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止血药.
- 格式:ppt
- 大小:463.50 KB
- 文档页数:29
常用止血药物的合理应用止血药物是一类可以防止或者减缓出血的药物,是许多医疗领域常用的一种药物。
止血药物其实并不是万能的,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合理应用的原则。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常用止血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止血贴止血贴是一种贴在伤口表面的药剂,可以疏通血液直接流出的通道,目的就是减小出血的量和时间。
在一些小割伤、擦伤以及磕碰后可以使用止血贴,不过较深的伤口仍然需要就医。
在使用止血贴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先用清洁用品清洁伤口,然后再使用止血贴,否则伤口渗出的脏物会影响止血贴的效果。
2、贴住止血贴后要做到不要轻易移动或者换用,否则会打乱止血贴原来的位置。
3、在贴止血贴时,应该尽可能的紧贴伤口表面,而不能离伤口表面太远,否则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二、止血剂止血剂是另一种常用的化学方法止血药物,一般用于治疗割伤、切割伤,或者类似的手术中切割后肝外渗出的血液等等。
止血剂是将药物直接浸涂在伤口表面上进行治疗。
在使用止血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止血剂是一种化学药品,因此在使用时一定要认真遵守说明书的规定,特别是使用量和正确操作必须严格遵守药品使用说明。
2、止血剂使用时,要清洁伤口表面,然后在止血剂粉末中加入适量的水,最后将混合后的药术用刷子涂到伤口表面。
注意不要在伤口腔内使用。
三、促凝剂促凝剂在一些皮肤外伤后可以加速血栓凝结形成,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常用的促凝剂有喷雾型、液体型和粉末型。
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时一定要先将伤口表面清洁干净,以保证药物的作用。
2、根据剂型的不同使用方式也不同,对于喷雾型的促凝剂,要注意将瓶子摇匀,按压瓶口喷在伤口表面即可。
对于液体型和粉末型的促凝剂,则需用指尖均匀涂于伤口表面。
3、使用后应注意药物作用时间,如果药物作用后伤口依旧持续渗血,那么可以重新加药,或者前往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总体来说,止血药物在应用中有很多要点需要注意,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细致小心,以确保药物的作用效果,同时在足够专业的医生指导下使用止血药物,以确保使用的安全与效果。
常用止血药有哪些
止血药对于我们人的健康是特别有益处的,不管是体内的出血,还是外伤造成的出血,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需要了解常用的止血药,下面的内容给很多想对这方面全面了解的朋友,详细介绍了常用止血药有哪些?你可以全面地来了解一下。
止血药指的是能促进血液凝固而使出血停止的药物。
止血药主要通过增强体内凝血因素或抑制抗凝血因素,促使凝血,以达到止血目的。
中药止血药具有收敛、凝固、清营、凉血等作用,用以治疗咯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等出血症,并用于创伤性出血。
(1)使局部血管收缩而止血:如三七、紫珠草、小蓟。
(2)作用于凝血过程,缩短凝血时间:有增加血小板数及促凝的,如仙鹤草、紫珠草;有增强血小板第Ⅲ因子活性,缩短凝血活酶生成时间的,如白芨;有增加血液中凝血酶的,如三七、蒲黄;有纠正肝素引起的凝血障碍的,如茜草,据称有抗肝素的
效能。
(3)改善血管壁功能,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如槐花、白茅花。
(4)抑制纤维蛋白溶酶(纤溶酶)的活性:如白及、大蓟、小蓟、地榆、艾叶、仙鹤草。
止血药中的三七、茜草、蒲黄等既有促进血凝的一面,也有促使血块溶解作用,这说明其功能兼具止血与活血祛瘀功能,有利于止血而不留瘀。
常用止血药有哪些?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很多对这些方面想了解的朋友,已经通过以上的介绍,全面了解了常用止血药的种类有哪些,在全面了解后?如果自己体内容易造成出血,可以通过了解以上介绍的一些止血药,来控制自己体内出血。
止血药有哪些止血药分类标准与方法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止血药有凉血止血、收敛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等不同作用。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止血药有哪些。
一、凉血止血1.大蓟:性凉,味甘、酸。
凉止止血,兼能散瘀消肿。
本品性凉,清热凉血以止血,味苦开泄以消肿散结,为血热出血及热毒疮疡之要药。
2.地榆:性微寒,味酸、苦。
清下焦血热。
解毒敛疮。
为治大小便出血、血痢及崩漏的要药。
亦为治疗烫伤之佳品。
因有酸涩之性,故兼有止泻作用。
3.侧柏叶:性微寒,味苦、涩。
益阴,凉血,止血,常用于治疗各种出血。
血证初起不可用此药过早,以免发生留瘀的弊害。
此外,入肺经,又能祛痰止咳。
用于血热妄行,咳血吐血,衄血溺血,便血血崩,肺热咳嗽,咳血、痰稠难出。
4.白茅根:性寒,味甘。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本品味甘而不腻胃,性寒而不伤胃,利水而不伤阴津,是常用的清热止血药。
用于血热妄行所导致的出血证及热淋、小便不利、水肿及湿热黄疸等证。
二、化瘀止血药1.三七:性温,味甘、微苦。
化瘀止血,消肿定痛。
三七既善止血,义善化瘀血。
用于各种瘀血证及出血性疾病,为血瘀出血及瘀血诸痛2.茜草:性微寒,味苦、微酸。
生用能行血活血,消瘀通经;炒炭用可以止血。
本品苦以开泄,性寒清热,专行血分,功能凉血止血;炒用又善化瘀止血。
适用于多种出血,兼有瘀热者更良。
3.蒲黄:性平,味甘,微辛。
生用性滑有活血祛瘀、止血、利尿的作用;炒用性涩,有止血作用。
本品行血止血而无留瘀之弊,且甘平不峻,故可用于多种出血证。
4.五灵脂:性温,味甘。
活血止痛,化瘀止血之功。
因本品甘温气浊,专人肝经血分,尤善止痛,故凡瘀ⅱll内阻所导致的心腹胁肋诸痛,以及疝痛、痛经、经闭、产后腹痛等症,皆有良效。
取其化瘀止血之功,常用于瘀血所导致的崩漏下血、便血等证。
炒炭用也可以止血。
三、收敛止血药1.白及:性微寒,味苦、甘、涩。
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并有补肺、收敛的作用。
白及味涩质黏,功专收涩,善于收敛止血,以善止肺胃出血见长。
常用止血药物分类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三、凝血酶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五、其他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1)垂体后叶素应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药理: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量,使门脉压降低。
(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用法:5-10U加入GS 40ml iv,再用10-20U加入GS 500mlivgtt(10-20滴每分钟)维持72小时。
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mg2)去甲肾上腺素应用:局部止血药理: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用法:16mg溶于200ml冰冻NS,50ml/次,每2-4h口服一次;或200ml滴入胃管内,若30min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3)生长抑素应用: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药理: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用法:1)).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推250μg(即3mg)(3-5min 内),继以250μg/h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h。
2)).胰、胆、肠瘘250μg/h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d。
3))..急性胰腺炎:250μg/h,连续72-120h;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d;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h就开始使用本品。
4)卡巴克洛/卡洛柳钠应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ITP、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药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缩短止血时间用法:5-10mg bid/tid im;严重出血10-20mg q 2-4h im5)酚磺乙胺(止血敏)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ITP)、过敏性紫癜(HSP );3.其他原因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用法:ivgtt:每日4-8g,分2次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6)氨甲环酸应用:1.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2.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药理: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凝块裂解,产生止血作用。
各类止血药特点及临床应用临床上止血药品种类繁多,选择合适的止血药,首先要判断出血因素,对症下药。
今天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常用的止血药。
一、出血因素1.血管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2.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3.凝血因子异常所致出血性疾病4.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性疾病二、常用止血药物1、抗纤溶系统类药物(1)氨基己酸通过抑制纤溶系统而起作用。
主要用于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升高所致的出血,如妇产科出血,前列腺、肝、胰、肺等内脏手术后的出血。
术中早期用药或术前用药,可减少手术中渗血,并减少输血量。
用过量时可形成血栓有血栓形成倾向或有血栓性血管疾病病史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由于本药副作用较大,目前已较少使用。
(2)氨甲苯酸 (止血芳酸)机制同氨基己酸,且作用较氨基己酸强 4-5 倍。
适用于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时的异常出血,妇产科和产后出血及肺结核咯血、痰中带血、血尿,前列腺肥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对慢性渗血效果较显著。
(3)氨甲环酸 (止血环酸,凝血酸)机制同氨己酸,且作用比氨甲苯酸稍强。
适应症与止血芳酸相似。
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手术时异常出血等。
副作用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反应。
2、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药物(1)酚磺乙胺 (止血敏)本品是通过促进凝血过程而发挥作用。
能够增加血液中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促进凝血物质的释放,以加速凝血。
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外科手术出血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过敏性紫癜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出血。
本品可与其他类型止血药合用。
副作用较少。
(2)卡巴克络 (安络血)为肾上腺素氧化产物肾上腺色素的缩氨脲,常用其水杨酸钠盐(卡巴克洛)或磺酸钠盐(卡络磺钠)本品能促进毛细血管收缩,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进断裂毛细血管断端的回缩,而起到止血作用。
适应症:本品常用于特发性紫癜、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道出血、鼻衄、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等。
副作用:本品毒性低,但不宜大量应用,可诱发癫痫及精神紊乱。
临床常用的七大类止血药总结常用止血药物分类一、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物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三、凝血酶四、促进凝血因子活化药物五、其他1、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垂体后叶素应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贲门黏膜撕裂。
药理:含加压素及催产素,加压素使肠系膜动脉和肝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和肝动脉血流量,使门脉压降低。
(可收缩冠状动脉,冠心病、高血压、心衰及肺心病患者慎用)用法:5~10U加入GS 40 ml iv,再用10~20U加入GS 500 ml ivgtt (10~20滴每分钟)维持72小时。
必要时可加入硝酸甘油5~10 mg。
去甲肾上腺素应用:局部止血药理:作用于胃肠道黏膜的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使其强烈收缩用法:16 mg溶于200 ml冰冻NS,50 ml/次,每2~4h口服一次;或200 ml滴入胃管内,若30 min后出血不止可重复1~3次生长抑素应用: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食破药理: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内脏血管平滑肌,使其血管收缩,从而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抑制胃肠道激素的病理性分泌过多用法:1.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是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开始先静推250 μg,3~5min 内),继以250 μg/h静滴,止血后应连续给药48~72 h;2.胰、胆、肠瘘250 μg/h静滴,直至瘘管闭合,闭合后继用1~3d;3.急性胰腺炎:250 μg/h,连续72~120 h;预防胰腺手术并发症连续用5d;对行ERCP检查者应于术前2~3h就开始使用本品。
卡巴克洛/卡洛柳钠应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出血,如ITP、视网膜出血、慢性肺出血、胃肠出血、鼻出血、咯血、血尿,痔出血、子宫出血、脑溢血药理: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增加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缩短止血时间用法:5~10 mg bid/tid im;严重出血10~20 mg q2~4h im酚磺乙胺(止血敏)应用:1.防治手术前后的出血;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ITP)、过敏性紫癜(HSP );3.其他原因出血:包括胃肠道出血药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出血时间缩短、增强血小板聚集性和粘附性用法:ivgtt:每日4~8 g,分2次2、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氨甲环酸应用:1.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所致出血;2.治疗溶栓过量所致严重出血药理:竞争性抑制纤维蛋白的赖氨酸与纤溶酶结合,抑制纤维蛋白凝块裂解,产生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