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陈经纶中学蔡芸
- 格式:ppt
- 大小:481.00 KB
- 文档页数:28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1.11.10•【字号】京教办函[2011]55号•【施行日期】2011.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公布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京教办函〔2011〕55号)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第十二届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已圆满结束。
共有2286件电脑作品参加评选,经过组委会认真评选,评选出获奖作品735件。
其中,学生获奖作品229件,教师获奖作品506件。
有5000余名同学注册参加网络竞赛,经过初赛、复赛,有17名同学获得一等奖,26名同学获得二等奖,37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共有147支代表队参加了机器人竞赛活动,有74支代表队获奖。
推荐86件学生作品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 41件获奖。
11支代表队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活动”机器人竞赛,4支代表队获奖。
200名教师参加了“第九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现场说课比赛并获奖。
现将获奖名单及作品予以公布。
希望各区县教委以北京市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提高,促进中小学校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日附件1: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学生组)一等奖(57)电子报刊/期刊(6)二等奖(90)电子报刊/期刊(10)三等奖(162)程序设计(1)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机器人竞赛项目)附件2:北京市第十二届中小学师生电脑作品评选活动获奖名单(教师组)一等奖(68)二等奖(140)。
北京市中小学“空中课堂”同步教学中学课程安排(6月9日至7月11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咨询电话:660742952003年5月30日目录中学课程说明 (1)初一年级课程表 (2)(6月9日――6月13日) (2)(6月16日――6月20日) (3)(6月23日——6月27日) (4)(6月30日——7月4日) (5)(7月7日——7月11日) (6)初二年级课程表 (7)(6月9日——6月13日) (7)(6月16日——6月20日) (8)(6月23——6月27日) (9)(6月30——7月4日) (10)(7月7——7月11日) (11)高一年级课程表 (12)(6月9日――6月13日) (12)(6月16日――6月20日) (13)(6月23日——6月27日) (14)(6月30日——7月4日) (15)(7月7日——7月11日) (16)高二年级课程表 (17)(6月9日――6月13日) (17)(6月16日――6月20日) (18)(6月23日——6月27日) (19)(6月30日——7月4日) (20)(7月7日——7月11日) (21)初一年级教学内容简介 (22)(6月9日至6月20日) (22)(6月23日至7月11日) (23)初二年级教学内容简介 (24)(6月9日至6月20日) (24)(6月23日至7月11日) (25)高一年级教学内容简介 (26)(6月9日至6月20日) (26)(6月23日至7月11日) (27)高二年级教学内容简介 (28)(6月9日至6月20日) (28)(6月23日至7月11日) (29)中学课程表 (30)(6月9日——6月13日) (30)(6月16日——6月20日) (32)(6月23日——6月27日) (34)(6月30日——7月4日) (36)(6月7日——7月11日) (38)北京市教委网“课堂在线”日程表 (40)(6月9日—6月13日) (40)(6月16日—6月20日) (41)(6月23日—7月11日) (42)北京电视台中小学“空中课堂”同步教学中学课程说明中学初一、初二、高一、高二、每天每年级均为4课时,每课时40分钟,中学四个年级每天需要640分钟;每周共80课时。
西城教育研修学院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第 13 周研修活动安排(2016年11 月21 日—2016年11 月25 日)政治11月22日(星期二)上午8:40在北京13中分校,初中政治研修活动。
内容:初中政治学科探索新教材系列研究课(“生命是永恒的吗?”同课异构),主讲人:刘心蕊、刘世迎。
请全体初中政治教师准时参加。
(温馨提示:13中分校在北二环德胜门东南,西向东辅路上。
)11月22日(星期二)上午8:40,在北京35中高中部勤美楼Q401(地址:地铁4号线新街口站C口出,往东过马路,或B口滚梯出,往南过马路;111路\7路\105路\508路\47路,新开胡同下车)高一二年级政治南北区联合研修活动。
内容:高二常态教学研究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主讲:赵钰老师。
请高一二年级政治教师参加。
11月22日(星期二)上午8:30,高三政治网络研修活动。
内容:博物馆教育与高三复习,请老师们安排时间去博物馆参观,并进行网络交流,以网络跟帖作为参与记录。
推荐博物馆及展览:军博“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展;首博“大元三都”“养心殿”特展;也可自行选择其他博物馆参观。
请全体高三政治教师参加。
物理11月22日(星期二)上午8:30在二附中三百座,物理学科开放日活动。
内容:二附中物理教研组展示交流,各年级研究课,评课研讨。
主讲人:二附中物理组老师。
请全体高中物理教师参加。
英语11月23日(星期三)下午1:50在北京八中初中部举行初二英语研修活动。
内容:阅读教学研究课(同课异构)M8 U2 Accidents。
课后请老师们到阶梯教11月23日(星期三)下午2:00在研修学院北址302教室,初三英语研修活动。
内容:九下教材使用建议( Module1 - Module4 )。
主讲人:161中和156中初三备课组。
请初三年级英语教师准时参加。
11月23日(星期三)下午2:00在北京四中高中部501教室举行高一英语研修活动,内容:Unit6 Lesson1 Western Paintings 主讲人: 孙玲,请高一英语教师参加。
2013年北京市中学生数学竞赛高一年级获奖名单一等奖(79名)姓名性别年级学校姓名性别年级学校杨海欣男高一北师大二附中于睿元男高一景山学校王伟宇男高一人大附中肖逸凡男高一人大附中黄巍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蔡立德男高一十一学校陈肇盟男初三北京一零一中李澍鹏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润基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黄鹤扬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伍岳男高一人大附中金正韬男高一人大附中李聪乔男高一人大附中何彦辰男高一人大附中李阳男高一十一学校陈明阳男高一人大附中张蒲石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刘蕴超男高一十一学校王若凡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刘圣沿男高一十一学校张林枫男高一人大附中李禹辰男高一北京四中蒋易悰男初三北京四中李小濛女高一北京四中黄清扬女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李天佑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曹旻男初三景山学校刘迪一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郑昊男高一清华附中严牧轩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张子涵男高一人大附中徐禹生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胡文信男高一北京四中贺博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彭炳辉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张玉婧女高一北京一零一中徐恺丰男高一景山学校周博轩男初三北京一零一中李昊亚男高一十一学校魏冕女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刘丹妮女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刘睿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孙家进男高一北京四中陆照男高一景山学校张润玉女高一北京四中王浩昀女高一人大附中谢彦桐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刘砺寒男高一北京四中崔正元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武伯钢男高一北师大附中吉哲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刘梓辉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张梓航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童露葳女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峻男高一十一学校杨育璋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孙奥博男高一十一学校张泽宇男高一清华附中姚宇浩男高一北京四中王逸伦男高一人大附中王正男高一人大附中王森淼男高一十一学校张佳昕男高一北大附中杨雪涛男初三十一学校丁牧聪男高一人大附中王嘉琦男高一十一学校葛道通男高一人大附中徐文昊男高一景山学校罗明宇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芝菁女高一清华附中李蒙男高一人大附中谭伯琛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子赫男高一人大附中李卓然女高一清华附中徐子畅男高一清华附中成西蒙男高一人大附中马宁男高一首师大附中龚其铭男高一人大附中梁德法男高一北京十二中二等奖(100名)姓名性别年级学校姓名性别年级学校魏泽宇男高一北京二中李怡然女高一十一学校毕嘉川男高一北京二中万杝扬男高一首师大附中吴逸琳女高一北京二中高宇翔男高一景山学校刘乐章男高一北京十二中黄英奇男高一人大附中柳泱男高一北京四中贾子航男高一十一学校周清逸男高一北京四中杨镓荣男高一十一学校范思源男初三北京四中李大珩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金哲毅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赵嘉霖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牧峰男初三北京一零一中褚子昂男高一景山学校陈启昭女初三北京一零一中任思磊男高一人大附中黄浩东男高一北师大二附中吴梦枢男高一人大附中王则林男高一北师大二附中王昶辉男高一育才学校孙雪萌女高一北师大附中平陆男高一人大附中丁旭男高一北师大附中王雪瑶女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胡东荷女高一北师大附中王冕男高一北京四中丁然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显阳男高一北京四中方正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闫天润男高一北京五中金秋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卢任重男高一北京五中彭宇辰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王馨培女高一北师大附中谷畅男高一人大附中戚佳艺男高一北师大附中张乐临男高一人大附中王建纲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刘晔男高一人大附中李子玄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梓源男高一人大附中邵子涵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孙奇正男高一人大附中谭嘉斌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刘绍辉男高一人大附中周墨男高一北师二附中刘充男高一人大附中徐子恒男高一朝阳外国语学校高诗亮男高一人大附中张胤春男高一清华附中曾天同男高一人大附中周桢林男高一人大附中赵伯诚男高一十一学校冯子涵女高一人大附中王旻骐男高一十一学校尚汝迪男高一十一学校王中天男高一十一学校南山男高一十一学校郑欣然女高一十一学校刘畅男高一广渠门中学张佳慧女高一十一学校郑世铭男高一景山学校王元康男高一十一学校高菲女高一景山学校韩海昀女高一首师大附中韩苏阳男高一潞河中学程信步男高一八一中学潘岳男高一牛栏山一中戎海凤女高一北京八中周泽男高一清华附中庞博男高一北京十二中谢鉴达男高一清华附中曲治州男高一北京十三中白鹭女高一清华附中刘嘉牧男高一北京四中王祖正男高一清华附中钟明翰男高一北京四中刘晨男高一清华附中张昊男高一北京五中周轩宇男高一人大附中刘天奕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董言午男高一人大附中陈昊翔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白佳欣男高一十一学校兰宇轩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刘朋辉男高一十一学校张匡世男高一北师大附中刘昕怡女高一十一学校何洲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赵天啸男初三十一学校王翘楚女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张弘祯男高一首师大附中那天行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吴羽伦男高一首师大附中崔浚鸥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韩启鹏男高一北京十二中三等奖(108名)姓名性别年级学校姓名性别年级学校于乐宾男高一北大附中郭维泽男高一北京二中方兆吉男高一北大附中范思嘉男高一北京二中张江来男高一北京五中田禾女高一北京四中舒惠泽男初三北师大实验中学高英洲男高一北京四中胡京津女高一十一学校葛润东男高一北京四中施宏建男高一十一学校韦祎男高一北京五中范嘉譞男高一北京五中李大维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张乔至男高一人大附中张元女高一北京一零一中柳婧娴女高一人大附中苏戈威男高一北京一零一中刘坦行男高一北师大附中孙戈男高一北师大二附中王孝元男高一北师大附中张子雄男高一北师大附中李近川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蒋润明男高一北师大附中张凯翔男高一清华附中项梁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李嘉梁男高一北大附中樊文洁女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黄从舒男初三北京八十中李瑞绮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谢运帷男高一北京二中郭子政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王鹏博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于越女高一人大附中李若寒女高一朝阳外国语学校闫俊男高一人大附中黄睿涵男高一大兴一中许硕成男高一人大附中刘志儒男高一汇文中学王义铎男高一人大附中分校孙芳晨男高一汇文中学于泽鑫女高一人大附中分校张睿琦女高一景山学校吴乐周男高一十一学校叶紫欣女高一景山学校王梦溪女高一十一学校姬猛男高一景山学校侯晓航女高一十一学校刘嘉年男初三景山学校李玉童男高一十一学校杨子祺男高一清华附中张竣博男高一十一学校罗杰夫男高一清华附中印宇轩男初三十一学校韩立明男高一人大附中罗明浩男高一北京二中司雨慧女高一人大附中张天仪女高一人大附中金宸男高一人大附中胡玉新男高一北师大二附中李一锦男高一人大附中王思萍女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肖俊飞男高一人大附中郭宏达男高一延庆一中田智航男高一十一学校李晋楠女高一杨镇一中王开瑞男高一十一学校唐浩男高一朝阳外国语学校邵瑞元男高一十一学校胡铁凡男高一东直门中学顾雨臣男高一十一学校张耀斌男高一潞河中学石耕源男高一首师大附中潘星宇女高一牛栏山一中郭佳源女高一首师大附中赵崇旭男高一运河中学吴迪男高一育才学校申然男高一八一中学李雪源男高一八一中学任清源男高一八一中学金穹宇男高一北京九中王伊女高一大兴一中周苇杭男高一北京十二中张建伦男高一大兴一中赵一铖男高一北京十四中赵启航男高一怀柔一中徐耀东男高一北京十四中李雨佳女高一怀柔一中刘宇男高一北京五中马翀男高一回民中学李加阳男高一北京一七一中王腾芸女高一密云二中王子祺男高一北师大附中郑悦女高一密云二中陈文正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罗子健男高一昌平一中白兆宸男高一北师大实验中学赵紫涵男高一昌平一中付思乔男高一广渠门中学张博宇男高一平谷一中王维舟男高一汇文中学陈靖女高一延庆一中张晗男高一汇文中学孙淳男高一延庆一中张鹏鹤男高一潞河中学马莉女高一大峪中学易家正男高一人大附中杨子航男高一大峪中学。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实施全人教育探索德育落点作者:牟成梅张晔田超来源:《中国德育》2020年第22期全人教育思潮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全人教育理论由美国学者隆·米勒最早提出,后续有多国学者对其进行完善和发展。
我国学者刘保存指出,“全人”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积淀、高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发达的智力与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和谐的性格与强健的体魄以及健康的审美,以实现身体与心理的平衡、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学识与品格的平衡,真正实现真、善、美、群、健的统一。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在实施全人教育过程中紧跟时代发展,将营造温馨的平台、激发成长的活力、用行为联结素养和针对学生精准培养作为实施全人教育过程中的德育落点,在传承学校德育特色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德育的魅力。
一、创建特色班级,营造温馨的平台班级是学生在校生活的主要场所,班集体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德育的实效和学生成长的心理氛围。
学校坚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行为习惯好、师生和谐好、仪容仪表好、参加活动好、学生出勤好、课堂纪律好、公物维护好、教室整洁好的“八好班集体”建设工作,积极贯彻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原则,让学生在温馨、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中快乐生活、努力学习。
“八好班集体”建设的终极目标是形成自主管理班集体、和谐班集体、学习型班集体三位一体的优秀集体,使学生在民主、和谐、向上、自主的集体中成人成材。
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生选课走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此也将传统的班集体分成了行政班级和教学班级。
因此,班集体建设需要由现有的“八好”向更高目标迈进:建设温馨的家,即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特色班集体。
特色班集体的建设需要从五个方面来落实:有正气的班集体、有作为的班集体、有活力的班集体、有品位的班集体、有担当的班集体。
这五个指标是《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中评价的五个方面,即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的具体体现,也是学校所倡导的全人教育核心思想:全面的修养、坚定地爱国、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陈经纶中学副校长朱洪秋:打造有魅力的德育2011-02-23 13:54 来源:文字大小:【大】【中】【小】访全国知名德育专家、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副校长朱洪秋8月6日,应黄梅县教育局的邀请,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副校长朱洪秋为黄梅县的校长和老师们作了一天的报告。
朱洪秋把一套完整、系统、操作性强的德育管理体系,在报告中展现出来,让与会者大开眼界,深受启发。
“德育是什么?德育做什么?德育如何做?德育谁来做?”面对记者的采访,朱洪秋谦虚地说,“我一直实践的其实就是这四个问题,没有研究出什么高深的东西,没想到还惊动了媒体,实在是惭愧。
”我们的采访就从这四个问题开始。
朱洪秋的德育不是黄钟大吕,让人觉得深不可测,点点滴滴渗透着智慧,在明确的德育目标的指引下,点点滴滴的智慧积沙成塔,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朱氏德育模式”。
以让师生都快乐的方式来抓德育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是党的教育方针对德育的基本定位,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
但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却是德育中非常普遍的现象。
朱洪秋认为,对德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德育目标“高、大、全” 、德育内容“假、大、空” 、德育方法“看、管、盯”、德育途径“家、室、校”(家庭、教室、学校)的现象,是导致德育缺乏魅力和实效的主要原因。
“所有以支持教学或服务学校为目标的德育都是在不务正业。
”朱洪秋抓德育,从不把德育当作教学的附庸,而是将其视为有其独立的形式、途径、内容和方法的特殊系统。
德育要成为美丽的德育和有魅力的德育,首先要把德育从教学的附庸中解放出来。
德育不能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而是要定位于教育的一部分,教育是培养人、促进人全面发展的。
当学校分管德育的干部请示一些活动是否能开展时,朱洪秋说:“只要把握活动能促进学生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这一点就可以了。
”活动是学习,是成长。
在陈经纶中学,学生的活动时间谁也不许侵占,学校提供平台,鼓励学生成立了200多个社团,让2000多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数学冲刺的有效途径——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丁益
祥
李婷婷
【期刊名称】《考试》
【年(卷),期】2010(000)003
【摘要】高考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如何抓住最后三个月的时间,实现数学科目复习的“量变”到“质变”,带着这个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市陈经纶中学首席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全国著名高考命题研究专家丁益祥老师。
【总页数】3页(P51-53)
【作者】李婷婷
【作者单位】本刊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51
【相关文献】
1.数学冲刺的有效途径——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丁益祥 [J], 李婷婷
2.打造有魅力的德育——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副校长朱洪秋 [J], 黄立明
3.最是书香能致远—访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 [J], 黄耀红;陈文
4.拓宽学习空间加强教学引导--访北京市陈经纶中学特级教师王大绩先生 [J], 桑哲
5.最是书香能致远——访张家港高级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高万祥 [J], 黄耀红;陈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