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抗震习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2.90 KB
- 文档页数:8
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A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D.城市大小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C.杜哈米积分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5、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 )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 eq为(C )A. 0.85(1.2恒载标准值G K+1.4活载标准值Q K)B. 0.85(G K+Q k)C. 0.75(G K+0.5Q K)D. 0.85(G K+0.5Q K)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有何变化?( A )A.T1↓,F e↑B.T1↑,F e↑C.T1↑,F e↓D.T1↓,F e↓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 C.梁宽的1/4 D.梁宽的1/89、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C )A.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T1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D )A.最顶层B.中间楼层C. 第二层D. 底层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14、场地特征周期T 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C )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D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B )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B )A.加速度峰值B.地震烈度C.频谱特性D.地震持时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B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B )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26、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 )A.V P > V S > V L B.V S > V P > V L C.V L > V P > V S D.V P > V L> V S27、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A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单层框架结构C.单层厂房结构D.多层剪力墙结构28、强剪弱弯是指:(B )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29、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D )A.结构总体延性B.结构楼层的延性C.构件的延性D.关键杆件的延性30、强柱弱梁是指:(B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一、判断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X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箴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X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V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X5.箴源到震屮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X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X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J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而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英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X9.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岀屋而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英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X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X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屮传播丿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X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X14在进行抗丧设计时,结构平而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J1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而波次之,纵波最慢.X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上结构房屋的丧害要严重。
X17.钢筋混凝上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X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X19.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V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X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J22.质疑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箴作用的扭转影响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彫响较小,丄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X2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X25.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岀屋而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5.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
8.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P5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16.面波分为(瑞雷波 R波)和(洛夫波 L波)。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度试验判别)。
21。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小基础偏心)和(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详见书P17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建筑构造抗震设计》习题集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和()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和()。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一样可分为()、()、()。
4.地震波可分为()和()。
5.体波包括()和()。
6.纵波旳传播速度比横波旳传播速度()。
7.导致建筑物和地表旳破坏重要以()为主。
8.地震强度一般用()和()等反应。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
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地震烈度愈()。
11.建筑旳设计特性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旳()和()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组,用以体现()和()旳影响。
13.抗震设防旳根据是()。
14.有关构造地震旳成因重要有()和()。
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又产生()。
16.面波分为()和()。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旳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旳后果,将建筑分为()、()、()、()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旳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和()旳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和()划分为四类。
20.饱和砂土液化旳鉴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和()。
21.可液化地基旳抗震措施有()、()和()。
22.场地液化旳危害程度通过()来反应。
23.场地旳液化等级根据()来划分。
24.桩基旳抗震验算包括()和()两大类。
25.目前,工程中求解构造地震反应旳措施大体可分为两种,即()和()。
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旳近似措施有()、()、()、()。
27.构造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旳原因重要有()和()两个。
28.建筑构造抗震验算包括()和()。
29.构造旳变形验算包括()和()。
30.一幢房屋旳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旳()和()。
31.构造延性和耗能旳大小,决定于构件旳()及其()。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
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
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
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
5.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
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
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8.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
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
P5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
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
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
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
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
16.面波分为(瑞雷波 R波)和(洛夫波 L波)。
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
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度试验判别).21。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小基础偏心)和(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
详见书P17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
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
掌握地震动的基本特性,结构地震响应特性,掌握地震动的基本特性,结构地震响应特性,反应谱,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反应谱,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和桥梁结构的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隔震减震的基本原理等。
掌握排架结构简化为单质点体系时,多遇地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例题3.13.1))钢筋混凝土框架简化成多质点体系时,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该框架在多遇地震下的层间地震剪力,以及内力图。
(例题3.33.3))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例题3.73.7))一、 填空题 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 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和 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覆盖层厚度场地覆盖层厚度 划分为四类。
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10% 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超越概率为 63.2% 63.2%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类型结构类型 和 房屋高度房屋高度房屋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 定义为定义为 n=N/f n=N/f c A c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 震中震中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震源深震源深度 。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振幅、、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振幅、 频谱频谱频谱和 持时持时持时 。
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地震按其成因可划分为火山地震、陷落地震、构造地震和诱发地震四种类型;2.地震按地震序列可划分为孤立型地震、主震型地震和震群型地震;3.地震按震源深浅不同可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4.地震波可分为体波和面波;5.体波包括纵波和横波;6.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传播速度快;7.造成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面波为主;8.地震强度通常用震级和烈度等反映;9.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32倍之多;P510.一般来说,离震中愈近,地震影响愈大,地震烈度愈高;11.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应根据其所在地的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来确定;12.设计地震分组共分三组,用以体现震级和震中距的影响;13.抗震设防的依据是抗震设防烈度;14.关于构造地震的成因主要有断层说和板块构造说;15.地震现象表明,纵波使建筑物产生垂直振动,剪切波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振动,而面波使建筑物既产生垂直振动又产生水平振动;16.面波分为瑞雷波 R波和洛夫波L波;17.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按其受地震破坏时产生的后果,将建筑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18.规范按场地上建筑物的震害轻重程度把建筑场地划分为对建筑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19.我国抗震规范指出建筑场地类别应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20.饱和砂土液化的判别分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度试验判别;21. 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有选择合适的基础埋置深度、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小基础偏心和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详见书P1722.场地液化的危害程度通过液化等级来反映;23.场地的液化等级根据液化指数来划分;24.桩基的抗震验算包括非液化土中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和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抗震验算两大类;25.目前,工程中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即底部剪力法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26.工程中求解自振频率和振型的近似方法有能量法、折算质量法、顶点位移法、矩阵迭代法;27.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引起扭转的原因主要有地震时地面各点的运动存在着相位差和结构本身不对称,即结构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两个;28.建筑结构抗震验算包括截面抗震验算和抗震变形验算;29.结构的变形验算包括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变形验算和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弹塑性变形验算;30.一幢房屋的动力性能基本上取决于它的建筑布局和结构布置; 31.结构延性和耗能的大小,决定于构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塑化过程;32.结构的整体性是保证结构各部件在地震作用下协调工作的必要条件;33.选择结构体系,要考虑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取值的关系;34.选择结构体系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结构构件及抗震结构体系;35.地震区的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延性框架,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等设计原则;36.在工程手算方法中,常采用反弯点法和D值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的分析;37.竖向荷载下框架内力近似计算可采用分层法和弯矩二次分配法;38.影响梁截面延性的主要因素有梁截面尺寸、纵向钢筋配筋率、剪压比、配箍率、钢筋强度等级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39.影响框架柱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轴压比、配箍特征值、混凝土强度等;40.轴压比是影响柱子破坏形态和延性的主要因素之一;41. 框架节点破坏的主要形式是钢筋锚固破坏和节点核心区剪切破坏;42.影响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柱轴向力、直交梁约束、混凝土强度和节点配箍情况等;43.梁筋的锚固方式一般有直线锚固和弯曲锚固两种;44.框架结构最佳的抗震机制是总体机制;45.框架节点的抗震设计包括节点构造和节点核心区受剪承载力验算两方面的内容;4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抗震墙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及筒体结构等结构体系;47.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整体刚度和每片墙体的层间抗侧力等效刚度;48.楼盖的水平刚度,一般取决于楼盖的结构类型和楼盖的宽长比;49.防止倒塌是多层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的重要问题;50.底部框架-抗震墙砖房形成了二道防线的结构体系;51.防止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主要是从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钢筋混凝土圈梁等抗震措施方面着手;52.结构的变形缝有伸缩缝、沉降缝和温度缝;53.高层钢结构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纯框架体系、筒体体系、框架支撑体系或框架剪力墙体系;54.框架体系的抗侧力能力主要决定于梁柱构件和节点的强度与延性;55.框架体系的节点常采用刚接节点;56.框架-支撑体系的支撑类型有中心支撑和偏心支撑;57.筒体结构体系可分为框架筒、桁架筒、筒中筒及束筒等体系;58.防止板件失稳的有效方法是限制它的高厚比;59.支撑构件的性能与杆件的长细比、截面形状、板件宽厚比、端部支撑条件、杆件初始缺陷和刚才性能等因素有关;60.常用的剪力墙板有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和配筋砌块剪力墙等;61. 框架梁与柱的连接宜采用柱贯通型; 62.抗震设防时,柱的拼接应位于以外,并按设计;63.高层钢结构的柱脚分埋入式柱脚、外包式柱脚和外露式柱脚3种;64.屋盖体系中,应尽可能选用有撑屋盖; 65.在单层厂房中,柱底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范围内和阶形柱的上柱宜采用矩形截面;66.柱间支撑是保证厂房纵向刚度和抵抗纵向地震作用的重要抗侧力构件;67.结构减震控制根据是否需要外部能源输入分为主动控制、半主动控制、被动控制和混合控制;68.隔震系统一般由上部结构、隔震层、隔震层以下结构与基础等部分组成; 69.隔震支座布置时应力求使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一致; 70.隔震结构的抗震计算一般采用时程分析法法,对砌体结构及其基本周期相当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法;71.耗能减震装置根据耗能器耗能的依赖性可分为位移相关型和速度相关型等;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2、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B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D.城市大小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 法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 法C.杜哈米积分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C米以上的高层建筑 B.自振周期T 1很长T 1>4s 的高层建筑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5、地震系数k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 D.结构基本周期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 eq 为 CA. 恒载标准值G K +活载标准值Q KB. G K +Q kC. G K +D. G K +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 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 有何变化 A↓,Fe ↑↑,Fe↑↑,Fe↓↓,Fe↓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 C.梁宽的1/4 D.梁宽的1/89、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CA.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T1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 DA.最顶层B.中间楼层C. 第二层D. 底层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B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14、场地特征周期Tg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C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D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B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 BA.加速度峰值B.地震烈度C.频谱特性D.地震持时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B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BA.大偏心受压构件 B.小偏心受压构件 C.剪切破坏 D.扭转破坏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B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26、纵波、横波和面波L 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A .V P > V S > V LB .V S > V P > V LC .V L > V P > V SD .V P > V L > V S27、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A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单层框架结构C.单层厂房结构D.多层剪力墙结构28、强剪弱弯是指: B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29、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DA.结构总体延性B.结构楼层的延性C.构件的延性D.关键杆件的延性30、强柱弱梁是指: B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31、对于8度以上地区,当墩高大于 B 应在接近地面或施工水位处设置横系梁A.6米B.7米C.8米D.9米32、一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数为 BA.1.0B.1.3C.D.五、简答题1.抗震设防的目标是什么实现此目标的设计方法是什么P9-10答:⑴、抗震设防目标:1、当遭遇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2、当遭受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经一般的修理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3、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险的严重破坏;⑵、实现此目标的方法:依据三个地震烈度水准,使用两阶段抗震设计方法实现2.对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设防标准,应符合什么要求P8-9答:⑴、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⑵、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⑶、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⑷、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4.什么是场地土的液化影响液化的因素有哪些液化对建筑物有哪些危害P14、P16答:⑴、地震时,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振动下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如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则将使其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这将使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这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等于零,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⑵、影响液化的因素:①、土层的地质年代和组成;②、土层的相对密度;③、土层的埋深和地下水位的深度;④、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⑶、液化对建筑物的危害:地面开裂下沉使建筑物产生过度下沉或整体倾斜;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上部结构破坏,使梁板等构件及其节点破坏,使整体开裂和建筑物体型变化处开裂;5.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是什么P536.何谓时程分析法,在什么时候须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P57答:⑴、时程分析法:对结构物的运动微分方程直接进行逐步积分求解的一种动力分析方法;以下情况:①、甲类建筑和9度时已类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②、高度大于150m的钢结构和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③、烈度8 度Ⅲ、Ⅳ类场地和9度时高大的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横向排架;④、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结构;7.什么是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怎样判别结构薄弱层位置P106答:⑴、楼层屈服强度系数: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与该层弹性地震剪力之比;⑵、①、根据经验,多、高层框架结构的薄弱层,对于均匀结构当自振周期小于—时,一般在底层;对于不均匀结构往往在受剪承载力相对较弱的层;②、楼层屈服强度最小者即为结构薄弱层;8.什么是多道抗震防线如何进行第一道抗震防线的构件选择P93答:⑴、多道抗震防线:建筑物采用多重抗侧力体系,第一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在强烈地震作用下遭到破坏后,后备的第二道乃至第三道防线的抗侧力构件立即接替,抵挡住后续的地震动的冲击,保证建筑物最低限度的安全;⑵、第一到抗震防线构件的选择:优先选择不负担或少负担重力荷载的竖向支撑或填充墙,或选择轴压比值较小的抗震墙、实墙筒体之类的构件;9.简述框架柱.梁.节点抗震设计的原则;P109、P118、P126答:⑴、框架柱抗震设计原则:①、强柱弱梁,使柱尽量不要出现塑性铰;②、在弯曲破坏之前不发生剪切破坏,使柱有足够的抗剪能力;③、控制住的轴压比不要太大;④、加强约束,配置必要的约束箍筋;⑵、梁抗震设计原则:①、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组后的抗剪承载力;②、梁纵筋去附后,塑性铰区段应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③、妥善地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⑶、节点抗震设计原则:①、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件的承载力;②、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③、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④、节点配筋不应是施工过分困难;10.简述构造柱.圈梁的作用答:构造柱、圈梁作用一般为:加强纵墙间的连接,提高砌体的抗剪承载能力,明显约束墙体开裂,限制出现裂缝;构造柱与圈梁的共同工作,可以把砖砌体分割包围,当砌体开裂时能迫使裂缝在所包围的范围之内,而不至于进一步扩展;砌体虽然出现裂缝,但能限制它的错位,使其维持承载能力并能抵消振动能量而不易较早倒塌;砌体结构作为垂直承载构件,地震时最怕出现四散错落倒地,从而使水平楼板和屋盖坠落,而构造柱则可以阻止或延缓倒塌时间、以减少损失;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又可以起到类似框架结构的作用;25、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2多遇地震时节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5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2、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kN 120021==G G ,每层层高皆为,框架的自振周期s 028.11=T ;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m /kN 863021=∑=∑D D ;Ⅱ类场地,7度第二组)08.0 s,40.0max ==αg T ,结构的阻尼比为05.0=ζ,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450/1=e θ; 解:1求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3求层间剪力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450/1512/14000/8.71<==θ 满足450/1735/14000/44.51<==θ 满足3、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别为kN 100021==G G ,kN 6003=G ,每层层高皆为5.0m,层间侧移刚度均为40MN/m,框架的基本自振周期s 6332.01=T ;Ⅰ类场地,8度第二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30g,结构的阻尼比为05.0=ζ,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1求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2求作用在各质点上的水平地震作用 3求层间剪力4验算弹性位移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解答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1 章绪论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
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 度时应按比9 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 度时不应降低。
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 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
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1、《抗震标准》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A 〕A.水平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2、实际地震烈度与以下何种因素有关?〔 B 〕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D.城市大小3、标准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B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B. 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法〕C.杜哈米积分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以下何种建筑? ( C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5、地震系数k与以下何种因素有关?( A )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6、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 eq为〔C 〕A. 0.85(1.2恒载标准值G K+1.4活载标准值Q K)B. 0.85(G K+Q k)C. 0.75(G K+0.5Q K)D. 0.85(G K+0.5Q K)7、框架结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1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F e有何变化?( A )A.T1↓,F e↑B.T1↑,F e↑C.T1↑,F e↓D.T1↓,F e↓8、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 A 〕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 C.梁宽的1/4 D.梁宽的1/89、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降低11、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C )A.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T1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薄弱层的位置为〔D 〕A.最顶层B.中间楼层C. 第二层D. 底层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分配 (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14、场地特征周期T g与以下何种因素有关?( C )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覆盖层厚度D.场地大小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以下哪句话是错误的〔D 〕A.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防止开裂墙体倒塌B.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16、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以下何种因素有关? ( B )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征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以下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B 〕A.加速度峰值B.地震烈度C.频谱特性D.地震持时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B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20、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以下哪些指标来评定〔 C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定〔 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以下哪句话是错误的〔A〕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以下要求进行设计〔D 〕A.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考虑B.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考虑C.地震作用按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作用按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B 〕A.大偏心受压构件B.小偏心受压构件C.剪切破坏D.扭转破坏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B 〕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26、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 〕A.V P > V S > V L B.V S > V P > V L C.V L > V P > V S D.V P > V L> V S27、位于软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A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单层框架结构C.单层厂房结构D.多层剪力墙结构28、强剪弱弯是指:〔B 〕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B.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D.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29、以下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D 〕A.结构总体延性B.结构楼层的延性C.构件的延性D.关键杆件的延性30、强柱弱梁是指:〔B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一、判断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5.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9.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1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19.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2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工程【2 】构造抗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因为地壳构造活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依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笼罩层厚度划分为四类.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烈度值称为根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4.丙类建筑衡宇应依据抗震设防烈度,构造类型和衡宇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5.柱的轴压比n界说为n=N/fc Ac(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地位称为震中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撼特点的要素有三,分离为最大加快度. 频谱特点和强震持时 .8.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构造,分散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 1=G2=1200kN,第一振型φ12/φ11=1.618/1;第二振型φ22/φ21=-0.618/1.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 0.724 .9.多层砌体衡宇楼层地震剪力在统一层各墙体间的分派重要取决于楼盖的程度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10.建筑平面外形庞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分散 .11.在多层砌体衡宇盘算简图中,当基本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构造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埠面以下500mm 处 .12.某一场地土的笼罩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场地 (中软土) .13.动力均衡方程与静力均衡方程的重要差别是,动力均衡方程多 惯性力 和 阻尼力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感化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根本组合为wk w w Evk Ev Ehk Eh GE G S S S S S γϕγγγ+++=.15.楼层屈从强度系数为)(/)()(i V i V i e y y =ξ 为第i 层依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现实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盘算的受剪现实承载力与第i 层按罕遇地震撼参数盘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构造类型为框架-抗震墙构造,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 二级 ,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 一级 .17.限制构件的剪压比,本质是 是防止梁产生脆性的斜压损坏 .18.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 6.45度 ,罕遇地震烈度为 9度 .19.框架构造的侧移曲线为 剪切 型.20.框架构造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 70 mm.21.7度区一多层砌体衡宇,采用通俗粘土砖砌筑,则其衡宇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1 米,层数不宜超过 7 层.2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其抗震为 一级 ,设计基如期为 80年 .23.桥梁构造动力剖析办法,一般情形下桥墩应采用 反响谱 理论盘算,桥台应采用静力法盘算.24.位于常水位水深超过 5m 的实体墩桥,抗震设计时应计入地震撼水压力.25.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离不小于 10% 和13%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26.当剖断台址地表以下 10米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层.27.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笼罩层厚度大于60 米,可疏忽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构造的影响.28.框架构造设计时(不斟酌填充墙的感化), 框架梁是第一道防地,框架柱是第二道防地.29.建筑构造扭转不规矩时,应斟酌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 1.5 倍.30.多层砌体衡宇的构造系统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配合承重的构造系统.31.为了避免产生剪切损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 4 .32.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构造,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从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钢筋屈从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 .33.为了削减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探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初步判别和标准贯入实验判别.34.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P)波和横(S)波,面波分为瑞雷(R)波和洛夫(L)波,个中波速最快的波为纵(P)波.35.在用底部剪力法盘算多层构造的程度地震感化时,对于T1>1.4Tg 时,在构造顶部附加ΔFn,其目标是斟酌高振型的影响.三.断定题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资中传播(√)2.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震源深度)(×)3.抗震构造在设计时,应保证有必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优越的延性(×)4.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斟酌构造物场地规模内发震断裂的影响(√)5.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必定命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6.振型分化反响谱法只能实用于弹性系统(√)7.地震感化下,绝对刚性构造的绝对加快度反响应趋于零(×)8.若构造系统按某一振型振动,系统的所有质点将按统一频率作简谐振动(√)9.地震根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前提下可能遭受的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刻日)(×)10.构造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感化点的地位(刚度中间)(×)11.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斟酌竖向地震感化(×)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长而减小(√)13.砌体衡宇中,知足必定高宽比请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本(√)14.多层砌体衡宇采用底部剪力法盘算时,可直接取max 165.0αα=(×)15.对多层砌体衡宇,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派(√)16.建筑场地类别主如果依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笼罩厚度来肯定的(√)17.为防止地基掉效,进步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本上乘以小于1的调剂系数(×)18.防震缝两侧构造类型不同时,宜按须要较宽防震缝的构造类型和较低衡宇高度肯定缝宽(√)19.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如果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产生斜压损坏. (√ )20.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剂系数一般均小于1(√)四.选择题1.《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响谱中,当构造自振周期在0.1s~Tg之间时,谱曲线为( A )A.程度直线 B.斜直线 C.抛物线 D.指数曲线2.现实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身分有关?( B )A.建筑物类型B.离震中的距离C.行政区划D.城市大小3.规范划定不斟酌扭转影响时,用什么办法进行程度地震感化效应组合的盘算?( B ) A.完整二次项组正当(CQC法) B. 平方和开平办法(SRSS法)C.杜哈米积分D. 振型分化反响谱法4.基底剪力法盘算程度地震感化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A.4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B.自振周期T1很长(T1>4s)的高层建筑C. 垂直偏向质量.刚度散布平均的多层建筑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幸的多高层建筑5.地震系数k与下列何种身分有关?( A )A.地震根本烈度B.场地卓著周期C.场地土类别D.构造根本周期6.9度区的高层室庐竖向地震感化盘算时,构造等效总重力荷载G eq为( C )A. 0.85(1.2恒载标准值G K+1.4活载标准值Q K)B. 0.85(G K+Q k)C. 0.75(G K+0.5Q K)D. 0.85(G K+0.5Q K)7.框架构造斟酌填充墙刚度时,T1与程度弹性地震感化F e有何变化?( A )A.T1↓,F e↑B.T1↑,F e↑C.T1↑,F e↓D.T1↓,F e↓8.抗震设防区框架构造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幸距不宜大于( A ) A.柱宽的1/4 B.柱宽的1/8 C.梁宽的1/4 D.梁宽的1/89.土质前提对地震反响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快度谱曲线表现为( A )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下降10.震中距对地震反响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雷同的前提下,震中距越远,加快度谱曲线表现为( A )A.谱曲线峰值右移 B.谱曲线峰值左移C.谱曲线峰值增大 D.谱曲线峰值下降11.为保证构造“大震不倒”,请求构造具有 ( C )A.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才能C.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T112.楼层屈从强度系数 沿高度散布比较平均的构造,薄弱层的地位为( D )A.最顶层B.中央楼层C. 第二层D. 底层13.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程度地震剪力分派 ( B )A.与楼盖刚度无关B.与楼盖刚度有关C.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仅与墙体质量有关14.场地特点周期T与下列何种身分有关?( C )gA.地震烈度B.建筑物等级C.场地笼罩层厚度D.场地大小15.关于多层砌体衡宇设置构造柱的感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D )A.可加强衡宇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可进步砌体抗变形才能C.可进步砌体的抗剪强度D.可抵抗因为地基不平均沉降造成的损坏16.斟酌内力塑性重散布,可对框架构造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B)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程度地震感化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感化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感化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7.程度地震感化标准值F 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构造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种身分有关? ( B )A.场地平面尺寸B.场地特点周期C.荷载分项系数D.抗震等级18.表征地震撼特点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撼要素( B )A.加快度峰值B.地震烈度C.频谱特点D.地震持时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雷同的宏不雅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响是( B )A.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构造产生的震害大B.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构造产生的震害大C.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构造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构造产生的震害小20.地震烈度重要依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活动速度和加快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半衡宇的震害程度.人的感到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前提和地形地貌21.一般情形下,工程场地笼罩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若干的土层顶面的距离肯定( D )A.200m/s B.300m/s C.400m/s D.500m/s22.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轻易液化B.地震中断时光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消失液化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轻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深,越不轻易液化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请求进行设计(D )A.地震感化和抗震措施均按8度斟酌B.地震感化和抗震措施均按7度斟酌C.地震感化按8度肯定,抗震措施按7度采用D.地震感化按7度肯定,抗震措施按8度采用24.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 B )A.大偏幸受压构件 B.小偏幸受压构件 C.剪切损坏 D.扭转损坏25.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衡宇的抗震等级应依据那些身分查表肯定( B )A.抗震设防烈度.构造类型和衡宇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构造类型和衡宇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衡宇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衡宇高度26.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 A )A.V P > V S > V L B.V S > V P > V L C.V L > V P > V S D.V P > V L> V S27.位于脆弱场地上,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A )A.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单层框架构造C.单层厂房构造D.多层剪力墙构造28.强剪弱弯是指:( B )A.抗剪承载力Vu大于抗弯承载力MuB.剪切损坏产生在曲折损坏之后C.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D.柱剪切损坏产生在梁剪切损坏之后29.下列构造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请求最高( D )A.构造总体延性B.构造楼层的延性C.构件的延性D.症结杆件的延性30.强柱弱梁是指:( B )A.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B.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C.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 C.柱配筋大于梁配筋31.对于8度以上地区,当墩嵬峨于( B )应在接近地面或施工水位处设置横系梁A.6米B.7米C.8米D.9米32.一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其重要性修改系数为( B )A.1.0B.1.3C. 1.5D. 1.7六.盘算题1.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分散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kN120021==G G ,每层层高皆为4.0m,各层的层间刚度雷同m /kN 863021=∑=∑D D ;Ⅱ类场地,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根本地震加快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构造的阻尼比为05.0=ζ.(1)求构造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验证其主振型的正交性(2)试用振型分化反响谱法盘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解1):(1)盘算刚度矩阵m kN k k k /17260286302111=⨯=+=m kN k k k /863022112-=-==m kN k k /8630222==(2)求自振频率])(4)()[(21211222112121122211122212122,1k k k k m m k m k m k m k m m m --++=ω ])8630(863017260[(1201204)172601208630120()172601208630120[(1201202122--⨯⨯⨯-⨯+⨯⨯+⨯⨯⨯= 28.188/47.27=s rad /24.51=ωs rad /72.132=ω(3)求主振型当s rad /24.51=ω1618.186301726024.5120212112111112=--⨯=-=k k m X X ω 当s rad /72.132=ω1618.086301726072.13120212112212122-=--⨯=-=k k m X X ω(4)验证主振型的正交性 质量矩阵的正交性0618.0000.112000120618.1000.1}]{[}{21=⎭⎬⎫⎩⎨⎧-⎥⎦⎤⎢⎣⎡⎭⎬⎫⎩⎨⎧=TT X m X刚度矩阵的正交性0618.0000.186308630863017260618.1000.1}]{[}{21=⎭⎬⎫⎩⎨⎧-⎥⎦⎤⎢⎣⎡--⎭⎬⎫⎩⎨⎧=TTX k X解2):由表3.2查得:Ⅱ类场地,第二组,T g =0.40s 由表3.3查得:7度多遇地震08.0max =α第一自振周期gg T T T T 5s,200.12111<<==ωπ第二自振周期gg T T T T 5s,458.02122<<==ωπ(1)响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1T 的地震影响系数:030.008.0200.140.09.0max 9.011=⨯⎪⎭⎫ ⎝⎛=⎪⎪⎭⎫ ⎝⎛=ααTT g第一振型参与系数724.0618.11200000.11200618.11200000.11200222121111=⨯+⨯⨯+⨯==∑∑==i ii ni ii m m φφγ于是:kN 06.261200000.1724.0030.01111111=⨯⨯⨯==G F φγαkN 17.421200618.1724.0030.02121112=⨯⨯⨯==G F φγα第一振型的层间剪力:kN 17.421212==F VkN 23.68121111=+=F F V(2)响应于第二振型自振周期2T 的地震影响系数:071.008.0458.040.09.0max 9.022=⨯⎪⎭⎫ ⎝⎛=⎪⎪⎭⎫ ⎝⎛=ααTT g第二振型参与系数276.0)618.0(1200000.11200)618.0(1200000.11200222122122=-⨯+⨯-⨯+⨯==∑∑==i iini iim m φφγ于是:kN 52.231200000.1276.0071.01212221=⨯⨯⨯==G F φγαkN 53.141200)618.0(276.0071.02222222-=⨯-⨯⨯==G F φγα第二振型的层间剪力:kN 53.142222-==F VkN 99.8222121=+=F F V(3)由SRSS 法,盘算各楼层地震剪力:kN60.44)53.14(17.422222222=-+==∑=j j VVkN821.6899.823.682222211=+==∑=j j VV2.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分散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kN120021==G G ,每层层高皆为4.0m,框架的自振周期s028.11=T ;各层的层间刚度雷同m /kN 863021=∑=∑D D ;Ⅱ类场地,7度第二组()08.0 s,40.0max ==αg T ,构造的阻尼比为05.0=ζ,试按底部剪力法盘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知足请求([]450/1=e θ).解:(1)求构造总程度地震感化:033.008.0028.140.09.0max 9.011=⨯⎪⎭⎫ ⎝⎛=⎪⎪⎭⎫ ⎝⎛=ααTT gkN32.67)12001200(85.0033.0eq 1Ek =+⨯==G F α(2)求感化在各质点上的程度地震感化sT s T g 56.04.04.14.1028.11=⨯=>=092.001.0028.108.001.008.01=+⨯=+=T n δ kN 2.632.67092.0Ek n n =⨯==∆F F δ)1(n Ek 1111δ-=∑=F HGH G F nj jjkN37.20)092.01(32.67812004120041200=-⨯⨯+⨯⨯=nn Ek 1222)1(F F HG H G F nj jj∆+-=∑=δkN95.462.6)092.01(32.67812004120081200=+-⨯⨯+⨯⨯=(3)求层间剪力kN 32.6795.4637.20211=+=+=F F V kN 95.4622==F V(4)验算层间弹性位移mm 8.7m 0078.08630/32.671===∆450/1512/14000/8.71<==θ(知足)mm 44.5m 00544.08630/95.461===∆450/1735/14000/44.51<==θ(知足)3.某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分散于楼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分离为kN 100021==G G ,kN 6003=G ,每层层高皆为 5.0m,层间侧移刚度均为40MN/m,框架的根本自振周期s 6332.01=T ;Ⅰ类场地,8度第二组,设计根本加快度为0.30g,构造的阻尼比为05.0=ζ,试按底部剪力法盘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知足规范请求. (1)求构造总程度地震感化:122.024.06332.030.09.0max 9.011=⨯⎪⎭⎫ ⎝⎛=⎪⎪⎭⎫ ⎝⎛=ααTT gkN6.269)60010001000(85.0122.0eq 1Ek =++⨯==G F α(2)求感化在各质点上的程度地震感化sT s T g 42.03.04.14.16332.01=⨯=>=121.007.06332.008.007.008.01=+⨯=+=T n δkN 62.326.269121.0Ek n n =⨯==∆F F δ)1(n Ek 1111δ-=∑=F HG H G F nj jjkN37.49)121.01(6.269156001010005100051000=-⨯⨯+⨯+⨯⨯=)1(n Ek 1222δ-=∑=F HG H G F nj jjkN75.98)121.01(6.2691560010100051000101000=-⨯⨯+⨯+⨯⨯= nn Ek 1333)1(F F HG H G F nj jj∆+-=∑=δkN49.12162.3287.8862.32)121.01(6.269156001010005100015600=+=+-⨯⨯+⨯+⨯⨯=(3)求层间剪力kN 6.26949.12175.9837.493211=++=++=F F F V kN 24.22049.12175.98322=+=+=F F V kN 49.12133==F V(4)验算弹性位移0.0095505][0063.01040106.26963111==≤=⨯⨯==H K V e θδ知足规范请求4.简支梁桥,采用柱式桥墩(柔性墩),辊轴支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Ⅰ类场地,墩的程度抗推刚度为29400kN/m,墩顶一孔梁上部构造重力为2254kN,墩身重力为980kN,墩身重力换算系数为0.25,重要性系数Ci =1.0,分解影响系数Cz =0.35,求墩的程度地震感化.解:桥墩的换算质点重力:kNG G G p sp tp 249998025.02254=⨯+=+=η桥墩的根本周期:sqKG T tp 585.0294008.92499221=⨯⨯==ππ动力系数:769.0585.02.025.22.025.211=⨯=⨯=T β桥墩的程度地震力:kNG K C C E tp h Z I hp 6.1342499767.02.035.00.1=⨯⨯⨯⨯==β。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验算计算题3.1 单自由度体系,结构自振周期T=0.5S,质点重量G=200kN,位于设防烈度为8 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3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霞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2 结构同题3.1,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Ⅳ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设分组为第二组,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一层柱截面450mm×450mm,二、三层柱截面均为400mm×400mm,试用能量法计算结构的自振周期T1。
3.4 题3.2的框架结构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试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的水平地震作用。
3.5 三层框架结构如图所示,横梁刚度为无穷大,位于设防烈度为8度的Ⅱ类场地上,该地区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为0.30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结构各层的层间侧移刚度分别为k1=7.5×105kN/m,k2=9.1×105kN/m,k3=8.5×105 kN/m,各质点的质量分别为m1=2×106kg, m2=2×106kg, m3=1.5×105kg,结构的自震频率分别为ω1=9.62rad/s, ω2=26.88 rad/s, ω3=39.70 rad/s, 各振型分别为:要求:①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②用底部剪力法计算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各层的层间地震剪力。
3.6 已知某两个质点的弹性体系(图3-6),其层间刚度为k1=k2=20800kN/m,,质点质量为m1=m2=50×103kg。
试求该体系的自振周期和振型。
《建筑结构抗震》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 n=N/fcAc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
10、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地面以下500mm处。
1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Ⅲ类场地(中软土)。
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和阻尼力。
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第i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17、限制构件的剪压比,实质是是防止梁发生脆性的斜压破坏。
19、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剪切型。
20、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70 mm。
21、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 21 米,层数不宜超过7 层。
22、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于 10% 和13%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
《⼯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填空题1、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振动。
2、建筑的场地类别,可根据⼟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
3、《抗震规范》将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 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 63.2% 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
4、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度采⽤不同的抗震等级。
5、柱的轴压⽐n定义为 n=N/fc Ac(柱组合后的轴压⼒设计值与柱的全截⾯⾯积和混凝⼟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6、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7、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加速度、频谱特征和强震持时。
8、某⼆层钢筋混凝⼟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荷载代表值相等G 1=G2=1200kN,第⼀振型φ12/φ11=1.618/1;第⼆振型φ22/φ21=-0.618/1。
则第⼀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 0、724 。
9、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在同⼀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积。
10、建筑平⾯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集中。
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般取⾄室外地⾯以下500mm处。
12、某⼀场地⼟的覆盖层厚度为80⽶,场地⼟的等效剪切波速为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Ⅲ类场地(中软⼟)。
13、动⼒平衡⽅程与静⼒平衡⽅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平衡⽅程多惯性⼒和阻尼⼒。
14、位于9度地震区的⾼层建筑的地震作⽤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wk w w Evk Ev Ehk Eh G E G S S S S S γ?γγγ+++=。
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i V i V i e y y =ξ为第i 层根据第⼀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与第i 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的⽐值。
建筑结构抗震复习题一、判断题1.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2.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3.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5.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
×6.对应于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烈度也只有一个。
×ﻩ7.横波一般周期较长,振幅较大,引起地面水平方向的运动。
√ﻩ8.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9.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件,由于刚度突变、质量突变,其地震作用的效应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应向下传递。
×10.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1.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12.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13.众值烈度比基本烈度小1.55度,罕遇烈度比基本烈度大1.55度×14在进行抗震设计时,结构平面凹进的一侧尺寸为其相应宽度的20%时,认为是规则的√1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以横波最快,面波次之,纵波最慢。
×16.在同等场地、烈度条件下,钢结构房屋的震害较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要严重。
×ﻩ17.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越大,抗震性能越好。
ﻩ×18.场地特征周期与场地类别和地震分组有关。
×19.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
√20.选择结构的自振周期应尽可能接近场地卓越周期。
×21.根据液化指数,将液化等级分为三个等级。
√22.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不均匀的结构,应考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影响√。
23.地震作用对软土的承载力影响较小,土越软,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就越小。
×ﻩ24.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于竖向荷载加上各可变荷载组合值。
精心整理《抗震结构设计》水平测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地震烈度:指某一地区的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的文件(图件)执行。
、场地土的液化:、重力荷载代表值、强柱弱梁:VE N Vf f ς=0、剪压比:剪压比为c V/f 二、填空题(每空1、波和 洛夫 波,234、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k 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β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与 地面最大加速度 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D 值法 。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答: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具体为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是在方案布置符合抗震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按与基本烈度相对应的众值烈度的地震动参数,用弹性反应谱求得结构在弹性状态下的地震作用效应,然后与其他荷载效应组合,并对结构构件进行承载力验算和变形验算,保证第一水准下必要的承载力可靠度,满足第二水准烈度的设防要求(损坏可修),通过概念设计和构造措施来满足第三水准的设防要求;对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南阳理工学院期末考试批次专业:201701-建筑学(专升本)课程:建筑结构抗震(专升本)总时长:120分钟1、 ( 单选题 ) 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得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 )(本题2、5分)A、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得负弯矩进行B、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得负弯矩进行C、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得负弯矩进行D、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得负弯矩进行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52、 ( 单选题 ) 为保证__________,则需进行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本题2、5分)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大震不倒D、强震不倒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2、53、 ( 单选题 ) 受压构件得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得增加而 ( )(本题2、5分)A、增大B、减小C、不变D、说不清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4、 ( 单选题 ) 下面哪个不属于抗液化得措施?()(本题2、5分)A、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B、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C、基础与上部结构处理D、减小结构得整体刚度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05、 ( 单选题 ) 钢筋混凝土房屋得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 )(本题2、5分)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与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与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与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与房屋高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6、 ( 单选题 ) 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不属于框架柱常见震害得就是 ( )(本题2、5分)A、剪切破坏B、受压破坏C、压弯破坏D、弯曲破坏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57、 ( 单选题 )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得三要素(本题2、5分)A、震幅B、震级C、频谱D、持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8、 ( 单选题 ) 钢筋混凝土房屋得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 ( )(本题2、5分)A、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与房屋层数B、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与房屋高度C、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与房屋层数D、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与房屋高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9、 ( 单选题 ) 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与外部传播。
南阳理工学院期末考试批次专业:201701-建筑学(专升本)课程:建筑结构抗震(专升本)总时长:120分钟1. (单选题)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本题2.5 分)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52. (单选题)为保证______________ ,则需进行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本题2.5分)A 、小震不坏B 、中震可修C 、大震不倒D 、强震不倒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得分:2.53. (单选题)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本题2.5 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说不清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4. (单选题)下面哪个不属于抗液化的措施?()(本题2.5 分)A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B 、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C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D 、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D 解析:得分:05.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本题2.5 分)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6. (单选题)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不属于框架柱常见震害的是()(本题2.5 分)A、剪切破坏B、受压破坏C、压弯破坏D、弯曲破坏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2.57.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的三要素(本题2.5 分)A 、震幅B 、震级C 、频谱D 、持时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8.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哪些因素查表确定分))(本题2.5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9. (单选题)体波可以在地球内部和外部传播。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10. (单选题)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最有效的是圈梁与构造柱的设置。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得分:2.511. (单选题)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本题2.5 分)A 、完全二次项组合法B 、平方和开平方法C 、杜哈米积分D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12. (单选题)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本题2.5 分)A、柱宽的1/4B、柱宽的1/8C、梁宽的1/4D、梁宽的1/8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得分:2.513. (单选题)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本题2.5分)A 、VS > VP > VLB 、VP > VS > VLC、VL > VP > VSD 、VP > VL> VS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14. (单选题)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本题2.5 分)A 、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B 、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C 、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D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15. (单选题)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本题2.5 分)A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B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C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D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学生答案:D 标准答案:D 解析:得分:2.516. (单选题)为保证______________ ,则需进行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本题2.5分)A 、小震不坏B 、中震可修C 、大震不倒D 、强震不倒学生答案:C 标准答案:C 解析:得分:2.517. (单选题)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本题2.5 分)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说不清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2.518. (单选题)下面哪个不属于抗液化的措施?()(本题2.5 分)A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B 、部分消除液化地基沉陷C 、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D 、减小结构的整体刚度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019.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本题2.5分)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2.520. (单选题)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不属于框架柱常见震害的是()(本题2.5 分)A 、剪切破坏B 、受压破坏C 、压弯破坏D 、弯曲破坏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 2.521. (单选题)地震时造成的火灾、水灾、海啸等属于次生灾害。
()(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得分:2.522. (单选题)建筑物的高宽比越大,地震作用下的侧移越大,地震引起的倾覆作用越严重。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得分:2.523. (单选题)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本题2.5 分)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524. (单选题)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25. (单选题)计算竖向地震作用,也可以用底部剪力法。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A 标准答案:A 解析:得分:2.526. (单选题)地震现象表明,横波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27. (单选题)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28. (单选题)当构件的抗剪强度较低时,会发生延性的剪切破坏。
()(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29. (单选题)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中距()(本题2.5 分)A 、trueB 、false 学生答案:B 标准答案:B 解析:得分:2.530. (单选题)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既适用于弹性体系,也可用于弹塑性体系()(本题2.5 分)标准答案: B 解析: 得分: 2.531. ( 单选题 ) 通过内力组合得出的设计内力, 以下不属于进行调整以保证的项目 ()( 本 题 2.5 分 )A 、 梁端的破坏先于柱端的破坏B 、 弯曲破坏先于剪切破坏C 、 剪切破坏先于弯曲破坏D 、构件的破坏先于节点的破坏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 C 解析: 得分: 2.532. ( 单选题 ) 下列哪种不属于地震波的传播方式()(本题2.5 分)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 D 解析: 得分: 2.533. ( 单选题 ) 罕遇烈度 50 年的超越概率为 ( 本题 2.5 分)波波波PSL 、 、 、、A 、 2-3 %B 、 20 %C 、 10 %D 、5 %学生答案: A标准答案: A解析:得分:2.534. ( 单选题 ) 下列地震波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本题 2.5 分 )A 、 纵波B 、 横波C 、 瑞利波D 、乐夫波学生答案: A标准答案: A解析:得分: 2.535. ( 单选题 ) ___________ 适用于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均匀的结构。
( 本题 2.5 分 )B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C 、时程分析法D 、顶点位移法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2.536. (单选题)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本题2.5 分)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 2.537.(单选题)如下不属于按地震成因分类的地震类型是()(本题2.5分)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D、断裂地震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 2.538.(单选题)计算层数较少且较为规则的框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可米用下述哪两种方法()(本题2.5分)A、强柱弱梁法B、分层法C、C值法D、D值法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 2.539.(单选题)震级相差一级,能量就要相差()倍之多(本题2.5分)A、2B、10C、32D、100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 2.540.(单选题)卜列火害中,不属于地震次生火害的是()(本题2.5分)A、火灾B、毒气泄漏C、海啸D、噪声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 2.5返回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