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狐假虎威》PPT完美版1
- 格式:pptx
- 大小:462.33 KB
- 文档页数:21
部编版《狐假虎威》(完美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狐假虎威》一文。
该文选自《战国策·楚策一》,主要讲述了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了其他动物的故事。
详细内容涉及:1.生字词:狐、虎、威、虚、怯、恭、昂、慢等;2.课文理解:文章主旨、段落大意、角色分析;3.语文素养:成语积累、寓言故事、拟人修辞。
二、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2.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独立思考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兴趣,提高阅读与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难点:理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挂图;2.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PPT展示狐狸和老虎的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它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新课: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寓言故事中的角色特点;3.例题讲解:讲解成语“狐假虎威”的含义,举例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4.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狐假虎威”造句,巩固所学知识;5.互动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狐假虎威”的现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六、板书设计1.课题:《狐假虎威》;2.生字词:狐、虎、威、虚、怯、恭、昂、慢等;3.主要内容:狐狸借助老虎的威风吓跑其他动物;4.成语:狐假虎威;5.寓意:借助别人的力量欺压他人。
七、作业设计1.作业题目:(1)熟记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并会运用;(2)运用成语“狐假虎威”造句;(3)谈谈自己对“狐假虎威”现象的看法。
2.作业答案:(1)略;(2)示例:那个小男孩狐假虎威,把其他同学都吓跑了;(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的学习,使学生理解了成语的含义,培养了独立思考、辨别是非的能力。
《狐假虎威》PPT课件(公开课)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拓展延伸:相关寓言故事比较•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讨论•课程总结与回顾01课程介绍与背景让学生了解《狐假虎威》的故事情节和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学会识别真假、善恶、美丑课程目标与意义《战国策·楚策一》中的寓言故事故事来源时代背景人物形象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狐狸狡猾奸诈,老虎威猛强大,其他动物形象各异,具有象征意义030201《狐假虎威》故事背景互动环节设计游戏、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提出与故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寓意解析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揭示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寓意课程形式PPT 演示+讲解+互动环节故事导入通过PPT 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公开课形式与内容安排02文本解读与赏析原文呈现及初步理解原文呈现《狐假虎威》原文内容展示,包括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角色等要素。
初步理解简要概括故事大意,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关系。
狡猾、机智、善于利用机会,通过欺骗老虎来逃脱危险。
狐狸威猛、强大、容易被蒙蔽,被狐狸的谎言所欺骗。
老虎惊慌失措、胆小怕事,衬托出狐狸和老虎的特点。
其他动物角色特点与形象塑造寓言寓意及现实意义寓言寓意揭示出“仗势欺人”的丑恶现象,讽刺那些依仗别人威势来欺压他人的人。
现实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识别并抵制“仗势欺人”的行为,同时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勇敢、独立的品质,不轻易被他人所左右。
03艺术手法与表现技巧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运用夸张通过夸大狐狸和老虎的形象特征,强调故事中的冲突和对比,使情节更加生动有趣。
拟人将动物赋予人的性格和行为,使得故事更具亲和力,易于观众理解和产生共鸣。
画面描绘与视觉冲击力色彩运用运用鲜艳的色彩,突出主要角色和场景,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