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地表水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82 KB
- 文档页数:3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引言地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地表水监测方案对于保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监测目标是掌握地表水体系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监测:监测地表水中常见污染物质的含量,包括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盐等;2. 水量监测:监测地表水的流量、水位等参数,以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3. 水生态监测:监测地表水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方法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表水监测:1. 采样方法:根据地表水体系的特点,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每个监测点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采样,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时效性;2. 分析方法:使用标准的水质检测设备和方法,对采样的地表水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测定;3. 数据处理: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发现潜在的趋势和异常情况;4. 结果报告:定期生成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和分析结论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监测频率和监测区域本方案将根据地表水体系的复杂程度和资源情况,制定不同的监测频率和监测区域划分方案。
一般来说,我们将重点监测以下区域和频率:1. 水库和河流:重点监测重要水库和河流的入口和出口位置,每季度进行一次采样和监测;2. 地下水和湖泊:根据地下水水源地和湖泊的规模和重要性,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采样和监测;3. 海洋与海湾:关注海岸线附近的海洋和海湾区域,每年进行一次采样和监测。
五、应急响应机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异常状况,我们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一旦发现水质异常或水体面临污染威胁,我们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启动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和网络系统,监测地表水的实时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2. 协调相关部门: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给环境保护、水务管理等相关部门,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水质问题;3. 制定处置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包括水质修复、事件调查等;4.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
地表水监测项目及分析方法作者:李晓梅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7期[摘要] 水质监测项目包括反映水质状况的各项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应合理地确定监测项目,使之能正确地反映水质状况。
[关键词] 地表水监测项目分析方法水质监测项目包括反映水质状况的各项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应合理地确定监测项目,使之能正确地反映水质状况。
1.确定监测项目的原则确定监测项目时要根据被测水体和监测目的综合考虑,可按以下原则确定监测项目:国家与行业水环境与水资源质量标准或评价标准中已列入的监测项目;国家及行业正式颁布的标准分析方法中列入的监测项目;反映本地区水体中主要污染物的监测项目;专用站应依据监测目的选择监测项目。
2.地表水监测项目地表水监测的具体内容分为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两类。
2.1河流必测项目: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六价铬、总汞、总砷、镉、铅、铜、大肠菌群。
选测项目:硫化物、矿化度、非离子氨、凯氏氮、总磷、化学需氧量、溶解性铁、总锰、总锌、硒、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氯农药、苯并[a]芘、丙烯醛、苯类、总有机碳等。
2.2饮用水源必测项目: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电导率、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氯化物、六价铬、总汞、总砷、镉、铅、铜、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选测项目:铁、锰、铜、锌、硒、银、浑浊度、化学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六六六、滴滴涕、苯并[a]芘、总。
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
2.3湖泊水库必测项目:水温、pH、悬浮物、总硬度、透明度、总磷、总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氟化物、六价铬、总汞、总砷、镉、铅、铜、叶绿素a。
选测项目:钾、钠、锌、硫酸盐、氯化物、电导率、溶解性总固体、侵蚀性二氧化碳、游离二氧化碳、总碱度、碳酸盐、重碳酸盐、大肠菌群。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及其汇集后形成的江河湖海等水系。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发展的加快,地表水的质量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地表水监测方案势在必行。
二、监测目标与指标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标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以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污染程度。
根据国家标准和环保法规,我们将监测以下指标:1. pH值:评估水体的酸碱度,判断是否符合水环境的生态要求;2. 溶解氧:反映水中的氧气含量,对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生存至关重要;3. 化学需氧量(COD):用于检测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作为衡量水体污染的指标之一;4. 总氮和总磷:反映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5. 氨氮和硝酸盐氮:用于评估水体中的氨氮和硝酸盐含量,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来源。
三、监测方法与频次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表水的监测:1. 采样方法: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经过充分搅拌后取样,避免污染源的干扰;2. 仪器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3. 实验室测试:将采样的水样送往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测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计划,定期进行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季度性监测以及突发事件后的应急监测。
四、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完成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地表水质量的状况。
同时,我们将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监测结果报告,促使他们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水质安全。
五、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为确保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监测操作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规程等,确保监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培训与实施: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3. 仪器设备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4. 数据分析和评估: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不断完善监测评估体系;5. 监测方案的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要求,及时更新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效率和可信度。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分析方法目录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一)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8)(二)吹脱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11)(三)吹脱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13)环氧氯丙烷 ............................................................................(一)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 (20)(二)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20)氯乙烯................................................................................(一)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 (22)(二)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22)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 ............................................(一)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25)(二)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25)氯丁二烯 ..............................................................................(一)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25)(二)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25)(三)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25)六氯丁二烯 ............................................................................(一)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27)(二)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27)(三)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28)苯乙烯、苯、甲苯、乙苯、二甲苯和异丙苯 ....................................................(一)顶空气相色谱法. (28)(二)吹脱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31)(三)吹脱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33)甲醛..................................................................................乙酰丙酮光度法 (34)乙醛..................................................................................(一)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36)(二)2,4-二硝基苯肼柱后衍生液相色谱法 (39)丙烯醛................................................................................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41)三氯乙醛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41)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一)吹脱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44)(二)吹脱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44)三氯苯................................................................................气相色谱质谱法 (44)四氯苯................................................................................(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52)(二)气相色谱法 (52)六氯苯................................................................................气相色谱质谱法 (54)硝基苯、二硝基苯、2,4-二硝基甲苯、2,4,6-三硝基甲苯、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 ..54 (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54)(二)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54)2,4-二氯苯酚、2,4,6-三氯苯酚、五氯苯酚、苯胺................................................气相色谱质谱法 (57)联苯胺................................................................................(一)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58)(二)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61)(三)分光光度法 (64)丙烯酰胺 ..............................................................................(一)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 (65)(二)衍生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67)(三)溴化衍生-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70)丙烯腈................................................................................(一)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法 . (73)(二)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73)(三)吹扫捕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7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气相色谱质谱法.. (73)水合肼................................................................................(一)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直接分光光度法.. (74)(二)糠醛衍生化-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75)四乙基铅 ..............................................................................(一)双硫腙目视比色法 (78)(二)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80)吡啶..................................................................................(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83)(二)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83)松节油................................................................................(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85)(二)气相色谱法 (85)(三)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87)苦味酸................................................................................(一)气相色谱-ECD方法 (91)(二)直接进样-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方法 (92)丁基黄原酸 ............................................................................铜试剂亚铜分光光度法 (95)活性氯................................................................................ N,N-二乙基-1,4-苯二胺光度法.. (97)滴滴涕、林丹和环氧七氯..................................................................(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99)(二)气相色谱法 (99)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内吸磷 (102)气相色谱法 (103)百菌清.................................................................................(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106)(二)气相色谱法 (106)甲萘威.................................................................................(一)高效液相色谱法.. (108)(二)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 (110)溴氰菊酯...............................................................................(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112)(二)气相色谱法 (113)阿特拉津...............................................................................(一)气相色谱质谱法.. (113)(二)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 (113)(三)液相色谱法(HPLC) (115)(四)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116)(五)液液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 (118)苯并[a]芘...............................................................................高效液相色谱法 (121)甲基汞.................................................................................(一)气相色谱法. (124)附录A 硫基棉(S.C.F)的制备(补充件) (127)(二)高效液相色谱-原子荧光法 (127)多氯联苯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法(GC-ECD) (130)微囊藻毒素 .............................................................................(一)液相色谱法 (136)(二)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139)黄磷...................................................................................钼-锑-抗分光光度法 (142)钼、钴、镍 .............................................................................(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43)(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45)(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49)铍 ....................................................................................(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53)(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55)(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55)硼 ....................................................................................(一)甲亚胺-H分光光度法 (155)(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56)(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56)锑 ....................................................................................原子荧光光度法 (157)(4)样品测定 (158)钡 ....................................................................................(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59)(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61)(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61)钒 ....................................................................................(一)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61)(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61)钛 ....................................................................................(一)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 (162)(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 (163)(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63)铊 ....................................................................................(一)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63)(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165)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三溴甲烷、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属于挥发性卤代烃。
地表水监测方案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和地下水体,对地表水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了解水体的质量、水文情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一个地表水监测方案的设计。
一、目的和背景地表水监测旨在收集有关水体的重要数据,评估水体的状态,检测水质污染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保护生态系统的参考依据。
本方案将定期监测地表水的水质和水量情况,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性,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1.水质分析: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COD 和BOD等指标,了解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机物污染和其他污染物的程度。
2.水量监测:定期测量水体的流量,包括流速、流态、输沙量等,了解水资源的供应和运动情况。
3.生态监测:通过采集水体的生物样本,了解水体中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情况,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方式和频率1.定点监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对水质、水量和生态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监测结果的代表性。
2.活动监测:在特定的事件或情况发生时,如雨季、污染事件等,加大对地表水的监测和分析。
3.实时监测: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对水质和水量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1.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收集监测数据和样本,包括水质数据、水量数据和生态数据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和模型评估水质状况、水资源使用效益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形成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果应用和保护措施1.监测结果应用:将监测结果与相关环境标准进行比较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警水质异常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2.保护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提高水体的净化和保护能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六、预算和人力资源1.预算:编制监测项目的预算,在设备购置、样本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与评价是保护水资源,维护水环境健康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科学准确的监测方法和有效的评价标准,才能及时发现水环境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重点探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与评价方法。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样和分析。
采样是获取水样的过程,分析是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和分析。
1. 采样方法地表水的采样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采样。
为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采样点:采样点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水体的特点,包括河流的流速、水深、水质变化等因素。
同时,还应考虑到排污口、工业企业等因素对水体的影响。
(2)采样容器:采样容器需要选择干净、无杂质的容器,常用的有玻璃瓶、聚乙烯瓶等。
采样容器应提前清洗并用纯水漂洗。
(3)采样方法:采样时要注意避让船只、人群等干扰因素,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采样时应尽量将容器浸入水中,避免采集到水表面的杂质。
2. 分析方法地表水的分析方法是评价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
目前,地表水质量的评价主要依靠指标检测和定量分析。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分析、生物学分析和环境监测技术。
(1)物理化学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检测和分析。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酸碱性、氧含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等。
(2)生物学分析:通过对水生生物的观察和计数,了解水生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生态状况。
例如,鱼类、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的出现和数量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水体的质量状况。
(3)环境监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被应用于水质监测中。
例如,多参数水质监测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指标,实时反映水体的变化情况。
二、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地表水环境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水质评价和污染评价。
1.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评价是通过对水样中各种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参照相应的水质标准进行评估。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方案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一、明确监测目的本方案的监测目的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校园内各区域用水及水质进行监测,掌握校园水质情况。
2.进一步熟练掌握水质监测中的各项实验操作技术,掌握地表水中各项指标与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3.学会应用环境质量标准评价校园环境,并提出改善校园水质的意见和建议。
二、基础资料的收集在___至生化楼实验区域的水域进行监测。
该河段属于珠江水系广州段,根据《广州市水文地质分析》,该水域的有关资料如下:1.地形地貌:广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北部边缘,是三角洲平原与低山丘陵区的过渡带。
东北部是由花岗岩与变质岩组成的低山丘陵区,海拔标高一般在300米以下,地形高差250米左右,坡度15°~35°,水系呈树枝状,切割强烈。
西部是由河流堆积组成的冲积平原,南部为微向南倾斜的珠江三角洲平原,标高5~7米,其中分布零星的残丘和苔地。
2.气象:广州市地处南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1.4℃~21.9℃,最热是7~8月,平均气温28.0℃~28.7℃,绝对最高气温为38.7℃。
年平均降雨量1725.17毫米,相对集中在4~9月的雨季,占全年的82.1%,兼受台风的袭扰,年平均蒸发量1603.15毫米。
3.水文:珠江、东江和溪流河在本区交汇,经狮子洋入海,是区域地下水的最低排泄基准面。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地表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分布有大中小河流34条。
根据水资源航空遥感调查,地表水体类别有:库唐、涌溪、干流河道,全区水域面积平方千米,占广州市区面积的10.8%。
据黄埔潮汐站资料,珠江平均水位为0.72米,平均低潮水位为-0.88米,涨潮最大朝差2.56米,落潮最大潮差3.00米。
4.监测河段概况:经实地考察,此河段是珠江至校园图书馆中心湖之间的河段,全长约400米,宽约4.5米,水深约1.5米,流经生化实验楼和工程实验楼,水质受到这两处污染源的影响。
如何进行地表水质监测地表水是人类生活和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存环境的稳定。
为了保护和改善地表水质量,进行地表水质监测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采样、测试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地表水质监测。
1. 采样采样是地表水质监测的第一步,它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准确地反映水体的实际情况。
为了得到准确的采样结果,首先应选择合适的采样点。
采样点的选择应参考水域的地理、水文、水质特征和周边环境等因素,以及监测目的和要求。
在采样时,应选择适当的采样器具,如玻璃或塑料容器,并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
在实施采样时,应注意采样器具的完整性和密封性,以避免水样污染和水质变化。
2. 测试测试是地表水质监测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决定了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地表水质检测项目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氮、总磷、悬浮物和重金属等。
为了进行准确的测试,应选择具有良好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如电子酸度计、溶解氧仪、分光光度计、氨氮仪、光度计和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同时,还应按照相关的操作规范和标准进行测试,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地表水质监测的最后一步,它能够提供地表水质量的全面评估和趋势分析。
在数据分析中,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如均值、方差、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等,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解读。
此外,还可以绘制图表和趋势线,以更直观地展示地表水质量的变化和趋势。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水质改善措施,以保护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地表水质监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包括采样、测试和数据分析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选择采样点、进行准确的测试和科学分析数据,可以提供准确的地表水质量评估和趋势分析,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只有持续加强地表水质监测工作,才能确保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的改善。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一、监测断面设置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别离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二、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刻、频率及分析方式监测分析方式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一、监测点设置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周围两个点。
二、监测项目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式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一、监测点布设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爱惜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要紧考虑评判区范围内的要紧居民灵敏点,在灵敏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二、监测项目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刻小时浓度天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4、监测方式污染物分析方式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式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场界周围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周围各一个),持续监测两天,日夜各一次。
测量方式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方案1地表水监测点位、监测单位及监测时间监测点位: 监测单位: 监测时间:2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监测项目:PH 值、水温、溶解氧、悬浮物、化学需氧量、高锌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磷、氟化物、挥发酚、硫化物、六价馅、石油类、铅、汞、碑、氟化物、色度共20项。
分析方法:采样及分析方法依照国家环保局《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规定进行。
3评价标准本次地表水环境现状评价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 III 类标准。
4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表水现状进行评价 DO 的标准指数计算表达式为:DO im-9碇D oL D a )式中:Szx )J-DO 的单因子指数,无量纲;DS 一所测断面溶解氧浓度,mg/L ;°/一饱和溶解氧浓度,mg/L ; °°∕=468/(31.6+T ),T 为水温,C ;5 a 。
/ DO r -DO ij———(力O,>DQ )°Q-溶解氧的地面水水质标准,mg/L。
PH值单值质量指数模式为:=7.0-pH,PHL7.0-PHT pH j≤7.0_/也-7.0 p H j>7.0W产/:7.6其他评价因子单项指数式为:SiJ=(Cim-Ci)/CC im-C si)式中:Sij-某污染物的污染指数;Cij—某污染物的实际浓度(mg/L);CSi-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L);SpHj-PH标准指数;pH j-j点实测pH值;ρH s d—标准中PH值的下限值:PHSU—标准中PH值的上限值。
CL理论上或实际上的最大值。
5监测、评价结果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以及评价结果见表1。
由表1监测结果对照标准可以看出,评价区地表水水质监测指标除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超标外,其他监测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标准。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地表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预测水体质量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
二、监测范围本次地表水监测范围包括_____地区内的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具体监测点位将根据水体的功能、规模、水流特征以及周边污染源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布设。
三、监测项目(一)物理指标1、水温:使用水温计或热敏电阻传感器进行测量,了解水体的热状况。
2、色度:通过目视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映水体的颜色程度。
3、浊度:采用浊度仪测量,表征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含量。
(二)化学指标1、 pH 值:使用 pH 计直接测量,反映水体的酸碱性。
2、溶解氧(DO):采用碘量法或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
3、化学需氧量(COD):常用重铬酸钾法或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4、生化需氧量(BOD):通过稀释与接种法测量,用于评估水体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
5、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或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是反映水体受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6、总磷:使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表征水体中磷元素的含量。
7、总氮:通过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映水体中氮元素的总量。
8、重金属:包括铜、锌、铅、镉、汞、铬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
(三)生物指标1、浮游植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了解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2、浮游动物:同样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类计数,评估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监测频率根据水体的类型和功能,以及污染状况的不同,确定相应的监测频率。
1、对于主要河流,每月监测一次。
2、重点湖泊和水库,每季度监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