程中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的人工工资 B、修复废品领用的材料 C、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D、管理不善所造成的产品变质损失 7.某生产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600元,生产A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3000小时,生产B产品生产工人工时为2000小时。若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和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分别为()元。 A、36000和24000 B、24000和36000 C、300和300 D、400和 2008.“废品损失”账户月末()。 A、一定没有余额

案例研究房屋溢价损失与合同法条理解与适用

「案例研究」房屋溢价损失与合同法113条理解 与适用 案件:朱某诉王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 裁判要旨 房屋溢价损失是可得利益损失。关于涉案房屋溢价损失赔付标准,应参考涉案房屋自交易之日至双方同意解除之日所在区域的房屋市场价格变动情况,再结合双方合同的实际履行程度、履行合同的必要支出、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 案情 2016年8月20日,朱某(乙方,买方)与王某(甲方,卖方)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约定乙方向甲方购买广州市天河路X号物业,总成交价486万元;如一方原因导致不能进行网签及交易过户,则违约方需按本合同约定总成交价的10%赔偿另一方损失。上述合同签订后,朱某向王某支付了定金10万元。后王某以房价大幅上涨为由,要求变更合同条款,并拒绝配合办理房屋过户的相关手续。因双方协商未果,朱某向本院提出的诉讼请求:1、判令解除双方于2016年8月20日就广州市越秀区天河路X号物业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2、判令王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返还定金10万元;3、判令王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偿房屋差价损失1554314元。 裁判

越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 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 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 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上述 合同约定“王某不能按合同约定将该房地产出售给朱某的,应当向朱某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该房地产成交价的10%,并退回朱某已付的全部费用”,即王某在订立合 同时可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为成交价的10%,而对于房价的大幅上涨,是不能预见的。因此,王某应将定金10万元退还朱某及向朱某支付违约金486000元。 依照《合同法》第八条、第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一、自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朱某 与王某于2016年8月20日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予以解除;二、王某应在本 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7日内向朱某退还定金10万元;三、王某应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7日内向朱某支付违约金486000元。 宣判后,王某不服一审判决,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中,朱某主张王某赔偿房屋差价损失1554314元, 即为要求王某赔偿其因交易不成遭受的房屋差价的可得利益损失。根据《合同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 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增加。在一审判决支付前述违约金及款项外,朱某上诉认 为约定的违约金过低,请求按照实际损失予以赔偿,有法律依据。关于涉案房屋差 价损失金额,参考涉案房屋自交易之日至双方同意解除之日所在区域的房屋市场价

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问题

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问题

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问题 [ 潘志国 ]——(2009-8-19) / 已阅40433次 [内容提要] 计算和认定可得利益损失,在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自由裁量权,如何统一或者规范这种裁判标准成为民商事审判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文章通过对法发〔2009〕40号司法文件的最新实务解读,介绍了可得利益损失的四项计算规则,提出了相关计算公式,分配了举证责任,并得出司法认定的计算步骤,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可得利益损失的司法认定标准。 [关键词] 可得利益;损失;计算;认定 可得利益损失,是在司法实践中比较难的问题,而且也是经常出现争议的问题。多年来由于相关认定规则比较模糊并难以把握,因此不少法院在判决中支持的并不多,且关于其计算方法和标准也是多种多样,裁判结果也有较大悬殊。鉴

于司法实践中赋予了法官太多的自由裁量权,如何统一或者规范这种裁判标准便成为民商事审判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1],如何掌握和处理好可得利益损失(或类似)纠纷也成为司法面临的比较大的问题。 一、可得利益损失概说 (一)可得利益损失的法律属性 1、可得利益与可得利益损失 可得利益,是指在生产、销售或提供服务的合同中,生产者、销售者或服务提供者因对方的违约行为而受到的预期纯利润的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可得利益是指合同履行以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可得利益损失,是指受害人因违约方违约而遭受的上述预期纯利润的损失。通常而言,常见的可得利益损失包括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转售利润损失等[2]。

2、可得利益的特点 可得利益是未来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实现性,以及可预见性。 3、可得利益的性质 (1)可得利益必须是纯利润,包括依合同取得对方交付的财产并利用其从事生产后可以取得的预期纯利润以及通过劳务或服务合同获得并使用该劳务或服务后获得的纯利润等,但不包括为取得这些利润所支付的费用及税收等。故可得利益主要包括生产利润、经营利润、转售利润等。 (2)可得利益不仅存在于合同领域,而且广泛存在于侵权领域。同属于可得利益,在合同违约的情况下能够获得赔偿,在其他情况下理应同样对待。 (3)可得利益损失有多种形式,既可以是财产损失,也可以是机会损失,更可以是精神利益损失。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重视物质利益的保护,

案例研究 房屋溢价损失与合同法 条理解与适用

「案例研究」房屋溢价损失与合同法113条 理解与适用 案件:朱某诉王某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案 裁判要旨 房屋溢价损失是可得利益损失。关于涉案房屋溢价损失赔付标准, 应参考涉案房屋自交易之日至双方同意解除之日所在区域的房屋市 场价格变动情况,再结合双方合同的实际履行程度、履行合同的必 要支出、当事人的过错程度等因素确定。 案情 2016年8月20日,朱某(乙方,买方)与王某(甲方,卖方)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约定乙方向甲方购买广州市天河路X号物业,总成交价486万元;如一方原因导致不能进行网签及交易过户,则 违约方需按本合同约定总成交价的10%赔偿另一方损失。上述合同签订后,朱某向王某支付了定金10万元。后王某以房价大幅上涨为由,要求变更合同条款,并拒绝配合办理房屋过户的相关手续。因双方 协商未果,朱某向本院提出的诉讼请求:1、判令解除双方于2016 年8月20日就广州市越秀区天河路X号物业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2、判令王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返还定金10万元;3、 判令王某自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偿房屋差价损失1554314元。 裁判

越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 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 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 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上述合同 约定“王某不能按合同约定将该房地产出售给朱某的,应当向朱某 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为该房地产成交价的10%,并退回朱某已付的全部费用”,即王某在订立合同时可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 损失为成交价的10%,而对于房价的大幅上涨,是不能预见的。因此,王某应将定金10万元退还朱某及向朱某支付违约金486000元。 依照《合同法》第八条、第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条、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一款、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一、自本 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朱某与王某于2016年8月20日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予以解除;二、王某应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 7日内向朱某退还定金10万元;三、王某应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 之日起7日内向朱某支付违约金486000元。 宣判后,王某不服一审判决,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本案中,朱某主张王某赔偿房屋差价损 失1554314元,即为要求王某赔偿其因交易不成遭受的房屋差价的 可得利益损失。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

论我国合同法上可得利益赔偿的规则选择

论文摘要 合同制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合同双方当事人按照约定的交易来顺利完成,在一方或双方违约的时候有处理纠纷的依据。合同的利益也包括既得利益和可得利益,其中可得利益是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期待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设立单独的条文规定可得利益应该受到保护,可见保护当事人预期利益的重要性和意义,虽然我国《合同法》也有保护当事人可得利益的规定,但是在处理合同损害赔偿纠纷司法实践中,困扰最多的也往往是可得利益赔偿问题。 关键词:可得利益完全赔偿赔偿规则

目录 引言 (1) 一、可得利益在我国合同法中的规定及使用情况 (1) (一)可得利益在我国合同法中的规定 (1) (二)司法实践中对可得利益规定的使用情况 (1) 二、可得利益在我国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2) (一)可预见规则适用标准模糊不确定 (2) (二)可得利益赔偿请求难以获得支持 (2) (三)可得利益在我国合同损害赔偿案例中很少适用 (2) 三、国外关于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规定及其对我国的借鉴 (3) (一)国外关于可得利益损失赔偿的规定 (3) (二)国外规定对我国的借鉴 (4) 四、可预见规则的完善及确定性规则的确立 (4) (一)、关于可得利益损失赔偿数额的确定 (4) (二)、确定可得利益损失赔偿范围应遵循的规则 (5) 五、结语 (6) 六、参考文献 (7)

论我国合同法上可得利益赔偿的规则选择 引言 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法官对“预期可得利益”的赔偿享有完全的自由裁量权,导致可得利益的诉讼十分混乱,这严重违反我国立法的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的精神,合法权益不仅包括实际损失,还应该包括应得利益的损失,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如何赔?怎么赔?我国法律却没有相关的规定,也有很多学者呼吁立法者进一步对《合同法》第113条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或解释。为此,笔者主要结合我国司法实践对可得利益的运用来研究我国《合同法》第113条的不足进行研究,并结合国外的规定提出完善建议。 一、可得利益在我国合同法中的规定及使用情况 (一)可得利益在我国合同法中的规定 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即一方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数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造成的损失。这里所说的损失既包括受害人所遭受的全部损失,即积极损失,也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即可得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据此规定,损害赔偿就应该包括对受害人遭受的全部实际损失及可得利益损失的赔偿,这是完全赔偿原则的体现。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可得利益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可得利益是未来能得到的利益,合同当事人在违约的时候并不享有该利益,它是将来通过当事人的一定努力才能获得的;2、可得利益是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期待获得的利益,是当事人在订约时能够合理预见的利益;3、可得利益的获得必需具备一定的现

废品损失的核算.

实训四废品损失的核算 实训目的 1. 理解废品和废品损失的内涵; 2. 掌握“废品损失”账户的结构; 3. 熟练掌握废品损失的核算,重点掌握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及废品净损失的计算。 实训资料 一、蓝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各种费用分配表所列乙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1850元,应付生产工人工资650元,提取的生产工人职工福利费91元,制造费用749元,合计3340元。发现不可修复10废品件,按其所耗定额费用废品的生产成本。原材料定额费用为50元,已完成的定额工时120小时,每小时的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2元,制造费用2.2元。回收废品残料24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损失由本月同种合格品负担。 二、蓝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甲产品,本月投产300件,生产过程中发现20件产不可修复废品。合格品生产工时为8400小时,废品工时为600小时;甲产品成本明细几所列的全部生产费用为:直接材料24000元,燃料及21600动力元,直接人工费25200元,制造费用1440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原材料费用按合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比例进行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废品残料入库作价80元。不可修复废品按其所耗实际费用计算。 实训要求 根据实训资料一完成下列1—3项;根据实训资料二完成下列4—5项。 1. 计算乙产品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2. 计算乙产品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的净损失。 3. 编制归集乙产品可修复废品修复费用,以及结转乙产品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废品残值和废品净损失的会计分录。 4. 编制甲产品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表4-1) 表4-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5. 编制甲产品废品损失有关会计分录。

可得利益损失评估

性损失,即,在合同履行前并不为当事人所拥有的,而为当事人所期望在合同全面履行以后可以实现和取得的财产权利。通常情况下只要构成违约行为即可能导致对方可得利益的损失。 相关法律或规范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 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形势下审理民商事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九条:“在当前市场主体违约情形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违约行为通常导致可得利益损失。根据交易的性质、合同的目的等因素,可得利益损失主要分为生产利润损失、经营利润损失和转售利润损失等类型。生产设备和原材料等买卖合同违约中,因出卖人违约而造成买受人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生产利润损失。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合同以及提供服务或劳务的合同中,因一方违约造成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经营利润损失。先后系列买卖合同中,因原合同出卖方违约而造成其后的转售合同出售方的可得利益损失通常属于转售利润损失”。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生产利润损失评估: 如:因一方延期交付(或延期调试)设备、原材料或交付的设备、原材料质量不符合约定而导致另一方延误生产期间的损失; 2、经营利润损失评估: 如:因一方违约解除承包、租赁等合同或者解除合同后不及时交接承包、租赁物(包括车间、厂房、生产用特种车辆等)的行为而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 3、转售利润损失评估: 如:因一方延期交付合同标的物或交付的标的物质量、数量不合约定,致另一方向第三方转售的交易失败而受到的损失。 “众智评估”——大胆并不断创新出一批与诉讼相联系的特色评估服务产品—特别是将交通事故导致的车辆贬值损失评估、停运损失评估、合同违约导致的可得利益损失评估等产品率先推向市场,填补了价格评估市场的一个又一个空白。 “众智评估”——以专业和创新能力郑重承诺:只要客观上具有现实市场交换价值的物、权利以及各类经济损失,我们“众智评估”专业团队都有能力做出论证缜密、结论客观、效力权威的鉴定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