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82_广联达钢筋翻样教程
- 格式:doc
- 大小:4.33 MB
- 文档页数:25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钢筋下料长度计算钢筋因弯曲或弯钩会使其长度变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据图纸中尺寸下料;必须了解对混凝土保护层、钢筋弯曲、弯钩等规定,再根据图中尺寸计算其下料长度。
各种钢筋下料长度计算如下: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上述钢筋需要搭接的话,还应增加钢筋搭接长度。
1.弯曲调整值钢筋弯曲后的特点:一是在弯曲处内皮收缩、外皮延伸、轴线长度不变;二是在弯曲处形成圆弧。
钢筋的量度方法是沿直线量外包尺寸(图9-46);因此,弯起钢筋的量度尺寸大于下料尺寸,两者之间的差值称为弯曲调整值。
弯曲调整值,根据理论推算并结合实践经验,列于表9-23。
图9-46 钢筋弯曲时的量度方法钢筋弯曲调整值表9-23注:d为钢筋直径。
2.弯钩增加长度钢筋的弯钩形式有三种:半圆弯钩、直弯钩及斜弯钩(图9-47)。
半圆弯钩是最常用的一种弯钩。
直弯钩只用在柱钢筋的下部、箍筋和附加钢筋中。
斜弯钩只用在直径较小的钢筋中。
图9-47 钢筋弯钩计算简图(a)半圆弯钩;(b)直弯钩;(c)斜弯钩光圆钢筋的弯钩增加长度,按图9-47所示的简图(弯心直径为2.5d、平直部分为3d)计算:对半圆弯钩为6.25d,对直弯钩为3.5d,对斜弯钩为4.9d。
在生产实践中,由于实际弯心直径与理论弯心直径有时不一致,钢筋粗细和机具条件不同等而影响平直部分的长短(手工弯钩时平直部分可适当加长,机械弯钩时可适当缩短),因此在实际配料计算时,对弯钩增加长度常根据具体条件,采用经验数据,见表9-24。
半圆弯钩增加长度参考表(用机械弯)表9-243.弯起钢筋斜长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见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见表9-25。
图9-48 弯起钢筋斜长计算简图(a)弯起角度30°;(b)弯起角度45°;(c)弯起角度60°弯起钢筋斜长系数表9-25注:h0为弯起高度。
广联达软件翻样秘籍——计算设置篇你们的工作因我们的辅助更加轻松我们的产品因你们的建议更加成熟计算设置计算设置中包含计算设置、节点设置、箍筋设置、搭接设置和箍筋公式。
1.柱的计算设置计算设置部分的内容,是软件内置的规范、图集和施工做法的显示和设置。
包括各类构件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钢筋计算结果;软件中默认的都是规范中规定的数值和工程中最常用的数值,按照图集设计的工程,一般不需要进行修改;图纸有特殊说明时,用户可以根据结构施工说明和施工图来对具体的项目进行修改。
例如下截取了柱计算设置中的一部分经常是大家反应和比较常用以及难理解的地方;(1)柱/墙柱在基础锚固区的箍筋数量软件提供了2个选项:如果在实际工程在基础存在导墙的情况,我们可以指定根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导墙的箍筋加到里面做了,在计算上一层柱的时候要把导墙范围内的箍筋再扣减出来,在柱的属性里面里面选择箍筋增减功能如图:(2)梁(板)上柱/墙柱在插筋锚固区的箍筋数量软件同(1)一样也提供了2个选项,功能上面的基本类似。
(3)柱/墙柱纵筋的连接位置限高:软件默认位置限高为3500,是因为柱钢筋连接的位置太高了不方便施工而设置的,实际施工的时候钢筋连接的位置基本不会超过2500,我们在做实际工程的时候可以把默认值改为2500(根据具体情况自己设置)(4)本层纵筋大于设定值时则单独计算本层纵筋:软件默认值为2000;设置是柱的上部纵筋直径变大时,按照图集要求要伸至下层非连接区范围连接,施工翻样的习惯是直接伸至下端进行连接,但是有的楼层比较高,大直径的钢筋伸至下端连接会浪费许多钢筋,所以增加了上端连接点与下端连接点距离的设置,如果施工过程中不允许存在二个接头的时候,有二种设置,(1)将默认设置2000改为9000;(2)将设置项上柱钢筋直径大于下柱钢筋直径时的做法的选项,改为取上层柱纵筋规格计算。
依据在11G101-1的57页(5)柱变截面尺寸小于等于设定值时纵筋连通计算:软件默认的是按照规范1/6的规定进行计算的,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的时候,有些大直径的钢筋弯折比较困难,现场可能会出现小于设定值的时候也不连通计算我们就可以把hb/6的分母进行调大,而小直径的钢筋现场比较容易弯折,有的在浇筑混凝土前调整一下,在浇筑混凝土以后再次的调整一下就可以满足现场施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把hb/6的分母调小一下,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
钢筋翻样——条形基础篇,你学的来的钢筋翻样技巧本文需仔细阅读,时长因人而异。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条形基础的钢筋翻样方法,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不考虑条形基础有基础梁的情况,基础梁的计算我们放在梁板式筏型基础里来讲。
条形基础分为坡形和阶形,两种形式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以下内容中涉及字母及含义如下:c :钢筋保护层厚度s :钢筋间距X :条形基础X向长度Y :条形基础Y向长度b:条形基础宽度以下计算实例条形基础宽度均相同。
这张图是条形基础配筋图,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条基底部钢筋为C14@150/A8 @250,“/”前边的是受力钢筋,后边的是分布钢筋,对于条形基础来说短向配置受力钢筋,长向配置分布钢筋,下边我们看一张工程施工图纸。
从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出,条形基础形成一个闭合,这样条形基础就存在转角、十字交接和丁字交接,下边我们就分这三种情况分别进行计算演示。
注意:在计算时均取基础的净长。
1、转角处钢筋构造,我称它为L形参照16G101-3第77 页(a)图。
1)受力钢筋计算转角处的钢筋 X 向与 Y 向的短方向都为受力钢筋,所以 X 向与 Y 向的分布筋在转角处要断开并且与对应方向的受力钢筋搭接150mm。
我们以下边这张图为例,以X向钢筋进行演示,Y向钢筋计算相同。
受力钢筋长度=b-2c受力钢筋根数={X-2×min(75,s/2)/s}+12)分布钢筋计算绿的为分布筋;红色为受力筋计算分布筋时要注意的一点是分布钢筋与受力筋要搭接150mm,在计算受力筋长度时减去了两边保护层厚度,所以在计算分布筋长度时要注意加上保护成厚度和搭接长度150mm,如上图所示。
分布钢筋长度=X-2b+2c+2×150+2×6.25d这里的2×6.25d为一级钢末端为180°弯钩的长度,如果分布筋为三级钢则仅需计算平直段长度。
2、丁字交接基础底板参照16H101-3,第77页(b)图。
钢筋翻样方法全攻略悉心总结一下,钢筋翻样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8种操作方法,不会使用电脑翻样者,只能会应用最简单的前3种方法,那是最原始的也是最基本的翻样方法,当应用电脑电算翻样时,所有这8种方法都可以灵活运用,举一反三,但一定要功底深厚。
一,单筋法无论手算和电算,都能用得上单筋法,又叫单根录入法,这是最基本最原始的抽筋方法之一,可以用文字,也可以用表格。
计算时,只要有了结构图纸,再有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计算器或手机(当计算器用)就行了。
单筋法的优点是,简单、灵活、方便、快捷,适用于数量很少而且构造简单的构件,如独立或条形基础、过梁,简支梁,小面积建筑物的圈梁、雨蓬、阳台、单层排柱,构造柱、相同进深且又相等开间的板,直板式楼梯等等,这些构件数量少,构造单一,用手算,轻而易举的几笔就算完了,如果用电算,反而还倒显得罗嗦麻烦了。
所以电算也不是任何情况都适用,人们常说的杀鸡焉用宰牛刀,形容小型工程不用电算,比喻得恰如其分。
单筋法用电算,其实不比手算快,只能满足一些人的猎奇心理,看看电脑是否也有和人一样的本事,而且文字数字打印出来比手写的工整美观,就这一点点的**力,也能使单筋录入法的所谓翻样软件卖上几百元,这让行家看来简直就是在虎人,拿人二五眼,靠吹牛兜售所谓的翻样产品来赚钱。
电算的单筋录入法,在编程时,把各种钢筋的形状,尺寸注写位置全已考虑周全,使用人员只要在格子里面点击激活单根钢筋加上尺寸数字,下料长度和结算汇总是自动完成的,其实质,还是以造价和预算求出总量为目的,于翻样而言沾点边也不多,这种翻样软件纯属滥竽充数。
单筋法靠的是翻样基本功,包括平法基本功,识图算料其本功,钢筋施工专业基本功,这几样缺一不可,凡涉及到翻样的知识必须完全掌握,如各种参数系数,各种构件,各种配筋情况,全要了如指掌,方能胜任。
翻样八法中,无论哪一种,都要在单筋法之上发展壮大起来,历练成熟起来。
二,放样法放样法,不管手算和电算,都能用得上,我收过一个徒弟,问他吊筋的斜长如何计算,他说我算不好,但是在制做时,我能做得非常漂亮,我把图形画在地板上,实际量尺下料就行了,我说你这是放实样。
钢筋抽样GGJ10.0软件基础培训教材前言 (4)一、掌握GGJ10.0软件算量的思路、流程和基本方法.. 4二、熟练掌握GGJ10.0软件常用功能的操作 (4)三、能够独立完成《广联达培训楼》工程,学会用软件做工程的思路和方法 (4)四、能够对软件计算结果做简单分析,逐步能够把握用软件准确进行钢筋工程量计算 (4)五、如果参加应用培训,您将会获得更多的收获 (4)第一章钢筋工程量计算思路 (5)第一节现行钢筋计算相关规范 (5)第二节“平法”发展历程及适用范围 (5)第三节“平法”基本原理 (6)第四节钢筋GGJ10.0软件操作流程 (6)一、钢筋GGJ10.0软件基本原理 (6)二、手工与软件计算对比(图3) (7)第二章界面介绍 (8)第一节界面概览 (8)第二节工具栏解释 (8)一、标题栏 (8)二、菜单栏 (8)三、工具栏 (9)四、导航栏 (9)五、绘图区 (9)六、状态栏 (9)第三章通用功能 (9)第一节新建工程 (9)一、启动软件 (9)二、新建工程 (10)三、工程设置 (15)五、修改计算设置 (18)第二节保存工程 (19)一、保存工程 (19)二、备份工程 (20)三、恢复工程 (20)第三节打开工程 (20)第四节新建轴网 (21)一、新建轴网 (21)二、修改轴网 (22)三、删除轴网 (23)第五节界面切换 (23)一、图面控制 (23)二、界面切换 (24)三、楼层切换 (25)第六节构件画法 (26)一、画点 (26)二、画直线 (27)三、画折线 (29)四、画弧线 (30)五、智能布置 (30)六、捕捉定位 (31)第七节查看构件属性 (33)一、显示构件及名称 (34)二、构件属性编辑器 (34)第八节修改构件 (35)一、选择构件 (35)二、删除构件 (36)三、撤销、重复 (36)五、复制 (37)六、镜像 (38)七、块操作 (38)八、修改构件属性 (39)九、配置钢筋信息 (40)第九节查看结果 (40)一、汇总计算 (41)二、编辑构件图元钢筋F11 (41)三、查看图元钢筋量 (41)四、打印图形 (42)五、查看计算结果 (42)第四章构件类型说明 (43)第五章构件特殊功能 (44)第一节框架结构 (46)一、框架柱 (46)二、框架梁 (52)三、现浇板 (57)第二节剪力墙结构 (63)一、剪力墙(图85) (64)二、墙柱 (65)三、墙洞 (68)四、墙梁 (69)第三节砖混结构 (71)一、画砖墙 (71)二、画圈梁(图98) (71)三、画构造柱 (71)第四节单构件输入 (71)一、平法输入 (72)二、参数输入 (75)三、直接输入 (76)第五节其它输入方法 (76)一、导入图形GCL8.0工程文件(图109) (77)二、导入CAD电子文件(图110) (77)第六章综合练习 (78)一、综合练习 (78)二、校对工程量 (78)三、总结 (78)第七章服务工具 (79)第一节KDT远程服务工具 (79)一、KDT的优势 (79)二、KDT的使用 (79)第二节CCC语音呼叫中心 (81)第三节QQ群 (82)第三节“平法”基本原理“平法”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基础结构、柱墙结构、梁结构、板结构,各子系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和相对完整性。
钢筋翻样方法及实例
钢筋翻样是用来改变钢筋的横截面形状的一种埋设方式。
它的基本原理是,当钢筋的横截面被翻转时,其弯掣力特性和荷载–曲线特性和传统的直线形钢筋完全一样,但却可以节省施工和工程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先将钢筋按正常的挤压方式固定在结构上,然后使用翻转件将钢筋翻转,使横截面翻转成预定的形状。
翻转的时候可以使用翻转架、焊接架或车轮一起使用,以确保钢筋完全地翻转到指定位置。
安装完成后,将钢筋的截面形状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进行紧固。
下面举例说明钢筋翻样的实施方法:在建筑结构的墙壁上安装水平钢筋,这些钢筋安装方法为普通挤压,而水平翻转90度使钢筋变成穹形翻转,在这种情况下钢筋的翻转法兰可以用车轮安装,将钢筋固定在墙壁上,确保钢筋完美地翻转。
因为钢筋翻样可以减少钢筋安装和维修的施工量,降低施工成本,所以在现今的工程实践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但是,由于钢筋的型号和规格各不相同,在实施钢筋翻样时要注意,确保施工时安全和质量要求的情况。
总的来说,钢筋翻样是一种新型的、高效的钢筋埋设方式,可以显著地减少施工量,同时保证施工和安装质量,在工程中均有很好的实用性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