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版印刷工艺原理及其发展
- 格式:doc
- 大小:177.00 KB
- 文档页数:5
凹版制版原理及工艺凹版制版是一种常用于印刷行业的版面制作工艺。
凹版是以凹陷的图案和文字为特点,通过将油墨填充在凹陷的部分,并通过压印的方式将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上,以达到印刷的效果。
凹版制版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图像处理、制版、印刷、印品加工。
首先,进行图像处理。
将原始图像导入计算机,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包括调整色彩、对比度和锐度等,以及分离多种颜色。
然后,进行制版。
凹版制版的工艺主要有两种:传统制版和数字制版。
传统制版是通过先制作镍面版,然后使用化学方法将图像转移到凸版上。
首先,将透明的膜片与镍板叠加,使用激光打印机将图像在膜片上打印出来。
然后,将镍板浸入酸中,酸会将没有图像的部分腐蚀掉,只留下图像。
数字制版是利用电脑直接将图像信息转移到版材上。
通过电子雕刻机,将图像信息直接雕刻在版材上,形成凹陷的图案和文字。
制版完成后,进行印刷。
将制作好的凹版放在印刷机上,通过压印的方式将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材料可以是纸张、塑料、金属等。
最后,进行印品加工。
印品加工包括干燥、裁切、折叠、装订等工序,最终得到成品。
凹版制版工艺的特点是印刷效果饱满、细节丰富、色彩变化丰富。
凹版印刷可以印刷各种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
同时,凹版制版还可以实现特殊效果,如凸起感、光泽感等。
凹版制版的工艺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如选择合适的印刷材料、控制印刷色彩、避免印刷脱漏等。
同时,凹版制版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和工艺,操作难度较高,需要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总之,凹版制版是一种重要的印刷工艺,通过凹陷的图案和文字,将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上,实现印刷效果。
凹版制版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细节表现能力,可以实现各种特殊效果,广泛应用于印刷行业中。
凹版印刷原理凹版印刷,又称凹版印刷术,是利用版材(塑料、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醚酯、聚氨酯、聚酰胺、钢、木材等)和转印液(通常为水类墨水),将图文信息凹凸不同的形式转印到物体表面的一种印刷技术。
凹版印刷技术早在18th世纪就被运用,是古代整版印刷最重要的一种表现形式,20th世纪后,由于凹版印刷术的技术进步及机械设备优化,它在现代印刷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印刷技术中的主要印刷方式之一,是印刷机的制造商把凹版印刷术结合激光技术推广的新的印刷技术。
凹版印刷术的原理是以凹版材(常见材料如塑料、墨水、颜料、pvc、铝等)作为印刷模具,它经过加工后,形成印刷图文、彩色图像、文字图案等凹凸不同的印刷图案,将转印液(通常是墨水)倒入印刷模具,由印刷模具凹陷处容纳墨水,并在压延机对印刷模具实现膨胀作用时、由于压力的影响,把转印液从凹陷处喷涂到要印刷的物体表面,使其凹凸不同的图案能够完美地复制到物体表面上。
凹版印刷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它拥有准确的色彩和纹理,而且印刷出来的图案清晰耐用,不褪色、不锈钝,有很高的耐磨性和耐洗涤性,而且印刷成本较低,较大的加工尺寸,可以满足种类繁多的印刷要求。
凹版印刷的缺点也要小心点,最主要的就是版面的比例太过苛刻,它的发色不均匀,一般来说凹版印刷有一定的残余湿度,能够拖慢使用时间,并且反复的印刷过程会使版面老化、发黄、容易渗碰,而且在凹版印刷中,版具膨胀磨损和更换很费时费力,版具中的残留墨水容易粘滞该模板,影响印刷质量,所以在凹版印刷时,一定要采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操作,确保印刷质量。
凹版印刷术虽然具有一定的缺点,但它非常适合于制造精致的图文印刷,且具有良好的耐磨耐洗涤和耐化学品性,经久耐用,特别适用于制作各种卡证、证件、标牌、标签、箱标、包装纸、宣传页和各种手册等产品,凹版印刷技术在现代印刷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整版印刷中应用比较广泛。
总而言之,凹版印刷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印刷品,具有良好的真实度、耐磨性和耐洗涤性,具有完美发色、清晰精细的印刷效果,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正反印刷要求,凹版印刷法在印刷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能够满足多种印刷要求。
凹版印刷工艺原理
●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其原理涉及以下步骤:
1.版材制备:首先,制备一个表面相对平整的版材,通常是金属制成的印刷版。
这个版
的表面被蚀刻成图案或文本。
2.墨盘涂墨:墨水被放置在墨盘中,然后通过匀墨辊均匀涂抹在印刷版的表面上。
3.刮刀刮除多余墨水:一个刮刀被用来将印刷版表面多余的墨水刮除,只留下蚀刻部分
被墨水填充。
4.印刷过程:打印媒介,通常是橡皮布或橡胶辊,被用于将墨水从印刷版的凹槽传递到
印刷底材上。
在印刷过程中,墨水只被传递到印刷版上凹槽所定义的区域,形成图案或文字。
5.干燥:印刷底材上的墨水需要时间来干燥。
这可以通过自然干燥或使用额外的设备,
如烘干机,来加速。
6.印刷底材:印刷底材可以是纸张、塑料薄膜、金属等不同材质,具体选择取决于应用
的要求。
●凹版印刷的主要特点包括:
1.高分辨率:凹版印刷可以实现高分辨率的印刷效果,适用于对图像和文本细节要求较
高的场合。
2.适用于各种材质:凹版印刷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印刷底材,包括纸张、塑料、金属等。
3.色彩丰富:凹版印刷可以使用多个油墨槽,实现多颜色的印刷,能够产生丰富的色彩
效果。
4.印刷速度快:凹版印刷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大面积的印刷,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凹版印刷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杂志、贺卡等领域,其高品质的印刷效果使其成为一种常见的高级印刷工艺。
凹版印刷工艺概述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也被称为凹陷版印刷。
它是使用特殊的凹版版材,通过背面涂覆油墨,再通过压印将油墨传递到印刷材料上的一种印刷方法。
凹版印刷在包装印刷、标签印刷、票据印刷等领域都被广泛应用。
凹版印刷的原理凹版印刷的原理是利用凹版版面上的图形与非图形部分之间的凹陷差异来实现油墨的传递。
凹版版面通常由铜或钢制成,上面的图形部分被腐蚀成凹陷,而非图形部分则保持平整。
在印刷过程中,油墨被涂覆在版面的背面,之后通过印刷机上的刮刀削除非图形部分的油墨,只留下凹陷的图形部分带着油墨,然后被压印在印刷材料上。
凹版印刷的优势相比其他印刷工艺,凹版印刷具有以下优势:1.高质量:凹版印刷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对比度和高细节的印刷效果,能够准确再现细腻的图形和纹理。
2.耐久性:由于凹版版面通常由金属制成,因此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可以长时间使用而不容易磨损。
3.均匀涂墨:凹版印刷中的刮刀系统可以确保油墨均匀涂覆在图形部分,使得印刷效果更加平整和一致。
4.适应性广泛:凹版印刷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印刷材料,如纸张、塑料、金属等,具有较高的适应性。
凹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凹版印刷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设计和制作版面:根据印刷品的要求,设计和制作凹版版面。
通常使用成像技术将图形转移到版面上,并通过腐蚀等方法将非图形部分凹陷。
2.涂墨:将适量的油墨涂覆在凹版版面的背面,确保图形部分被油墨填满。
3.刮墨:使用刮刀系统在凹版版面上刮除非图形部分的油墨。
4.压印:将凹版版面与印刷材料接触,并通过压力使油墨从凹版传递到印刷材料上。
5.干燥和固化:将印刷材料上的油墨干燥和固化,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耐久性。
6.后续加工:根据需要,对印刷品进行后续的加工处理,如烫金、模切等。
凹版印刷的应用领域凹版印刷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1.包装印刷:凹版印刷可以实现高品质的包装印刷,对于彩色图片和细节的表现能力非常强,常用于制作高级礼品包装盒、化妆品包装等。
凹版印刷机与印刷工艺概述凹版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工艺,广泛应用于包装、标签、贴纸等领域。
本文将主要介绍凹版印刷机的原理与工作流程,以及常见的凹版印刷工艺。
凹版印刷机原理凹版印刷机是一种利用凹版印刷技术进行印刷的专用设备。
凹版印刷是利用凹版版面的凹槽来进行印刷的一种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如下:1.印版制备:在印版上制作好要印刷的凹槽。
2.墨辊加墨:将墨汁涂在印版上的凹槽中。
3.卷筒纸张传送:将要印刷的纸张通过传送装置送入印刷机。
4.轴套印刷:将墨汁从凹版的凹槽中传递到纸张上,形成印刷图案。
5.枯燥:将印刷完成的纸张传送到枯燥装置中,使墨汁枯燥。
凹版印刷机通过上述的工作原理,可以高效地进行印刷,并且印刷效果较好,图案质量高。
凹版印刷工艺凹版印刷工艺是指在凹版印刷机上进行的印刷操作的一系列工艺流程,包括墨辊加墨、卷筒纸张传送、轴套印刷和枯燥。
下面将详细介绍凹版印刷的工艺流程:墨辊加墨墨辊是凹版印刷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用于将墨汁涂在印版上的凹槽中。
墨辊通过滚动的方式将墨汁均匀地涂在凹槽内,以便在后续的印刷过程中能够将墨汁传递给纸张。
墨辊的加墨过程需要注意墨汁的粘度和浓度,以及墨辊的调整,以保证墨汁能够均匀地涂布在凹槽内。
卷筒纸张传送卷筒纸张传送是将要印刷的纸张通过传送装置送入凹版印刷机的过程。
卷筒纸张可以通过牵引装置拉伸,使其能够紧贴在凹版外表。
在卷筒纸张传送过程中,需要控制好纸张的传送速度和张力,以及纸张与凹版之间的接触力,以保证印刷的质量和稳定性。
轴套印刷轴套印刷是凹版印刷的核心工艺,也是墨汁从凹版的凹槽传递到纸张上的过程。
在轴套印刷过程中,墨汁会被墨辊从凹槽中捡取,并由印版与印刷轮的压力传递给纸张。
在印刷过程中,需要对墨汁的粘度、浓度和印刷轮的压力进行控制,以获得印刷图案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
枯燥枯燥是将印刷完成的纸张传送到枯燥装置中,使墨汁枯燥的过程。
枯燥可以通过自然枯燥或者辅助枯燥的方式进行。
凹版印刷的原理及其特点凹版印刷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工艺,其原理在于利用凹版的凹槽来接收油墨,然后经过印刷机的压力传递到印刷材料上。
与其他印刷技术相比,凹版印刷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介绍凹版印刷的原理以及其主要特点。
一、凹版印刷的原理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印刷方式,其原理基于相互作用的油墨转印。
在凹版印刷过程中,先将油墨涂布在凹槽内,然后通过印刷压力使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表面,最终形成所需的图案或文字。
凹版的凹槽可以根据印刷需求的不同来设计,可以调整凹槽的深度和宽度,以控制油墨的量和传递效果。
凹版印刷的原理还涉及到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印刷机通过给予一定的压力和速度,使油墨从凹槽中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印刷机的压力是通过印刷压力辊和印刷材料之间的接触面积来控制的,而印刷速度则影响着油墨的均匀性和印刷质量。
二、凹版印刷的特点1. 良好的印刷质量:凹版印刷具有出色的印刷质量,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图案和文字重现。
凹版的凹槽可以精确地控制油墨的传递,使得印刷品表面色彩饱满、细腻,线条清晰,适用于高要求的印刷品制作。
2. 适用于多种材料:凹版印刷不仅适用于纸张、纸板等薄材料的印刷,还可以用于印刷塑料、金属、玻璃等各种非纸质材料。
这使得凹版印刷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包装、贴纸、电子产品外壳等。
3. 易于加工和耐用:凹版在制作过程中相对简单,且耐用度较高。
凹版制版材料一般为钢版或铜版,经过特殊加工后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印刷成本,并且凹版的凹槽也比较耐磨,延长了印刷模具的使用寿命。
4. 色彩丰富:凹版印刷可以使用多种颜色的油墨,包括常见的CMYK四色油墨,以及特殊效果油墨如金属光泽油墨、荧光油墨等。
这样可以为印刷品带来更多的色彩选择,并增加视觉效果的多样性。
5. 环保性能较高:凹版印刷在油墨的选择和印刷过程控制方面较为环保。
现代凹版印刷中常采用的油墨多为水性油墨或低挥发性溶剂油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凹版印刷的压印过程具有低能耗、高效率的特点。
凹版印刷工艺原理及其进展凹版印刷是图像从外表上雕刻凹下的制版技术。
它起源于中世纪的雕刻凹版画,它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孔版印刷一样,是印刷工艺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现代印刷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
凹版印刷是因其版面特征而得名。
凹印版的图文局部低于版面,它以不同的深度凹入印版来表现原稿图像的不同层次,空白局部处于同一版面上。
印刷时,先将油墨填涂于印版上,然后用刮墨刀把印版外表的油墨刮掉,再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存留在印版凹陷局部(即图文局部)的油墨与纸(或其它承印物)接触,将该局部油墨转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则得到所需的印刷品。
一、凹版印刷工艺过程印前预备→上版→调整规章→正式印刷→印后处理1、印前预备凹版印刷的预备工作包括:依据施工单的要求,预备承印物、油墨、刮墨刀等,还要对印刷机进展润滑。
印前预备要做到:(1)查印刷机各导向辊转动状况,特别是冷却辊。
大局部中高速印机承受水冷,重量大、又是被动辊,很简洁造成转动不顺,从而引起压印单元之间的基材张力不稳,直接影响到印品的套印精度。
(2)查压印滚筒。
由于油墨、溶剂的作用使得胶辊外表产生不规章溶胀,特别是胶辊两端积存的油墨杂质更要清理干净,有溶胀现象的一律更换。
建议尽可能地使用与基材宽度相符合的压印辊。
(3)清理枯燥箱出风口、枯燥箱内导向辊。
检查温度把握部份及执行元件的牢靠性。
(4)刮墨刀应正确安装。
安装前应检查刮墨刀衬片是否平直,如产生波浪形应准时更换。
(5)油墨循环系统应清理干净。
墨盘、搅墨辊、墨泵是否粘有杂物,在墨泵的吸入口应装有一个 80 一 120 目的金属网。
对油墨进展过滤。
以除去杂质。
并经常检查清洗。
(6)检查计算机自动对版装置。
光电眼、反射板是否清洁,两者位置是否正确。
特别是调整辊系统要确保整个系统精度、动作牢靠。
2、上版上版操作中,要特别留意保护好版面不被碰伤,要把叼口处的规章及推拉规章对准,还要把印版滚筒紧固在印刷机上,防止正式印刷时印版滚筒的松动。
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
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凹版的特点和机械运动来实现印刷。
其主要步骤如下:
1. 制版:首先,将设计好的图案制作成凹版。
这通常是通过将图案雕刻在金属版上或者使用光敏材料来制作。
2. 墨斗:凹版印刷机的墨斗是一个有墨槽的辊筒。
墨斗内填充了油墨,墨斗辊与凸轮轴连接,通过机械运动使油墨被输送到凹版上。
3. 印刷:当印刷机的墨斗转动时,墨斗辊上的油墨通过墨槽输送到与凹版接触的印刷辊上。
4. 清洁:印刷辊通过和印刷材料(如纸张或布料)接触,将油墨转移到印刷材料上。
5. 干燥:印刷材料经过印刷辊后,通常需要通过烘干设备进行干燥,以固定油墨。
以上就是凹版印刷机的工作原理,通过这些步骤可以将设计好的图案印刷到纸张或其他材料上,实现印刷效果。
新闻网页贴吧知道MP3图片视频百科文库凹版印刷百科名片凹版印刷是图像从表面上雕刻凹下的制版技术。
一般说来,采用铜或锌板作为雕刻的表面,凹下的部分可利用腐蚀、雕刻、铜版画或mezzotint金属版制版法,Collographs可能按照凹印版印刷。
要印刷凹印版,表面覆上油墨,然后用塔勒坦布或报纸从表面擦去油墨,只留下凹下的部分。
将湿的纸张覆在印版上部,印版和纸张通过印刷机加压,将油墨从印版凹下的部分传送到纸张上。
目录定义发展要素1. 原稿2. 油墨3. 印版4. 承印物5. 印刷机械特点1. 防伪2. 范围广3. 印刷质量高4. 大批量印刷工艺1. 印前准备2. 上版3. 调整规矩4. 正式印刷种类1. 雕刻凹版2. 腐蚀凹版应用优劣控制问题趋势定义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
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凹版印刷原理图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层次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的油墨量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
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表面所组成的。
印刷时,油墨被充填到凹坑内,印版表面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印版与承印物支一定的压力接触,将凹坑内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
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
从应用情况来看,在国外,凹印主要用于杂志、产品目录等精细出版物,包装印刷和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而且也应用于装饰材料等特殊领域;在国内,凹印则主要用于软包装印刷,随着国内凹印技术的发展,也已经在纸张包装、木纹装饰、皮革材料、药品包装上得到广泛应用。
当然,凹版印刷也存在局限性,其主要缺点有:印前制版技术复杂、周期长,制版成本高;由于采用挥发型溶剂,车间内有害气体含量较高,对工人健康损害较大;凹版印刷从业人员要求的待遇相对较高。
凹版印刷工艺原理及其发展
凹版印刷是图像从表面上雕刻凹下的制版技术。
它起源于中世纪的雕刻凹版画,它与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孔版印刷一样,是印刷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印刷中的一种主要印刷方法。
凹版印刷是因其版面特征而得名。
凹印版的图文部分低于版面,它以不同的深度凹入印版来表现原稿图像的不同层次,空白部分处于同一版面上。
印刷时,先将油墨填涂于印版上,然后用刮墨刀把印版表面的油墨刮掉,再通过压力的作用,使存留在印版凹陷部分(即图文部分)的油墨与纸(或其它承印物)接触,将该部分油墨转印到纸张(或其它承印物)上,则得到所需的印刷品。
一、凹版印刷工艺过程
印前准备→上版→调整规矩→正式印刷→印后处理
1、印前准备
凹版印刷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施工单的要求,准备承印物、油墨、刮墨刀等,还要对印刷机进行润滑。
印前准备要做到:
(1)查印刷机各导向辊转动情况,特别是冷却辊。
大部分中高速印机采用水冷,重量大、又是被动辊,很容易造成转动不顺,从而引起压印单元之间的基材张力不稳,直接影响到印品的套印精度。
(2)查压印滚筒。
由于油墨、溶剂的作用使得胶辊表面产生不规则溶胀,特别是胶辊两端积累的油墨杂质更要清理干净,有溶胀现象的一律更换。
建议尽可能地使用与基材宽度相符合的压印辊。
(3)清理干燥箱出风口、干燥箱内导向辊。
检查温度控制部份及执行元件的可靠性。
(4)刮墨刀应正确安装。
安装前应检查刮墨刀衬片是否平直,如产生波浪形应及时更换。
(5)油墨循环系统应清理干净。
墨盘、搅墨辊、墨泵是否粘有杂物,在墨泵的吸入口应装有一个80一120目的金属网。
对油墨进行过滤。
以除去杂质。
并经常检查清洗。
(6)检查计算机自动对版装置。
光电眼、反射板是否清洁,两者位置是否正确。
特别是调整辊系统要确保整个系统精度、动作可靠。
2、上版
上版操作中,要特别注意保护好版面不被碰伤,要把叼口处的规矩及推拉规矩对准,还要把印版滚筒紧固在印刷机上,防止正式印刷时印版滚筒的松动。
3、调整规矩
凹版印刷调整规矩是,按照工作任务单和样张的要求以领取油墨、承印物;然后安装印刷滚筒;调整压印滚筒上的包衬物,使印版上各部分的压力一致;并调整刮墨刀对印版的角度和距离,开机试印。
(1)放卷装置与调节
1)卷筒纸架:卷筒纸架把卷筒纸或塑料薄膜卷用锥形顶尖安装在印刷机上,当纸卷将近用完时,自动接纸装置将新纸卷或塑料薄膜卷自动粘接到运转的纸带上,同时切断旧纸尾,完成不停机换卷。
2)张力自控系统:纸张或薄膜在印前放卷过程中,多色印刷过程中或印后收纸过程中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张力。
3)纸带横向规矩调偏装置:为了保证承印材料卷带进入印刷部分或复卷时横向规矩保持一致,需要横向调偏。
(2)刮刀和压印滚筒调节
1)刮刀调节:刮刀刮去印版表面油墨所需的压力和抗拒油墨冲击力所需的压力之和,压力与印刷速度成正比,一般速度快,压力相应要大。
2)调整压印滚筒:印版滚筒上好后即可调整压印滚筒。
针对不同承印物,压印滚筒的印刷压力不同。
(3)油墨干燥温度的调节
凹印油墨目前基本上都是溶剂型油墨,印刷时,操作者应根据承印材料的种类、印刷速度、图文面积、墨层厚度调整各单元的干燥温度。
(4)套印
机器调整好后便可进行套印,首先用手动调节钮将版面套准,然后即可进行电脑调整。
(5)正式印刷中对印样的核对
正式印刷时,操作者要不断将印样与标准样核对,检查是否有误差,并进行
必要的调整。
4、正式印刷
在正式印刷的过程中,要经常柚样检查,网点是否完整,套印是否准确,墨色是否鲜艳,油墨的粘度及干燥是否和印刷速度相匹配,是否因为刮墨刀刮不均匀,印张上出现道子、刀线、破刀口等。
凹版印刷的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以排除有害气体,对溶剂应采用回收设备。
印刷机上的电器要有防爆装置,经常检查维修,以免着火。
5、印后处理
印后处理包括:烘烤除臭、分割、制成品。
二、凹版印刷的发展
1、凹版印刷发展过程
在15世纪中叶,凹印版的击伤首先是用手工的方式完成的。
手工用刻刀在铜版或钢板上挖割。
17世纪初,化学腐蚀法被用于凹印版的制作。
在腐蚀过程中与酸性溶液接触,从而形成下凹的痕迹。
18—19世纪期间多项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给凹版制作工艺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包括:1782年发现重铬酸钾具有感光性;1839年照相技术的发明;1839发现重铬酸钾曝光前后物理性能的不同;1864年碳素纸转移法等;1878年照相凹版技术诞生。
电子雕刻凹版工艺的出现,使凹印版上不再单纯依靠一维变化来反应浓淡深浅的层次,而是依靠网穴的表面积和深度同时变化来反应浓淡深浅的层次,这就使得用凹印工艺复制以层次为主的高档活件变为了可能。
计算机技术在凹印领域被广泛采用以后,凹印制版及印刷技术更是如虎添翼。
从凹印制版来讲,先是率先实现了无软片技术,在胶印工艺仍在大力宣传推广CTP技术的今天,凹印领域的CTP已经成功运转了近10年;其次是成功运用了数码打样技术,如今数码打样技术已经被凹印领域所广泛接受,并在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
2、凹版印刷未来的发展前景
(1)在制版技术方面:激光蚀刻速度可以改变凹印工业的前景,激光成象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蚀刻速度,现在,激光系统可以比传统蚀刻方式快10倍的速度工作,这将大大的降低凹版印刷的缺点。
必须指出,激光蚀刻铜版还不可行,而激光蚀刻锌版还在验证它的经济可行性,激光或电子蚀刻雕刻非金属印版技术的发展已经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2)油墨:油墨技术方面的发展也极大地影响了凹版印刷工业。
近年来,由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凹版印刷机采用的油墨也正向水性油墨方向发展。
比如正在进行的100固体油墨以及ENERGY-CURABLE油墨的推广。
继续强制减少甲苯的使用,将鼓励对水基油墨和其他油墨技术的研究。
(3)印刷机械:印刷机的印刷范围将越来越大,适合多种材料的印刷,并向多色、高速、自动化方向发展。
用于印刷软包装材料的凹版印刷机,以前最多为
六色或七色,现在,八色或八色以上的已成为常用机型;另外,电子设备的改进用光纤网络将电子驱动装置连接起来,取得了先进的张力控制系统和自动校准系统,更适合薄型材料的印刷,印刷机的操作和控制更加方便,机器的安全生产速度能够达到800米/分钟。
此外,故障监测系统能够在出现故障时发出警报,防止废品的产生,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