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原料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 格式:ppt
- 大小:91.50 KB
- 文档页数:27
一、饲料工业:饲料工业是随着动物营养和饲料科学的发展,在工业化水平提高并达到一定阶段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的新兴工业。
包括五大部分:饲料原料生产、饲料加工(包括全价配合饲料、浓缩料、精料补充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饲料机械生产和饲料科研教育、制标和监测检测等服务系统。
二、饲料工业通用的术语:(一)营养:1、水分:试样在100-105℃烘至恒重所失去的重量。
2、干物质:从试样中扣除水分后的物质。
3、粗蛋白质:试样中含氮量乘以6.25。
4、粗脂肪:试样中可溶于乙醚的物质的总称。
5、粗灰分:试样在550℃灼烧后的残渣。
6、粗纤维:试样经稀酸、稀碱处理,脱脂去灰后的有机物的总称。
7、无氮浸出物:=干物质总量-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
8、总能:试样在氧弹中完全燃烧后所释放的热量。
9、消化能: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后的能值,亦称‘表观消化能’。
10、代谢能: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能和尿能后的能值,亦称‘表观代谢能’。
11、净能:从饲料的代谢能中减去热增耗后的能值。
12、国际单位:是表示维生素活性的一种单位。
(IU)13、蛋白能量比:饲料中粗蛋白质(克/千克)与代谢能(兆卡/千克或兆焦/千克)的比值。
14、能量蛋白比:饲料中消化能(千卡/千克或千焦/千克)与粗蛋白质百分含量的比值。
15、总磷:饲料中无机磷和有机磷的总和。
16、有效磷:饲料总磷中可供饲养动物作为磷源利用的部分。
17、日粮:一个个体饲养动物在一昼夜内所采食的各种饲料组分的总量。
18、饲粮:按日粮中各种饲料组分比例配制的饲料。
19、饲料转化率:消耗单位风干饲料重量与所得到的动物产品重量的比值。
(二)饲料原料:1、饲料: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的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饲物质.2、饲料组分:构成饲料产品的各种组成成分.3、饲料原料(单一饲料):以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矿物质为来源的饲料.4、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低于20%的饲料.5、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等于或高于20%的饲料.6、非蛋白氮:为反刍动物提供氮源的﹑氨基酸﹑肽类以外的非蛋白质形态的含氮化合物.又名“非蛋白态氮”.7、单细胞蛋白:由酵母﹑细菌﹑霉菌﹑藻类等单细胞生物体所构成的蛋白质.8、粗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等于或高于18%的饲料.9、饲料添加剂: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10、营养性添加剂:用于补充饲料营养素不足的微量或少量物质.11、非营养性添加剂:为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促进饲养动物生产,保障饲养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的少量或微量物质.12、促生长剂:为促进动物生长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13、驱虫保健剂:用于控制饲养动物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的添加剂.14、抗氧化剂:为防止或延缓饲料中某些活性成分被氧化变质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15、防腐剂:为延缓或阻止饲料发酵、腐败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16、防霉剂:为防止饲料中霉菌繁殖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17、调味剂: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的添加剂.18、着色剂:为改善动物产品或饲料色泽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19、粘结剂:为提高粉状饲料成型以及颗粒饲料抗形态破坏能力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20、稀释剂:与高浓度组分混合以降低其浓度的可饲物质.21、载体:能够承载活性成分,改善其分散性,并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的可饲物质.(三)、饲料产品1、配合饲料:根据饲养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生产的饲料.2、全价配合饲料:应能满足饲养动物营养需要(除水分外)的配合饲料.3、浓缩饲料:由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维生素和非营养性添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4、混合饲料:由两种以上的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的饲料.5、添加剂预混料:由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扩大稀释后配制的预混物.6、精料补充料:为补充以粗饲料、青饲料、青贮饲料为基础的草食饲养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7、加药饲料:专指掺有为治疗动物疾病的药物的饲料.8、药物添加剂:为预防动物疾病并改善动物产品质量,提高产量而掺入载体或稀释剂的一种或多种药物预混物.9、复合预混料:由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中任何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组分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预混物.(四)、饲料质量1、感官指标: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色泽、气味、外观性状等所作的规定.2、营养指标:对饲料原料或成品的营养成分含量或营养价值所作的规定.3、加工质量指标:对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的粒度、混合均匀度、糊化度等所作的规定.4、磁性金属杂质:混入饲料的危害饲料质量、加工设备和动物健康的磁性金属物.5、粒度:饲料原料或饲料产品的粗细程度.6、混合均匀度:饲料产品中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7、颗粒饲料粉化率:颗粒饲料在特定测试条件下产生的粉末重量占其总重量的百分比.8、颗粒饲料耐水性:供水产动物食用的颗粒饲料在水中抗溶蚀的能力.9、颗粒饲料硬度:颗粒饲料对外压力所引起变形的抵抗能力.10、自动分级:饲料在加工运输过程中混合均匀度降低的现象.11、卫生标准:饲料中对天然、次生、外源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限量规定.12、有毒、有害物质:饲料原料或产品中所含有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饲养动物健康、产品质量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13、交叉污染:不同原料或产品在加工、运输和贮藏过程中发生的相互污染.14、常规分析(概略分析):指用化学分析法测定饲料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粗纤维和差值法计算无氮浸出物含量的方法.15、风干样品:指饲料原料及产品样品经风干、晾晒或在65℃恒温下烘干后,在室内回潮,使其水分达到相对平衡的样品.16、绝干样品:指在100-105℃烘至恒重后的饲料样品.三、饲料工业生产中的标准:1、国家标准105项,2、行业标准106项,强制性标准«饲料标签»和«饲料卫生标准»其他为推荐性标准.3、企业标准饲料企业普遍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这些标准经行业管理部门审查后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企业按备案标准生产.«饲料标签»:所有饲料产品都要有饲料标签.标识内容包括:(1)应有“本产品符合饲料卫生标准”字样;(2)饲料名称和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3)有产品执行标准编号;(4)加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饲料产品必须标注“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字样,并标明准确含量、配偶禁忌和停药期;(5)有详细厂名、厂址、邮编、电话、生产日期和产品保质期;(6)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料产品须标明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批准文号,进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须标明进口产品登记许可证号;(7)要标示每个包装物中的净含量(净重);(8)产品使用说明;(9)在标签上有出厂检验合格证.«饲料卫生标准»规定了饲料、饲料添加剂产品中有害物质及微生物的允许含量及其试验方法.有害物质及微生物包括:砷、铅、氟、霉菌、黄曲霉毒素B1、铬、汞、镉、氰化物、亚硝酸盐、游离棉酚、异硫氰酸酯、恶唑烷硫酮、六六六、DDT、沙门氏杆菌、细菌总数共十七种.。
第四章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第一节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1.饲料的概念•通常所说的饲料–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含有能够满足各种用途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可食成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营养需求标准,把不同来源的饲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或再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预混料Premix: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也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additivepremix)2.我国传统饲料的分类法•按养殖者饲喂时的习惯分类: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三类•按饲料来源分类:植物性饲料、动物生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按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五类4.Harris的饲料原料命名与分类法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原料分为八大类,并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国际饲料编号(internationalfeedsnumber,IFN)。
编码(为六位数,编码分为三节,表示成△,△△,△△△)代表每种饲料原料的全名称。
饲料的分类及其数字编码类别编码条件粗饲料10000粗纤维含量≧18%青绿饲料20000天然水份含量60%以上的青绿植物青贮饲料30000天然水份含量70%以上或半干青贮水分含量在45%能量饲料40000CF﹤18%,CP﹤20%,NE≧4.18MJ/kg蛋白质饲料50000CF﹤18%,CP≧20%矿物质饲料60000维生素饲料70000添加剂80000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100000)。
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200000)。
饲料原料Ⅰ.能量饲料一、玉米1.概述:浓度在谷物中列为首位,有”饲料之王”的美称。
玉米适口性好,来源广。
(1)以品种分:凹玉米、硬玉米、高油脂玉米、高赖氨酸玉米等。
高赖氨酸玉米:其油脂含量高于普通玉米的1%~4%,蛋白质也提高0.3%左右。
(2)以颜色分类:黄玉米、白玉米等。
2.营养成分:①能值:每千克含总能量为17.05~18.22MJ对猪的消化能为16.01~16.59MJ,对鸡的代谢能为13.96~16.47MJ。
②粗蛋白:含量低,约为8%左右,缺乏赖氨酸与色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在用做配合饲料时要注意与其他原料的搭配使用。
③粗纤维:含量低,2%~4%。
④矿物质:钙0.25%,0.2%~0.25%。
3.特性及饲养价值①鸡:玉米是鸡的重要原料,一般占日粮的40%~60%。
最适合肉鸡的肥育用,且玉米对蛋黄、脚色及肤色着色具有效果。
②猪:玉米用于小猪的日粮时,以细粉为宜;用于20Kg以上大猪时,以粗碎为宜。
一般在配合饲料中占50%~70%。
③水产:玉米用在肉食性鱼类,效果不良,应避免生玉米用于水产饲料。
4.质量鉴别及贮运注意事项玉米多数为淡黄色与金黄色,也有少数为白色。
形状为牙齿状,略具有玉米特有的甜味,初粉碎后有生谷的味道。
水分在14%~15%时,脐部收缩明显凹下,有皱纹,经齿碎时震牙并有清脆的声音,用手指掐比较费劲,大把握玉米有刺手感。
水分含量高的玉米不宜长期贮存,另长期贮存的则以不粉碎为好。
二、小麦1.概述:小麦的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
我国很少用粉碎的小麦做配合饲料的原料而多用其加工的副产品。
2.分类①按季节分类:冬小麦和春小麦。
②按谷粒质地分类:硬小麦和软小麦。
4.特性及饲养价值(1)鸡:小麦全量取代玉米用于鸡饲料中,效果不如玉米约为玉米的90%左右,如取代1/3—1/2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也增加饲料蛋白质含量。
用小麦喂鸡不要粉碎的太细,否则使适口性下降,最好制成粒状。
(2)猪:小麦对猪的适口性甚佳,可全量取代玉米,但因热能值低,饲料价值低于玉米。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饲料原料是指在动物养殖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其他添加剂等。
这些饲料原料经过合理的配比和加工,制成不同类型的饲料,以满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品种动物的营养需求。
蛋白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是指含有高蛋白质的饲料,主要包括豆粕、鱼粉、棉粕等。
这些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能够满足动物生长所需的氨基酸和蛋白质。
脂肪饲料脂肪饲料是指含有高脂肪的饲料,主要包括鱼油、植物油等。
这些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饲料碳水化合物饲料是指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饲料,主要包括玉米、小麦、稻谷等。
这些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矿物质饲料矿物质饲料是指含有各种矿物质的饲料,主要包括石粉、骨粉、食盐等。
这些饲料中的矿物质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钙、磷、钠等矿物质。
维生素饲料维生素饲料是指含有各种维生素的饲料,主要包括维生素预混料、维生素添加剂等。
这些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较高,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多种维生素。
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添加的各种辅助性物质,主要包括抗生素、驱虫剂、抗氧化剂等。
这些添加剂能够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和生长性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饲料预混料饲料预混料是指将各种添加剂和载体预先混合制成的饲料,主要包括微量元素预混料、维生素预混料等。
这些预混料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并提高饲料的整体营养水平。
其他饲料原料除上述常见的饲料原料外,还有一些其他常用的饲料原料,如麦麸、米糠等,这些原料能够提供动物生长所需的膳食纤维和营养物质。
在使用这些原料时,应注意配比和用量,以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性能。
总之,不同类型的饲料原料具有不同的营养成分和特点,在使用时应注意配比和用量,以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生长性能。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型的饲料原料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探索。
(一)饲料原料:是指来源于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加工制作饲料但不属于饲料添加剂的饲用物质。
(二)单一饲料:是指来源于一种动物、植物、微生物或者矿物质,用于饲料产品生产的饲料。
(三)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是指由两种(类)或者两种(类)以上营养性饲料添加剂为主,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包括复合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维生素预混合饲料。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包括维生素预混合饲料、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和复合预混合饲料。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指由2种或2种以上饲料级维生素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是由2种或2种以上饲料级矿物质微量元素与载体或稀释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复合预混合饲料:是由饲料级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任何2类或2类以上饲料添加剂与载体稀释,按动物营养需要的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四)浓缩饲料:是指主要由蛋白质、矿物质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五)配合饲料:是指根据养殖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5.1)全价配合饲料:能够全面满足饲喂对象的营养需要,直接饲喂,不需要另外添加任何营养性物质的配合饲料。
(六)精料补充料:是指为补充草食动物的营养,将多种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七)营养性饲料添加剂:是指为补充饲料营养成分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饲料级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酶制剂、非蛋白氮等。
(八)一般饲料添加剂;是指为保证或者改善饲料品质、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
(九)药物饲料添加剂:是指为预防、治疗动物疾病而掺入载体或者稀释剂的兽药的预混合物质。
(十)许可证明文件:是指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饲料、饲料添加剂进口登记证,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
(十一) 环模的压缩比:是指环模的有效工作长度和模孔直径之比。
Aabrin 红豆碱。
在植物相思豆(Abrus preco terius)种子中的一种植物蛋白,对动物和人有毒性,能抑制蛋白质合成。
abscisic acid 脱落酸。
高等植物的一种激素, 可阻碍赤霉酸及细胞分裂素(两种植物激素) 的促进生长作用; 有时被看作一种使植物冬眠的一般基因阻碍物。
absolute dry sample 绝干样本。
是比较各种饲料所含养分多少, 以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一种基础样本。
absorption of fat 脂肪吸收。
饲料中的脂肪经消化成基本结构单位, 通过小肠上段的黏膜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的过程。
absorption of protein 蛋白质吸收。
蛋白质消化后产生的可溶性小分子化合物, 经消化道黏膜的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acceptable daily intakes (ADI) 每日允许摄入量。
指动物在一生中每天连续摄入某种化学物质, 而不致影响健康的最高摄入量。
是评价添加剂毒性和制订最大使用量的标准。
计算公式:ADI=实验动物无作用剂量/安全系数accumulation theory 积累学说。
一种衰老学说, 认为衰老是由于有害或是有毒物质积累的结果。
accumulative toxicity test 蓄积毒性试验。
对试验动物多次给予小剂量的受试物, 当给予受试物的时间间隔和剂量超过机体的解毒和排泄能力时, 导致受试物在体内的蓄积, 并由此引起毒性作用的试验。
α-acetolactate α-乙酰乳酸。
一分子丙酮酸在乙酰乳酸合成酶的催化下,脱去羧基并与另一分子丙酮酸缩合的产物, 是缬氨酸及亮氨酸的前身物。
acetolactate synthase 乙酰乳酸合成酶。
一种合成酶, 催化一分子丙酮酸脱羧并与另一丙酮酸缩合成一分子乙酰乳酸。
acetyl Co A 乙酰辅酶A。
辅酶A的乙酰化形式, 是在柠檬酸循环、脂肪酸氧化和其他代谢反应中的重要中间物。
acetyl coenzyme A carbozylase 乙酰辅酶A羧化酶。
饲料配方的名词解释是什么饲料是动物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饲料配方则是确定饲料中各种成分的比例和含量,以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长发育的要求。
饲料配方涉及到各种名词和术语,下面将对其中几个关键名词进行解释。
一、干物质干物质是指饲料中除去水分后的部分,它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灰分等成分。
干物质的含量通常用于计算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饲料配方。
例如,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通常以干物质的百分比表示。
二、粗蛋白粗蛋白是指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氮。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发育的重要营养物质,对于不同种类的动物,其合理的粗蛋白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
饲料配方中需要根据动物的需要和生长阶段来确定合理的粗蛋白含量。
三、粗脂肪粗脂肪是指饲料中的脂肪含量,脂肪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饲料配方中,需要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来确定合理的粗脂肪含量。
四、纤维素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一些动物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饲料配方中,纤维素的含量需要根据动物的消化系统特点来进行调整,以保证动物的消化健康。
五、灰分灰分是指饲料中的无机盐和矿物质含量,包括钙、磷、钠、钾等元素。
矿物质是动物生长发育、骨骼形成等重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成分。
在饲料配方中,需要根据动物的需要来确定合理的灰分含量,以确保动物获得足够的矿物质。
六、添加剂饲料配方中的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饲料的品质和满足动物特定需求而被添加的一类物质。
添加剂包括抗生素、酶制剂、生物活性物质等。
它们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改善饲料的消化性能、预防疾病等。
在饲料配方中,添加剂的选用需要根据动物的需求和预期效果来确定。
七、营养平衡饲料配方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实现动物的营养平衡。
营养平衡是指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与动物的需求相匹配,以保证动物获得充足而均衡的营养。
在饲料配方中,需要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性别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营养水平,以满足动物的特定需求。
饲料配方的名词解释涉及到营养成分、添加剂、干物质等多个方面,这些名词解释用于指导饲料的配方和生产,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第四章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第一节 饲料原料的概念及分类1.饲料的概念• 通常所说的饲料– 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的、含有能够满足各种用途动物所需的营养成分的可食成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对饲料的定义为:能提供饲养动物所需养分、保证健康、促进生长和生产且在合理使用下不发生有害作用的可食物质。
• 配合饲料是指根据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产目的的营养需求标准,把不同来源的饲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经加工(或再加工)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饲料产品。
• 预混料 Premix :指一种或多种饲料添加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均匀混合物。
也称添加剂预混合饲料(feed additive premix )2.我国传统饲料的分类法• 按养殖者饲喂时的习惯分类:精饲料、粗饲料、多汁饲料三类• 按饲料来源分类:植物性饲料、动物生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添加剂饲料• 按饲料主要营养成分分析: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维生素饲料、矿物质饲料和添加剂五类4. Harris 的饲料原料命名与分类法根据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将饲料原料分为八大类,并对每类饲料冠以相应的国际饲料编号(international feeds number, IFN)。
编码(为六位数,编码分为三节,表示成△,△△,△△△)代表每种饲料原料的全名称。
饲料的分类及其数字编码粗饲料是指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大于或等于18%,以风干物为饲喂形式的饲料,如干草类、农作物秸秆等(100000)。
类别编码 条件 粗饲料100000 粗纤维含量≧18% 青绿饲料200000 天然水份含量60%以上的青绿植物 青贮饲料300000 天然水份含量70%以上或半干青贮水分含量在45%以上 能量饲料400000 CF ﹤18%,CP ﹤20%,NE ≧4.18MJ/kg 蛋白质饲料500000 CF ﹤18%,CP ≧20% 矿物质饲料600000 维生素饲料 700000添加剂 800000青绿饲料是指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上的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200000)。
饲料名词术语及释义若干饲料名词术语及释义饲料科技名词术语是饲料行业内外进行科学技术信息准确、快速、高效交流的基础。
我国在80年代先后制订了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行业标准《饲料加工专用术语》等标准,在2002年制订了国家标准《饲料加工设备术语》标准。
这些标准的制订为国家相关法律文件、政府文件、科技文献的制定、科技信息交流、专业教育培训提供了基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进步,许多新的专业术语不断出现,特别是许多由发达国家发明的新术语需要科学准确地译成中文,同时应给予科学的定义或解释,以便更好地使用、理解和交流。
当前在饲料术语中存在一些定义不准确、名称不准确和解释不准确的术语,需要加以探讨和纠误,否则不利于这些术语的科学理解和应用,甚至导致误解。
一、饲料产品与原料术语1.配合饲料(Formula feed)配合饲料一词源自英文。
我国国家标准《饲料工业通用术语》中给出的定义是科学的,即“根据饲养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饲料配方经工业加工的饲料”,其英文原意包括了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全价饲料或完全饲料以及反刍动物、草食动物用的精料补充料。
但由于我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理》中将配合饲料取代了英文全价饲料(complete)或完全饲料或全营养饲料,成为与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料等并列的产品名称。
尽管有些不妥,但作为政府强制推行,并已形成了习惯,因此需要统一此概念。
2.安全饲料(Safe feeds)安全饲料的科学定义应是“在合理使用下,对饲养动物、生产者、动物产品消费者和生态环境没有直接的或潜在的不良影响的饲料”。
然而目前许多文献中的提法存在片面性,未能体现上述定义包含的所有内容。
3.生态饲料(ecological feeds)该术语的科学定义是指具有最佳的营养物利用率和最佳的动物生产性能,且能最大限度地注重饲料对饲养动物、生产者、动物食品消费者和环境的安全性,促进生态和谐的饲料。
饲料原料基础知识第一部分:饲料原料的分类一、根据饲料来源分类1、植物性饲料:包括玉米、豆粕等2、动物性饲料:用动物性产品加工而成的饲料如肉骨粉、乳清粉、鱼粉等。
3、微生物饲料:利用微生物发酵的饲料,如青贮饲料4、矿物质饲料:如石粉、盐、硫酸铜5、特种饲料:如尿素、维生素等。
二、根据饲料干物质的营养特性分类1、粗饲料:天然水分含量在60%以下,干物质中粗纤维≥18%,包括稻壳。
特点是体积大,较难消化,有效能量浓度低,可利用养分少。
2、青饲料:天然含水量≥60%的饲料,如牧草、蔬菜。
青绿、鲜嫩、柔软多汁、富含叶绿素、自然含水量高的植物性饲料。
3、青贮饲料:用新鲜的植物性饲料青贮而成。
优点是解决冬春季青饲料的不足,充分保存青饲料的养分,扩大饲料来源、提高饲料品质,同时消灭害虫及有毒物质。
(厌氧发酵)4、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18%,粗蛋白<20%的饲料,包括谷实类、糠麸类、块根块茎类、液体能量饲料。
营养特点是无氮浸出物高,可达70%以上,有效能值高,粗蛋白低,AA不平衡,钙少磷多,但磷一般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
5、蛋白质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等于或高于20%的饲料。
包括豆类、饼粕类、动物性饲料。
6、矿物质饲料:包括天然和工业合成的含矿物质丰富的饲料,如食盐、石粉、硫酸铜等。
7、维生素饲料:指工业合成或提纯的单一或复合的维生素,但不包括某种维生素含量较多的天然饲料,如胡萝卜。
8、添加剂:保证或改善饲料品质,促进饲养动物生产,保障饲养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的少量和微量物质。
A、促生长剂,为促进饲养动物生长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
B、驱虫保健剂,用于控制饲养动物体内和体外寄生虫的添加剂。
C、抗氧化剂,为防止饲料中某些活性成分被氧化变质而掺入饲料的添加剂。
D、防霉保鲜剂,为延缓或防止饲料发酵、腐败而掺入饲料中的添加剂。
E、调味剂,用于改善饲料适口性,增进饲养动物食欲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