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平衡
- 格式:ppt
- 大小:742.50 KB
- 文档页数:36
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一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强、弱电解质(1)概念(2)与物质类别的关系①强电解质主要包括强酸、强碱和大多数盐。
②弱电解质主要包括弱酸、弱碱、少数盐和水。
(3)电离方程式的书写①弱电解质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电离方程式:H2CO3H++HCO-3,HCO-3H++CO2-3。
b.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
②酸式盐a.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4电离方程式:NaHSO4===Na++H++SO2-4。
b.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电离,如NaHCO3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HCO-3H++CO2-3。
2.电离平衡的建立在一定条件(如温度、浓度等)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弱电解质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平衡。
平衡建立过程如图所示:3.电离平衡的特征二、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1.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2.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3.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4.加入能与电离出的离子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
考点2 电离平衡常数1.表达式(1)对于一元弱酸HA :HAH ++A -,电离平衡常数K =c (H +)·c (A -)c (HA )。
(2)对于一元弱碱BOH :BOH B ++OH -,电离平衡常数K =c (B +)·c (OH -)c (BOH )。
2.特点(1)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因电离是吸热过程,所以升温,K 值增大。
(2)多元弱酸的各级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是K 1≫K 2≫K 3≫…,故其酸性取决于第一步。
第八章第二讲 二力平衡知识要点一、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彼此平衡 同理,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二、二力平衡的条件通过实验得出,要使受力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必须满足下列四个条件:①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②大小相等 ③方向相反 ④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作用的两个力也应满足以上这些条件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判断时四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三、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①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平衡②根据一个力的大小方向,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
经典例题1.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两个力是平衡的(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它一定没有宏观世界到外力的作用B .物体受到了力,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5N A 5N 5N B 5N 5N C 5N5ND 5N3.质量相同的物体甲、乙、丙,甲在拉力1F 作用下以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乙在拉力2F 作用下以1m/s 的速度匀速下降,丙在拉力3F 作用下恰好静止不动。
不计空气阻力,则1F 、2F 、3F 的大小关系是 。
4.一个重500N 的人站在电梯中,求下列情况下电梯底面对人的支持力大小和方向。
(1)人和电梯一起静止不动;(2)人和电梯一起以1.51-⋅s m 的速度匀速上升;(3)人和电梯一起以2.01-⋅s m 的速度匀速下降。
基础过关1.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是性质相同的力 D.平衡力一定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2.物体受两个力的作用,由下面哪种情况可以判断这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
第八章化学平衡1.怎样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答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在可連反应中正反应和负反应的速率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司而改变的状态.2.如何正确书写经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答•经验平衡常数;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平衡时,生成物册浓酗反应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为指数的黑的乘积与反应物的浓度以反应方程式中计量系数为指数的需昂乘积之比是L 个常数.经验平衡常数K —般肓单位,只有■当反应物的计重系数之和与生成物的计量系数之和相等时!K才是无量纟PS-&虫十bE O gG+ hH而标准平衡常数中的浓虧压强均为一个相对僵都是相对AT标淮值标准压虽尸"而言,不论是气相、襪相还是复相反应,疋均为无墾恆壘.aA(aq) + bB(aq) O gG(aq) + hH(aq)曲(呂)+ bB{g) O g。
(宕H 应H(g)P P3.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c、K p或K的表达式(1) 2NOCI(g) 2NO(g) + Cl 2(g)(2) Zn(s) + CO 2(g) ---------- -ZnO(s) + CO(g)(3) MgSO4(s) ---------- MgO(s) + SO 3(g)(5) NH 4Cl(s) NH 3(g) + HCl(g)+ ----------------------- '亠2+⑷ Zn(s) + 2H (aq)------------ Zn (aq) + H2(g)+HCN ---------- H + CN - ________ +NH 3 + H 20 ------------ N H 4 + OH% +_.出0 ------------ H + 0H ■5.平衡常数能否代表转化率?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 答平衡常酸是指在一定温度下达平衡时悴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关系,而转化率是某种物质的 转优率,它等于被转化的量除以原来重口6.在 699K 时,反应 H 2(g) + I 2(g) -------------- 2HI(g)的平衡常数 K p =55.3,如果将 2.00molH 2 和 2.00moll 2作用于4.00dm 3的容器内,问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时有多少 HI 生成?解心= —Z- 在同一体系中,V ,氏T 均相等,P«n疋 虽_=M 5.3=^x=1.576生成 HI 157$ 2=3.15 mol试计算下面反应的平衡常数: NH 3 + HCNNH 4 + CN7.反应 H 2 + CO 2H 2O + CO 在 1259K 达平衡,平衡时[H 2]=[CO 2]=0.44mol -dm4.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A. p =⑵ 他[H 2O]=[CO]=0.56mol • dm _。
单元系统复相平衡内容提要:一.概述二.系统平衡态判断依据及单元系统热力平衡条件三.平衡的稳定性条件——四种平衡及其稳定性条件四.从相平衡导出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五.关于潜热随温度变化率以及蒸汽压方程的研究六.有弯曲分界面的相平衡七.液滴与气泡的形成和其大小一. 概述本章内容主要是讨论系统达到平衡时应满足的条件,讨论的内容限于单元系统,即纯物质系统,讨论的目的是得到的热力学理论知识用于了解物质的物态变化,如平衡相转变等。
二.系统平衡态判断依据及单元系统热力平衡条件所谓系统处于平衡态,就是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一个系统的状态总是朝着一定的方向变化。
变化的结果将达到某一个状态,在这个状态上只要所处的限制条件不改变,并且不受外界的作用,系统的状态将不在发生任何变化。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平衡的判断依据,即孤立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具有最大值,也称做平衡态的熵平衡。
这里采用的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推论,即孤立系统的熵增原理进行讨论和分析。
在使用熵增原理作为平衡的判断依据的时候,必须将系统与外界的熵一起考虑,但是这样在使用起来有很多不便之处,以下我们只考虑系统本身而得到的四个热力平衡态的依据:a.推出:(dU)s,v≤0,它的含义是:<成立时,过程自发进行,一直进行到(dU)s,v=0,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该式说明在定熵定容过程中,热力过程向内能减小的方向进行,而内能U达到最小值时,系统达到平衡状态。
因此,系统内能的最小值可以作为定熵定容中系统平衡的依据。
b.推出:(dH)s,p≤0,它的含义是:<成立时,过程自发进行,一直进行到(dH)s,p=0,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该式说明在定熵定压过程中,热力过程向焓减小的方向进行,而焓H达到最小值时,系统达到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