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孟子二则习题课件语文版
- 格式:ppt
- 大小:3.11 MB
- 文档页数:10
23 《孟子》二则《鱼我所欲也》1.知识链接孟子与《孟子》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推尊为“亚圣”。
他主张实行“仁政”,反对武力兼并,反对暴政害民。
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对后世的政治思想也有积极的影响。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它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具特色的散文专著。
其文气势磅礴,逻辑严密,又长于比喻,用形象化的事物和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2.文言文考点链接文言文翻译【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方法】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
一些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
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习题链接】见《鱼我所欲也》“积累与运用”T5,《富贵不能淫》“积累与运用”T4。
01 积累与运用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
所恶.(wù) 一豆羹.(gēng) 蹴.(cù) 苟.得(gǒu) 不屑.(xiè)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故不为苟.得也苟: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2)故患有所不辟.也辟:躲避,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