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1章-服务外包概述
- 格式:pptx
- 大小:2.76 MB
- 文档页数:40
外包服务对企业效率的影响正文:第一章:外包服务的定义和概述外包服务是指将企业的某些业务或项目部分或全部委托给外部服务机构或个人完成。
外包服务机构通常是专门从事某一领域服务的公司,如人力资源、IT、财务、市场推广等。
外包服务已成为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选择方式,因为它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人员和设备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和错误,增强企业竞争力。
第二章:外包服务对企业效率的影响外包服务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专业化水平:企业外包服务机构通常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团队或个人,比如人力资源和财务专业机构,能够提供高质量和专业化的服务。
这样,企业就可以将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自身核心业务的开展上。
2. 减少人力成本:外包服务机构能够更高效地解决问题,降低人力成本,因为外包机构在成本上有比企业直接雇佣工作人员更多的优势。
同时,外包机构的团队通常会持续不断地更新行业知识技能,因此减少了企业培养员工的成本。
3. 提高生产效率:将企业某些业务委托外包服务机构后,企业本身就可以减少一些非核心业务的操心,精力更多放在核心业务上,如此一来就能在核心业务上专注,提高工作效率。
4. 降低风险和误差:外包服务机构通常会在具有专业知识和资质的领域内提供服务,保证符合政府政策和标准,因此企业outsource某项业务后,会显著减少在这一领域内犯错误的风险。
第三章:选择外包服务的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外包服务机构对于企业能否发挥外包服务的优势起关键性作用。
如何选择外包服务机构呢?影响外包服务选择的因素大致如下:1. 价格:价格是企业选择外包服务机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需要考虑机构费用是否合理,预算是否充足等,毕竟外包服务也要占用企业的预算。
2. 质量:外包服务质量是企业选择外包机构的关键因素。
企业需要了解外包机构的专业水平、经验和参考项目,以了解机构能否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信誉度:企业需要了解外包机构的信誉程度,这能让企业更放心地与机构合作。
附件:服务外包概念及业务范围一、服务外包概念顺应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接包方的角度出发,我们将服务外包定义修订为“专业服务供应商通过契约的方式,为组织(企业、政府、社团等)提供服务,完成组织内部现有或新增业务流程中持续投入的中间服务的经济活动。
”以下从参与主体、本质属性、业务范围、合同周期等四个方面对该定义进行说明:1、参与主体。
服务外包的参与主体涉及发包方(服务购买方)和接包方(服务提供方)两个方面。
这里的发包方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接包方指具有业务经验及专业资质的服务提供商。
无论是发包方还是接包方都是指组织,而非个人。
因此B2B的模式属于服务外包,而B2C、C2C等都不属于服务外包范畴。
2、本质属性。
服务外包本质上是发包方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智力资源,承担自身经营环节中需要投入的中间业务流程或职能,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等目的,归根结底其本质目的是为了优化发包方产出目标或提高效率。
3、业务范围。
在发包业务的选择上,不再拘泥于非核心业务或辅助业务流程,而是随着对接包方管理控制力及接包方业务成熟度的提高,将部分中间业务或流程交由接包方完成,但是不包括法定必须由第三方提供的专业服务。
4、合同周期。
接包方和发包方以签订契约的方式执行合约相关内容,包括短期、定制的服务内容,也包括长期、持续性的服务内容。
二、业务范围(一)业务分类。
依据服务外包定义内涵,此次服务外包业务目录以水平业务作为基本要素。
业务目录包括3个门类,9个大类、35个中类。
具体调整如图1所示。
注:斜体表示新增及调整的内容。
(二)业务术语解释及典型业务举例。
1、信息技术外包(ITO)。
机构将内部信息规划,数据中心、网络管理、应用等IT 业务相关的开发、运营、维护服务(不含硬件部署)转移给第三方专业提供商完成。
可以是短期定制化服务,也可以是包含明确服务水平协议的长期服务。
(1)I1软件研发外包,指软件外包和定制化的应用开发服务,包括测试、编码、设计、修改现有应用和界面、软件本地化和全球化等,提高现有软件应用或重组模块等在内的咨询、开发、维护、培训等相关服务。
什么是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是指作为生产经营者的业主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本企业以外的服务提供者的经济活动。
服务外包的发包方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政府和社团组织等。
外包服务可提供给本国市场、东道国市场或第三方市场。
服务外包并非完全发生于服务行业,制造业和其他行业所需要的服务流程更倾向于对外发包。
服务外包的本质,是企业以价值链管理为基础,将其非核心业务通过合同方式发包、分包或转包给本企业之外的服务提供者,以提高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跨国生产组织模式。
由于外包服务往往以跨国公司的非核心商业流程为主,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低,因此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外包服务方面拥有低成本优势。
而发展中国家承接外包服务,有助于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提高服务业人性化竞争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工薪收入和技能水平等等。
总之,对于所有的国家来说,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转轨经济体,服务外包带来的机遇是显著的。
在新一轮产业转移进程中,跨国公司往往通过建立可控制的离岸中心或海外子公司向第三方提供服务,而不直接地向当地的服务提供者分包业务,这种商业流程向海外转移的形式被称为服务离岸。
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服务业外包被称为第二次经济全球化,服务业投资也是国际投资的新引擎,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服务业FDI存量仅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到2002年已上升到约60%。
尽管服务外包发展迅速,但处于初级阶段。
在世界最大的1000家公司中,大约70%的企业尚未向低成本国家外包任何商务流程。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针对欧洲500强企业进行的调查发现,仅有39%的企业有过离岸商业服务外包经验,这些公司已经创造离岸就业岗位2万个;另外有44%的企业计划在未来几年中外包部分业务。
服务外包的广度已经显示出不可逆转的势头,并可能在各个行业和许多国家迅速蔓延。
服务外包不仅仅是大企业的行为,一些小型跨国公司也从业务外包中寻找机会。
随着企业认识到全球范围内最佳优化服务的作用,而且随着他们与对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外包的进程将变得越来越迅猛。
关于服务外包的概念及有关情况一、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1、服务外包的基本概念:服务外包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
用通俗的话来说:做你认为最好的,而把其它非核心的业务及服务交给更专业的公司去做。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事例来理解服务外包的概念,最近新华社驻美国的记者写了他在美国看病的经历,在美国看病,不像我们说的到医院挂号,首先是网上预约或者是电话预约,但是给你办理预约的不是美国人,都是印度人。
然后等你到医院看病,美国的医生一个字不写,而是把录音做好,统统发到印度去,印度人把录音整理成文字,再发回来。
患者查病历就能知道哪儿疼、拿什么药。
如果闹出了医疗纠纷,既有录音还有文字。
所以别人以为都是美国人在看病,其实都是印度人在看病。
通过这个例子大家可以看出,美国医生做了最主要的事情-诊断病情,而把预约挂号、写病历等一些相对不重要的事情外包给印度人做。
2、服务外包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
信息技术外包ITO是指把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交给专业化IT服务公司来做,可以是产品支持与专业服务的组合,用于向客户提供IT基础设施,或企业应用服务,或同时提供这两方面的服务,从而确保客户在业务方面取得成功。
包括某些IT基础管理服务,可进一步细分成数据中心、桌面、网络与企业应用外包等。
业务流程外包(BPO)是企业将某部分业务的过程完全委托给一个第三方机构进行管理和服务,让它按照一整套定义好的服务规范来拥有、管理、运作整个业务流程,从而提高企业流程自动化的能力,进而达到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目的。
被外包给ESP的业务流程实例包括物流、采购、人力资源、财务会计、客户关系管理、或其他管理或面向消费者的业务功能等。
服务外包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企业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
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的背景与意义生产和服务环节国际分工细化产生了服务外包。
发达国家为什么要把服务外包出去?一是竞争的关键由一般技术转向核心技术。
企业把一般技术的生产和服务外包出去,开发核心技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竞争的地域由区域转向全球。
企业要在全球市场保持和扩大占有率,必须利用国外资源,服务外包就成为一种有效模式。
三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服务外包提供了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服务外包从可能成为现实。
四是企业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冲动为服务外包提供了强大动力。
就短期效益而言,服务外包公司可节省20%-40%的运营成本。
苏南地区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在资源、环境压力的约束下,低端制造业已经难以为继,必须在发展高端、现代、先进制造业的同时,同步发展高端、现代、先进服务业,实现“双轮驱动”、互动发展。
服务外包的业务内容1、20个城市服务外包行业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中国政府提出到2013年,实现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300亿美元,新增100万大学生就业,这为投资者进入这个领域提供了无限商机。
目前,20个试点城市为承接国际外包服务业,相继颁布了相关优惠措施,展开了紧锣密鼓的招商行动。
推出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讲述目标城市的基础环境,包括法律政策环境、人居环境、交通环境、信息电信基础四个方面;人才环境,包括人才的质量、数量和成本;市场需求,包括本地需求和国际的离岸需求;服务商的需求,包括跨国和本地服务商;从高处着眼,从全局入手,进行了横向对比和深入解剖,对于投资将是一盏明亮的指南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