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7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摘要: 针对沪昆铁路江西段杭长8标中新建王家山隧道的复杂地质情况,在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挑顶的施工方法,文中介绍了该施工方案的实施及施工注意事项。
关键词:隧道; 斜井进入正洞; 施工技术; 地质一、前言1、隧道概况隧道全长1125m,为了节约工期,于隧道线路方向右侧DK810+090增设一条断面尺寸为5.00m(宽)×6.00m(高),斜长为223.22m,倾角为50°42’38’’的斜井。
斜井以交角60°拐入。
2、工程地质特征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采用Ⅴ级抗震设防衬砌结构。
下伏基岩为砂岩、泥岩、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软硬互层,存在差异风化。
穿越下华哨正断层1处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断层破碎带长约为120m,主要物质成分为玄武岩、泥岩,属Ⅳ级软石,斜井地下水含量较小。
3、水文地质特征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为季节性沟水,流量随季节及降雨量变化,受大气降雨补给。
水质为HCO3-- Ca2+.Mg2+型水,无腐蚀作用。
4、工程特点斜井与正洞相交处设计为Ⅴ级围岩,斜井段支护采用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拱墙I14型钢钢架加强支护,小导管长3.5m,每环20根,每2米/环,外插角1~3度。
Ⅰ14钢架间距每1米/榀。
正洞段支护拱部设置Φ42超前注浆小导管及全环I20b型钢钢架加强支护,钢架纵向间距为0.6m/榀,小导管每根长4.5m,每环38根,每环间距为3m。
斜井与正洞相交处为浅埋段,埋深大约为27米,受附近地质构造影响围岩很破碎。
斜井以交角60°拐入正洞。
二、施工技术方法根据设计及相关规定的要求,现在斜井采用两台阶法开挖施工,正洞将采用三台阶预留核心土法开挖施工,经过反复认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制定导洞转向法施工进入正洞。
斜井施工至与正洞交界后,以圆曲线形式转体进入正洞,同时上坡开挖至正洞拱顶高程,并继续沿相同方向掘进一定距离;形成作业空间后,扩挖达到正洞标准断面。
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工法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技术工法编号:ZJJTGF-××××-2021 编制单位:中建铁路建设有限公司主要执笔人:刘衍文袁志强吴迪1.前言目前国内铁路建设周期普遍较短,长大隧道不可避免的依靠设置斜井的手段来增加作业面,减小工期压力。
黄土隧道相比石质隧道,在挑顶段的受力更为复杂,对于挑顶的方法和工序安排要求更高,本文以石鼓山1#斜井为例,浅谈黄土隧道挑顶施工技术。
2.工法特点2.1利用辅助坑道的自身结构作为支撑结构,减少了临时支护钢支撑和混凝土的用量,节约成本。
2.2采用台阶法开挖挑顶,较少了对围岩的扰动,提高了安全效益。
2.3利用正洞钢架直接参与支护体系,将整体钢架分成若干单元,与支撑结构形成稳定的单元结构,对隧道施工的安全稳定性提供了保证。
2.4一次性快速的进行了正洞台阶法的施工,避免了二次施工,大大减少了工期。
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黄土隧道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特别适合软弱、自稳性差的黄土隧道。
4.工艺原理黄土隧道自身结构不稳定,自稳性差,开挖过程中要尽量控制开挖轮廓,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造成围岩失稳,特别是在辅助坑道进正洞三岔口处及其不稳定。
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大面积开挖。
“挑顶”,就是将正洞的一个洞室分解成小洞室,分段开挖。
以辅助坑道衬砌结构为基点,对小洞室单元结构进行支撑,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
同时有效地快速对正洞进行支护,完成正洞台阶法施工转换。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本工法的施工工艺流程见表1斜井与正洞相交处施工流程表5.2 操作要点- 1 -5.2.1交叉段正洞开挖方法确定石鼓山隧道1#斜井正洞挑顶施工采用棚洞爬坡、开挖至正洞左线上台阶拱脚位置,主要以棚洞法为施工方法。
5.2.2棚洞大小确定根据超前地质预报结果:XK0+11-XK0+00段,地层岩性上部为粗砂,下部为粉质粘土,由于挑顶施工断面的增大会导致围岩自稳性降低,容易发生坍塌,同时考虑到开挖时对围岩的扰动以及现场机械设备、设计斜井与正洞相接的断面又不影响施工的前提下,选定棚洞形状为斜八字型,顶宽3.0m,底宽5.0m,高度4.0m。
安全技术交底说明:本表头由交底人填写,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各保存一份。
斜井右洞5#车型横洞挑顶安全交底一、一般规定1、所有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合格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
2、严格执行进洞登记制度,并做好记录。
3、施工时,应有专人指挥,防止机械等伤人,挖土机的工作范围内,不准进行其它工作。
4、设专人旁站安全,专人找顶。
5、隧道开挖时注意控制循环进尺,注意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防止对初期支护、衬砌结构及施工设备造成的损伤。
6、加强监控量测,掌握围岩动态。
二、爆破开挖安全1、钻孔安全①钻眼前,检查工作环境安全状态,在开挖面清理危石及瞎炮干净后方可钻眼。
②使用风钻时必须将支架安置稳妥,防止伤人。
风钻卡钻时应扳钳松动拔出,禁止敲打,未关风前不得拆除钻杆。
③不得在残眼中钻眼。
④钻孔时严禁从钻杆下方穿过,防止断钎伤人。
2、爆破安全①瞎炮处理:由于采用炸药均为乳化炸药,因此发生盲炮后,必须由原装爆人员进行处理。
处理方法如下:⑴能够重新引爆的,加大警戒范围,重新加入起爆体引爆。
⑵不能重新引爆的炮孔,采用掏渣勺轻轻掏出堵塞炮渣,取出起爆雷管,并将炸药取出。
⑶严禁采用木棍硬捣起爆药卷。
⑷必要时在距瞎炮孔不小于30cm处重新钻孔进行引爆,钻孔处理时炮孔的角度应平行于瞎孔,严禁穿孔。
3、严禁利用残眼穿孔,以免钻爆残眼中残留炸药。
4、爆破警戒:装药警戒范围由爆破领班确定,但不得小于30m。
装药时应在警戒边界设置明显标志并派出岗哨;执行警戒任务的人员,应按指令到达指定地点并坚守工作岗位。
5、信号:预警信号:该信号发出后爆破警戒范围内开始清场工作;起爆信号:起爆信号应在确认人员、设备等全部撤离爆破警戒区,所有警戒人员到位,具备安全起爆条件时发出。
起爆信号发出后,准许负责起爆的人员起爆;解除信号:安全等待时间过后,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内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发出解除爆破警戒信号。
在此之前,岗哨不得撤离,不允许非检查人员进入爆破警戒范围;各类信号均应使爆破警戒区域及附近人员能清楚地听到或看到。
目录一.编制说明及依据 (1)1.1编制说明 (1)1.2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横洞进正洞整体方案 (2)3.1总体方案 (2)3.2施工顺序 (2)3.3施工注意事项 (6)四.机械及人员配置 (6)4.1 施工人员配置 (7)4.2、机械配置 (7)五.质量保证措施 (7)六.安全保证措施 (8)6.1 安全管理机构 (8)6.2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 (9)七.应急预案 (10)八.环保措施 (11)XXx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本方案适用于新建铁路XXX隧道横洞进正洞挑顶施工。
1.2编制依据1)XXX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现行铁路技术标准,施工规范,施工指南,设计规范,验收标准和有关规定。
3)XXX隧道设计图。
4)单线隧道复合式衬砌(有砟)(xx隧附01)5)隧道辅助坑道(XX隧附10)6)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尺寸。
7)我公司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XXx隧道位于BNK~MA区间,设计旅客列车速度为160km/h,单线隧道。
隧道进口里程DK 8+840,出口里程DK 13+445,全长4605m,隧道最大埋深310m。
隧道洞内线路坡度为“人”字坡,线路坡度按里程从小到大分别为3‰(1960m)、-6‰(2545m)。
全隧进口~DK08+935.729段95.729m位于半径R=9000m的左偏曲线上,DK09+482.114~DK 10+408.888段926.774m位于半径R=3500m的右偏曲线上,DK 13+425.536~出口段19.464m位于半径R=6000m的左偏曲线上,其余地段均为直线。
根据全线施工组织计划,为满足工期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本隧采用“1横洞”的辅助坑道模式,于DK 10+000处线路前进线路方向右侧设置横洞,横洞与线路小里程方向夹角51°,横洞长度298m。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一、施工背景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是在地下洞室中进行的一种特殊施工方式,常用于隧道、地下室等工程中。
挑顶施工是指在洞室掏挖完成后,为了提高地下洞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洞室顶部设置横向支撑结构,从而承担地表上的荷载和地下水压力,防止洞室坍塌和水沙涌入。
本文将针对斜井进正洞的挑顶施工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施工概述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经过详细的施工设计和方案制定。
主要步骤包括:勘察设计、施工准备、洞室掏挖、横向支撑结构施工、挑顶施工和支护工程等。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地质情况、洞室变形和水压等因素,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三、施工方案1.勘察设计: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勘察设计工作,了解地层岩性、地下水位、水质等情况,确定挖掘参数和支撑结构的设计方案。
2.施工准备:施工前需要组织人员、材料和设备,制定施工计划和安全保障措施。
同时,进行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搭建,包括临时指挥所、生活区、办公区等。
3.洞室掏挖: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洞室掏挖,掘进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进度,合理安排挖掘顺序,以防止洞室坍塌和掏挖不稳定。
4.横向支撑结构施工:洞室掏挖完成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横向支撑结构的施工。
常用的支撑形式包括:钢梁、钢拱架、钢筋混凝土板等。
施工时需要根据洞室的尺寸和要求精确测量、加工和安装支撑结构。
5.挑顶施工:支撑结构完成后,可以进行挑顶施工。
挑顶施工是指将洞室顶部区域加固和封闭,以防止洞室上方的水沙涌入和洞室坍塌。
挑顶材料可以使用钢板、水泥板等。
6.支护工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洞室的支护工程,包括排水、让渗、加固等。
这些工程旨在提高洞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洞室可以承受地表压力和地下水压力。
四、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形观测和应力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相应调整。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收稿日期:2018-01-10作者简介:刘恒涛(1985-),男,河南驻马店人,中交一航局城市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渗水黄土隧道斜井与正洞交叉口挑顶施工技术刘恒涛摘 要:在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中,干阳沟作为线路的重难点工程,其湿陷性黄土具有很强的土质代表性。
文章以此实际工程为例,重点对交叉段支护与正洞挑顶施工进行了分析探究,解决了其重难点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业准备;交叉段支护;工字钢龙门架中图分类号:U4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8)04-0214-02一、工程概况干阳沟隧道0#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长度约为191m ,坡度约为11%,采取斜交单联式与线路以平面交角400相交,相交里程为DK363+125。
无轨运输双车道衬砌断面,断面尺寸为992cm ,XODK0+190~+275段为拉槽段,斜井全长范围内均为Ⅴ级围岩。
二、挑顶施工风险及针对性措施0号斜井施工至DKX0DK0+090.0时,渗水量逐渐增大,达到95m 3/d 。
在与正洞相交的挑顶段,隧道的渗水量最大已有190m 3/d 。
由于土层与基岩的强度、工程性质差异较大,稳定性差,遇水易软化,可能引发坍塌或者滑移。
正常挑顶进洞方案将面临极大安全风险。
施工时,必须考虑渗水黄土的围岩特性,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技术参数[1]。
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先用异形钢架支撑,龙门架受力,小断面进入主洞,一榀一榀对支护进行加强,施工至主洞后,向左右两侧再进行空间拓展的方案。
加强抽排水,减少土体浸泡。
同时增加监控量测的次数,对数据及时分析,进而指导施工作业。
三、施工准备 1.内业准备斜井与正洞交叉处有关的设计图纸已经审核,隧道设计中线、标高及结构尺寸准确无误。
导线及水准复测和施工控制测量工作已完成,复测成果满足测规要求。
在进正洞挑顶前认真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精确计算出正洞坐标及标高,结构尺寸。
斜井洞顶天沟技术交底书Technical disclosure of inclined shaft roof gutter(安全技术)单位: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A4打印/可编辑安全技术斜井洞顶天沟技术交底书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施工单位:中铁八局集团编号:日期:年月日工程名称及施工里程广通4号隧道斜井交底名称广通4号隧道斜井洞顶天沟施做技术交底工程部位广通4号隧道斜井洞顶交底内容及施工主要注意事项工程概况:根据设计图及规范要求,为截住斜井洞顶边仰坡外地表水,使仰坡不受冲刷,保证隧道洞门结构的稳定以及安全顺利施工,需在洞顶砌筑环形截水沟。
根据现场实际地形,经驻地办监理及业主现场踏堪,要求在洞顶明显的滑坡痕迹以外施作洞顶截水沟。
二、结构尺寸截水沟形状为倒梯形,净空尺寸为60cm (下底)x 120cm (上底)x60cm (深),水沟沟壁采用C25混凝土,厚度为30cm z沟底采用5c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具体尺寸详见附图。
三、施工技术要求广通4号隧道斜井截水沟采用C25混凝土浇筑,施工时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确保工程质量。
1、截水沟按照设计坡比放线、开挖和混凝土浇筑,开挖时防止出现超欠挖,对超挖部分要夯填密实,欠挖部分清挖至设计断面。
2、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采用色泽均匀、结构密实、不易风化、无裂纹的砂石料。
3、严格按照配合比计量施工,机械拌和均匀’确保良好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在运输过程中如发生离析、泌水等现象,砌筑前必须重新拌合”对已凝结的砂浆严禁使用。
4、截水沟位置、断面、尺寸、坡度、材料、复合设计图纸要求,沟渠边坡必须平整、稳定,严禁贴坡,纵坡顺适,沟底平整,排水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
斜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记录斜井施工是指在大地表面上,通过人工或机械设备在地下钻探或挖掘的方法进入地下,进行工程施工。
由于斜井施工是一项高危作业,因此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下面是斜井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记录。
一、斜井施工的基本安全要求:1.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施工前的必要培训和资质证书。
2.工作人员必须熟悉施工区域的地形和地质情况,并做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3.施工现场必须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和工作范围。
4.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合适的安全设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防护眼镜、耳塞等。
5.施工区域必须保持整洁,禁止堆放杂物和危险品。
6.禁止工作人员使用酒精、毒品或其他影响工作安全的物质。
7.施工区域必须进行定期巡视,并做好记录。
二、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前应进行详细的施工方案制定,明确工作内容、施工机械设备和使用方法。
2.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备,并按规定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3.施工现场必须进行防护网设置,以防止物体掉落伤人。
4.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清楚标识施工危险区域和安全通道。
5.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临时通风设备,保持施工区域的空气流通。
6.工作人员必须定期进行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7.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合适的灭火设备,以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8.施工现场必须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并进行必要的应急演练。
9.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隔离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10.施工现场必须进行安全交底,确保工作人员了解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按规定使用斜井挖掘工具,严禁乱用。
2.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地质条件的监测,如果发现地质异动,必须立即停工。
3.施工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施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斜井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疲劳。
5.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持斜井周围的稳定状态,防止地质灾害发生。
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全文)文档一: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1. 引言: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是一种常用的施工技术,主要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施工技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供工程师和施工人员参考。
2. 操作步骤:2.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2.1.1 充分了解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和隧道设计要求。
2.1.2 制定施工计划,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2.1.3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2.2 施工过程:2.2.1 挖掘斜井:根据设计要求,在斜井位置进行挖掘,并确保井壁的稳定性。
2.2.2 引导洞挖掘:从斜井进入地下,沿着设计线路进行挖掘,同时支护井壁。
2.2.3 正洞挖掘:继续沿着设计线路进行挖掘,同时支护洞壁。
2.2.4 挑顶:在达到设计高程后,进行顶部支护,确保洞顶的稳定性。
2.3.1 检查施工质量,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
2.3.2 清理施工现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2.3.3 编制施工报告,并保存相关文件。
3. 注意事项:3.1 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工序或顺序。
3.2 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3 随时监测地质变化和工程变形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4 保持施工设备和工具的良好状态,定期检修和维护。
3.5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妥善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4. 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 施工计划表- 技术培训材料- 施工报告模板5. 法律名词及注释:5.1 隧道工程:指挖掘地下通道的工程活动。
5.2 地质情况:指地下岩土的性质和分布情况。
5.3 设计要求:指隧道工程设计中规定的各项要求。
5.4 斜井:指在地面上与地下隧道相连的竖井。
5.5 挖掘:指通过爆破或机械等方式开挖土石。
5.6 支护:指对洞壁或洞顶进行加固和保护的工作。
---文档二: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施工技术1. 引言:隧道斜井进入正洞挑顶法是一种常用的隧道施工技术,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技术的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供相关人员参考。
五尖大山隧道斜井与正洞相交段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五尖大山隧道,起于岳阳临湘市西郊外107国道边五尖大山山脚,穿越五尖大山,出于岳阳市云溪区竹山组,走向150°左右。
隧道起讫里程为DK1378+ 868~DK1385+725,全长6857m。
隧道的纵断面设计为:5‰的人字坡。
斜井位于距隧道进口592米处,与线路(左线)相交里程为DK1379+460,与线路方向夹角为55°,斜井长度128米。
斜井与正线相交于缓和曲线上,曲线半径为9000m,斜井轴线为12.6%下坡。
斜井中心与正洞右边线相交于XDK0+12.02处,在此处斜井开挖断面拱顶高程为102.889m。
正洞DK1379+460处,开挖断面拱顶高程为107.433,比斜井开挖断面拱顶高4.544m。
斜井的断面为拱形直墙形式,交接处斜井开挖宽度为6.1m,高度为6.55m。
2 正洞与斜井交接处地质概况斜井与正洞相交于斜井里程XDK0+012.12处,此处的地质情况为:岩石属于寒武系下统羊楼洞组,为弱风化岩石。
表层为粉质粘土,基岩为炭质板岩,节理很发育,多为微张节理,岩层破碎,地下水发育,属于Ⅴ级围岩。
实际施工地质情况为弱风化岩层,碳质板岩,局部节理较发育,岩石较破碎,有少量地下水。
但整体性趋好,推断为Ⅳ级围岩。
3 斜井与正线隧道接口处的支护要求由于正线隧道拱部初支在斜井处中断,无法形成闭合结构,为了保证斜井范围内正洞初支受力要求,在斜井位置设临时门式支撑。
临时门架支撑横梁、边柱均采用型钢。
门式钢架的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
4 施工方案斜井进入正洞的施工存在多次断面转换,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且此处地质条件较差,经过充分论证和综合考虑后,施工方案为斜井采用台阶法开挖,从XDK0+030处变下坡道(设计3‰下坡)为上坡道,按17.4%坡度,其上台阶开挖支护到与正洞交界处后,施工临时门架支撑过梁及边柱;过梁施工完毕,正对斜井在正洞内施工横向导坑,导坑顶初支高于永久初支;横向导坑开挖完成后,为正洞施工提供作业空间,便于正洞安全施工。
技术交底记录表编号:中铁二局宝兰客专BLTJ-12标斜井进洞施工技术交底斜井进洞采用双层超前小导管支护进洞。
进洞后改为按设计VH-DM围岩支护方式(即单层超前小导管支护)。
预留沉降设置为20cm。
一.设计参数1•导拱:钢架各单元由116型钢、连接钢板焊接成型,单元间由螺栓连接,钢架拱脚垫钢板,接头处焊接根据钢结构的有关要求进行,焊缝高度不小于6mm。
拱架预制时半径应加大20cm。
导拱下设C25 砼基础,尺寸为:40 M0 X30cm。
2•小导管:小导管为© 42mm X3.5mm热轧无缝钢管,长度L=3.5米。
小导管布置在拱部130度范围内,环向间距30cm,外插角分别采用10 ° >40 °交错布置。
每环小导管纵向间距本按2.4m设计。
进洞后,改用单层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纵向2.4cm。
3.锁脚锚管:设置8根锁脚锚管(©42mm X3.5mm热轧无缝钢管),长度为3米。
二.施工方法1•开挖:在施工完洞口边、仰坡及支护后,开始进行导拱的施工。
先在洞口根据施工图的要求,确定导拱的位置,采用留核心土的方法进行开挖,开挖至拱脚设计位置,开始立架。
2.拱架安装:拱架预制时半径应加大20cm 。
先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拱架安装位置,再采用人工安装。
拱架基础夯实,开始安装拱架,设置锁脚锚管将拱架锁定。
拱架安装固定好后,应立即进行喷射砼进行封闭。
3.小导管:洞口设置一环双层小导管,进洞后,改用单层小导管。
4.小导管施工要求(1)小导管安设一般采用引孔顶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打3〜5mm,然后将小导管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2)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
(3)隧道的开挖长度应小于小导管的预支护长度,预留部分作为下一次循环的止浆墙。
铁路隧道辅助斜井进入正洞三岔口挑顶施工工艺【摘要】辅助坑道进入正洞处,以小断面交大断面并形成三岔口,根据围岩级别和性状确定斜井进入正洞位置,在保证围岩稳定、设计开挖轮廓尺寸,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快速进入正洞,并及早形成初期支护。
是斜井进入正洞处开挖施工的目的。
太中银铁路工程离石隧道1#斜井辅助坑道进入正洞采用在斜井一侧爬坡渐进到正洞顶拱,利用小台架采用台阶法开挖大断面,并及时作好初期支护,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隧道开挖,挑顶施工;1、工程概况1#斜井与离石隧道平面45°相交于里程DK168+000,(斜井斜长895.25m,斜井内坡段最大坡度为9%。
综合坡度8.33%),此三岔口段在斜井一侧为25米长的错车平台,在正洞一侧其断面为无仰拱的单圆结构形式,开挖直径12.90米,初期支护为素喷普通C25砼,厚度5cm;局部围岩不稳定段按纵环间距1.5×1.5m布置2.5米长的Φ25中空反循环锚杆。
2、结构尺寸、几何关系三岔口段在斜井一侧开挖断面,宽×高:9.02×7.03米,与正洞相交处宽12.75米;斜井与正洞左侧线路中线相交处高程分别为:斜井底板:1034.46米、正洞内轨顶面高程:1035.36米、内轨顶面以下依次为:道床顶面:1034.79米;底板:1034.44米。
斜井进正洞后与顶拱高差3.38米;与底板高差0.02米。
3、施工方法我们共为斜井进入正洞准备了两套方安。
因施工现场围岩特性,在施工中我们采用的是第二套方案。
第一套方案:1)斜井开挖渐进到正洞左侧边线时,掌子面左侧短进尺、右侧正常进尺,使开挖面发生45度转角,形成与正洞相交的垂直掌子面。
按12.75×6.45米断面开挖至正洞右侧边墙,形成贯通掌子面。
2)利用开挖斜井的钻爆台车扩挖形成正洞全断面轮廓,首先向进口方向扩挖,采取分段分片开挖的方法,共计分成5片,首先中导洞先行开挖,开挖断面B×h:6×6.45米;其次两侧跟进开挖,开挖断面宽以至正洞左右边墙为准,高与中导洞相同;中导洞与两侧开挖距离按一个爆破循环约3米左右控制,此3片开挖以8.35%坡比约40米爬坡至正洞顶拱。
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技术摘要:本文根据缙云山隧道斜井进正洞工程施工概况,对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说明和分析,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隧道;斜井进正洞;施工;技术;工艺一.工程概况缙云山隧道设计为单洞双线隧道,全长3175m,起讫里程DK275+355~DK278+530。
隧道斜井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左侧,全长183米,与正洞相交于DK277+485,距进口2130米,距出口1045m。
斜井纵坡-5.4%。
二.隧道斜井总体施工方案斜井全段围岩较差,地下水较发育,应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对前方地质、水文情况进行及时探明;斜井进洞采用φ108大管棚(管棚长30米,拱部140°范围布置)超前支护。
先设置套拱,套拱内设2榀I18工字钢架,钢架之间用Φ22钢筋焊接固定,并在拱架上按大管棚施工间距钻眼,施作好导向管(长1m,拱部140°范围布置)后浇筑砼,套拱采用C20砼,纵向长度为1m,厚度为1m。
斜井进洞后采用台阶法施工,遵循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早成环的原则。
斜井进正洞交叉段可能出现缓倾岩层,容易受爆破震动,进而造成塌方,为了防止这一状况出现,应该进行超前小导管注浆预支护,在支护时可以与钢架相互配合使用;交叉段跨度大,应力集中,为受力薄弱地段,交叉口处采用悬臂梁法施工加强支护。
爆破时采用减震爆破,浅孔密布,使单段最大用药量得以减少,相邻段位起爆时间差等措施得以延长,尽最大可能将爆破震动降到最低。
下面主要介绍斜井进正洞的施工工艺和技术。
三.斜井进正洞施工工艺1、施工方案斜井井身与正洞相交处由于应力集中,为受力薄弱地段,采用悬臂梁法施工加强支护。
于正洞DK277+485隧道中线位置处施作集水井,以汇集正洞施工时的施工污水、裂隙水、岩溶水以及斜井汇水等,泵排至洞外。
斜井井底段为方便车辆转弯及悬臂梁锚固段施工,根据交角及转弯半径,从靠正洞处设置7.1m的渐变段(其中3.3m为悬臂梁锚固段),锚固段与渐变段断面净空尺寸不相同,渐变段呈喇叭口状。
技术交底书
工程名称西成客专XCZQ-5标段编号
交底项目隧道斜井进洞施工技术交底交底日期
1、工程概况:新建西成铁路西安至江油段(陕西境内)站前工程XCZQ-5标段,正线全长31.81Km,桩号为DgK152+500~DgK184+312.32。
其中隧道工程30.47km:得利隧道我标段施工范围DK152+500~DK158+830.5共计6330.5m;福仁山隧道
DK159+625.95~DK172+725.5全长13101.55m、1#斜井位于DK163+000处长度为1783.04m、出口横洞位于DK172+050处长度为373.2m、出口平导位于
DK172+063-DK166+348处长度为5715m;罗曲隧道DK172+977~DK182+261全长9284m、1#斜井位于DK175+650处长度为1217.33m、2#斜井位于DK179+300处长度为612.88m;范家咀隧道DK182+556~DK184+312.32全长1756.32m。
2、洞口工程施工
2.1施工顺序: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表处理→边仰坡截、排水沟施工→洞口土石方开挖→边仰坡支护。
见下图:隧道洞口边仰坡施工流程框图。
2.2边仰坡施工
(1)洞口工程尽量避免在雨季施工,测量放出开挖线位置后,在边仰坡开挖前,距洞口开挖线顶5m以外施作边仰坡截水沟,截水沟采用C25砼,采用人工开挖和人工浇筑,自高处向低处分段开挖和砌筑。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分段,分段长度应根据天沟坡度来确定,一般情况下,为15~20m。
洞顶截水沟槽应加强养护、整治,确保水流畅通。
形成相应的排水系统,确保边仰坡的稳定。
(2)对于上方可能坍塌的地表土、危石等可能坠落的物体给予清除,施工时因控制好边仰坡的坡度,具体可根据围岩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并尽量减少开挖量及边坡的开挖高度,同时减少对洞口的扰动。
现场围岩情况不稳定,在开挖时应采用短台阶开挖法施工。
(3)边仰坡支护参数:边仰坡支护采用锚喷支护:Φ22砂浆锚杆,L=3m,间距为1.5×1.5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Ф8盘条,网格间距为25×25cm,C25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5cm(。
当分台阶支护时,应注意钢筋网的搭接不少于一个网格。
接受交底单位:交底部门:交底人:
负责人:负责人: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