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疾病的诊断概要.
- 格式:ppt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48
总论——第一章绪言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对妇科外治法的记载最早见于:A.《黄帝内经》B.《金匮要略》C.《千金要方》D.《产宝》E.《妇人大全良方》2.*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是:(六版)A.《经效产宝》B.《济阴纲目》C.《妇人大全良方》D.《胎产书》E.《证治准绳·女科》3.*妇科第一张方剂,四乌贼骨一芦茹丸出自哪本书:A.薛己《女科撮要》B.张景岳《妇人规》C.《内经、素问、腹中论》D.万全《广嗣纪要》E.《金匮要略》4.*妇女的主要生理特点是:A.经、带、胎、产 B.经、孕、产、乳C.冲、任、督、带 D.胞宫、天癸E.经、孕、杂、产5.*下列何项不是妇女在病理上特有的疾病:A.月经病 B.带下病 C.外感病 D.妊娠病 E.产后病6.“五不女”的病名出自下列哪本著作:A.《经效产宝》B.《傅青主女科》C.《广嗣纪要》D.《妇人良方大全》E.《十产论》7.*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概括起来是:A.妇科病的四诊概要 B.妇科病的治疗大法 C.胎前,产后,杂病,临产D.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杂病 E.妇科病的病因病机8.*出于宋代的妇产科专著为:A.陈自明著《妇人大全良方》B.亟斋居士著《达生篇》C.吴谦等编著《医宗金鉴》D.陈念祖著《女科要旨》 E.沈尧封著《沈氏女科辑要》9.下列妇科著作,不属清代作品的为:A.《傅青主女科》B.《女科经纶》C.《胎产心法》D.《坤元是宝》E.《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10.*妇产科发展成为专科的时代是:A.秦汉时代 B.隋代 C.宋代 D.唐代 E.明代11.*“睡,忍痛,慢临盆”临产六字真言出自哪一本著作:A.清代阎城斋的《胎产心法》B.清代张曜孙的《产孕集》C.清代汪朴斋《产科心法》D.清代亟斋居士的《达生篇》E.唐代昝殷的《经效产宝》12.*我国现存最早的对女子生理病理有较系统论述的医书要数:A.《千金要方》B.《黄帝内经》C.《经效产宝》D.《妇人良方大全》 E.《诸病源候论》13.*“五不女”是指:A.脉、角、纹、骡、鼓 B.骡、纹、石、革、脉 C.纹、螺、石、瘕、角D.螺、纹、鼓、革、石 E.螺、纹、革、角、疝(二)多项选择题1.*清代以近的妇产科专著为:A.《傅青主女科》B.《达生篇》C.《沈氏女科辑要》D.《女科玉尺》E.《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2.*下列属于明代妇产科专著的是:A.《广嗣纪要》B.《医林改错》C.《景岳全书·妇人规》D.《女科证治准绳》E.《血证论》3.*下列属于宋代妇产科专著的是:A.《经效产宝》B.《十产论》C.《妇人大全良方》D.《胎产经验方》E.《卫生家宝产科备要》4.*下列疾病在《内经》中论及的为:A.血崩B.月事不来C.痛经D.不孕E.石瘕5.*解放后,由于中西医共同努力,妇产科取得成绩有:A.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宫外孕 B.针灸纠正胎位 C.中医中药治疗子宫颈癌D.中药引产 E.编著《医林改错》6.*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下列哪几项是错误的A.《金匮要略》B.《千金要方》C.《黄帝内经》D.《胎产书》E.《经效产宝》7.*唐宋时期,最有影响的妇产科专著是:A.《千金要方》B.《经效产宝》C.《妇人良方大全》D.《十产论》E.《外台秘要》8.下列妇产科专著,哪些是宋代的:A.杨子建的《十产论》B.薛轩的《坤元是保》C.李师圣的《产论》D.王焘的《外台秘要》E.吴道源的《女科切要》9.*明代著名医家万全,在妇产科方面的代表著作有:A.《妇人良方大全》B.《广嗣纪要》C.《达生篇》D.《妇人秘科》E.《济阴纲目》10.下列妇科专著,哪些是明代作品:A.吴谦的《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B.沈尧封的《女科摄要》C.武子望的《济阴纲目》D.傅山的《傅青主女科》E.万全的《广嗣纪要》11.*下列妇科名著的作者姓名,哪几项是错误的:A.《达生篇》一亟斋居土 B.《广嗣纪要》一万全 C《傅青主女科》—陈自明D.《济阴纲目》一武之望 E.《经效产宝》一张景岳12.*朱丹溪提出的安胎圣药是:A.阿胶 B.菟丝子 C.黄芩 D.桑寄生 E.白术13.*下列哪两项是朱丹溪提出的诊治产后病的观点:A.凡看妇人病,入门先问经 B.凡看产后病,须问恶露多少、有无C.产后无得冷虚,当以大补气血为先 D.虽有杂证,以末治之 E.妇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二、填空题1.*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来研究妇女和的一门临床学科。
妇产科主要症状的诊断思路1阴道流血1.1阴道流血与年龄的诊断思路1.2阴道流血不同类型的诊断思路2异常白带的诊断思路3下腹部疼痛3.1下腹痛起病缓急的诊断思路3.2下腹痛部位的诊断思路3。
3下腹痛性质的诊断思路3。
4下腹痛与月经周期关系的诊断思路3。
5腹痛放射部位的诊断思路3。
6腹痛伴随症状的诊断思路4外阴瘙痒的诊断思路5下腹部肿块的诊断思路5。
1肿块性质的诊断思路5.2下腹部肿块部位的诊断思路6闭经的诊断思路6.1原发性闭经的诊断思路6。
2继发性闭经的诊断思路妊娠诊断规范1妊娠的分期妊娠期全过程从末次月经开始计算,平均280日(40周),临床上分为3个时期:13周末之前称为早期妊娠,第14-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
2妊娠的病史采集2.1现病史性生活:注意未婚者是否有性生活。
避孕史:采用何种避孕方式。
停经史:末次月经的时间。
月经规律者一旦月经过期10日以上,应高度怀疑妊娠。
停经是妊娠最早出现的症状,但不是妊娠的特有症状。
早孕反应:一般在停经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欲减退、偏食、恶心、呕吐等症状,称为早孕反应,多在妊娠12周左右自行消失。
尿频:增大的子宫压迫膀胱所致,当子宫增大超出盆腔后,可自然消失.是否存在尿频也受环境温度及饮水量的影响.乳房:体积逐渐增大,有胀痛感。
哺乳期妇女有无乳汁明显减少情况。
确认孕妇的意愿:是要求终止妊娠还是准备正常生育。
如要求终止妊娠应有孕妇的签字确认。
2。
2既往史以往月经是否规律。
以往有无妊娠史及妊娠的结局。
有无其他重要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及治疗情况。
有无手术及外伤史。
有无药物过敏史。
3体格检查3.1普通项目测血压、脉搏、体温。
全身体格检查,重点是心肺听诊和肝脾触诊。
3。
2乳房检查乳房是否有明显的静脉显露、乳头增大、乳头乳晕着色加深,乳晕周围是否有皮脂腺增生引起的深褐色结节(蒙氏结节).3.3妇科检查阴道粘膜和宫颈阴道部充血呈紫蓝色。
浅谈中医妇科诊疗常规摘要】从中医妇科学出发,对中医妇科疾病的定义,女性生理、病理,妇科常见病的症状,妇科疾病治疗概要及预防与保健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医妇科学女性的生理、病理妇科常见疾病1 中医妇科学的定义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
中医妇科学就是要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系统地研究妇女生理、病理特点和特有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
2 女性的病理2.1病因2.1.1外感因素:寒、湿、热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2.1.2情志因素:怒、思、恐的致病特点。
2.1.3生活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过度、跌仆损伤。
2.1.4体质因素:不同的体质决定着疾病的种类、性质、转归,并与预后有密切相关。
2.2病机2.2.1脏腑功能失常。
2.2.2气血失调。
2.2.3直接损伤冲任与胞宫。
3 妇科疾病的诊断要点3.1四诊要点3.1.1问诊:包括问年龄、主诉、现病史、月经史、带下、胎产史、既往史、家族史、个人生活史等。
3.1.2望诊:包括望月经、望带下、望恶露、望前后二阴等。
3.1.3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等。
3.1.4切诊:包括切脉(常脉与病脉)和触诊(触按胸腹有无包块及包块的性质)。
3.2辨证要点及常见证型3.2.1脏腑辨证证型: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肝气郁结、肝郁化火、肝经湿热、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脾虚血少、脾虚湿盛、脾失统摄、脾气下陷。
3.2.2气血辨证证型:气病(气虚、气郁、气滞)、血病(血虚、血瘀、血热、血寒)。
4 妇科疾病治法概要4.1补肾滋肾:补肾是治疗妇产疾病的重要法则,根据病情,选用温肾助阳,滋肾养阴,育阴潜阳,阴阳并补等法则辨证论治。
4.2疏肝养肝:肝气郁结者,疏之,泄之;肝其上逆者,柔之,缓之;肝阳偏亢者,抑之,平之。
疏肝养肝是治疗妇科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故有“调经肝为先,疏肝经自调”的说法。
4.3健脾和胃: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宜补益脾胃;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宜补中益气,升阳举陷;脾胃不和,胃气上逆,当辨其寒热,降逆止呕;脾虚夹湿,痰湿阻于胞络,宜健脾化痰,调经止带。
1.《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该书最早描述了妇女特有的生殖脏器并记载闭第一首妇科方剂是四乌贼骨—芦茹丸。
2.《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3.《达生篇》中提出的临产六字真言是睡,忍痛,慢临盆。
4.《金匮要略》开创了妇产科辨证论治和外治法治疗妇科病的先河。
5.宋代:妇产科开始独立分科;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为历史上第一部妇科与产科合论的妇产科专著“妇人血为根本”。
第一章女性解剖生理特点1、子宫,又名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胞室、血室。
2、子宫的功能是:排出月经,孕育胎儿(分泌带液,排出恶露),特点是亦藏亦泻,藏泻定时。
3、阴道是连接子宫与阴户的通道,也是胎儿娩出的通道,故又称产道、子肠。
4、阴户:又称四边、产户,指女性外阴,包括阴道前庭及其两侧的大小阴唇,前面的阴蒂和后面的阴唇系带,会阴。
5、《诸病源候论》“已产属胞门,未产属龙门;未嫁属玉门。
”6、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月经来潮标志女性发育成熟;月经周期一般28~30天;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经期,正常为3~7天。
定期两月一至者为“并月”;三月一至者为“居经”或“季经”;一年一至者为“避年”;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者为“暗经”;妊娠早期,个别妇女仍按月经周期有少量出血而无损胎儿者称为“激经”。
7、月经产生机理:月经的产生是肾—天葵—冲任—子宫相互调节,并在全身脏腑、经络、气血的协调作用下,子宫定期藏泻的结果。
《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葵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人脉虚,太冲脉衰少,天葵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细目一:骨盆1.骨盆的构成2.骨盆的平面细目二:外生殖器外阴的范围、组成和功能细目三:内生殖器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2.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细目四:胞宫中医学对胞宫形态与功能的认识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细目一:月经与性周期的调节1.月经的临床表现2.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3.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4.脑下垂体及其性功能调节激素5.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细目二:中医对月经产生机理的认识天癸、脏腑、气血、冲任督带与月经的关系细目三:妊娠生理胎儿附属物的功能细目四:正常分娩1.决定分娩的因素2.分娩先兆3.产程分期细目五:正常产褥产褥期母体变化第三单元诊断概要细目一:妊娠诊断1.早期妊娠的诊断2.中、晚期妊娠的诊断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细目二:产前检查1.预产期推算2.产科检查细目三: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适应证和临床意义1.宫颈刮片检查2.基础体温测定3.输卵管通液检查4.诊断性刮宫5.阴道后穹窿穿刺6.b超检查第四单元治法概要细目一:内治法1.中医妇科常用治法2.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治疗细目二:外治法局部治疗方法及适应证第五单元月经病细目一: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2.月经后期3.月经先后无定期4.月经过多5.月经过少6.经期延长7.经间期出血8.清经散、两地汤、保阴煎、定经汤、艾附暖宫丸的药物组成及功能主治细目二:崩漏1.概念2.诊断与鉴别诊断3.辨证论治4.清热固经汤、固本止崩汤的药物组成及功能主治细目三:无排卵型功血1.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中、西医治疗细目四:排卵型功血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中、西医治疗细目五:闭经1.概念2.病因及分类3.与生理性停经的鉴别4.辨证论治5.西药人工周期疗法细目六:痛经1.概念2.与异位妊娠的鉴别3.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常用穴位细目七:经行诸证1.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2.经行吐衄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细目八:更年期综合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论治4.雌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相关内容:。
妇科常见病的临床诊治
关博敬
【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
【年(卷),期】2001(014)003
【摘要】@@ 在临床中较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包括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等.患有此类疾病以后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尽快解除患者的病痛,我们根据患者的不同疾病,采取相应治疗方法,从而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结果.
【总页数】2页(P232-233)
【作者】关博敬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业集团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相关文献】
1.羊几种常见病的临床诊治 [J], 郭景华
2.第八届更年期妇科常见病与妇科内分泌会议通知 [J],
3.第八届更年期妇科常见病与妇科内分泌会议通知 [J],
4.第八届更年期妇科常见病与妇科内分泌会议通知 [J],
5.第八届更年期妇科常见病与妇科内分泌会议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