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案沪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作者:————————————————————————————————日期: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平方千米》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2.知道一般表示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过程与方法:
通过收集信息、观察、思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情感与态度:
通过学习认识上海、感知上海的变化,从而热爱家乡。
感知祖国国土的辽阔。
教学重难点:
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2.知道一般表示大小、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有关面积单位的知识,你们已经收集了这方面的信息,交流一下。
师:刚才的信息中用到哪些面积单位?
5。
平方千米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20——2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2.知道一般表示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位间的换算,借用学生已有的平方米的表象,进一步丰富学生1平方千米的量感。
2.通过理解和感悟,了解并知道一般表示很大的土地面积时,使用平方千米作单位。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通过“知识积累”了解世界五大洋的面积,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设计意图:平方千米是比较抽象的面积单位,从面积的计算入手,先从理论上感受1平方千米的概念,而单纯单位对于学生的感知有一定困难的,所以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让学生尝试站1平方米中可以站立的人数进行计算1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重点:知道“平方千米”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教学难点:建立1平方千米的量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练习纸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22~23。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2.会进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常用面积单位进行梳理让学生熟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
2.通过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初步学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情感体验与价值观1.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了解华东六省的面积,结合中国国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设计意图: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单位是三年级教学的,公顷、平方千米是本单元教学的,两次教学时间相隔比较长。
相邻的单位间的进率有些是100,个别是10000。
所以,有必要把教学的全部面积单位进行一次整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掌握面积单位。
整理的时候,要着重回忆各个面积单位的意义,说出分别是多大的正方形的面积,然后把所有单位按大小次序排一排。
抓住意义进行整理,能再现单位的概念,组织起单位系统,使进率的记忆不是机械的,而是有意义的。
单位换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熟练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进行单位换算,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改写。
(2)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将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3)会正确计算含有小数单位换算的数量运算。
【过程、能力与方法】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单位换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有条理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中各种数据的换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掌握相互改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计量单位间的进率、小数的性质、小数点移位的规律等知识进行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单位换算的方法。
3千米=()米 5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23千克=()克 80角=()元单名数互换:高级单位×进率低级单位低级单位÷进率高级单位2.比较大小。
38分米○4米 5升○4350毫升生:不能直接比较,应化作相同计量单位的数后再做比较。
二、新授1.教学例1。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F1比赛看过吗?上海嘉定有一条F1比赛赛道,全长5.451千米,英国的银石F1赛道全长5151米,哪一条赛道比较长?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本领来解决这个问题?(2)尝试比较,教师巡视。
(3)反馈比较方法。
方法一:将单位统一到米进行比较5.451 ×1000 5451(km)(m)生:将5.451km的单位km化成m,单位km前的数字要乘1000,把5.451km化成以m作单位的数需要把5.451乘上1000,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可以得出。
因为5451m>5141m,所以5.451km>5141m。
方法二:将单位统一到千米进行比较5141 ÷1000 5.141(m)(km)生:1000m=1km,因此要把5141m化成以km作单位的数需要5141÷1000。
利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因为5.451km>5.141km,所以5.451km>5141m。
平方千米-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方千米的概念,并掌握换算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较为准确地描述一个区域的面积;3.通过练习与游戏,提高学生计算面积的能力与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平方千米的概念;2.平方千米的换算方法;3.描述区域面积的实例;4.面积计算练习;5.面积计算游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平方千米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面积计算练习,特别是准确度和算式的写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回忆并了解面积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多个场景图片,让学生思考和描述这些场景的面积,逐一带领学生体验面积与面积计算方法。
3.案例讲解:教师讲解平方千米的概念和换算方法,然后介绍两个特别的案例,即万盛油田和长江三峡。
通过生动的图片与数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记忆与认识。
4.练习:在板书上列出多个包括单位换算的面积换算题目,供学生尝试和练习。
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进行集体或单独辅导。
5.游戏:教师与学生一起玩面积相互比较游戏。
每个同学都拿到了一个正方形纸片,并说出自己拿到的平方面积,然后排在一起进行大小的比较,孰大孰小判断。
引导学生在游戏当中快乐学习和轻松练习。
五、课堂练习1.把北京市面积是16,800平方千米表示成“16万8千平方米”。
2.若甲区面积是0.8平方千米,乙区面积是600平方米,则哪一个区更大?3.把300,000平方米表示成多少平方千米?4.甲、乙两地的面积之比是400:625,已知甲地面积是4平方千米,试求乙地的面积。
5.如果你站在长江三峡终点站温泉镇,往前走200多公里,经过伏羲庙、养鸡的人、地老虎行学课堂、三峡营地、万古岩5个景点,走了多少平方千米?六、作业布置1.练习册上练习题第一部分,第二、三页;2.完成作业本上的练习和问题解答。
七、板书设计1.面积:概念、计算方法;2.换算方法: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四年级第一学期教学目标:1、通过知识迁移的方法,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探索平方千米到平方米的关系与单位换算,并进一步丰富平方千米的量感。
2、简单梳理面积单位,知道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换算,并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3、初步感悟同类知识学习中学习方法的迁移与系统性整理的作用。
教学重点:探索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关系,并进行面积单位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 会根据实际需要,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
教学过程:一、回忆相关知识,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平方千米,说说你的认识。
1、完成填空,丰富不同面积单位的实际量感。
1)数学课本的大小大约5(平方分米)2)一块橡皮的正面大小约10(平方厘米)3)上海市的总面积大约是6341(平方千米)4)一张单人床的面积约2(平方米),也可以说是200(平方分米)2、回忆面积单位换算的推导过程。
以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为例,结合学生手中1平方分米的学具,请学生演示过程。
板:10×10=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结合以往学习的知识继续学习“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探究新知1、整理面积单位学习过哪些面积单位?谈谈对这些单位的认识,谁能从大到小排一排?结合身边事物,认识实际大小×100 ×100板书: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00 100在板书上完成部分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2、探究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关系猜想:结合所学的知识,猜猜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随机板书1千米1000米1千米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0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3完整面积单位关系4、利用关系,简单换算,落实学习习惯56000000平方米=()平方千米÷10000003平方千米=()平方米90000000平方米=( )平方千米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P23练一练,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cm2,dm2,m2,km2)邮票的面积约9 ()兵乓球台的面积约410()教室的面积约63()交通卡和身份证拼得的面积约1()排球场的面积约162()上海野生动物园的面积约2()重点讲评:兵乓球台约410平方分米。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引导学生从已知的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出发,认识更大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和公顷,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进率。
同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1平方米、1公顷的实际大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能够熟练地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面积单位换算的过程,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
2. 正确进行面积单位换算。
3. 感受1平方米、1公顷的实际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面积单位换算表。
2. 学具: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模型或图片,1公顷的地图或实地考察。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旧知:回顾已学的面积单位,引导学生说出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 提出问题:如何从平方厘米和平方分米换算到平方米和公顷?二、新课讲解1. 讲解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通过实例演示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如:将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换算成平方米。
3.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体验面积单位换算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面积单位换算。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面积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强调面积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板书设计:1.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关系:1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 = 10,000平方厘米,1公顷 = 10,000平方米。
2. 面积单位换算方法及实例。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面积单位换算。
2. 观察身边的物体,估算其面积,并尝试用不同的面积单位表示。
平方千米一、教学内容:平方千米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知道在表示较大的土地面积时要使用平方千米作为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信息收集、观察、思考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学习初步的符号化思想和数学思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建立1平方千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知道表示一般较大土地面面积时要使用平方千米作为面积单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四、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单五、教学过程1. 引入师:在我们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的时候,需要用到长度单位;那么在我们表示一个物体所占的平面图形的大小时,需要用到面积单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所学习过的面积单位,并且学习一个新的面积单位。
师: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你们所有学习过的面积单位。
你一共能够说出多少个面积单位呢?注意是面积单位,不是长度单位。
学:平方米/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千米(老师边板书)学:米(师:米是面积单位吗?请你再思考一下。
我们将“米”做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能变成面积单位了。
)师:看来大家的记忆力都不错。
老师这边有两个需要求面积的正方形。
它们的边长分别是1厘米和1米。
也没有同学能够转动小脑子,迅速的把它们的面积给求出来。
但是呢,老师有个小要求,回答的格式要规范,边长为什么的正方形面积为什么,并且加上你们的计算过程。
学: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厘米。
1 x 1 =1cm²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面积为1平方米。
1 x 1 =1m²师:非常好。
你回答的很规范。
师:这是一张2010年上海世博园“一轴四馆”的俯航拍图。
那么同样的,请大家根据它的边长,迅速的用规范的语句把你的答案和计算过程分享给大家。
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从平方厘米到平方千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换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学生能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难点:将所学的面积单位换算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面积单位换算的动画和实例;2. 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3. 计算器:用于进行面积单位换算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会给大家展示一幅地图,地图上标注了一个公园和一个操场。
我会提问:“如果我们想知道这个公园的面积,应该如何测量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我将引导他们思考面积的测量和单位。
二、新课导入(10分钟)三、例题讲解(10分钟)我会给大家讲解一道例题:“一个花园的面积是5000平方米,请问这个花园的面积用平方千米表示是多少?”我会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面积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讲解过程中,我会强调关键步骤和思考方法。
四、随堂练习(10分钟)我会给大家分发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这些练习题包括不同类型的题目,以巩固所学知识。
我会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给予个别辅导。
六、板书设计(课堂板书)我会在黑板上设计一个简洁明了的板书,包括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和关键步骤。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
七、作业设计(课后作业)1. 一个房间的面积是20平方米,请问这个房间的面积用平方厘米表示是多少?2. 一个农田的面积是3000平方米,请问这个农田的面积用平方千米表示是多少?作业答案:1. 20平方米 = 20 10000平方厘米 = 200000平方厘米2. 3000平方米 = 3000 / 1000000平方千米 = 0.003平方千米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思考)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