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保护系统讲义(pdf 14页)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14
防雷系统培训手册一、前言建筑物防雷主要依据:建筑物防雷的主要依据是《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该规范自1994年11月1日起实行,共5章,主要内容是建筑物的外部防雷措施。
后于2000年进行局部修订,增加了第六章《防雷击电磁脉冲》,主要内容是建筑物内的信息系统防雷措施。
修订后的版本自2000年10月1日起实行。
防雷的主要目的:防止或减少雷击建筑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财产损失,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注:有人认为建筑物安装防雷装置后就万无一失。
从经济观点出发,要达到这点是太浪费了。
因此特指出“或减少”,以示不是万无一失,因为按规范设计的防雷装置的防雷安全度不是100%。
二、防雷类别分类1、概述:防雷分类是所有防雷工作的基础;2、分类依据: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3、防雷分类:GB50057-94中将防雷建筑分为三类,而国际防雷规范IEC61024(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将建筑物分为四类,但其分类与国标类同,只是将国标中的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再细分为四类。
4、常见建筑物分类: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内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如大型气库、炸药库。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内有爆炸物质爆炸不会造成世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或国家级重要建筑物等。
如油库装车台、充气间、加油站、高层建筑、医院、学校、水厂、体育场所等。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般的建筑物。
如多层商住楼。
三、防雷装置分类:(一)防雷装置:接闪器:即直接受雷击的避雷针、带、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引下线: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保护器(避雷器):用电线路的防雷保护器件(二)防雷装置技术要求:1、接闪器: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金属屋面的建筑物宜利用其屋面作为接闪器,并应符合下列要求:➢金属板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00mm;➢金属板下无易燃品时,其厚度不应小于0.5mm;➢金属板下面有易燃品时,其厚度,铁板不应小于4mm,铜板不应小于5mm,铝板不应小于7mm;➢金属板无绝缘被覆层(注:一般星瓦的薄油漆层不属于绝缘被覆层)➢不得利用安装在接收无线电视广播的共用天线的杆顶上的接闪器保护建筑物。
王基荣二00六年二月二十日防雷讲义王基荣第一章雷电基本性质一、概述1)供电系统的要求:609#线路、608#线路、等及电巡线。
2)通讯系统的要求,2005年的“7.25”通讯事故。
3)付窗电的研究,美富兰克林。
二、雷电的形成及分类。
1)形成:大气中的放电现象。
电流强度E=25~30Kv/cm=2500~3000 Kv/mT=20000℃、空气急剧膨胀轰鸣声。
2)分类①直击雷:雷之低、在地面的凸物上产生异性电荷与地在之间的放电。
含光驱放电、主放电和余光。
②感应雷: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雷电靠近地面,地面物感应出异性电荷。
(直击雷后一般均有感应雷)③球形雷:球形的红光成极亮的白光的火球以V=2.0m/S从门窗,通道进入室内。
雷电侵入波在金属中传播300m/ms、1150m/ms(电缆中)。
三、雷电的危险1)电性质的破坏作用。
2)热性质的破坏作用。
3)机械性质破坏作用。
四、易受雷击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旷野中高于20m建、构筑物。
2)金属面、砖本结构的建筑物。
3)河边、湖边、土山顶的建筑物。
4)地下有导电矿藏和导电率较小处的建、构筑物。
5)建筑物群中等于25M的。
第二章电器装置的地接一、接地与接地装置2)接地,电气部分与大地,良好接地。
3)接地线,按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
自然接地体人工接地体二、接地电流与对地电压1)接地电流IE,半球形散开。
2)接地电压,UE3)接触电压、跨步电压。
三、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重复接地。
1)工作接地:保证正常运行的一种接地,电源中性点,防雷。
2)保护接地:防止触电、设备外露部份接地。
(井下开关)①各自接地。
(PE线)②经公共的接地线。
(PE线)3)重复接地:在TN系统中(五线制)。
四、电气装置的接地与接地电阻1)电气装置应该接地或接零的金属部份。
(据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作、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电机、变压器等外壳2)电气装置可不接地或接零的金属部份,GB50169-19923)接地电阻的要求接地电阻的概念引线电阻+接地体的电阻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