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世代细分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4
在中国和日本,人们对待长辈的态度有何不同?一、中国人对待长辈的态度在中国,长辈一般是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伯父、叔叔、舅舅、姑姑等,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视为家庭中的长者、贵人和智者,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因此,在家庭中,中国人对长辈的态度总体上是尊重和敬重的。
1. 尊重长辈的意见在中国,尊重长辈的意见被视为一种传统美德。
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社会中,长辈的意见往往比较中肯和有建设性,因此,中国人往往会听取长辈的意见并加以尊重。
2. 孝顺长辈在中国,孝顺长辈是一种传统美德。
孝顺不仅是向长辈表达敬意,更是一种道德、文化和社会责任。
中国人世世代代传承这种观念,视之为一种智慧的传承和人性的修养,孝顺行为也被视为人类文化中最美好的行为之一。
3. 维护家庭尊严在中国,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位之一,家庭成员之间的尊卑关系也非常重要。
中国人在家庭中往往是一种集体意识,并通过维护家庭尊严、尊重家庭长辈等方式来维护这种集体意识。
二、日本人对待长辈的态度在日本,长辈的定义比较宽泛,除了指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外,还包括组织、公司、政府等各个层面。
因此,在日本,对待长辈的态度会因各个层面的不同而产生细微差别。
1. 尊重长辈的地位在日本,长辈的地位很高,他们被视为一种权威和领袖,因此,对待长辈的态度往往是尊重和敬重的。
2. 遵守礼仪在日本,礼仪非常重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遵守一些规矩和礼仪,如鞠躬、正式地称呼对方等。
在对待长辈时,更要遵循这些规矩和礼仪,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和敬意。
3. 孝顺长辈在日本,孝顺长辈也是一种传统美德,人们会尽量满足长辈的要求,并在各种场合上向长辈表示敬意和尊重。
结语总体来看,中国和日本在对待长辈的态度上都非常尊重和敬重,但在具体的表现上,两国还是存在一些差异。
学习这些差异,对于加深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也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消费者世代划分HelmutSchutte最早在1998年将中国消费者细分为三个世代:社会主义的一代(socialitstgeneration 1945年前出生;lost generation (1945-1960年出生和lifestyle generation(1060年后出生)。
在此基础上,中国的学者依照中国的快速变化,讲中国消费者细分为五个世代。
按照国际上世代描述的基本元素,中国消费者五个世代的特征如表所示。
中国消费者的世代特征消费者世代出生年份青少年期年份1937-19612012年达到年龄67-91塑造一代人个性的重大事件抗日战争、型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知情下乡、恢复高考中国改革开放、私有经济、出国热世代核心价值观尊重传统规范和历史责任的忧患意识:内敛与中庸;追求宁静和谐的理想认同奋斗精神:集体主义观念;游离与传统与现代之间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兵种,开放与保守并存: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冲上务实奋斗偏传统一代1921-1945失落一代幸运一代1945-19601960-19701961-19761976-198652-6742-52转型一代1970-19801986-199632-42中美建交、市场经济、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倾向:苏联解体追求个人成功与财富:乐观与自我开放和个性化,注重自我和显示感受:适应多元多变与刺激,使命感淡薄独生一代1980年后1996年后32岁以下互联网普及、中国加入WTO、独生子女政策说明:本表格仅限指中国大陆。
改编自卢泰宏、杨晓燕、张红明:《消费者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Hellmuth Schutte, Deanna Ciariante, Consumer Behavior in Asian, New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80后消费调查》CCTV-2《中国财经报道》,2007-01-30------------------------------------------------资料来源:科特勒,凯勒和卢泰宏,高辉译营销管理(第13版中国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P183,“营销视野: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
中国人称谓大全人们在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中,天天都在使用称谓,但若让人们给称谓下个定义,又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说全面的。
到底什么叫称谓呢?称谓就是供人称叫的事物的名称。
称谓所表明的是人们相互间的各种社会关系,称谓所区分的正是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
恰当地运用称谓可联络感情,增进友谊,增强团结,可使上下左右同事关系和远近亲戚朋友关系更加团结友善和睦亲切。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称谓的内涵和意义,都应该能恰当地运用它,使这朵社会文明之花开得更加美丽、更加鲜艳。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中华民族又特别注重血缘宗亲、伦理道德,礼尚往来,礼让谦逊等。
因此从古至今上下几千年,使用过数以万计的称谓,再加上称谓又有习称、别称、通称、喻称、方言俗称,更是无法说全道尽。
这么繁多的称谓,归纳起来有五个门类:一、家族、亲属类;二、师徒、朋友类;三、职官身份、地位类;四、社会交际中的一般称谓,包括一般常用通称、尊称、谦称、自称、他称等;五、宗教类。
(一)家族、亲属类称谓这类称谓产生于人们的血缘关系。
它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社会的发展又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
因此,反映血缘关系的称谓在所有称谓中产生得最早,使用的时间最长,而且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完善、规范、明确。
这类称谓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的称谓。
所谓直系亲属指的是和自己有直接血缘关系或婚姻关系的亲属,即指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包括父母、祖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父系、母系、子系、女系的亲属,以及和自己有婚姻关系的夫妻。
旁系亲属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缘上和自己或自己的配偶同出一源的人以及他们的亲属,如成年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叔伯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舅、姑、姨等等,包括其系亲属以外的父系、母系的亲族以及妻子娘家的亲族。
远祖:高祖以上远代祖先,又称太高、太尊、祖先、先人、先君、先祖等。
始祖:有世系可考的最早的祖先。
又称鼻祖。
高祖:曾祖父的父亲。
又称高祖王父、长祖、高门、显考。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年轻人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
他们是新一代的消费主力军,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为了更好地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企业需要对年轻人市场进行细分,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
下面将对年轻人市场进行细分,并分析四类消费人群。
首先,潮流先锋型消费人群。
这类人群追求时尚、个性和独特,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和产品。
他们对于新兴的潮流和时尚文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常常是潮流的引领者。
他们愿意花费较高的价格购买新品牌、新款式的产品,希望通过自己的消费来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和态度。
对于这类消费人群,企业可以开发具有新颖设计和独特性的产品,并进行差异化的品牌宣传和推广,满足他们对于时尚和个性的追求。
其次,价值实惠型消费人群。
这类人群注重产品的性价比,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和质量。
他们希望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性能良好、品质可靠的产品。
对于这类消费人群,企业可以提供实惠的价格,并以“物美价廉”的形象进行宣传和推广,打造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产品。
第三,体验追求型消费人群。
这类消费人群注重消费的体验,他们追求新奇、刺激和个性化的消费活动。
他们愿意尝试新的娱乐项目、旅行目的地和餐厅,希望通过丰富的消费体验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对于这类消费人群,企业可以提供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有特色和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合作推出特别的活动,吸引这类人群的关注和参与。
最后,环保健康型消费人群。
这类人群注重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方式,在消费过程中更加注重产品的环保和健康性。
他们愿意购买环保认证的产品,鼓励可再生资源和循环利用。
对于这类消费人群,企业可以开发环保和健康相关的产品,并进行环保理念的宣传和推广,满足他们对于环保和健康的需求。
在对年轻人市场进行细分的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和特点,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
与此同时,企业还应不断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了解消费人群的变化和消费趋势,及时进行调整和创新,保持市场的竞争力。
中国人种基因图谱随着分子人类学数据的不断积累,父系Y染色体与母系mtDNA研究的一系列进展,使得中国人群的多样性结构逐渐明晰。
现有的Y染色体数据揭示,现代人出非洲后由东南亚经多次迁徙进入东亚。
在旧石器时代,现代人最初定居东亚或东南亚之后,紧接着不断北迁,这奠定了中国人遗传结构的基础。
通过了解人类基因的遗传成分,绘制中国人种基因图谱。
中国人种基因图谱: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
Y染色体只在父亲与儿子传代,呈严格的父系遗传,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
母系mtDNA表现为母系遗传。
通过检测现代人mtDNA,能弄清各民族、各地人的母系血缘关系。
通过研究Y-DNA与mtDNA的重合型,可以揭开中国人的祖先来源之谜。
单倍群人类父系基因Y-DNA人类母系基因mtDNAY-DNA与mtDNA的重合型中国人起源华夏族的起源与形成单倍群在分子进化的研究中,单倍群或单倍型类群是一组类似的单倍型,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祖先。
因为单倍群由相似的单倍型组成, 所以可以从单倍型来预测单倍群.单核苷酸多态性试验被用来确认单倍型。
单倍群以字母来标记,并且以数字和一些字母来做补充,,例如O3a4。
Y染色体和线粒体单倍群有不同的单倍群标记方法。
单倍群用来标记数千年前的祖先来源。
在人类遗传学中, 最普遍被研究的单倍群是『人类Y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单倍群(Y-DNA单倍群)』和『人类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单倍群(mtDNA单倍群)』,这两个都可以被用来定义遗传群体。
Y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单倍群仅仅被从父系线遗传,同时mtDNA仅仅被从母系线遗传。
人类父系基因Y-DNA在人类基因学里,人类Y染色体DNA单倍型类群通过Y染色体遗传变异特性进行人类学研究的一门科学,主要用于研究人类的“非洲起源论”及以后的种群分布的遗传学证据。
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
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引言中国人的家底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话题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国人的财富积累和家庭资产的增长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兴趣。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人的家底有多厚。
城市化和家庭财富近年来,中国发生了迅速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不仅带来了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也为家庭财富的积累提供了机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迁往城市,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城市化也带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许多人通过房地产投资来积累财富。
因此,城市化是中国人家庭财富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财富分配和财富不平等尽管中国的家庭财富在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财富分配的不平等也是无法忽视的问题。
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行业差距等都是导致财富不平等的原因之一。
在中国,一些人拥有巨大的财富,而另一些人则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财富不平等的存在引发了社会的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
家庭传承和资产积累在中国,家庭传承对于家庭财富的积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许多富裕家庭通过世代相传的资产和企业来增加家庭财富。
这种传统使得一些中国家庭的财富积累巨大。
然而,这也加剧了财富不平等的问题,因为只有少数人能够从家庭传承中获益。
投资和金融市场中国人在投资和金融市场上的活跃度也对家庭财富产生了影响。
中国人喜欢投资股票、基金和房地产等资产,以期望获得高回报。
中国股票市场在近年来经历了剧烈的波动,一些人因此获得了巨大的利润。
然而,投资和金融市场也伴随着风险,不谨慎的投资可能导致巨额亏损。
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水平和职业发展对于一个人的家庭财富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等教育的普及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从而增加收入和积累财富。
中国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一直在增长,这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然而,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机会并不均等,某些人由于家庭背景或其他因素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教育和工作机会。
结论中国人的家底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着显著的增长。
Marketing Management 资料3.1
中国消费者世代划分①
赫尔穆特·舒特(Helmut Schutte)最早在1998年将中国消费者细分为三
个世代:社会主义的一代(“socialist”generation)(1945年前出生);失落的一
(1945-1960年出生)和生活自我的一代(“lifestyle”generation)代(“lost”generation)
(1960年后出生)。
在此基础上,中国学者依据中国的快速变化,将中国消费者
细分为五个世代。
按照国际上世代描述的基本元素,中国消费者五个世代的特征
如表所示。
表1 中国消费者的世代特征
说明:本表仅限指中国大陆。
改编自卢泰宏、杨晓燕、张红明:《消费者行为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Hellmuth Schutte,Deanna Ciarlante,Consumer Behavior in Aslan,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80后消费调查》,CCTV-2《中国财经报道》,2007-01-30。
①资料来源:科特勒,凯勒和卢泰宏著;卢泰宏,高辉译.营销管理(第13版·中国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P.183,“营销视野: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
8中国世代消费差异第章:消费者世代1中国E世代的消费行为中国独生代的消费行为23主要内容8.1 消费者世代有两种分类方法:按年龄,把消费者分为儿童、青少年、壮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按世代,其重点不在于消费者生理年龄的差异,而是主要考虑消费者出生年代和成长经历的不同8.1 消费者世代8.1.1消费者的世代细分:世代(generation)定义为:一个群体,其长度大约等于一个生命阶段,其界限由同侪个性(peerpersonality)来界定不能只从时间来理解,还必须考虑是否具有共性的行为模式和信仰。
只有那些出生于同一历史时期并且具有相似的行为特点的群体,我们才称之为一个世代世代划分的基本假设是:出生于同一时代的人经历过共同的社会、政治、历史和经济环境,因此会产生相似的观念和行为8.1 消费者世代8.1.1消费者的世代细分:世代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口学家根据美国社会历史文化的变迁把美国消费者细分为五代:大萧条前一代,大萧条一代,婴儿潮一代,迷惘的一代,今日青少年。
西方学者H.肖特1998年首先对中国进行世代划分8.1 消费者世代8.1.2中国消费者的世代划分:H.肖特(Hellmut Schütte,1998)中国消费者3世代细分中国消费者5世代细分8.1 消费者世代8.1.2中国消费者的世代划分:H.肖特的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法(三分法)出生时间消费者1945年以前“社会主义信仰者”一代1945-1960年“失落”的一代1960年以后“关注生活方式”的一代8.1 消费者世代8.1.2中国消费者的世代划分:中国消费者世代细分法(五分法)出生时间消费者1945年以前“偏爱传统”的一代1945-1960年“失落”的一代1960-1970年“幸运”的一代1970-1980年“转型”的一代1980年以后“E”一代。
中国人朗诵稿《中国人》
中国人自古以来
历经风雨几千年
文明传承世代流转
辉映于大地中间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儿女
骨血相连不可割舍
诗经雅乐传世经典
五千年文化撑起天涯海角
我们崇尚和平与和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敬老尊贤孝顺父母
踏实务实勤劳奋发
我们勇敢追逐梦想
创造奇迹飞向蓝天
一带一路融通世界
共筑命运共享繁荣
我们热爱祖国母亲
山河壮丽心骄傲
泱泱中华浩荡东海
携手前行实现伟大
中国人,世界华章
秉持传统开创新章
和谐共处繁荣发展
中国人才是最闪亮的明珠。
内容提要: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中产阶级的成长壮大与现代化的发展共同演进,并由此构成现代社会相对稳定的三级社会阶层架构,这已经成为世界现代化过程的共同现象,而中产阶级发育不成熟的两级社会阶层架构往往容易导致社会动荡。
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中产阶级不发达是社会不稳定的根源。
中产阶级在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稳定因素的同时,也担当形成社会消费动力与消费文化的主流角色。
中国正在加快它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着现代化的推进,中产阶级群体正在现代中国社会浮现。
同时,在工业化与市场化的取向中,消费社会的特征与消费主义文化影响在中国也越来越明显。
鉴于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如何看待中产阶级这一新的社会群体,正在形成中的中国中产阶级以及他们的消费文化有着什么特征,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中产阶级/消费文化/生活方式中国案例的特殊性――名称的合法性:中产阶级这个名称在中国无论是官方和学术研究主流均未获得承认。
目前普遍所采用的是框定在经济范畴的模糊名称…中等收入阶层‟。
主要原因应与政治性质有关,在马克思的理论范畴中,阶级与政治是密切相连的。
中产阶级在英文中也称为资产阶级,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和共产党的政治纲领颇有冲突。
而不少学术界人士则认为,中产阶层在中国时间很短、数量有限,远不能称之为阶级。
所以中产阶级这一概念在中国更多的变成学者争议、媒体炒作和国外学者研究概念。
――消费文化、尤其是阶层的消费文化在中国是否已形成。
仍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
依照大多数学者们的看法,消费文化是伴随着消费社会而出现、后现代社会或文化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
而中国目前仍处于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化过程,某些区域甚至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前现代化阶段。
是否开始出现消费社会倾向,社会阶层的消费文化倾向是否浮现?不少学者对此仍持否定态度。
此时提出并研究中产阶级消费文化似乎为时过早。
――中国正处在社会分层的活跃期,中产阶级经济成本低廉(国际水平的横向比较),消费文化的构成与边界还相当模糊。
中国人的籍贯是不是填中国吗
1、不是,籍贯不是写中国和省份,籍贯是指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
2、籍贯,又名祖居地或原籍,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出生时祖父(爷爷)的居住地(户口所在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地方,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3、祖籍是汉民族的传统文化概念,可以指祖父的籍贯地,也可以指更加久远的祖先籍贯,即一个家族父系祖先曾经长期世代居住的地方。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
4、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户籍与祖籍贯不同的地方。
只有某人现住地和某人的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祖先出生地相同,你的身份证上的户籍才能是你的祖籍地。
大至省,小至县市或街道、乡、镇等聚落均可成为籍贯。
第 1 页共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