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d_长基岭隧道贯通方案2012.3(1)
- 格式:pdf
- 大小:281.86 KB
- 文档页数:13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隧道贯通施工专项方案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新建浦城至梅州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PM-3标段下官寮2号隧道贯通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复核:审核: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浦梅铁路PM-3标工程指挥部二○一七年七月目录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21603 一、编制依据、原则 PAGEREF _Toc21603 1HYPERLINK \l _Toc24165 1.1 编制依据 PAGEREF _Toc24165 1HYPERLINK \l _Toc5075 1.2 编制原则 PAGEREF _Toc5075 1HYPERLINK \l _Toc22748 二、工程概况 PAGEREF _Toc22748 2HYPERLINK \l _Toc31413 三、施工进展情况 PAGEREF _Toc31413 2HYPERLINK \l _Toc8059 四、施工方案 PAGEREF _Toc8059 3HYPERLINK \l _Toc15017 4.1 贯通总体方案 PAGEREF _Toc15017 3HYPERLINK \l _Toc4938 4.2 施工准备 PAGEREF _Toc4938 3HYPERLINK \l _Toc30424 4.3 施工步骤 PAGEREF _Toc30424 4HYPERLINK \l _Toc11 五、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1 5 HYPERLINK \l _Toc5198 5.1 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5198 5HYPERLINK \l _Toc9635 5.2 开挖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_Toc9635 7HYPERLINK \l _Toc11836 5.3 超前小导管施工技术保证措施PAGEREF _Toc11836 8HYPERLINK \l _Toc10710 5.4 钢架支护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0710 8HYPERLINK \l _Toc21833 5.5 锚杆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1833 9HYPERLINK \l _Toc7386 5.6 锁脚锚管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7386 9HYPERLINK \l _Toc14933 5.7 钢筋网片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14933 10HYPERLINK \l _Toc20366 5.8 喷混凝土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PAGEREF _Toc20366 10HYPERLINK \l _Toc10326 六、贯通段施工应急措施 PAGEREF_Toc10326 10HYPERLINK \l _Toc28758 6.1 塌方的预防 PAGEREF _Toc28758 10HYPERLINK \l _Toc3649 6.2 救援措施 PAGEREF _Toc3649 11 HYPERLINK \l _Toc19435 6.3 塌方处理措施 PAGEREF _Toc19435 12HYPERLINK \l _Toc8478 6.4 其他 PAGEREF _Toc8478 15一、编制依据、原则1.1 编制依据1.1.1新建浦城至梅州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下官寮2号隧道施工图及相关参考图;1.1.2《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1.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1.1.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1.1.5《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1.1.6超前地质预报测试报告;1.1.7下官寮2号隧道施工组织设计;1.1.8贯通点施工现场踏勘调查资料;1.1.9本单位在铁路隧道方面的科技成果、工法成果、施工技术水平、装备能力以及多年来积累的施工实践经验。
***控制测量设计方案一执行的标准和规范(一)《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二)《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TB10054)(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程》(GB/T18314-2001)(四)***铁路建设相关文件的规定二、概况***位于仁化县周田镇塘富村西北约400m的丘陵地区,属于剥蚀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高程为100-200m,相对高差20-160m,隧道最大埋深约151m,隧道两端洞口地形坡度不同,赣州端洞口较缓,坡度在10°至20°,韶关端洞口相对较陡,坡度20°至30°,隧道起讫里程为DK146+108-DK148+198,长度2090m,隧道全段位于R=2800m的曲线上,隧道纵坡为-5.4‰、 -4.0‰的下坡。
三、平面控制测量1.洞外平面控制测量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测定相向开挖洞口各控制点的相对位置并和路线中线联系,以便指导隧道开挖,使隧道照设计的方向按规定的精度贯通。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GPS控制点布置情况和地表、地形条件。
拟采用四等导线建立控制网。
对设计院给出GPS点进行复测,确认误差在容许范围内后,采用一级导线点D004、D003、D002、D00 1、D005、D006、G-D0151作为进洞放样校核。
然后用这些控制点作为进洞开挖放样依据。
随着坑道的向前掘进,再将洞口控制坐标,方向及洞口水准点的高程传递到洞内,再用导线的方法建立洞内平面控制网,指导开挖方向,并作为洞内衬砌及建筑放样的依据。
根据本标段施工环境和条件,决定采用利用D001、D002、D003、D004,D005、D006、G-D015点建立四等导线网进行控制测量,用索佳230R全站仪(角度:±2″,距离:2+2×10-6D(mm)对点观测。
四等导线网布设如图一:隧道中心线隧道出口隧道进口D004D001D003D002D006D005G-D015图一表一四等导线的精度指标:注:表中n为测站数,表二四等导线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2.洞外高程控制测量洞外高程采用四等三角高程准测量方法,往返观测,闭合到设计院给出的高程点上,确定精度满足后,方可依次传递洞内。
***隧道贯通方案一、编制原则及依据:1、根据**铁路*******标《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有关隧道施工的内容;2、隧道施工设计文件施工图及有关参考资料;3、现场实地勘察调查资料、技术核对资料及设计技术交底文件;4、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及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5、坚持现场考察地形地貌,结合施工经验,合理确定方案的原则。
二、工程概况***隧道起讫里程为DK***+***~DK**8+***,全长为1323m,为双线隧道,全隧道位于直线地段,洞内线路坡度为5.4‰的单面下坡,隧道位于陕北黄土梁峁区,地形起伏较大。
隧道由**端向**端单头掘进,目前***隧道掌子面里程为DK***+***。
***隧道目前已进入**端Ⅴ级围岩施工,采用Ⅴ级围岩加强复合式衬砌,全断面设置I20b型钢钢架,间距为60cm/榀,拱部设置φ42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
目前隧道掌子面处洞身埋深约为20m,由于**端地势较陡峭,随着开挖施工,洞身埋深将会越来越浅。
**端洞身范围内涉及地层主要为砂岩夹泥岩(P2Ss+Ms),广泛出露,褐红色、紫红色,砂岩成份以石英、云母为主,中-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质胶结,岩体较破碎,岩质一般,表层强风化,多风化成碎块状;泥岩,仅局部夹层,一般厚度约0.5m,层理发育,表层易风化,一般风化成碎屑状,风化层厚1~3m,主要发育有两组节理,多呈密闭结构,节理张开,无填充,将岩层切割呈块状,围岩稳定性差,开挖过程中易发生拱顶掉块现象。
三、隧道贯通方案在洞口出洞地段、浅埋段或断层破碎地段,为确保洞身开挖的安全,应选择合理的开挖方式,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方能进行隧道开挖施工。
为实现安全施工,保证工程质量,使隧道顺利贯通,必须遵循“重预报、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少扰动、快支护、多方法、勤量测”的原则,尽量减少毛洞的跨度,为围岩保持稳定创造良好的条件。
根据***隧道**端洞口工程地质情况以及洞口段围岩支护级别来看,目前有两种出洞方案可予以考虑:上台阶正常开挖出洞、小断面中导坑超前法。
科技创新导报长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 前言由于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带有误差,因此贯通实际上总是存在偏差的。
隧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可能发生在空间的三个方向中,即沿隧道中心线的长度偏差,垂直于隧道中心线的左右偏差(水平面内)和上下的偏差(竖直面内)。
第一种偏差只对贯通在距离上有影响,对隧道的质量没有影响,而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对隧道质量有着直接影响,所以这后两种方向上的偏差又称为贯通重要方向的偏差。
贯通的容许偏差是针对重要方向而言的。
2 工程概述西部开发省际公路重庆至长沙公路(简称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08)01(b)-0153-02渝湘高速公路)D14合同段的肖家坡隧道位于重庆市黔江区石会镇中元和沙坝乡之间,为一座上、下分离的高速公路长隧道。
左线起讫桩号为ZK51+386~ZK54+105,全长2719m;右线起讫桩号为YK51+400~YK54+130,全长2730m。
隧道线形为:左线洞身为左偏.. 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右线洞身为左偏R-4000m+右偏R-4000m圆曲线组成的复合线形,进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4000m,出口左右洞平曲线半径均为R-2600m;左右线纵面均为-1.950%的单向坡,隧道最大埋深约460m;进出口地形较平缓,黔江端洞门依据地形左线设置为削竹式洞门,右线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彭水端洞门设置为端墙式洞门,在隧道内设置4处行人横洞,3处行车横洞。
该隧道施工采用导坑开挖及全断面开挖先墙后拱法施工。
由于本隧道较长,采用两头掘进,不可能主洞贯通后进行二衬,因此测量精度关系到整个隧道的施工进行及质量,故对测量的要求很高。
隧道的贯通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3 选择贯通测量方案为了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改善通风状况及劳动条件,故该隧道采用进、出口两个工作面相向掘进。
为了保证各掘进工作面沿着设计的方向掘进,使贯通后接合处的偏差不超过《工程测量规范》允许的限差要求,满足隧道贯通的精度,所以贯通测量的方表2 RI对应值一层次有关元素起支配作用。
黄板桥2#隧道贯通方案一、编制依据⑴《长沙至玉屏段施工图黄板桥2#隧道设计图》;⑵《黄板桥2#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⑶国家有关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⑷施工现场调查、地形复测所掌握的资料;⑸我单位目前的施工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备能力及对黄板桥2#隧道的理解。
二、工程概况和施工说明黄板桥2#隧道位于剥蚀构造低山丘陵区,隧道进口里程为:DK322+299,出口里程为:DK324+064,隧道全长1765米,为双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为148米,隧道洞身最小埋深为30米。
由黄板桥2#隧道出口向进口施工,向进口方向掘进里程为DK323+170,施工长度为894米围岩为Ⅳ级,仰拱至掌子面安全步距为80米,二次衬砌至掌子面安全步距为120米。
此工作面已经在6月12日停止了掌子面掘进和加快后续部分施工。
黄板桥2#隧道进口向进口方向施工,施工里程为DK323+110,施工长度为811米,仰拱至掌子面安全步距为60米,二次衬砌至掌子面安全步距为90米。
截止2012年6月12日,隧道贯通长度仅剩余60米。
该地段掌子面岩体为四级围岩,该地段岩体整体基本完整,岩层层面清晰,岩节理裂隙发育较好,明显成组节理,弱风化,地下水不发育。
掌子面状态为正面无掉块。
经过对地质素描资料分析,认为该段围岩情况与设计资料相符,设计支护参数无需进行变更修改。
三、施工方案工法不变。
施工稳中求快,开挖进尺保持在每循环2米,开挖后及时按根据围岩现状,目前黄板桥2#隧道出口方向保持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设计要求支护,并及时施工仰拱以封闭成环。
整个施工必须做好围岩监控量测工作。
贯通前测量组必须进行一次贯通前导线控制测量,确保测量能够准确控制隧道的高程和中线位置,减少贯通误差,提供里程计算从而指导隧道准确贯通。
导线测量采用徕卡1201全站仪,由黄板桥2#隧道进口两个控制点JM7403、JM7312引入的控制点CYLJKZ1和CYLJKY1,出口两个控制点JM7405、JM7406引入的控制点CYLCKZ1和CYLCKY1,进行测量。
隧道贯通方案专项施工方案TA1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注:本表一式4份,承包单位2份, 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3标段那莫二号隧道进口贯通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单位:单位主管:技术负责人:审核人:复核人:编制人:编制日期:目录1、编制依据 ................................................................. . (1)2、工程概况 ................................................................. . (1)3、施工现状 ................................................................. . (1)4、贯通区间内情况 ................................................................. . (2)4.1、贯通区间设计支护参数 .....................................................................24.2、贯通区间地质描述 ..................................................................... .. (2)5、施工进度计划 ................................................................. .. (3)6、贯通总体施工方案 ................................................................. (3)6.1贯通总体施工思路 ..................................................................... .. (3)6.2 开挖工法 ................................................................. (4)6.3 隧道贯通误差测量及调整 (7)6.4 超前地质预报 ................................................................. . (8)6.5监控量测 ..................................................................... (8)6、质量保证措施 ................................................................. .. (9)7、安全保证措施 ................................................................. .. (9)7.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97.2、危险源辨识及预控措施 ...................................................................107.3、现场贯通安全控制措施 ...................................................................118、环境保护措施 ................................................................. (12)9、水土保持措施 ................................................................. (13)10、文明施工 ................................................................. (13)11 应急预案 ................................................................. .. (13)11.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与职责 ...............................................................1311.2塌方的征兆 ..................................................................... . (14)11.3 应急准备 ..................................................................... . (15)11.4 应急救援预案 ..................................................................... ..............1711.5 应急救援队伍 ..................................................................... ..............1911.6 应急救援机构联系电话 ...................................................................19云桂铁路云南段站前工程III标段那莫二号隧道进口贯通专项施工方案那莫二号隧道进口贯通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国家、铁路总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2、国家和铁路总公司现行设计规范、施工指南、验收标准;3、云桂铁路云南段管理文件汇编、标准化管理文件;4、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设计文件、图纸、设计文件;5、云桂铁路云南段YGT-3标段现场调查的相关资料;6、云南省有关地方政策、法规;7、我单位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设备情况;8、《那莫二号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0、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 2003);11、丘北指工(2013)129号《丘北指挥部关于加强隧道贯通安全管理的通知》;12、超前地质预报报告2、工程概况那莫二号隧道位于广南,珠琳区间,为单洞双线隧道,线间距4.6m,隧道全长779m,进口里程DK438+183,出口里程为DK438+962,隧道最大埋深约89m ,全长779m。
南宁枢纽SN-2标花油山隧道4#斜井(DK29+045~DK29+350)花油山隧道4#正洞与迂回导坑贯通方案编制:罗运杰审核:文英审批:苏应毕中铁五局集团南宁枢纽第五项目部2012年10月23日花油山隧道4#正洞与迂回导坑贯通方案1.概述花油山隧道是南宁铁路枢纽头号控制性工程,全长5400米,计划今年12月10日贯通,它关系到广西第一条高铁——南宁至钦州客专今年内能否顺利开通。
该隧道位于南宁铁路枢纽南环线上,系浅埋暗挖双线隧道,隧道高8.95米、宽11.3米,地质结构全部为IV级以下软弱围岩,同时存在浅埋、偏压、岩溶、膨胀土等不良地质条件,易发生涌水、突泥。
本次要求突击施工的为4#斜井大里程方向,掌子面里程为DK29+067.4、仰拱填充里程DK29+050.4、二衬里程DK29+045.4,4#与5#斜井间穿越第三系泥质砂岩、含砾砂岩、围岩自稳性极差。
4#与5#斜井分界里程DK29+350,4#斜井大里程工作面剩余开挖282米、仰拱300米,二衬305米。
增设PDK29+07.49~PDK29+269.19迂回导坑,长度为261.7m。
为确保隧道正洞与迂回导坑安全、顺利贯通,特制定本方案。
2.施工计划截止到2012年10月23日,正洞上台阶掌子面DK29+230,迂回导坑小里程掌子面DK29+243.6,正洞与迂回导坑小里程作业面剩余13.6m,根据花油山隧道4#正洞与迂回导坑间目前围岩地质情况,以及近期施工进展情况,剩余13.6m开挖、支护约需要3天时间,计划贯通时间为2012年10月28日。
4#斜井进度示意图3.总体方案花油山隧道4#斜井正洞与迂回导坑贯通里程为DK29+240,根据花油山隧道4#斜井实际情况及安全要求,要求迂回导坑只对正洞小里程方向的上中台阶进行施工,当施工至DK29+240时掌子面停止施工,剩余的地段由正洞单向向迂回导坑口施工。
隧道贯通根据开挖揭露的围岩情况,采用三台阶法进行开挖支护施工,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开挖方式采用弱爆破,进行弱爆破开挖时应严格控制装药量,保证洞身围岩稳定。
浅谈长基岭隧道施工期间通风方案的确定摘要:本文主要通过介绍长基岭隧道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期间的空气质量要求、重点叙述了并通过计算确定了长基岭隧道进、出口的通风方案,从而达到长基岭隧道施工期间通风合理、安全、环保的目的。
关键词:隧道;通风;施工;方案一、概况:长基岭隧道是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控制性工程,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境内,为上、下行双向六车道分离式特长隧道,左线长3920m,右线长3940m。
根据整体施工安排,长基岭隧道采用钻爆法从进、出口相向掘进施工,隧道进口为反坡施工,依据隧道施工规范,在施工期间隧道内的空气指标和风压指标应满足如下要求:1、洞内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小于20%。
2、洞内气温不高于30℃。
3、有害气体浓度⑴、一氧化碳不大于30㎎/m³,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可为100㎎/m³,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⑵、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⑶、氮氧化物在5~8㎎/m³以下;⑷、甲烷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否则必须按煤炭工业部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有关的规定办理。
4、粉尘浓度含10%以上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得大于2㎎;含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每立方米空气中不得大于4㎎。
洞内风压指标为工作面风压不小于0.5mpa。
为了满足施工期间的环保要求,制定了长基岭隧道如下专项通风施工方案:二、长基岭隧道通风方案的考虑因素:1、风量计算考虑因素:风量计算主要从二个方面予以考虑,即按洞内最多工作人员所需的新鲜空气,计算出所需风量q1,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坑道内规定的最小风速,计算出所需风量q2;通过上述计算,取qmax=max(q1,q2),再考虑风管的损失率(百米漏风率β),即确定洞内所需的总供风量q机,从而确定风机的功率和风管的直径。
长基岭隧道进口施工均按无轨运输,采用巷道通风,隧道正洞均不设风门,采用射流风机辅助通风的混合通风模式。
毛爿山隧道安全施工方案一、施工方案本标段工程共有隧道1座,即毛爿山隧道长1260米,隧道拟安排2个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施工时采用双向掘进施工,以便于土石方调配需要,左右洞同时掘进施工。
本隧道为单向坡,从进洞口方向掘进施工为上坡方向施工,施工时对通风不利,但对排水有利,因而施工时加强通风。
在进洞口位置设置隧道施工拌和场地,隧道施工明洞采用明挖法,暗洞采用新奥法。
在施工过程中新奥法始终贯穿其中,定期用精密仪器对围岩变形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将结果反馈到临时支护设计过程中,以确定最佳支护方案和二次衬砌的时间,保证隧道安全保质施工。
对于隧道开挖产生的宕渣,大部分进行利用。
隧道施工遵循总原则是:疏排水、少扰动、管超前、短开挖、弱爆破、快喷锚、强支护、勤量测、早封闭。
具体施工安排如下:岭上隧道总长940m(单洞),其中隧道衬砌类型中明洞长98米,Ⅲ类围岩132m,占暗洞长15.7%,Ⅳ类围岩444m,占暗洞长52.7%,Ⅴ类围岩266m,占暗洞长31.6%。
根据工期要求、土石方调配、场地布置及工程实际情况等多种因素,拟安排1个施工队伍,先期安排三个月时间进行施工准备工作,后期预留一月进行收尾配套。
隧道施工配备砼拌和设备2套,砼输送泵2台(产量60m3/h),隧道掘进机2套,砼衬砌模板台车2辆,装载机2台,通风、排风设备2套,喷射砼设备4套,锚杆注浆机4套。
二、施工方法(一)、隧道开挖1、洞口段施工本标段洞口石质为Ⅴ类围岩,围岩岩质相对较差,根据设计采用明挖法施工。
为了避免对围岩的扰动,须按弱爆破、强支护的原则施工。
即放小炮、少装药、做好洞口天沟、截水沟和边沟等防护排水工程,明洞边开挖边进行人工刷坡,及时挂网锚喷砼固结山体,争取早进洞的原则。
2、洞身开挖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眼→装药→钻机后移→爆炮→通风排烟→出渣。
(1) Ⅳ、Ⅴ类围岩占隧道暗洞总长84.3%,围岩类别相对较差,根据围岩情况,断裂带的影响程度,隧道的形式,Ⅴ类围岩采用留核心环形开挖法,Ⅳ类围岩采用正台阶开挖法。
隧道贯通方案引言隧道建设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交通运输和物流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隧道贯通方案是指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为了确保顺利地贯通隧道,确保施工的安全和高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隧道贯通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隧道贯通方案的重要性隧道贯通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隧道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安全隧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存在一定的施工风险。
通过制定合理的隧道贯通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比如,在施工前进行充分的勘察和分析,确定地质情况和隧道稳定性,以便合理安排施工方法和工期。
2.工期控制隧道贯通是整个隧道工程的重要节点。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贯通方案,可以更好地控制工期,确保按时完成工程,并能够及时处理工程中的问题和难点。
同时,合理的贯通方案也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3.质量保证隧道贯通过程中的技术和操作都会对最终的工程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制定贯通方案,可以明确各个工序的质量要求,并通过科学的施工方法和监理措施,确保贯通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隧道贯通方案的实施步骤隧道贯通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有明确的步骤和计划。
以下是常见的隧道贯通方案的实施步骤:步骤一:前期准备在实施隧道贯通方案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包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分析,确定地质情况和隧道的稳定性,评估施工风险和问题等。
同时,还需要制定贯通方案的总体目标和工期计划,明确贯通过程中的重点任务和控制要点。
步骤二:施工策划根据前期准备的结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策划。
这包括确定具体的施工工序和方法,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
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要求和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步骤三:施工监理在隧道贯通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施工监理。
监理人员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确保施工符合贯通方案的要求。
技术交底记录T10-乐广高速公路一、工程概况长基岭隧道位于低山地貌区,最大埋深300m,隧道出口坡度40°~50°。
长基岭隧道地层复杂、断层发育,共有14条断层破碎带,出口端施工预计需穿越7条断层破碎带。
出口端隧道预计施工长度1500m,其中包括4处行人横洞,2处行车横洞,紧急停车带2处。
隧道开挖断面174m2,本区间隧道主要设计断面类型有S5a、S5b、S4a、S4b、S4c、SQ、S3b、ST3、ST4a、ST4b共10种衬砌断面型式,隧道按新奥法原理设计,以系统锚杆、格栅拱架、工字钢钢架、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组成初期支护与二次模筑混凝土相结合的复合衬砌型式。
辅助措施有超前小导管、大管棚和超前注浆。
断面形式见下图:隧道进洞段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光面爆破,施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进洞口段全为中风化灰岩,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作为施工的指导方针。
侧导洞及主洞均采用短台阶法开挖,侧导洞上、下台阶长度控制在3~5m,主洞上、下台阶长度控制在6~10m。
左、右导洞以3~5m长为一段交替开挖前进。
主洞与侧导洞步距控制在8~15m。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工序流程如图4-4所示。
主洞及侧导洞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碴采用挖机、装载机和自卸汽车倒运至弃碴场。
硬岩开挖,周边全部采取光面爆破控制成形,开挖循环进尺为1.0m。
采用S5a型衬砌断面支护。
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进尺,爆破器材等进行光面爆破设计。
爆破设计如图4-5所示。
a).根据围岩特点合理选择周边眼间距及周边眼的最小抵抗线,辅助炮眼交错均匀布置,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b).严格控制周边眼装药量,间隔装药,使药量沿炮眼全长均匀分布。
c).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起爆。
d).采用毫秒微差有序起爆,一般周边眼采用导爆索起爆,以减小起爆时差。
检查项目主要有:断面周边超欠挖检查;开挖轮廓圆顺,开挖面平整检查;爆破进尺是否达到爆破设计要求;爆出石碴块是否适合装碴要求;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80%,中硬岩≥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两次爆破衔接台阶不大于10cm。
长基岭隧道贯通测量方案21.1 工程概况 (2)1.1.1 工程位置及标段范围 (2)1.1.2 设计概况 (2)1.1.3贯通测量的要求 (3)1.1.4左右线贯通计划 (4)2.1贯通误差的估算 (4)2.1.1横向贯通误差的估算 (4)2.1.2竖向贯通误差的估算 (5)3.1贯通测量方案 (5)3.1.1作业技术依据及采用测量系统 (5)3.1.2调研与培训 (5)3.1.3 内外联测 (6)4.1贯通误差的测定、调整 (8)4.1.1贯通误差的测定 (8)4.1.2贯通误差的调整 (8)长基岭隧道贯通测量方案1.1 工程概况1.1.1 工程位置及标段范围T10标段位于韶关市境内,起点里程:K87+747,终点里程:K99+000,其中长基岭隧道位置及范围见图1-1图1-1 标段范围平面示意图1.1.2 设计概况1、主要技术标准本线路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20km/h,桥涵设计汽车荷载为公路-Ⅰ级。
2、长基岭线路平、纵断面设计隧道进口左线位于半径为2400m的圆曲线上,右线位于半径为2380m 的圆曲线上,左右线测设线之间间距为33m左右;隧道中部位于直线上,左右线测设线之间距离为41m左右;隧道出口左线位于半径为2000m的圆曲线上,右线位于半径为2100m 的圆曲线上,左右线测设线之间间距为36m左右。
由于受隧道进出口构造物对标高要求的限制,隧道左右线分别采用-1.49%及-1.485%的单向下坡。
3、长基岭隧道及辅助施工横洞设计长基岭隧道、龙归隧道及辅助施工横洞设计概况见表1-2。
表1-2 隧道及辅助施工横洞设计概况表1.1.3贯通测量的要求1、纵向贯通要求高速公路隧道的纵向贯通误差影响隧道中线长度,只要它不低于线路定测精度的1/2000,就能满足铺轨的要求,不会造成对线路坡度的有害影响。
因此在规范中没有单独列出纵向贯通要求。
2、横向贯通要求对于高速公路隧道来说,横向贯通精度显得至关重要。
长基岭隧道贯穿测量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 工程位置及标段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 设计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贯穿测量旳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左右线贯穿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贯穿误差旳估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横向贯穿误差旳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竖向贯穿误差旳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贯穿测量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鸦髻岭隧道贯通施工方案7、隧道贯通测量控制7.1作业依据按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规定的测量方法及技术指标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进行贯通测量作业。
7.2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表6.2.1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表6.2.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的技术要求表6.2.3水准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表6.2.4水准测量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7.3隧道贯通误差预计(1)、隧道容许贯通中误差的确定参照《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4.1.4条规定,林屋隧道洞外控制测量横向贯通中误差M 外应小于等于45mm ,洞内控制测量横向贯通中误差M 内应小于等于60mm ,洞外、洞内控制测量综合影响横向贯通中误差M 应小于等于75mm 。
(2)、平面贯通误差预计 a 、洞外横向贯通误差预计林屋隧道进口进洞点为DX740,定向点为DX741;出口进洞点为DX742,定向点为DX743;贯通里程为ZK223+824.5,其坐标X=2633644.161m,Y=491926.647m,切线方位角为175°05′37.5″。
计算出林屋隧道洞外GPS 控制网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值为:2221m m M +=外222211⎪⎪⎭⎫⎝⎛+⎪⎪⎭⎫ ⎝⎛=ρρββm S m S=7.93mm以上计算结果表明洞外GPS 控制网实际精度满足洞外控制测量对横向贯通中误差应小于45mm 的要求。
b 、洞内贯通误差预计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采用一级导线测量,控制一级导线测角中误差:m β=±5.0″,边长精度按1/35000考虑。
现设计洞内导线边长约为200m ,进行洞内横向贯通中误差预计。
洞内导线R X 、d Y 计算表由洞内测角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24.492062651000412580552mm R m m x y =⨯⨯==∑ρββρ=206265″m β=±5.0″由洞内测距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 yl =±∑2Y l d lm =±12.53mmlm l=1/35000 则由洞内测角和测距误差引起的横向贯通中误差:m 内=±22yl y m m +β=±50.81mm <±60mm (允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