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儒学
阴阳家 黄老之学 法家
材料一: “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 天不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 此天意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 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王道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
汉边,不可胜数。
──《史记·匈奴列传》
现实社会的三大问题:
1.王国问题 治
2.土地问题
国 思
3.边境问题 想
黄老
儒家
之道 治国思想 学说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董仲舒,河北广川人, 汉代唯心主义思想家,儒 学代表,大学问家,生活 在汉文帝、景帝、汉武帝 的时代,上承孔子,下启 朱熹。三次应对,得到汉 武帝赏识。著作:《天人 三策》、《春秋繁露》, 创立新儒学体系。
统治者吸收秦亡教训, 采用休养生息政策。
汉高祖 汉惠帝 汉文帝 汉景帝
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从汉高祖到武帝即 位约70年的时间里,黄老思想一直是政治上的指 导思想,在社会上居于支配地位。
黄老之学的影响
1.恢复和发展了经济,使西汉初年社会迅速 恢复元气,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景象。
2.为汉武帝时期国家的强盛奠定了良好的基 础。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有人认为:就其实质而言,“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请回答: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
有道理。 秦朝“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虽然确立的统治思想不同, 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 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
“罢黜百家,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儒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