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方法汇总
- 格式:doc
- 大小:789.00 KB
- 文档页数:19
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汇总
一、设计频率确定:
设计频率是暴雨流量计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所在地的降雨资料和工程
的要求来确定,常见的设计频率有2年、5年、10年、20年等。
二、计算降雨量:
根据设计频率和所在地的降雨统计资料,可以推测出相应的设计雨量。
常见的推测方法有平均降雨强度法、杰森定律法和个例法等。
三、确定流域面积:
流域面积是指暴雨流量计算的范围,一般是指水流汇集的区域。
可以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或测算方法来确定。
四、计算时程单位线:
时程单位线是描述雨水径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曲线,可以通过统计
降雨资料和水文资料,使用时程单位线法计算出来。
时程单位线反映的是
单位面积上的径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五、单位线法计算:
单位线法是暴雨流量计算的常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将流域面积等分成若干小面积。
2.根据小面积的时程单位线和面积比例,计算每个小面积的单位线。
3.将各个小面积的单位线叠加,得到总的单位线。
4.根据总的单位线和设计雨量,计算出瞬时流量。
5.将瞬时流量积分得到单位时间内的总流量。
六、流量计算:
根据瞬时流量和计算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单位时间内的总流量。
可以使用Simpson法、矩形法等数值计算方法。
以上就是暴雨流量计算方法和步骤的汇总。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降雨的时空分布、流域的特性等因素。
同时,暴雨流量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具备相关的水文学和水利工程知识。
分类汇总的方法及步骤
分类汇总的方法及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需要汇总的内容
首先需要确定需要汇总的内容,例如:商品销售情况、客户反馈、员工绩效、公司财务状况等。
2.分类
在确定了需要汇总的内容后,就可以进行分类操作。
将同类的数据归为一类,例如,按时间分类、按地域分类、按产品分类、按销售人员分类等。
3.建立分类标准
在分类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些分类标准,具体包括分类依据、分类内容、分类方法等。
4.检查分类结果
分类完成后,需要对分类结果进行检查和确认,确保分类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设置汇总表格
根据分类结果,设置汇总表格,按照需要汇总的内容建立相应的表格,例如销售情况表、客户反馈表、员工绩效表、财务报表等。
6.按照分类结果汇总
根据分类结果,将数据填入相应的表格中,实现分类汇总目的。
不定积分求解方法及技巧小汇总不定积分是求解函数的原函数的过程,在数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不定积分的求解方法和技巧的小汇总。
1.基本积分法则:基本积分法则是不定积分中最基本的方法。
它是指通过学习和掌握常见函数的不定积分,从而求解更复杂的函数的不定积分。
常见的函数和它们的积分表达式如下:- 幂函数:∫x^n dx = (1/(n+1))x^(n+1) + C- 正弦函数:∫sin(x) dx = -cos(x) + C- 余弦函数:∫cos(x) dx = sin(x) + C- 指数函数:∫e^x dx = e^x + C2.分部积分法:分部积分法是用于求解两个函数的乘积的不定积分。
它利用了积分的乘法法则,将乘积的积分转化为两个函数的不定积分的组合形式。
分部积分法的公式如下:∫u dv = uv - ∫v du具体步骤是选择一个函数作为u,选择另一个函数的导函数作为dv,利用公式求出v和du,然后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3.替换法(换元积分法):替换法是通过进行变量替换来简化求解不定积分的过程。
对于一些复杂的函数形式,通过合理的变量替换,可以将其转化为较为简单的形式,从而便于求解。
常见的变量替换有以下几种:- 代数替换:将一个复杂的代数表达式进行替换,使其转化为一个简单的形式。
例如,将∫(x^2 + 1)^2 dx 替换为∫u^2 du,其中u = x^2 + 1- 三角替换:将一个复杂的三角函数表达式进行替换,使其转化为一个简单的形式。
例如,将∫(sinx + cosx)^2 dx 替换为∫(1 + sin(2x)) dx,其中2x = u。
- 指数替换:将一个复杂的指数函数表达式进行替换,使其转化为一个简单的形式。
例如,将∫e^(x^2) dx 替换为∫(1/2) e^u du,其中u = x^24.三角函数的积分:对于三角函数的积分,有一些常用的积分公式,可以帮助简化求解的过程。
常见的三角函数积分公式如下:- ∫sin(ax) dx = - 1/a cos(ax) + C- ∫cos(ax) dx = 1/a sin(ax) + C- ∫tan(ax) dx = (-1/a) ln,cos(ax), + C- ∫cot(ax) dx = (1/a) ln,sin(ax), + C5.偏微分法:当被积函数可以表示为两个变量的偏导数之和时,可以使用偏微分法进行求解。
初中生物地理的所有实验总结归纳汇总以及过程初中生物地理的实验总结归纳以及过程如下:生物实验总结:1. 显微镜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
过程: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观察、收镜。
2. 制作临时装片实验目的:通过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过程:擦、滴、取、展、盖、染、吸。
3. 探究小肠绒毛实验目的:了解小肠绒毛的结构和功能。
过程:制作小肠绒毛模型、观察模型、得出结论。
4. 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实验目的: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过程:设置对照实验,收集气体、检验氧气。
5.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实验目的:了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过程:设置温度、湿度、光照等不同的萌发条件,观察并记录结果。
地理实验总结:1. 等高线地形模型制作实验目的:了解等高线地形图,掌握地形地貌的表示方法。
过程:制作山体模型、等高线地形图、标注地形地貌。
2. 地球仪的使用实验目的:掌握地球仪的使用方法,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过程:安装地球仪、地轴倾斜实验、自转和公转演示。
3. 大气温室效应实验目的:了解大气温室效应的作用原理。
过程:设置不同成分的大气层,观察太阳辐射的透过情况。
4. 水循环模拟实验目的:了解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
过程:设置蒸发、降水、径流等不同环节,观察水循环的过程。
5. 地貌形成模型实验目的:了解地貌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过程:制作地貌形成模型、演示地貌形成过程、分析地貌形成因素。
以上仅为初中生物地理的部分实验总结,具体内容可能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差异,建议查阅相应教材或咨询当地教育部门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蒸包子的全过程美味的饺子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第一、首先要把面发好,说到发面,就要掌握好和面的技术,一般来说是一斤面要加0.7公斤的水,要事先把发面的引子泡好,与面一起和,面发的时间与季节有关系,一般来说,天气越冷,用的时间越长。
在摄氏20度下,一般需要2个小时。
注:用温水和面,蒸出来的馒头和包子比较软和。
老人孩子都喜欢。
看面发酵最简单方法用手按一下,如果按下的面坑很快鼓起来那就证明面发好了。
第二、要做好馅儿:对包子来说,做馅是有技术的了,制作过程如下:1、把馅的主料做好,如肉馅或素馅,肉馅的要把肉切成丁,用麻油、酱油、花椒粉、味精等伴好,养至少一个小时;2、辅馅要做好,如用韭菜的,就要先洗好凉干,再来切好,放在一边,等待使用;第三、伴馅:把上述的馅伴起来,用花生油及其他的调味品调好,放入的食盐要适中,这时馅就做好了;第四、把炉火调整好,蒸锅放入水至沸,等待包子包好后放入;第五、包包也有技术,要皮薄,一两能包10个,一个包上的皱褶有20个,这样的包子又好看又好吃;把包好的包子放入蒸笼,包子与包子间要有适度的间隙,一般要有1.5公分即可;第六,要旺火,蒸15分钟后启笼,再稍凉一会儿。
七:开吃,不过不要撑着啊。
2》包子配料:一斤富强粉,6两温水,2钱酵母,2钱泡打粉,馅料自备方法:1.将面粉和泡打粉混在一起倒在案板上,中间扒个窝。
2.将酵母与温水混和后倒进面粉窝中,由里向外慢慢将面粉混和成面团。
软硬相当于比烙饼面硬点,比馒头面软点。
和好面后盖一块湿布醒着。
3.过20分钟再揉一遍,使其表面光滑。
4.当面团发大到原来的一又二分之一倍时,就可以下剂子擀皮了。
注意:包时就把蒸锅点上火,包子包好一个往上放一个。
都码好就ok了。
一般一锅包子蒸30分钟就差不多了。
3》做包子原料:500g精粉,400g猪肉,香油酱油各100,葱、姜、精盐、味精少许,老面肥,碱适量。
做法:水面和肥面要七三开,面不要发的太过,只要发起就行。
高精度磁法测量工作流程汇总引言磁法测量是地球物理勘探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地球磁场的特性,通过对地下岩石中含有的磁性物质的磁化程度的测量,来推测地下岩体成分。
在地球科学中,磁法测量被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地质环境监测、地质构造研究等领域。
本文旨在通过对高精度磁法测量的工作流程进行详细介绍,让读者了解磁法测量的基本过程和步骤,为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仪器和设备准备在进行磁法测量之前,需要准备相应的仪器和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包括磁力计、变压器、采样仪、电池、计算机等。
其中,磁力计是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它用于测量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选择磁力计时需要注意其响应范围、测量范围、精度等参数,以便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另外,变压器的作用是将磁力计的信号转化为电压信号,方便采样仪的读取。
野外工作流程1. 布设采样线在进行磁法测量之前,需要先规划采样线的布设计划。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测量区域和采样线的方向和间距。
在野外工作时,需要利用测量仪器对采样线进行标记和记录,并通常会在标记点上设置地标进行标定。
2. 进行实际测量完成采样线规划后,可以利用采样仪对地下岩石的磁化程度进行测量。
通常情况下,采样仪需要放置在地面上走过每个的采样点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避免电磁干扰和磁场倾斜等问题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完成野外测量后,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一般情况下,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到更为精确和可靠的结果。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滤波、校正、模型拟合等。
通过这些处理,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好地反映地下岩石的特性和分布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高精度磁法测量是一种重要的地球物理测量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地质环境监测、地质构造研究等领域。
本文了磁法测量的仪器和设备准备、野外工作流程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步骤。
希望可以为读者了解磁法测量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参考本文,找到解决方法。
第一节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为了说明AHP的基本原理,首先分析下面这个简单的事实。
假定我们已知n只西瓜的重量和为1,每只西瓜的重量分别为W1,W2,…,Wn。
把这些西瓜两两比较(相除),很容易得到表示n 只西瓜相对重量关系的比较矩阵(以后称之为判断矩阵):= (a ij)n×n (7.1.1)显然a ii= 1,a ij =1/a ij,a ij =a ik/a jk,i,j ,k = 1,2,…,n且AW = = = n W (7.1。
2)即n是A的一个特征根,每只西瓜的重量A对应于特征根n的特征向量的各个分量.很自然,我们会提出一个相反的问题,如果事先不知道每只西瓜的重量,也没有衡器去称量,我们如能设法得到判断矩阵(比较每两只西瓜的重量是最容易的),能否导出西瓜的重量呢?显然是可以的,在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通过解特征值问题AW = λmax W求出正规化特征向量(即假设西瓜总重量为1),从而得到n只西瓜的相对重量.同样,对于复杂的社会公共管理问题,通过建立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构造出判断矩阵,利用特征值方法即可确定各种方案和措施的重要性排序权值,以供决策者参考。
事业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是十分重要的。
所谓判断矩阵的一致性,即判断矩阵是否满足如下关系:a ij = ,i,j ,k = 1,2,…,n (7.1.4)上式完全成立是,称判断矩阵具有完全一致性。
此时矩阵的最大特征根λmax =n ,其余特征根均为零。
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证明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为单根,且λmax 〉=n。
当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时,稍大于矩阵阶数n,其余特征根接近于0,这时,基于AHP得出的结论才基本合理。
但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多样性,要求所以判断都有完全的一致性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求一定程度上的判断一致,因此对构造的判断矩阵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第二节层次分析法的步骤用AHP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5)一致性检验.其中后三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逐层地进行。
攻丝,指的是用一定的扭矩将丝锥旋入要钻的底孔中加工出内螺纹。
“刚性攻丝”又称“同步进给攻丝”。
攻丝的步骤和方法:(1)在攻丝开始时,要尽量把丝锥放正,然后对丝锥加压力并转动绞手,当切入1-2圈时,仔细检查和校正丝锥的位置。
一般切入3-4圈螺纹时,丝锥位置应正确无误。
以后,只须转动绞手,而不应再对丝锥加压力,否则螺纹牙形将被损坏。
(2)攻丝时,每扳转绞手1/2-1圈,就应倒转约1/2圈,使切屑碎断后容易排出,并可减少切削刃因粘屑而使丝锥轧住现象。
(3)遇到攻不通的螺孔时,要经常退出丝锥,排除孔中的切屑。
(4)攻塑性材料的螺孔时,要加润滑冷却液。
对于钢料,一般用机油或浓度较大的乳化液,要求较高的可用菜油或二硫化钼等。
对于不锈钢,可用30号机油或硫化油。
(5)攻丝过程中换用后一支丝锥时,要用手先旋入已攻出的螺纹中,至不能再旋进时,然后用绞手扳转。
在末锥攻完退出时,也要避免快速转动绞手,用手旋出,以保证已攻好的螺纹质量不受影响。
(6)机攻时,丝锥与螺孔要保持同轴性。
(7)机攻时,丝锥的校准部分不能全部出头,否则在反车退出丝锥时会产生乱牙。
(10)机攻时的切削速度,一般钢料为6-15米/分;调质钢或较硬的钢料为5-10米/分;不锈钢为2-7米/分;铸铁为8-10米/分。
在同样材料时,丝锥直径小取较高值,丝锥直径大取较低值。
扩展资料:攻丝加工中也需要专业的润滑剂,能有效减少工件与丝攻的摩擦,降低磨损,具有强韧的油膜,防止工件表面擦伤和起皱,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同时抑制温度上升,减少烧结和卡咬的产生等作用,延长模具使用寿命,保护工具,抑制黑色油泥的产生,不腐蚀工件;冷却效果卓著。
在攻丝中选择适合的润滑剂很重要,在不需要清洗的场合,要用自净性的攻丝润滑剂,对于难加工的工件,需要用纯油性的攻丝油。
一种攻丝机,它包括三轴移动平台,在三轴移动平台的z轴向设有第一z轴驱动臂,第一z 轴驱动臂驱动第一滑块z轴向运动,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二z轴驱动臂,第二z轴驱动臂驱动第二滑块以z轴向运动,第二滑块上设有攻丝装置,攻丝装置与攻丝刀具连接,所述的第二滑块上设有推压力传感器用于监控攻丝刀工进时对第二滑块产生的拉力,并将拉力信息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二z轴驱动臂移动第二滑块来抵消拉力。
工艺流程--除杂及方法汇总
一、除杂原则及注意事项
1、原则:不增(不引入杂质);不减(被提纯物不减少);
易分离(被提纯物与杂质易分离);易还原(被提纯物易还原)。
2、注意事项:
1)除杂试剂需过量或足量,注意各试剂添加顺序,后面试剂应能除掉前面加入的过量的离子或物质。
2)最佳除杂途径,先考虑物理方法再考虑化学方法,尽量操作简单、原理绿色。
二、除杂办法
1)物理办法
1、升华:
2、结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3、萃取和反萃取:离子进入有机相,然后又进入水相过程
4、蒸馏:沸点不同
5、过滤:
6、蒸发:
7、分液:
8、盐析:
9、渗析:
2)化学方法
1、调剂PH(水解的应用)
2、加试剂转化为沉淀或者气体
3、难溶电解质,转化为更难溶更难电离,锅炉水垢的消除。
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会计核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财务数据的收集、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帮助企业实现财务数据的分析和决策。
本文将介绍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与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会计核算。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会计核算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凭证的产生与登记、账簿的建立与记录、账务的汇总与归纳、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
1. 凭证的产生与登记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是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重要依据。
凭证的产生与登记是指根据企业的经济业务,产生相应的凭证,并将凭证中的会计要素按照指定的格式进行登记,以实现财务数据的记录和积累。
2. 账簿的建立与记录在凭证登记完毕后,需要将凭证中的会计要素按照所属科目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账簿进行记录。
常见的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
账簿的建立与记录是指将凭证中的会计要素按照科目进行分类,并在相应的账簿中进行记录,以实现财务数据的分类和秩序化。
3. 账务的汇总与归纳账务的汇总与归纳是指将账簿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汇总,并进行归纳整理。
主要包括将明细账中的数据汇总到总账中,将总账中的数据归纳为财务报表所需要的数据。
4.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的编制与分析是指根据账务的汇总数据,按照一定的格式和规则进行财务报表的编制,并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二、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的方法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方法和技巧。
常见的会计核算方法包括现金制度和权责发生制度。
1. 现金制度现金制度是指以现金为中心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
在现金制度下,只有发生现金流入或流出的经济业务才会被记录和计量,而尚未发生现金流入或流出的经济业务则不予以记录和计量。
现金制度简单直观,适用于小型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
2. 权责发生制度权责发生制度是指以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时间点和权利、责任的转移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的方法。
实验室环境设备样品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汇总1.温度控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室内部应该保持恒定的温度。
可以使用恒温器或空调系统来控制温度,并定期校准温度计。
2.湿度控制:湿度对一些实验有影响,因此应确保实验室的湿度在一定范围内。
使用湿度计来监测实验室的湿度,并根据需要采取控制措施,例如使用加湿器或除湿器。
3.照明控制:实验室的照明应满足实验和操作要求。
不同实验可能需要不同的光照条件,因此需要合适的灯具和照明控制设备来满足要求。
实验室设备的质量控制:1.设备校准和维护:设备应定期进行校准,以确保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校准应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士进行,并记录校准结果。
设备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清洁,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重复性测试:使用已知结果的样品对设备进行定期测试,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使用不同设备进行相同测试的重复性测试也是一种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
3.实验室设备和样品的标识:为了防止混淆和误用,所有实验室设备和样品应该被明确标识,并在需要时进行记录和追踪。
样品的质量控制:1.样品收集和保存:确保样品的收集过程符合标准操作程序,并使用适当的容器和保存条件保持样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3.样品预处理:对样品进行预处理,例如过滤、稀释、提取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过程的质量控制:1.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在每个实验中按照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条件和步骤。
2.并行实验:为了验证实验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准确性,可以同时进行多个平行实验,使用相同的样品和条件,对比实验结果。
3.质控样品:在实验过程中同时进行质控样品的测试。
质控样品是事先知道其结果的样品,用于验证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实验数据分析和验证:在实验结束后,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验证。
可以使用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软件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实验室环境、设备、样品和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包括温度控制、湿度控制、照明控制、设备校准和维护、重复性测试、设备和样品的标识、样品收集和保存、样品标识和记录、样品预处理、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并行实验、质控样品和实验数据分析和验证等。
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计算方法汇总∑=⨯=212,62i i i F C EF AD E CF 4:0.6×10-3吨CF 4/吨铝 C 2F 6:0.06×10-3吨C 2F 6/吨铝白云石煅烧 EF AD E CO ⨯=2AD :白云石使用量;EF :白云石排放因子。
0.474吨二氧化碳/吨白云石 石灰石煅烧 EF AD E CO ⨯=2AD :石灰石使用量;EF :石灰石排放因子。
0.430吨二氧化碳/吨石灰石 氧化铝生产EF AD E CO ⨯=2AD :石灰石使用量;EF :石灰石排放因子。
0.430吨二氧化碳/吨石灰石镁生产EFAD E CO ⨯=2∑=⨯=216i ii SF EF AD E AD :白云石使用量;EF :白云石排放因子。
i AD :分别是采用SF 6为保护剂的原镁产量和镁加工产量;i EF :分别是采用SF 6为保护剂的原镁生产和镁加工的SF 6排放因子。
白云石排放因子:0.474吨二氧化碳/吨白云石 原镁生产SF 6排放因子:0.490×10-3吨SF 6/吨镁镁加工SF 6排放因子:0.114×10-3吨SF 6/吨镁 电力设备生产EF AD E SF ⨯=6AD :电力设备生产过程SF 6使用量;EF :电力设备生产过程SF 6排放系数。
SF 6排放系数:8.6%半导体生产444CF CF CF EF AD E ⨯=333HFC HFC HFC EF AD E ⨯=626262F C F C F C EF AD E ⨯=666SF SF SF EF AD E ⨯=4CF AD :CF 4使用量;4CF EF :CF 4排放系数;3HFC AD :CHF 3使用量;3HFC EF :CHF 3排放系数;62F C AD :C 2F 6使用量;62F C EF :C 2F 6排放系数;6SF AD :SF 6使用量;6SF EF :SF 6排放系数CF 4排放系数:43.56% CHF 3排放系数:20.95% C 2F 6排放系数:3.76% SF 6排放系数:19.51%氢氟烃生产8i i iE AD EF=⨯∑i :是代表不同种类的氢氟烃,包括HFC-32、HFC-125、HFC-134a、HFC-143a、HFC-152a、HFC-227ea、HFC-236fa、HFC-245fa;i AD :第i 类氢氟烃产量;EF :氢氟烃生产的平均排放系数。
结合个人心得实训,简述科目汇总的过程科目汇总是财务会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指的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类、整理,并将其归并到适当的财务科目下的过程。
个人在实习期间也参与了科目汇总的工作,我将结合个人的心得和经验进行简述。
科目汇总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准备工作、分类整理和科目归并。
首先是准备工作。
在进行科目汇总之前,需要对企业的账簿和财务报表进行调查和了解,熟悉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
同时,还需要了解企业所使用的会计制度和财务报告规范,以确保科目汇总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在个人实习期间,我花了一定的时间去了解企业的具体情况,查看了其历史账簿和财务报表,了解了企业的核算体系和财务处理流程。
其次是分类整理。
在进行科目汇总时,需要将企业的交易和经营活动进行分类整理,确保每一笔资金流动都能够被准确归类和记录。
这需要对企业的账簿、凭证和其他财务文件进行仔细分析和比对,根据不同的财务项目和财务事件进行分类。
这个过程需要对会计准则和财务报表编制要求有较高的理解和掌握。
个人在实习期间,参与了对账簿的审核和分类整理工作,通过仔细核对账务凭证和账簿记录,将各项交易和经营活动进行了准确的分类整理。
最后是科目归并。
科目归并是将分类整理后的财务项目归并到具体的财务科目下,形成科目汇总表和财务报表。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财务科目的编制原则和财务报告编制要求,对分类整理后的财务项目进行合并和统一处理。
个人在实习期间,参与了编制科目汇总表和资产负债表的工作,并与其他同事进行了沟通和讨论,确保科目的归并准确和财务报表的规范。
总的说来,科目汇总是财务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统一和梳理,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
个人在实习期间参与了科目汇总的工作,通过与同事的沟通和讨论,不断提升自己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科目汇总的过程和要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保持对财务会计的关注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企业的发展和决策提供更好的财务支持。
第二章:过程方法
1. 过程的基本概念:
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系列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
备注: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
组织中的过程只有在受控条件下策划与执行,才具有价值;
1.1 过程基本单元:
资源管理
例1:培训过程
培训资源管理
输入:学员输出:学员
1.2 乌龟图
1.2.1 对各单一过程进行分析,建议采用IATF 推荐之“乌龟图”
1.2.2 乌龟图填写说明:
例3:用乌龟图法分析“进料检验过程”
2、过程分类
过程主要分为:管理过程、顾客导向过程、支持性过程
输 出
2.1 顾客导向过程
2.1.1 “顾客导向过程”说明:
✧ 任何与组织及其顾客的接口直接相关的过程; ✧ 实现顾客满意的过程;
✧ 以顾客要求作为输入至以满足顾客要求(顾客满意)作为输出过程;
2.1.2 顾客导向过程的基本模式
管 理 过 程 支 持 性 过 程
图2: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2002模型
备注:整个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是以客户要求作为输入,客户满意作为输出目的的模型。
2.1.3 顾客导向过程形成了组织的“章鱼图”模式
备注:“章鱼图“图示了由顾客到组织的直接输入和导致的由组织到顾客的直接输出的模型。
其数目是用来示范组织/顾客接口的多重性。
2.1.4 IATF建议的顾客导向过程清单
✧市场分析/顾客要求
✧投标
✧订单/要求
✧产品和过程设计
✧产品和过程验证/确认
✧产品生产
✧交付
✧支付
✧担保/服务
✧销售/顾客反馈
2.2 支持性过程
2.2.1 “支持性过程”说明:
✧每个关键过程都会有一个或多个支持过程来补充
✧支持过程一般都有内部顾客和供方
✧提供资源或能力以保证顾客导向过程得以执行的过程
✧支持性过程如:培训过程、文件控制过程、设备管理过程……
2.2.2 “支持性过程”基本模式
备注:一个客户导向过程COP或一个主要过程的支持性过程可以通过此COP的乌龟图或运作流程图来寻找!
2.3 管理过程
2.3.1 “管理过程”说明:
✧可以是支持过程
✧一般是对组织或其质量体系进行管理的过程
✧用来衡量、评价顾客导向过程和支援性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组织策划将顾客
要求转化为组织衡量的目标和指标的过程
✧管理过程举例:–业务计划管理过程;–管理评审过程……
2.3.2 “管理过程”基本模式
备注:图示中的COP为:顾客导向过程; SOP为:支持性过程
I
3、过程方法
IATF鼓励采用过程方法策划质量管理体系;
3.1 过程方法说明:
3.1.1 过程方法之理论要求:
组织内诸过程的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管理;
3.1.2 过程方法之简要说明:
✧识别过程,即识别企业运作所需过程;
✧确定关系,即确定所识别过程间相互关系;
✧过程管理,即对所识别的各运作过程实施PDCA模式管理;
3.2实施过程方法的好处:
✧企业运作需要搭建质量管理体系平台,而管理平台需要各过程作为支撑;
✧任何的过程均应是增值过程;
✧过程的有效运作需要与其他过程活动相互支持;
✧任何独立的过程并不能准确的体现质量管理体系平台有效性;
✧使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作需要加强对过程的管理,关键是过程的计划、执行、
检查及改善的循环(PDCA)
3.3 过程方法实施
3.3.1 过程识别,即识别企业运作所需过程;
3.3.1.1 过程识别是应注意以下事项:
✧过程是客户指定的吗?
✧过程是公司管理者期望的吗?
✧过程增值吗?
✧过程重要吗?
3.3.1.2 过程识别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以企业运营为目的进行识别,企业运营所需的主要过程有:
➢市场营销、竞标、报价、新产品开发、订单接收/评审
➢生产作业准备(HR管理、设备工装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文件控制)
➢生产作业、检验控制、仓储
➢产品交付、服务、收款作业……
✧按ISO/TS16949要素进行识别,如第四章之运作过程有: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过程、外包作业
➢文件控制过程、品质记录管理过程;
3.3.1.3 附件为以企业运营为例所识别的“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清单”。
3.3.2确定关系,即确定所识别过程间相互关系
3.3.2.1 确定过程间关系,应考虑以下事项:
✧与此过程有联系的过程有哪些?
✧这些过程与此过程的关系是什么?
✧过程间的接口是什么?
✧用流程可以表达这些过程与分析过程的关系吗?
3.3.2.2 建议采用流程表示过程间的相互关系
3.3.2.3 附件为以PDCA模型式所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联图”。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清单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清单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清单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清单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清单
质量管理体系运作过程清单
3.3.3 过程管理,即对所识别的各运作过程实施PDCA 模式管理; 3.3.3.1 过程策划-Plan 3.3.3.1人员需求策划
✧ 过程的责任人有明确吗? ✧ 过程责任人的权责有明确吗?
✧ 与所研究过程有相联的过程的责任人有明确吗? ✧ 过程责任人能力要求有规划吗? ✧ 过程责任能力足够吗?
3.3.3.1.2 设备/设施/材料/工装/作业环境/监控装置需求策划
✧ 过程实施所需设备/设施/材料/工装/作业环境/监控装置有识别吗? ✧ 过程运作所需要设备/设施/材料/工装/作业环境/监控装置之要求明确吗? ✧ 满足过程运作之设备/设施/材料/工装/作业环境/监控装置等资源充分吗?
3.3.3.1.3 作业方法策划
✧ 没有程序文件支持,过程能够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吗? ✧ 具有对所有输入资源进行管理的作业文件吗? ✧ 对输入资源进行管理活动实施流程化分析了吗?
3.3.3.1.4过程被监测、分析及改进策划
✧ 清楚客户或法规对过程的要求或管理者对过程的期望吗?
✧ 有设定满足客户或法规对过程的要求或管理者对过程的期望的目标项目(反
映过程绩效的目标项目,如Q 、C 、D 、S 、M 等项目)吗? ✧ 有“过程绩效的目标项目”的计算公式吗? ✧ 有过程绩效项目的目标值吗?
✧有确定反映过程绩效项目业绩的数据来源吗?
✧谁负责收集、统计过程绩效目标数据?
✧收集、统计过程绩效项目数据的方法是什么?
3.3.3.2 过程实施-Do
3.3.3.2.1 实施按过程策划所需要的资源进行了资源配置?
3.3.3.2.2 实施按所策划的方法对各投入的资源进行了运用?
3.3.3.3 过程监测、分析-C
3.3.3.3.1 是否有定期对过程的运行情况进行评价?如使用体系内审方法。
3.3.3.3.2 是否定期使用KPI管理等方法来对过程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定期对过程绩效目标KPI实施分析检讨吗?
✧有定期检讨过程绩效目标KPI的达成吗?
✧有将过程业绩结果同竞争对手的同类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吗?
3.3.3.4 过程之改进-Action
3.3.2.
4.1 有根据体系内审结果对过程进行改进吗?
✧有对内审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吗?
✧有对体系内审不符合要求的过程进行纠正预防吗?
✧有对体系内审结果进行持续改进吗?
3.3.2.
4.3 有根据过程绩效目标KPI运作结果进行改进吗?
✧有定期收集KPI运作数据结果进行检讨吗!
✧当过程之绩效目标KPI不达标时,是否进行此进行纠正预防?
✧过程绩效目标KPI运行达到预定目标后,是否对其进行高不良(高风险)项
目进行了优先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