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18年6月作业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18年6月作业考核

《人力资源管理(本科)》18年6月作业考核

一、单选题(40分)
1.知识要素不包括:( )。
A.一般知识
B.专业理论
C.工作指示
D.多元智力
答案:D
2.“人”的运动是一种客观的物质运动,它以( )为基础,是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下进行的。
A.生物性
B.社会性
C.政治性
D.经济性
答案:A
3.人是( )与社会性的统一。
A.生物性
B.社会性
C.政治性
D.经济性
答案:A
4.人是生物性与( )的统一。
A.经济性
B.社会性
C.政治性
D.文化性
答案:B
5.从人类社会活动的总体看,人的( )可以包括生产活动和消费活动。
A.经济性
B.社会性
C.政治性
D.文化性
答案:A
6.现代社会,( )成为最重要的经济资源。
A.物质资源
B.人力资源
C.资本和技术
D.管理和信息
答案:B
7.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是( )。
A.人力资源
B.物质资源
C.资金和土地资源
D.技术和信息
答案:A
8.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是( )。
A.土地资源
B.物质资源
C.人力资源
D.资金和技术
答案:C
9.20世纪50年代,( )就指出,妇女是一种人力资源。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
答案:A
10.20世纪50年代,( )从管理学角度首先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
A.泰罗
B.彼得.德鲁克
C.法约儿
D.韦伯
答案:B
11.20世纪50年代,( )从管理学角度突出了经理是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
A.泰罗
B.彼得.德鲁克
C.法约儿
D.韦伯
答案:B
12.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从( )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
A.社会
B.组织
C.家庭
D.个体
答案:A
13.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从社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但不包括( )。
A.全局性的人力资源预测规划
B.全局性的投资生产
C.体制塑造
D.组织的人力资源预测规划
答案:D
14.宏观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从社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具体来说不包括( )。
A.人口家庭计划
B.教育培训事业
C.人力资源保护
D.组织的人力资源预测规划
答案:D
15.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被称为()。
A.人口资源
B.人力资源
C.人才资源
D.人力资本
答案:B
16.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源,由多个部分构成,但不包括:( )。
A.适龄就业人口
B.未成年就业和老年就业人口
C.求业或就学人口
D.未出生的人口
答案:D
17.( )不属于一个社会的人力资源。
A.适龄就业人口
B.未成年就业和老年就业人口
C.求业或就学人口
D.死亡的人口
答案:D
18.下面选项中( )不是人力资源的资源特点。
A.智能性
B.个体差异性
C.时效性
D.非经济性
答案:D
19.下面选项中( )不是人力资源的资源特点。
A.社会性
B.智能性
C.个体差异性
D.时效性
答案:D
20.下面选项中( )不

是人力资源的主体特点。
A.动力性
B.自我选择性
C.非经济性
D.经济性
答案:D
二、多选题(20分)
21.人是存在多种属性的客体,具有( )三个方面的性质。
A.自然性
B.社会性
C.经济性
D.文化性
答案:ABC
22.从人类社会运动的总体看,人的经济性可以包括两个方面:( )
A.从事社会生产活动
B.对于社会生产成果的消费
C.从事交换活动
D.从事分配活动
答案:AB
23.经济学上的“企业家才能”是指对( )三个要素进行配置和使用的能力。
A.土地(物质资源)
B.劳动(人力资源)
C.资本
D.人际关系
答案:ABC
24.人力资源的社会结构包括:( )。
A.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
B.人力资源的性别结构
C.人力资源的教育结构
D.人力资源的职业结构
答案:CD
25.从经济社会生活来看,现代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都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
A.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立意的战略性
B.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内容的广泛性
C.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象的目的性和手段的人道性
D.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主体的全员性和结果的效益性
答案:ABCD
26.人力资源的内容包括:( )。
A.适龄就业人口
B.未成年就业和老年就业人口
C.求业或就学人口
D.家庭劳动人口、军队服役人口等
答案:ABCD
27.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 )。
A.生物性
B.社会性
C.经济性
D.复杂性
答案:AB
28.人力资源的资源特点包括:( )。
A.智能性
B.个体差异性
C.时效性
D.再生性和资本性等
答案:ABCD
29.人力资源的主体特点:( )。
A.动力性
B.自我选择性
C.非经济性
D.经济性
答案:ABC
30.人力资源运动环节包括:( )。
A.人力资源生产
B.人力资源发掘
C.人力资源配置
D.人力资源使用
答案:ABCD
三、判断题(20分)
31.资源是可以利用、提供帮助、满足需要的东西,即经济活动要素。
T.对
F.错
答案:正确
32.从现代经济管理的角度看,经济活动有六项要素:土地是社会劳动的物质性资源;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人力资源;资本;企业家才能;技术;信息。
T.对
F.错
答案:正确
33.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指出妇女是人力资源。
T.对
F.错
答案:正确
34.20世纪50年代,邓小平指出妇女是人力资源。
T.对
F.错
答案:错误
35.20世纪50年代,马克思.韦伯最早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
T.对
F.错
答案:错误
36.20世纪50年代,彼得.德鲁克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指出经理是具有特殊资产的资源。
T.对
F.错
答案:正确
37.管理学家和管理实践者将力资源管理、市场管理、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视为企业四大运营职能。
T.对
F.错
答案:正确
38.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是资本性和再生性。
T.对
F.错
答案:错误
39.人力资源的基本特点是生物性和社会性。


T.对
F.错
答案:正确
40.人力资源的资源特点是智能性、个体差异性、时效性、再生性和资本性。
T.对
F.错
答案:正确
四、问答题(20分)
41.简述人力资源战略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案: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

1. 明确公司总部与各所属公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应搭建集团公司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研究特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战略方向及技术方案,为各所属公司提供方向性技术指导。各所属公司在集团总部的统一指导下,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贯彻执行集团公司设计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

2. 科学设置灵活的组织结构、岗位与编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企业实际,科学设置能对市场作出快速反应的组织结构。可以使用日事清的日志管理功能,根据组织结构和组织战略目标,动态性设置岗位和编制。



3. 准确及时的人员配置。准备地确定人才来源,建立人才库,构建企业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准确盘点本企业人才储备及预测人才需求,及时为相关岗位配置人才。

4. 员工能力开发与职业规划。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及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结合员工的素质与性格特征测评,实施富有针对性的能力开发和职业管理。

5. 实施管理职务与关键技术岗位继任计划。根据企业发展目标要求及岗位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建立继任计划并实施,为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证。

6. 分类实施工作绩效管理。逐步由关注过去的绩效考核转向关注发展的绩效管理。根据绩效管理的4W(为什么、作什么、做得怎么样及结果如何管理)本质,引进、完善关键业绩指标(KPI),应用综合平衡记分卡考评各所属清华同方及部门,应用行事历及目标管理考评员工个体。

7. 完善、规范分享成功的激励方案。准确测量核心人才人力资本及业绩贡献,根据清华同方实际,让技术、智慧、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完善、规范分享成功的激励方案,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成长。

8. 明确人力资源部及其相关部门的角色定位与职责要求,提升任职者的素质水平。人力资源管理是所有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职责。人力资源部应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明确角色定位(战略伙伴、行政专家、员工领头人、变化的助推剂等四种角色)及职责要求,有针对性地锻炼人力资源管理从业者的素质,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42.简述人力资源就业战略包括的主要内容。
答案:第一,人力资源中长期规划;
第二,人力资源引荐与保留战略;
第三,人力资源培训与

开发战略;
第四,员工绩效管理战略;
第五,薪酬战略;
第六,组织文化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