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动漫火车感统训练方案系列1
- 格式:ppt
- 大小:182.00 KB
- 文档页数:43
动漫火车亲子中心前庭平衡功能及训练家长在对孩子早期教育时更喜欢训练孩子认字、算数、背儿歌、背唐诗等,但是,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他就不能够把你教的知识记住,也不可能坐下来好好听讲。
所以,家长应该注意训练孩子的集中注意力能力。
心理学家研究衰表明,注意力与前庭平衡能力有关。
一、平衡感是人类行动的基础前庭器官是大脑中的重要器官,控制人的重力(地地岛球弓力)感和平衡感。
人对重力的感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方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平衡能力主要来自人身体骨架和中枢(脊髓遗)神绅经的功能,以协调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运动。
平衡能力的发展从母体的胎位变化就开始了,出生后,罢婴儿由平躺、翻翻身、坐、、爬,才能站立起来,进而灵活操纵大小肌肉肉,这些运动助既是孩子平衡能力的体现,又在不断地进一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是今后一切行动的基础。
平衡感发展不良会出现什么问题呢?研究发现,平衡感发育不良会造成儿童站无站相、坐无坐相、容易跌倒、拿东西不稳、走路撞墙、心烦气躁、好动不安、眼睛不能盯住目标、人际关系不良、有攻击性,甚至由于脑机能不全,影响语言能力发展及左脑的组织、逻辑能力等。
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学习能力,例如,在学校里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缺乏自信心。
上课不自觉地下位子走动,扭动身体,控制不住自己的手和嘴,接老师的话茬,不能听老师的指令,不会做操,不爱写字和读书,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经常磕磕碰碰,喜欢爬高,绕圈子跑,旋转不晕,怕走平衡木等等。
他们比一般孩子更容易给家长添麻烦,挑三拣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
有些孩子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语言表达困难等。
有的孩子自己学不到东西,也影响课堂纪律,让老师感到很头疼。
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胎位不正、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足、过早地长时间使用学步车等。
感统训练教案坐姿转动躯干摸玩具
教学目标: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促进身体平衡与本位感觉。
教学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游戏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一)打招呼,相互问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
(二)带领学生做热身活动:踩线走。
二、新授
(一)出示玩具,引发兴趣
(二)教师讲解规则,提出要求
操作方法:
1.让孩子盘坐在垫子上,背部挺直,拿着孩子喜欢的玩具在孩子身体的左侧(玩具的高度适中),辅助孩子转动躯干,让他用右手触摸玩具,恢复原来的盘坐坐姿,再一次辅助转动躯干,用右手触摸玩具,重复做20到30次。
2.将玩具换在孩子身体的右侧(玩具的高度适中),辅助孩子转动躯干,让他用左手触摸玩具,恢复原来的盘坐坐姿,再一次辅助转动躯干,用左手触摸玩具,重复做20到30次。
三、学生练习操作。
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案例推荐幼儿园感统训练优秀案例推荐感统训练是幼儿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注意力和学习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感统训练案例。
案例一:平衡能力训练某幼儿园在感统训练中注重平衡能力的训练。
在室内运动场上,幼儿园教师设置了许多不同形状、高度和难度的平衡球、木板和梯子等训练器材。
教师向幼儿提供引导,并规定每个训练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限制条件,引导幼儿在平衡器材上完成平衡训练。
同时,教师在旁边注视并随时指导,鼓励幼儿继续尝试。
此种训练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勇气和自信心。
案例二:动感游戏训练某幼儿园将感统训练融入了游戏中。
幼儿园教师通过制定不同的游戏规则和带有竞争性的游戏,让幼儿经过奔跑、跳跃和转圈等方式来锻炼身体协调性。
幼儿园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大小与数量等细节处,也能够激发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游戏的理解。
此种训练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身体协调性,还能够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和天赋。
案例三:音乐感统训练某幼儿园注重整合幼儿的音乐素养和感统训练。
教师通过跳舞指导幼儿的节奏和合理的身体运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感性。
同时,将音乐和新知识融为一体,在舞蹈教学中引入英文单词或课程知识点的讲解,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记忆力。
此种训练方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和音乐感性,还能够通过舞蹈让幼儿更方便地接受新知识。
结语综上所述,幼儿园感统训练非常重要,以平衡训练、动感游戏和音乐感统训练为重点,全方位地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
同时,这些训练也是趣味性十足的活动,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享受乐趣、收获启发。
跆拳道小火车训练教案第一节,热身活动。
1. 热身慢跑,在训练开始前,让学生进行5-10分钟的热身慢跑,以增加身体的温度和心率,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2. 关节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关节活动,如旋转手腕、摆动臂部等,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第二节,基本动作练习。
1. 踢腿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踢腿练习,包括前踢、侧踢、后踢等,以提高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
2. 拳法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拳法练习,包括直拳、勾拳、上勾拳等,以提高拳击技巧和速度。
3. 步法练习,让学生进行基本的步法练习,包括前进步、后退步、侧移步等,以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第三节,小火车训练。
1. 组织学生排成一列,站在一起,保持一定的距离。
2. 指定一名学生作为“头车”,其余学生依次排成一列,站在“头车”的后面。
3. “头车”开始跑动,其余学生紧随其后,保持一定的距离。
4. 老师可以在训练过程中指定一些动作,如踢腿、拳击等,让学生在跑动的同时进行这些动作。
5. 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训练的难度,如增加跑动的速度、增加指定动作的次数等。
第四节,收尾活动。
1. 放松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放松活动,如拉伸运动、深呼吸等,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疲劳。
2. 总结训练,老师可以对本次训练进行总结,指出学生在训练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 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在训练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激励他们在以后的训练中继续努力。
通过以上的训练教案,我们可以看到跆拳道小火车训练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
首先,在热身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慢跑和关节活动来增加身体的温度和灵活性,为后续的训练做好准备。
其次,在基本动作练习中,学生可以通过踢腿、拳法和步法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
最后,在小火车训练中,学生可以通过跑动和指定动作的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协调性和反应能力。
跆拳道小火车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儿童感统训练教案感统训练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程》的第二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意义和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具体实践操作环节将围绕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三个方面的训练展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通过感统训练提高自我调节能力,改善注意力、情绪控制等方面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的基本训练方法,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训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感觉统合训练方法的掌握与运用。
教学重点:感觉统合基本理论的理解、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感觉统合训练器材(如平衡木、触觉球、跳绳等)。
2. 学具:学生用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学生因为感觉统合问题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引出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0分钟)介绍感觉统合的基本理论、意义及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的特点。
3. 触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触觉球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触觉球训练。
(3)学生进行触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4. 前庭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平衡木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平衡木训练。
(3)学生进行前庭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5. 本体觉训练(15分钟)(1)教师示范跳绳的训练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跳绳训练。
(3)学生进行本体觉训练的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2. 感觉统合训练意义3.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特点4. 触觉、前庭觉、本体觉训练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感觉统合基本理论。
(2)举例说明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感觉统合基本理论包括感觉信息的接收、加工、整合和反馈。
(2)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改善注意力、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自信心等。
感统训练详细做法感觉统合的训练主要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训练,可细分为触觉、前庭平衡觉、运动感觉等等项目的训练。
具体介绍如下:▲触觉训练强化皮肤、大小肌肉关节神经感应,辨识感觉层次,调整大脑感觉神经的灵敏度。
使用器械:按摩球、波波池、平衡触觉板。
适应症:爱哭、胆小、情绪化、怕陌生、笨手笨脚、怕人触摸、发音不正确、偏食、挑食、注意力差、自闭、体弱多病等。
▲前庭平衡觉训练调整前庭信息及平衡神经体系自动反应机能,促进语言神经组织健全、前庭平衡觉及视听能力完整能力。
使用器械:圆筒、平衡踩踏车、按摩大龙球、滑梯、平衡台、晃动独木桥、袋鼠袋、圆形滑车。
适应症:身体灵活度不足、姿态不正、双侧协调不佳、多动、爱惹人、语言发展迟缓、视觉空间不佳、阅读困难、自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跌倒、方向感不明、学习能力以及习惯培养不起来。
▲弹跳训练调整固有平衡、前庭平衡感觉神经体系,强化触觉神经、关节信息,促进左右脑健全发展。
使用器械:羊角球、跳床。
适应症:站坐无相、姿态不正、情绪化、身体灵活度不够、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语言发展迟缓、阅读困难、胆小、情绪化、笨手笨脚、视觉判断不良、触觉发展不佳、关节信息不足。
▲固有平衡训练调整脊髓中枢神经和对地心吸力的协调,强化中耳平衡体系,协调全身神经机能,奠定大脑发展基础。
使用器械:独脚椅、大陀螺、脚步器、竖抱筒。
适应症:坐无坐相、站无站相、多动不安、容易跌倒、脾气急躁、好惹人、语言发展不佳、缺乏组织力及推理能力、双侧协调不良、手脚不灵活、、自信心不足。
▲本体感训练强化固有平衡、前庭平衡、触觉、大小肌肉双侧协调,灵活身体运动能力、健全左右脑均衡发展。
使用器械:跳床、平衡台、晃动独木桥、滑板、S形垂直平衡木、S形水平平衡木、圆形平衡板。
适应症:语言发展迟缓,笨手笨脚、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不安、情绪化、组织力及创造力不足。
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从身体各感官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处理,做出正确决策,使整个机体和谐有效地运作。
幼儿园五感成长:感统统合训练教学案例一、介绍在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而五感成长中的感统统合训练,更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持。
感统统合训练是指通过刺激感觉系统,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以实现感觉、思维、动作和情感的协调。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教学案例,来深入探讨幼儿园五感成长中的感统统合训练。
二、教学目标本次感统统合训练的教学目标为:1. 帮助幼儿加强触觉、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
2. 提升幼儿的运动协调能力,包括平衡、姿势、肌肉力量等。
3. 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和全面发展能力。
4. 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触觉训练第一步,老师在教室里摆放一些触感不同的道具,比如光滑的玻璃球、粗糙的砂纸等。
然后让幼儿用手触摸这些道具,观察它们的不同。
老师布置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的材料,猜猜是什么材料。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提升触觉感知能力。
2. 视觉训练在教室里设置一个视觉识别游戏。
老师事先准备好几组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图形,让幼儿逐一辨认并拼凑成一个图案。
还可以设置一些视觉追踪的游戏,比如投掷小球,让幼儿用眼睛跟随小球的移动轨迹。
这样的训练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视觉感知和运动协调能力。
3. 听觉训练老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或发出不同声音来进行听觉训练。
比如播放不同的乐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达;或者播放一些环境声音,比如雨滴声、鸟鸣声等,让幼儿用耳朵去辨认这些声音的来源。
4. 嗅觉和味觉训练可以设置一些嗅味游戏,让幼儿闻一些香味的物品,猜猜是什么味道;或者让幼儿尝一些不同口味的食物,让幼儿感受不同的味觉体验。
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幼儿提升嗅觉和味觉的感知能力。
四、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这样的感统统合训练,老师可以观察幼儿在每个训练项目上的表现,并及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可以记录下幼儿在训练中的进步和体会,以便于后续的教学调整和优化。
感统训练游戏课程
一.使用各种感统训练器材进行的活动设计:
1.大滑板上的倒滑溜滑梯(前庭不足,平行杆不足,本
体感不足)30分钟。
2.圆形滑车游戏(前庭重力感不足,本体感觉不足)每天
10-15分钟。
3.趴地推球(前庭不足)每天20-500次
4.大陀螺游戏(前庭感觉不足,平衡感不足)每次50-70
下。
5.吊缆系统游戏(前庭觉不足,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
良)顺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每天20-30分钟每周2
次,让儿童俯卧在网袋时要抬高头或蜷曲仰躺方式。
6.圆筒抱筒游戏(前庭觉不良,触觉敏感,本体感不足)
每次10-30分钟。
7.圆筒吊缆(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平衡不足)
每次30分钟。
8.平衡踩踏车游戏(平衡感不良,本体感不足)每天5次。
9.大龙球(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每
天10-15分钟。
10.蜗牛平衡板游戏(平衡感不良,本体感不良)每天
5次。
11.触觉球游戏(触觉不足,本体感觉不足)每次10-20
分钟。
12.羊角球(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每天15-20分钟。
13.跳床游戏(平衡感不足,前庭觉不良,本体感不足)
每天15-20分钟。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14.
15.。
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是指儿童在感知和解释来自身体的觉感信息时出现困难的一种状况。
这种困难可能表现为过敏、不灵活、活动能力低下、触觉过敏等症状。
为了帮助儿童克服这一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1.运动和锻炼:运动和锻炼是帮助儿童发展本体觉感统的重要方法。
运动可以帮助儿童增强平衡力、空间感知和身体协调能力。
常见的锻炼包括跳绳、滚轮滑、爬行等。
这些活动可以通过游戏和乐趣的方式进行,增加儿童的兴趣和主动性。
2.触觉整合训练:触觉整合训练是一种通过刺激儿童的触觉系统来帮助其发展正常觉感功能的方法。
常见的触觉整合训练包括刷体、触觉推力、按摩等。
这些刺激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施加在儿童身体的不同部位,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触觉反应。
3.平衡训练:平衡是本体觉感功能的一部分,训练儿童的平衡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知身体的位置和姿态。
常见的平衡训练包括单脚站立、跳跃等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如单脚闭眼站立、单脚跳跃等,以提高儿童的平衡能力。
4.智力玩具和游戏:智力玩具和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通过触觉和运动感受来提高本体觉感功能。
例如,拼图游戏可以锻炼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搭积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手指肌肉控制和精细动作能力。
5.创意艺术活动:创意艺术活动是一种通过感官体验提高本体觉感能力的方法。
例如,绘画和手工制作可以帮助儿童发展手指肌肉控制和手眼协调能力。
音乐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发展听觉和节奏感。
6.日常生活训练:日常生活训练是一种通过日常活动来培养儿童本体觉感能力的方法。
例如,让儿童参与家务活动,如整理书架、洗碗等,可以帮助儿童增强触觉和身体肌肉的感知能力。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儿童本体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这些方法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性化设计和选择。
重要的是,在训练过程中给予儿童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和享受训练过程,提高本体觉感功能的发展。
動漫火車鄭州早教中心動漫火車鄭州早教中心是一家專業從事0-8歲兒童的專業早期教育教學中心。
2008年登陸鄭州,現開設協益課、音樂課、CPM、情緒課、感統課等五個專業教學教室,一個現代化的專業多媒體教室,總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教學中心。
並吸納1200名高素質會員家庭,是鄭州最專業早教中心。
早教中心概述:早教中心,是嬰幼兒早期教育服務中心等機構的簡稱。
是專門為嬰幼兒的父母或家人提供兒早期教育培訓指導和幫助的服務機構。
現在的早教中心的主要服務對象是孕婦和0-6歲孩子的父母和家人。
科學研究表明,正確的早期教育能夠為孩子多元化的大腦發育和健康人格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現在做的不錯的有金馬駒科學教養模式。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早教中心”並不是要教孩子什麼,主要是告訴孩子的父母和家人在生活中,如何給予寶寶關愛的同時,高效進行大腦智力潛能開發,培養孩子良好生活習慣以及孩子性格培養等等全方位的指導和幫助,使他的心智及身體更好地發育。
嬰幼兒早期教育是一項非常專業的新興行業,比如給腹中的寶寶聽音樂,餵奶時哼兒歌、撫摸他,多陪他說話,多帶他出門散步,洗澡時順便按摩……等等都是孩子的父母和家人需要學習的內容。
早教,也叫早期教育,就是開發嬰幼兒潛能的教育,為孩子多元智能和健康人格等的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
換句話說,早教是在嬰孩最敏感最能接受的時期所進行的事半功倍的適時教育。
? 著名幼稚教育家蒙臺梭利說:“小孩3歲前所吸收獲得的知識,相當於大人拼命學習60年”。
偉大文學家托爾斯泰說:“我一生其餘歲月獲得的,都不及五歲前獲得的百分之一”。
中國有句諺語,“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所強調的也是小時候的發展決定著終生的成就。
布魯姆領導的小組對美國120名最有成就名人進行五年的調查研究,結論是:早教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中國古代著名學者顏之推說,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認為教育的最佳時機是在“嬰孩”階段。
日本諺語“矯木趁幼,育人趁少”,也是強調“趁少”。
班迪立体火车教案中班班迪立体火车教案目标:通过绘本和手工制作,帮助幼儿了解火车的结构和特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适用年龄:中班(4-5岁)教学材料:1.绘本《班迪立体火车》2.彩纸、剪刀、胶水、尺子、铅笔、颜色笔等教学准备:1.事先准备好教学材料。
2.熟悉绘本内容。
3.准备好相关的问题,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教学流程:1.引入(10分钟)教师拿出绘本《班迪立体火车》向幼儿展示,并介绍书的封面,让幼儿猜测书的内容。
2.讲故事(15分钟)教师向幼儿讲解绘本《班迪立体火车》的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火车的结构和特点,以及火车的重要作用。
3.提问(10分钟)教师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以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火车,如:- 火车是怎么移动的?- 火车头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火车的车厢有哪些?每个车厢的作用是什么?- 火车可以载运哪些物品?4.手工制作(20分钟)教师将彩纸等材料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跟着教师的示范,制作自己的立体火车。
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理解火车的结构和特点,如车头、车厢等部分,同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为火车添加自己的创意。
5.展示(10分钟)幼儿完成制作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互相欣赏,分享制作的经验和感受。
6.结束(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再次强调火车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周围的事物,发现身边的美好。
反思:本节课通过绘本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幼儿了解火车的结构和【Step 5】 - 家园互动- 在家长群里分享本节课的内容,介绍孩子学习了哪些内容,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 发送一份班迪火车的立体手工制作指南给家长,鼓励他们在家里和孩子一起完成制作。
【Step 6】 - 课后反思-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思考如何改进和完善教学。
- 分析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反应,思考如何更好地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文章标题:幼儿园感统游戏训练详细教学案例引言感统游戏训练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幼儿发展感觉、运动、平衡等能力,促进他们的身体协调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些适合在幼儿园进行感统游戏训练的教学案例,帮助幼儿老师更好地进行实际教学。
一、活动准备1. 确定活动场地:选择一个开阔的场地,确保没有障碍物,以免幼儿在活动中受伤。
2. 准备道具:准备一些适合幼儿使用的道具,如软垫、绳子、球等,以便于进行感统游戏训练。
二、活动内容1. 推拉游戏:在活动场地上布置一些平衡木或者软垫,让幼儿在上面进行爬行、跳跃、蹦床等活动,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肌肉力量,在活动中可以同时进行推拉比赛,增强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2. 球类游戏:利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感统游戏训练,比如让幼儿进行接球、投篮、传球等活动,以提高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绳索过河:在场地上铺设一条“河流”,使用绳子作为过河的工具,让幼儿在上面进行攀爬、跨越等活动,训练他们的敏捷性和平衡感。
4. 感官认知游戏:利用一些触感或视觉上有刺激性的物品,让幼儿进行触摸、辨认等活动,以促进他们的感觉和认知能力的提升。
三、活动总结通过以上的活动内容,幼儿可以在愉快的游戏中进行感统训练,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认知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获得成就感。
四、个人观点感统游戏训练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幼儿在快乐中学习,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健康、全面的成长。
结论通过本文的教学案例介绍,相信幼儿老师们可以更好地开展感统游戏训练,帮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成长和收获。
感统游戏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更可以促进他们的心智发展,值得广大幼儿教师们重视和推广。
四、活动实施1. 推拉游戏:在活动开始前,老师首先引导幼儿们做好热身活动,让他们做些简单的拉伸运动。
感统训练游戏教案模板感统训练游戏课程一.使用各种感统训练器材进行的活动设计:1.大滑板上的倒滑溜滑梯(前庭不足,平行杆不足,本体感不足)30分钟。
2.圆形滑车游戏(前庭重力感不足,本体感觉不足)每天10-15分钟。
3.趴地推球(前庭不足)每天20-500次4.大陀螺游戏(前庭感觉不足,平衡感不足)每次50-70下。
5.吊缆系统游戏(前庭觉不足,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顺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每天20-30分钟每周2次,让儿童俯卧在网袋时要抬高头或蜷曲仰躺方式。
6.圆筒抱筒游戏(前庭觉不良,触觉敏感,本体感不足)每次10-30分钟。
7.圆筒吊缆(触觉敏感,身体协调不良,前庭平衡不足)每次30分钟。
8.平衡踩踏车游戏(平衡感不良,本体感不足)每天5次。
9.大龙球(前庭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每天10-15分钟。
10.蜗牛平衡板游戏(平衡感不良,本体感不良)每天5次。
11.触觉球游戏(触觉不足,本体感觉不足)每次10-20分钟。
12.羊角球(本体感不足,触觉敏感)每天15-20分钟。
13.跳床游戏(平衡感不足,前庭觉不良,本体感不足)每天15-20分钟。
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情绪火车幼儿园教案活动介绍情绪控制是幼儿园阶段儿童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个教案旨在通过火车游戏帮助幼儿掌握情绪控制技能,从而提高其情商水平。
在游戏中,孩子们需要按照游戏规则操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时,还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以便顺利游戏。
通过游戏,孩子们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提高自信和稳定性。
活动准备•玩具火车一套(包括铁路轨道、火车头、车厢等)•情绪拼图卡片(卡片上印有各种情绪表情图案,如:高兴、伤心、焦虑等)活动步骤步骤一:火车游戏简介1.向孩子们介绍火车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告诉他们需要做好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2.分发所有的铁路轨道、火车头、车厢等玩具道具,让孩子们自行组装。
3.确定游戏开始的顺序和规则,安排孩子们开始游戏。
步骤二:情绪控制训练1.摆放情绪拼图卡片,并让孩子们依次抽取。
2.孩子们在抽取卡片后,需要快速分析和判断卡片中所代表的情绪,并用类比的方式,将其与游戏中的实际情境联系起来。
3.培养孩子们用积极的 attitude 来看待情感和情绪问题,帮助他们在游戏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
4.孩子们可以借助各种发泄情绪的方法,如:哭泣、诉说、踢脚等,以缓解自己的情绪和不适应。
步骤三:记录情绪变化1.让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使用画笔和纸张记录下自己的情绪变化和感受。
2.在游戏结束后,可以与孩子们共同讨论情绪变化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现在所面临的问题。
活动效果•提高孩子们的情绪感知能力和情绪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们的情绪控制和管理能力。
•在家长的帮助下,帮助孩子形成积极乐观的态度,适应变化和不同情境下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