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科研成果
- 格式:doc
- 大小:309.50 KB
- 文档页数:8
第四届“重庆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
优秀项目作品展示格式
×××(项目名称:三号宋体,加黑,居中)
××(项目组成员:5号宋体,名字之间用逗号相隔,居中)
××(指导教师:5号宋体,居中)
××(项目所属学院:5号宋体,加括号,居中)
一、项目简介(含研究成果)
字体为五号宋体,要求内容精练、简洁,字数控制在350字以内。
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利、结论、实物装置、软件等
二、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利、结论、实物装置、软件等,请分别按以下格式填写:
1、论文:论文名称发表刊物级别出版年份及卷号;
2、专利:专利名称类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号;
3、结论:文字说明
4、实物装置:图片说明
5、软件:软件内容
二、风采展示
此项为图片展示,图片总数不超过10张,包括:
1、项目组成员每人一张近期单人生活照(JPG格式,像素精度不低于300,每张照片请备注姓名和一句简短的项目感言或心得体会)。
2、其它图片(指实物装置、研究成果等与项目研究相关的图片,每张图片请加注插图说明)。
附件4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注:(1)第一作者单位必须是重庆大学;(2)实名第一作者论文不少于要求论文的2/3;(3)论文的第一作者是导师指导的学生(本校在职攻读的除外)、导师为第二作者的,可视为第一作者,但不能超过要求论文的1/3。
重庆大学科技成果——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简介:复杂修形齿轮是克服高速重载工况下力热耦合形变影响的高端齿轮,直接决定装备传动系统的振动、噪声、寿命等服役性能及其核心竞争力,广泛应用于航母、潜艇、汽车等。
针对复杂修形齿面精密制造面临全齿面修形加工存在原理误差、传统试错修调法提升加工精度困难、齿面淬硬层均匀性及纹理难以调控等问题,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等支持下,开展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成果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取得突破和创新如下:1、提出复杂修形齿轮加工的点矢量族包络计算新理论,不用建立和求解啮合方程,以数字法替代解析法,突破啮合原理解析法无法求解奇异点、计算复杂的瓶颈;发明齿面扭曲消减方法,解决刀具廓形精确设计及原理误差消减难题,齿面扭曲减少70%以上,达国际领先。
2、发明复杂修形齿轮加工工艺系统误差调控技术,开辟齿轮修形精度提升新途径。
提出制齿机床热态精度提升技术,发明热致误差补偿方法,保证机床精度稳定;提出基于等效虚拟轴的齿面误差补偿方法,解决修形精度提升难题,提高传动精度1-2级,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3、研制大规格精密数控滚齿机、精密多功能数控磨齿机、高速干切滚齿机等具有齿面扭曲消减及加工误差补偿的高端制齿机床,填补国内空白;开发集齿轮修形设计、工艺规划于一体的制齿软件,打破了国外高端机床垄断。
滚齿精度达5-6级,磨齿达3级,干切滚齿提高效率2-3倍,与同类国际先进水平相当,打破高端制齿机床垄断,迫使国外同类机床降价30%以上,并出口英、法、日等。
4、发明复杂修形齿轮滚磨一体化工艺技术,确保修形精度及表面一致性。
研制复杂修形齿轮刀具,实现齿轮刀具的数字化设计制造;研发滚磨余量协同分配、齿面柔性修形、磨削纹理优化等工艺,实现磨后齿面淬硬层均匀分布、齿面纹理可控、修形工艺快速固化,提高齿面疲劳寿命。
满足了军方供货要求,支撑我国主要舰艇齿轮加工,汽车变速箱的批量国产化提供了保障。
第七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获奖成果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第七届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选于近日圆满落幕,获奖成果涵盖了教育科研领域的多个方面,展现了重庆市教育科研人员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上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
本次评选旨在推动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促进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提升教育质量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多有效路径。
在本次评选中,共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若干项,下面将为大家一一介绍几个获奖成果。
一等奖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评估与决策研究》由某高校教授团队完成。
该团队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学业成绩、学科偏好、学习习惯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建立了基于数据的教育评估模型,为学校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广泛赞誉。
二等奖项目《课程“微课”设计及应用研究》由某中学教师团队完成。
该团队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和现代化教学要求,开展了“微课”设计与应用研究,通过短小精悍的视频课件和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
该项目的成果在校内外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三等奖项目《素质教育与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研究》由某市教育研究院团队完成。
该团队围绕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开展了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有效的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并在多所学校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实践。
该项目为学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除了以上获奖项目外,本次评选中还涌现了许多精彩的教育科研成果,涵盖了教学改革、师资培训、学生素质提升等多个领域,展示了重庆市教育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成果。
这些优秀成果的产生,为重庆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为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科研机构继续关注和支持教育科研工作,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重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技成果转化,规范其收入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及《重庆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收入,是指学校师生员工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
职务科技成果是指师生员工利用学校有形资产、无形资产、技术条件、人员智力和劳力等资源所取得的智力成果。
收入包括科技成果直接转让或许可使用的收入和科技成果作为股权投资所取得的收入。
第二章机构职责第三条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科技成果转化的规范管理,配合计划财务处做好转化收入的管理工作。
第四条资产经营公司代表学校行使股权管理,负责科技成果股权收入的收取,及时划转学校并通知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和成果完成人,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第五条计划财务处负责转化收入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收入分配。
第三章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第六条科技成果转化收入纳入学校财务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大类,设立科学技术开发及转让收入科目、成果转让奖励支出科目,对科技成果转化收、支按项目加科目进行核算。
第四章收入分配第七条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让收入分配比例如下:1、50%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含印花税)。
奖励方式可由成果完成人选择两种或其中一种。
(1)扣除个人所得税后一次性转入成果完成人银行卡;(2)转入成果完成人科研发展基金项目,用作其他课题启动费等,按照《重庆大学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管理。
2、20%由学校统筹安排,用于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
3、10%作为科技成果完成人科研发展基金。
4、10%作为成果完成人所在二级单位科研及学科建设经费。
5、10%作为产学研合作办公室成果及转让管理费。
第八条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及股权收益分配1、以技术入股形式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或成果完成人自行创办企业实施转化的,技术股权50%归成果完成人、50%归学校。
重庆大学材料学院重庆大学材料学院是重庆大学的一个二级学院,成立于1952年,前身为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院下设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等多个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方向。
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团队。
学院注重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培养高素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在材料科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等领域,学院的科研团队不断取得重要的科研成果,发表了大量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承担了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创业竞赛,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学院的师资力量雄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比较高。
学院注重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培养,不断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术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指导。
学院还邀请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和交流平台。
学院的学科建设和科研平台完备。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和科研平台,为教学科研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学院还积极开展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与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
学院的学生素质优秀。
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积极参与各种学术科研和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总之,重庆大学材料学院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学院,学院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敢为人先”的校训,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九届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第九届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是由教育部组织的一项年度大型科研奖项,旨在表彰高校在科研领域取得的卓越成果,肯定和支持高校科学研究发展,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升高校科研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
第九届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共设置十奖,分别为:教育部突出贡献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科学技术发展奖、教育部教学成果奖、教育部科技创新奖、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奖、教育部专业建设奖、教育部高校学术贡献奖、教育部青年教师奖、教育部科研成果奖。
此次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面向全国高校,经过严格的评审,最终共评选出了20所高校的优秀科研成果,获奖学校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东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
获奖学校的研究成果涉及了多个学科,从人文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九届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颁发,对于鼓励高校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将促进科研力量的集结,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激发学科研究的活力,更好地支持科学发展,为构建科技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第九届教育部高校优秀科研成果奖的颁奖,既给予了表彰,也激发了更多的科研热情,使获奖高校和学者更加自豪,也为其他高校提供了榜样,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科学研究优势,不断完善科研体系,提高科研水平,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构建科技强国而努力。
参观重庆大学观后感在参观了重庆大学后,我被它的庄严气质、深厚文化和优秀学风所深深吸引。
重庆大学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是中国西南地区一所历史悠久、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参观此校,深感其厚重的历史底蕴和蓬勃发展的活力。
重庆大学的建筑群雄踞于陡峭的山峦之间,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
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校园里新旧建筑完美结合,其中历史悠久的东门、人民大礼堂等建筑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尤其让我深刻印象的是位于校园中心的钟楼,该钟楼高耸入云,它象征着着大学的崇高和深远的使命。
在校园里漫步,每个角落都透露着深厚的学术氛围和学子的刻苦精神。
参观了重庆大学的图书馆,使我感受到了它丰富的藏书和优美的环境。
图书馆的外观设计独特,它采用了现代建筑的流线型和玻璃幕墙,进一步提升了整个校园的现代感。
图书馆内部的阅览室宽敞明亮、安静舒适,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图书馆的藏书丰富多样,涵盖了各个学科领域,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和研究需要。
参观了重庆大学的实验楼,我被它先进的设备和科学的实验流程所震撼。
实验室中设备齐全、整齐划一,保持了高标准的管理和维护。
科研人员在实验中崇尚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他们的认真和敬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实验室的研究成果也令人赞叹不已,体现了重庆大学在科研方面的卓越能力和贡献。
参观重庆大学让我深感这所学府的学风优良。
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注重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他们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各类科研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非常注重学生的体育和艺术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课外活动和社团组织。
这种全面的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胜任各种工作和挑战。
参观重庆大学让我感受到了它悠久的历史、现代的氛围和优秀的学术品质。
重庆大学不仅是一所承载着师生深厚情感和学术精神的高等学府,更是一座具有魅力和活力的城市。
我相信,在重庆大学的努力下,这所学府将继续蓬勃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重大城科〔2012〕63号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关于印发《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术论文成果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学院、处、部、室、中心、图书馆:为使优秀成果表彰和奖励科学化、规范化,并激励教师在注重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扩大我院知名度,现将《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术论文成果奖励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部门认真学习并遵照实施。
附件:《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术论文成果奖励办法(试行)》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二〇一二年三月三十一日主题词:印发学术论文奖励办法通知抄送:学院领导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 2012年3月31日印发(共印32份)附件: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学术论文成果奖励办法(试行)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快速成长,完善激励机制,激励教师注重教学的同时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扩大我院知名度,使优秀成果表彰和奖励科学化、规范化,制定本奖励办法。
一、奖励范围我院教职工为第一作者且工作单位署名为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学院按发表期刊类别给予奖励。
二、标准及额度1.在《中国科学》、《中国社会科学》上发表,或被国际公认的《科学引文索引》(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工程引文索引》(EI)收录,每篇奖励3000元。
2.被《科学和技术会议索引》(ISTP)、《人文社会科学会议索引》(ISSHP)、《艺术人文引文索引》(A&HCI)、《科学评论索引》(IRS)收录的学术论文,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学术论文,或EI、SCI核心会议论文,每篇奖励2000元。
3.在《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当年最新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当年最新版)核心刊源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1500元。
4.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北图当年最新版)中的期刊,每篇奖励1200元。
5.说明:(1)以上所指学术论文是指在具有“CN”、“ISSN”刊号的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的专业学术论文和教学研究论文,不包括文艺作品、通讯报道、简介、小说类文稿、访谈录、读者来信、各种书籍的前言、序、结语等;收录论文必须以通过权威机构(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中心)检索报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