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概论第一章自测题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流通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第一次测验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目1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
选择一项:
C. 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题目2
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选择一项:
C. 交换
题目3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前两次社会大分工的根本差别是产生了()。
选择一项:
C. 商业
题目4
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用来衡量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D. 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题目5
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
选择一项:
A. 资本形态
题目6
零售商业的服务对象是()。
选择一项:
B. 个人消费者
题目7
业态是零售商业的( )。
选择一项:
A. 经营形态
题目8
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最重要因素是()。
《商品流通概论》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商品的价格是()A.商品价值的实体 B.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C.商品价值的基础 D.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A.商品经济 B.自然经济C.计划经济 D.产品交换经济3.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的生产是()A.商品生产B.商品交换C.商品流通D.商品经济4.发达商品流通的媒介是()A.商人 B.生产 C.交换 D.货币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C.流通手段D.价值的表现形式6.市场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是( )A.自然经济B.计划经济C.商品经济D.工业经济7.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D.商品价值围绕价格波动8.商品生产者实现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 )A.商品生产B.商品销售C.商品价格D.商品购买9.买方占据主导权的市场是( )A.买方市场B.卖方市场C.国家市场D.商业市场10.以下各因素中,不直接...影响商品供给变动的因素是()A.企业的预期B.政府的产业政策C.消费者的收入D.生产技术的变化11.发达商品流通的媒介是()A.商人B.生产C.交换D.货币1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A.价值量B.价格C.生产能力D.市场行情13.商品流通过程的刚性制约因素是()A.制度性的因素B.商品供求性因素C.经济性的因素D.自然性的因素14.简单商品流通可以表示为( )A.W—G—WB.W—WC.G—W—G′D.W—G15.下列各因素中,既影响商品供给也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是( ) A.消费者的收入 B.生产技术的变化C.政府的消费政策D.商品自身的价格16.下列各环节中,不属于...商品流通环节的内容是( )A.销售B.分配C.储存D.收购17.在竞争的市场中,经济个体为了单纯的利益动机和局部利益,有时可能导致盲目行为,侵犯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1.所有权归消费者自己所有,主要从事食品领域业务的组织是()。
选择一项:A. 零售商B. 批发商C. 物流服务商D. 消费者合作社正确答案是:消费者合作社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通功能?()选择一项:A. 流程改造B. 信息传递C. 风险分担D. 物流功能正确答案是:流程改造3.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
选择一项:A. 资金流B. 商流C. 物流D. 信息流正确答案是:物流4.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
选择一项:A. 批发商B. 消费者C. 物流服务商D. 零售商正确答案是:消费者5.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无店铺零售()。
选择一项:A. 电视购物B. 目录销售C. 电话购物正确答案是:配送中心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10分)1.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B.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C.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D.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E.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2.在下列选项中,按经营对象划分的流通产业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B. 批发业C. 消费品流通产业D. 工业品流通产业E. 服装流通业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 消费品流通产业, 工业品流通产业, 服装流通业3.零售流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A. 业态多样化B.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C. 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D. 自有品牌的开发E. 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大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大, 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业态多样化, 自有品牌的开发,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4.在下列选项中,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包括()。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1.所有权归消费者自己所有,主要从事食品领域业务的组织是()。
A. 消费者合作社B. 批发商C. 物流服务商D. 零售商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通功能?()A. 流程改造B. 物流功能C. 信息传递D. 风险分担3.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
A. 信息流B. 物流C. 资金流D. 商流4.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
A. 批发商B. 零售商C. 消费者D. 物流服务商5.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无店铺零售()。
A. 电视购物B. 配送中心C. 电话购物D. 目录销售二、多项选择题1.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
A.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B.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C.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D.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E.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2.在下列选项中,按经营对象划分的流通产业是()。
A. 工业品流通产业B. 服装流通业C. 批发业D.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E. 消费品流通产业3.零售流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A. 自有品牌的开发B. 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大C. 业态多样化D.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E. 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4.在下列选项中,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包括()。
A. 专业化分工B. 标准化管理C. 经验管理D. 集中化进货E. 简单化作业5.一般来说,个人消费者的特征包括()。
A. 购买批量小B. 人数众多并且地理位置分散C. 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
《流通概论》作业答案作业1 第1至3章一、填空题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商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P62.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
P53.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
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历史。
P54.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等。
P375.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顾客服务、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和选址。
P406.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超级市场的出现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P207.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竞争优势性、连锁适应性、运营“两便性”。
P838.就商业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批发商业的发展,又取决于零售商业的发展。
P19二、名词解释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P42.业种与业态——业种指的是商业的经营对象,即商品的种类,是按商品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业态指的是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即经营形态,是按经营或销售方式的区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P93.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
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P394.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
电大流通概论第一章自测一、单项选择题题目1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1、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
选择一项:A. 批发商B. 消费者C. 零售商D. 物流服务商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消费者题目2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2、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
选择一项:A. 商流B. 物流C. 信息流D. 资金流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物流题目3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3、一般情况下,人们将()理解为“买卖”。
选择一项:A. 商品流通B. 交换C. 交易D. 营销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交易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多项选择题题目4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1、在下列选项中,属于流通功能的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A. 商品所有权转移B. 物流功能C. 成本节约D. 信息传递E. 风险分担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商品所有权转移, 物流功能, 成本节约, 信息传递, 风险分担题目5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2、批发商在分销渠道中的功能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组织货源B. 销售与促销功能C. 检查质量D. 融资功能E. 信息反馈功能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组织货源, 销售与促销功能, 检查质量, 融资功能, 信息反馈功能题目6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3、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A.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B.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C.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D.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E.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反馈你的回答正确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三、判断正误题题目7正确获得1.00分中的1.00分标记题目题干1、流通过程是商流、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单项选择题1.1.商品作为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是用来进行( )A.交换B.生产C.消费D.供应1.2.物物交换出现在( )A.奴隶社会晚期B.原始社会后期C.原始社会早期D.奴隶社会中期1.3.最初的商品交换形式是( )A.物物交换B.简单商品流通C.发达商品流通D.直接物物流通1.4.商品生产的目的是( )A。
消费B.购买C.交换D.生产1.5.在商品交换的形式中,从物物交换发展到以哪一选项为媒介的商品流通,是质的飞跃( )A.商人B.生产C.交换D.货币1.6.发达商品流通的媒介是( )A.商人B.生产C.交换、D.货币1.7.发达商品流通是第几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A.第四次B.第三次C.第一次D.第二次1.8.适度的哪一环节是保证商品流通经济、合理进行的前提条件( )A.商品交换环节B.商品生产环节C.商品流通环节D.商品销售环节1.9.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的标志是( )A.货畅其流B.劳动消耗最小C.时间最短D.效果较高1.10.商品流通过程的刚性的制约因素是,( )A.制度性的因素B.商品供求性的因素C.经济性的因素D.自然性的因素1.11.价值的货币表现是( )A.使用价值B.价格C.社会价格D.必要价值1.12.对于绝大多数商品而言,收入与需求之间是( )A.竞争关系B.互补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1.13.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集中表现是( )A.质量B.品种C.价格D.技术1.14.在竞争规律中,有形竞争是指( )A.价格竞争B.商品竞争C.商誉竞争D.无形竞争1.15.在竞争规律中,无形竞争是指( )A.价格竞争B.商品竞争C.商誉竞争D.有形竞争1.16.其状况如何体现的是企业的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的是( )A.商业信誉B.经营者素质C.经营者能力D.经营要素1.17.在竞争规律中,产品的竞争即( )A.经营内容的竞争B.经营手段的竞争C.经营信息的竞争D.经营要素的竞争1.18.在商业的发展史上,曾被称为贸易的“忙城”的是( )A.威尼斯B.亚历山大城C.罗马D.君士坦丁堡1.19.商品的自愿让渡以不同的( )A.使用者为基础B.消费者为基础C.所有者为基础D.购买者为基础1.20.商品自愿让渡表明,没有对以下何种价值的需要,价值就不能实现( )A.商品价值B.消费价值C.交换价值D.使用价值1.21.引起货币的独立运动,形成货币流通的是( )A.商品流通B.货币供给C.消费品流通D.生产供给1.22.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衡量每一件商品价值量大小的尺度是( )A.劳动时间B.货币C.使用价值D.劳动1.23.一切商品对它的所有者来说没有直接的( )A.价值B.交换价值C.使用价值D.效用1.24.在商品经济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所需要的各种消费品,大部分供给来源于( )A.市场B.国家C.商店D.农村1.25.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最简单的商品交换形式是( )A.物物交换B.易货交易C.赊销交易D.预购交易1.26.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A.商品交换B.商品生产C.商人阶级D.商业企业1.27.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称之为( )A.产品流通B.商品流通C.产品销售D.商品销售1.28.商品流通最主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 )A.消费者B.商业C.生产企业D.政府多项选择题1.1.作为多种内容的统一体,商品的内涵包括( )1.2.A.使用价值B.价值C.交换价值D.消费价值E.货币价值1.2.人类社会发展中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哪些行业相分离( )A.畜牧业B.农业C.消费业D.工业E.手工业1.3.人类社会发展中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哪些行业相分离( )A.畜牧业B.农业C.消费业D.工业E.手工业1.4.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商品交换形式有( )A.物物交换B.简单商品流通C.发达商品流通D.直接物物流通E.阶段商品流通1.5.商品流通环节一般包含有商品的( )A.收购B.运输C.储存D.销售E.生产1.6.商品流通可以分为( )A.简单商品流通B.发达商品流通C.简易商品流通D.阶段商品流通E.复杂商品流通1.7.商品供求状况可以制约商品流通的( )A.流向B.结构C.内容D.规模E.速度1.8.商品流通过程的经济性制约因素包括( )A.商品差价的制约B.商品供求状况的制约C.产业结构的制约D.生产力布局的制约E.社会经济制度的制约1.9.影响商品供给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商品自身的价格B.生产技术的变化C.生产要素的价格D.其他商品的价格E.政府的产业政策1.10.影响商品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商品自身的价格B.相关商品的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消费者偏好E.政府的消费政策1.11.在商品供求关系上再现的关系有( )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B.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C.使用价值和消费者的关系D.生产者和交换价值的关系E.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12.商品供求矛盾所表现出的不平衡,在市场上具体表现在( )A.交换空间上的差异B.交换时间上的差异C.供求数量上的差异D.供求结构上的差异E.交换规模上的差异1.13.供求规律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支配着( )A.商品价格的变化B.商品的流量和构成C.商品流通的方向D.商品流通的时间E.生产和消费1.14.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主要有( )A.强制性B.排他性C.自发性D.不确定性E.激励性1.15.竞争的基本准则有( )A.公正平等的准则B.独立自主的准则C.选择自由的准则D.效益优先的准则E.产品质量的准则1.16.竞争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为( )A.竞争环境的不确定性B.竞争对手的不确定性C.竞争手段的不确定性D.竞争结果的不确定性E.竞争规律的不确定性1.17.按照竞争内容划分,可以将竞争分为( )A.经营内容的竞争B.经营要素的竞争C.经营手段的竞争D.经营信息的竞争E.经营信誉的竞争1.18.经营要素的竞争包括( )A.资金B.经营设施C.地理位置D.销售渠道E.信息1.19.价格竞争的目标一般可分为( )A.争取最大化利润的定价目标B.实现投资效益的定价目标C.占领市场的定价目标D.针对竞争对手的定价目标E.针对产品性质的定价目标1.20.在奴隶社会的商业发展中,那时的国际间贸易往来和海外贸易初具端倪,主要贸易国有( )A.古埃及B.古希腊C.巴比伦D.腓尼基E.古罗马1.21.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再生产的原理表明,任何社会的再生产过程,都是由下列哪些相互联系的环节组成的统一体( )A.生产B.分配C.交换D.消费E.购买1.22.商品流通过程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 )A.参加流通的商品数量B.商品的价格水平C.货币的流通速度D.参加流通的商品质量E.商品的生产数量1.23.与货币流通量的多少成正比的是( )A.流通中的商品量B.商品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D.货币的价值E.纸币与金属货币的比例1.24.在商品流通领域中主要存在着( )A.价值规律B.商品供求规律C.商品竞争规律D.自愿让渡规律E.货币流通规律1.25.商品流通的形式有( )A.G—G';B.W—W;C.W—G—W;D.G—W—G';E.W—W'名词解释题目录1.商品:2.使用价值:3.价值:4.商品流通:5.商品流通环节:6.商品供给:7.商品需求:8.卖方市场又称卖主市场:9.买方市场又称买主市场:10.自愿让渡:11.货币流通:12.价值规律:13.供求规律:简答题目录1.1.为什么说能够保证货畅其流的环节就是适度的商品流通环节? 1.2.流通对消费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哪里?1.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4.商品供给的变动受到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1.5.商品需求的变动受到哪些主要因素的影响?1.6.商品供求矛盾所表现出的不平衡,在市场上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1.7.供求规律的作用有哪些?1.8.竞争规律在流通领域中的作用有哪些?1.9.竞争的不确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10.商品的自愿让渡的客观基础和条件有哪些?1.11.影响货币需求量的因素有哪些?1.12.在商品流通领域中,货币的运动过程有哪些特殊方式和独特之处?1.13.简单商品交换有何特点?填空题1.1.物物交换的公式是( )。
国开(中央电大)本科《流通概论》网上形考(第一至三次测验)试题及答案第一次测验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 )。
[答案]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
[答案]交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前两次社会大分工的根本差别是产生了( )。
[答案]商业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用来衡量的指标有( )。
[答案]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 )。
[答案]资本形态零售商业的服务对象是( )。
[答案]个人消费者业态是零售商业的( )。
[答案]经营形态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最重要因素是( )。
[答案]店铺选址以下属于无店铺零售商业的是( )。
[答案]邮寄商店零售商业的金融功能主要体现为( )。
[答案]分期付款无论是近期还是中远期,将成为我国零售商业的主流业态的是( )。
[答案]超级市场POS系统也叫销售时点系统,其最大作用是有利于零售商进行( )。
[答案]单品管理开发、制造PB商品的主体是( )。
[答案]零售商( )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盟主,各成员店在财产与法律上是独立的,加盟店在经营管理上失去自主权,一切要在盟主规定的条件下去经营。
[答案]特许连锁对零售业进行分类时,业种的分类是根据( )。
[答案]经营商品的大类对零售业进行分类时,业态分类是根据( )。
[答案]销售方式特许连锁是一种以( )为基础的零售企业经营方式。
[答案]契约仓储式商店一般采取( )形式。
[答案]会员制作为一种商业积聚形态,购物中心与( )有很多相似之处。
[答案]商业街百货商店的目标市场是( )。
[答案]高中档顾客超级市场的目标市场是( )。
[答案]居住人口一般来说,次级商圈的顾客大约占( )。
[答案]15~25%零售引力法则是由( )提出的。
[答案]威廉·赖利在店铺选址应避免的区域中,不正确的是( )。
[答案]同类商店集聚地一般来说,一个店铺的卖场面积应占店铺使用面积的( )。
一、单选题?(共11题,答对0题,答错11题)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前两次社会分工的根本差别是产生了()A.手工业B.农业C.畜牧业D.商业正确答案: D2.商业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进行分类。
A.业态B.流通阶段C.业种D.流通范围正确答案: C3.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A.赠与或乞讨B.交换C.自行生产D.诈骗或掠夺正确答案: B4.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A.资本形态B.货币形态C.商品形态D.交换形态正确答案:A5.对零售业进行的分类,业种的分类是根据()A.经营商品的大类B.行业C.企业性质D.店铺选址正确答案:A6.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用来衡量的指标有()A.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B.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劳动就业率的比例C.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民收入的比例D.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例正确答案:A7.商业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相比,具有许多特点,其首要特点是:()A.进入与退出障碍低,竞争激烈B.行业集中度较低,规模经济性不明显C.具有就业机器功能D.技术进步的从属性正确答案: C8.据商业史学家的研究,我国()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
A.商代B.西周C.夏代D.东周正确答案: C9.第一次社会分工是()A.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B.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C.商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D.商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正确答案:A10.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A.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B.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C.商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D.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正确答案: B11.对零售业进行的分类,业态分类是根据()A.销售方式B.经营环境C.企业性质D.行业特征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共11题,答对0题,答错11题)1.1.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代表性业态是()A.百货店B.连锁店C.超级市场D.购物中心正确答案:A B C2.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A.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B.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C.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D.商业与手工业分离正确答案:A B C3.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商品交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A.物物交换B.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C.以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D.以资本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正确答案:A B C4.商业的主要构成要素是()A.必须以营利为目的B.必须有独立的组织C.必须从事商品生产D.必须从事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商品交换正确答案:A B D5.商业之所以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其主要原因有()A.消费者对商业部门所提供服务的最终需求不断增长B.其他产业部门对商业部门的“中间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C.商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低于其它产业D.与制造业相比,商业对劳动力资质条件的要求相对较低E.商业进入与退出障碍低,竞争激烈正确答案:A B C DE6.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A.社会分工B.产权明晰C.货币媒介D.劳动者的技能与熟练程度正确答案:A B三、是非题?(共11题,答对0题,答错11题)1.只要有社会分工,就一定会有商品交换。
“流通概论”复习题第一章一.概念1.社会分工P4.(1)2。
商品交换P5 (3)3。
商业P8 (5)四简答题1。
商品交换的两个前提是什麽?P5 (最后一段)2.简述商品交换的三个发展阶段P6-P73。
商业为什麽能够产生?P7-P84。
常用的商业分类有几种?请举例说明P9-105。
零售商业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麽? P20-P226. 简述批发商业的发展P22-P23五分析论述题1。
试论商业的产业特征P10-P122。
结合国内外商业发展的实际,分析商业的主要贡献P13-P20第二章一.概念1.零售P32 (1)2。
零售商业P32 (1)3。
业种P35 (1)4。
业态P35 (1)5。
零售要素组合P39 (最后一段)四。
简答题1。
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哪些特点?P332。
零售商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P33-P343.按业种分类法可以将零售商业划分为几种?P354。
中外零售商业的主要业态有哪些?P365。
有几种理论假说可以解释零售业态的变迁?其主要观点是什么?P44-P46 6。
零售要素组合的组合要素有哪些?P40-P417。
老鼠营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42 (表)五。
分析论述题1。
试分析零售商业的环境因素P37-P392。
试述我国零售商业的发展趋势P47-p57第三章一。
概念1.百货店P64(1)2。
超级市场P71 (6)3。
专业商店P75(2)4.连锁店P66 (2) 5.正规连锁P68 (最后一段)6。
特许连锁P69 (7)7。
自由连锁P70 (最后一段)8。
便利店P77(1)9。
仓储式商店P78 (1)10。
购物中心P78 (5)11。
邮购商店P80 (4) 12.. 访问销售P80 (最后一段)四。
简答题1。
简述百货店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缺点P65-P662。
百货店的产生为什么被称为第一次零售业革命? P643.. 简述超级市场的经营特征和主要优缺点P71-P724。
简述超级市场的业务构成P745。
《流通概论》复习自测题参考答案《流通概论》复习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20分)1.A 2.B 3.D 4.C 5.A 6.B 7.B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D 15.C 16.D 17.D 18.D 19.C 20.B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2至5个正确的。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每题1分,共10分)1.ABC 2.ABCDE 3.AD 4.ACDE 5.ACE6.ABD 7.ABCDE 8.ABCD 9.AC 10.BCD三、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商业产出弹性系数:是指商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使国民经济增长多少百分点。
它是衡量商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程度的指标。
2.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商业。
零售商业是生产者与消费者或批发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中间环节。
3.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
国际连锁店协会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4.商品组合:就是一个零售企业经营的全部商品的结构。
它通常包括若干商品大类,即商品系列。
5.流通金融:是指批发商或零售商向制造商、零售商或个人消费者提供的商业信用,其具体形式有分期付款、赊销、信用卡、各种购物券及消费信贷等。
四、判断题(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前括号内画“√”,不正确的画“×”。
每小题1分,共15分)。
1.× 2.√ 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 15.√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为什么说批发商业可以节约流通成本?答案要点:(1)从全社会来说,流通成本是指花费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各种费用,包括商流费用与物流费用。
商流费用是指用于商品交易即商品所有权转移的费用,主要有搜寻费用、谈判费用、签约及履约费用等;物流费用是指用于商品实体流通的费用,主要有运输费用、储存保管费用等。
流通概论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通是指商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转移过程,以下哪项不属于流通的基本功能?A. 商品销售B. 商品储存C. 商品生产D. 商品运输2. 在流通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不属于传统的流通渠道?A. 批发商B. 零售商C. 代理商D. 生产者直销3.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目标是什么?A. 降低成本B. 提高效率C. 增加利润D. 所有选项都是4.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商品流通的因素?A. 市场需求B. 物流成本C. 政府政策D. 商品价格5. 电子商务对传统流通渠道的主要影响是什么?A. 减少了中间环节B. 增加了物流成本C. 降低了商品价格D. 增加了批发商的作用6. 在现代流通体系中,以下哪项不是物流的主要功能?A. 运输B. 仓储C. 配送D. 生产加工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现代流通渠道的特点?A. 信息化B. 网络化C. 单一化D. 个性化8. 流通渠道的宽度策略中,密集分销是指什么?A. 选择少量的中间商进行销售B. 选择大量的中间商进行销售C. 直接销售给消费者D. 通过拍卖方式销售9. 以下哪项不是流通渠道冲突的主要原因?A. 价格竞争B. 市场覆盖C. 产品差异化D. 服务水平10. 在流通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流通成本影响最大?A. 运输成本B. 仓储成本C. 人力成本D. 信息处理成本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流通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
12. 描述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及其对企业的影响。
13. 阐述现代物流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4. 论述电子商务对传统流通渠道的冲击及传统流通渠道的应对策略。
15. 分析全球化背景下,跨国流通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应对措施。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30分,共30分)16. 某企业计划进入一个新的国际市场,但面临当地市场的流通壁垒。
请分析该企业可能采取的流通策略,并讨论其可能的优势与风险。
流通概论学习自测题一、名词解释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3、商业:是指专门从事商品交换活动的营利性事业。
4、零售:是指对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5、零售商业:是指向个人消费者或最终消费者销售商品或服务的产业。
6、业种:是指零售商业的行业种类,通常按经营商品的大类将零售商业划分为若干个业种,强调“卖什么”。
7、业态:是指零售商业的经营形态,通常按销售方式不同将零售商业区分为若干个业态,强调“怎么卖”。
8、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
9、百货店:是指在一个大建筑物内,根据不同商品部门设销售区,开展进货、管理、运营的零售业态。
10、超级市场:市规模相当大、成本低、毛利低、销售量大的自我服务的经营机构,其目的是为顾客提供食品、洗涤剂和家庭日用品的全部需要服务。
11、专业店:一般是指某一大类的商品,导购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提供适当的售后服务,满足顾客对某大类商品选择需求的零售店。
12、连锁店:主要是指流通领域种若干同业店铺,以共同进货或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连接起来,实行标准化服务,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商业组织。
13、正规连锁店: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成所有权连锁。
14、特许连锁店:又称合同连锁、加盟连锁或契约联合,是一种以契约为基础的零售企业经营方式。
15、自由连锁:是一种自由自愿的连锁经济组织,由几个志同道合的单店比较随意地组成连锁集团。
16、便利店:是指以经营即时性商品为主,以满足便利性需求为第一宗旨,采取自选式购物方式的小型零售店。
17、仓储式商店:是指在大型综合超市经营的商品基础上,筛选大众化实用品销售,实行储销一体,以提供有限服务和低价格商品为主要特征的、采取自选方式销售的商店。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流通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流通概论》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第一次测验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目1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
选择一项:
C. 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题目2
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选择一项:
C. 交换
题目3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前两次社会大分工的根本差别是产生了()。
选择一项:
C. 商业
题目4
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用来衡量的指标有()。
选择一项:
D. 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题目5
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
选择一项:
A. 资本形态
题目6
零售商业的服务对象是()。
选择一项:
B. 个人消费者
题目7
业态是零售商业的( )。
选择一项:
A. 经营形态
题目8
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最重要因素是()。
流通概论自测练习练习(1)一、填充题I、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
2、.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确的(产权制度)。
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历史。
3、与其他产业相比,零售商业具有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对店铺(选址及设计)有较高依赖度;经营网点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等特点。
4、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顾客服务)、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和(选址)。
5、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 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超级市场)的出现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6.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竞争优势性)、连锁适应性、(运营“两便性”)。
7-理想的店铺位置应该是商业活动频繁、(人口密度与客流量大)、交通便利、接近集客地以及(同类商店集)的地区。
8-商圈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核心商圈、(次级商圈)和边缘商圈。
核心商圈的顾客大约占(55%——70% )。
9、店铺的外观设计必须遵循两个原则,.这就是:(让顾客确知店铺的存在)和让顾客来店。
10、确定商品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适合顾客对商品的选择);适合地区特点和经营条件;保持顾客的基本需要;保证顾客对商品配套的需求;适合(商品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的要求。
12、按经营主体不同,可将批发商分为(独立批发商)、制造批发商、(共同批发商)、批发零批商、连锁批发商和商品代理商。
二、单项选择题3、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 B )。
A.赠与或乞讨B.交换C.自行生产D,诈骗或掠夺4,零售业在商品流通中的首要功能是( A )。
商品流通概论-阶段测评1-11.单选题1.1在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中,商品价格的变化主要受到( )的支配。
a价值规律b供求规律c竞争规律d货币流通规律1.2工资机制、信贷利率机制在特定的市场存在并发生着作用,故这些机制也称为( )a具体市场机制b一般市场机制c区域市场机制d总体市场机制1.3发达商品流通的媒介是( )a商人b生产c交换d货币1.4如果某个市场上,由少数几个的生产者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每个生产者对商品的价格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则该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1.5在下列市场的基本功能中,属于派生功能的是( )a交换功能b资源配置功能c反馈功能d调节功能1.6在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中,充当金融商品交易的中心这个角色的是( )a商业银行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b中央银行c政府d企业1.7下列各因素中,不直接影响供给的因素是( )a要素的价格b生产技术的变化c政府的消费政策d商品自身的价格1.8竞争主要在卖方之间进行的市场是( )a均衡市场b供方市场c卖方市场d买方市场1.9在市场中,经济个体为了单纯的利益动机和局部利益,有时可能导致盲目行为而侵犯他人和社会的正当利益,这主要是由于竞争规律作用的特点所致,这个特点是( )a不确定性b激励性c排他性d自发性1.10商品市场中最具约束力的机制是( )a价格机制b风险机制c供求机制d竞争机制1.11在市场主体中,最主要的角色是( )a中介机构b企业c居民d政府1.12在以下各种市场中,最主要的市场形式是( )a现货交易市场b期货交易市场c借贷交易市场d产权交易市场1.13 W-W交换出现在( )a原始社会早期b原始社会后期c奴隶社会中期d奴隶社会晚期1.14交换的深度是指商品交换的( )a范围b面积c边界d依赖程度1.15在现实经济中,一般把日用工业品市场视作( )a垄断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竞争市场d完全垄断市场1.16商品在流通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其中刚性的制约因素是( )a制度性制约因素b商品差价制约因素c自然性制约因素d经济性制约因素1.17融资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资本市场又称为( )a资本融通市场b货币市场c证券市场d流通市场1.18将竞争分为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的分类标准是( )a竞争内容b竞争对象c竞争形态d竞争手段1.19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和终级目标是( )a交换b生产c消费d流通1.20在下列各类金融市场中,属于资本融通市场的是( )a同业拆借市场b企业短期融资市场c国库券市场d证券市场1.21市场体系发展的基础是( )a金融市场b信息市场c商品市场d技术市场1.22以下各因素中,与货币需求量成反比的基本因素是( )a流通中的商品数量b商品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d国民收入水平1.23市场具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这体现了市场体系的( )a统一性b开放性c有序性d竞争性1.24在要素市场中,被誉为“第四产业”的是( )a商品市场b劳动力市场c房地产市场d信息市场1.25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产生了( )a商品交换b手工业c商人阶级d畜牧业1.26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即为( )a G-Wb G-W-G′c W-Wd W-G-W1.27在以下各项中,属于商品市场的是( )a金融市场b劳动力市场c生产资料市场d房地产市场1.28市场机制的特征不包括( )a动态性b客观性c引导性d内在性1.29如果某个市场由很多的小规模买者和卖者构成,同类商品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信息畅通,资源完全自由流动,则该市场是( )a完全竞争市场b寡头垄断市场c完全垄断市场d垄断竞争市场1.30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循环的起点和终点是( )a生产b货币c商品d消费2.多选题2.1商品流通环节一般包含有商品的( )a储存b生产c收购d销售e运输2.2自愿让渡的客观基础和条件包括( )a以世界市场为背景b以不同的所有者为基础c以平等互利为条件d以政府调控为主体e以经济利益为核心2.3商品流通的形式有( )A G—W b W—G—W c W—W d G—W—G e W—G2.4 生产要素市场通常包括( )a金融市场b劳动力市场c信息市场d房地产市场e技术市场2.5 下列属于市场主体的有( )a企业b居民c政府d商品e要素2.6下列因素中,既影响商品需求变动又影响供给变动的主要因素包括( )a生产技术的变化b商品自身的价格c政府的产业政策d消费者的收入e相关商品的价格2.7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 )a交换功能b反馈功能c激励功能d配置功能e调节功能2.8按照空间结构,市场可以划分为( )a买方市场b区域市场c世界市场d有形市场e全国市场2.9评价市场秩序的指标包括( )a市场进出指标b市场竞争指标c市场供求指标d市场交易规则e市场风险指标2.10与货币流通量的大小无关的因素有( )a流通中的商品量b产业政策c货币流通速度d货币的价值e消费者收入水平商品流通概论-阶段测评1-21.单选题1.1 市场具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维系市场活动的秩序,保证资源、商品流动和公平竞争,这体现了市场体系的( c )a统一性b开放性c有序性d竞争性本题考查的是对市场特点的把握。
第一章自测题
一、判断题
1、项目是在一定的时间、资源、环境等约束下,为了达到特定目标所作的一次性努力。
()
2、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归纳为四个阶段,这种划分通常是固定不变的。
()
3、里程碑即是指一个可交付成果。
()
4、公民个人可以是项目干系人。
()
5、项目管理的客体是项目管理者。
()
6、项目管理的主体是项目。
()
7、客户满意度是项目管理的核心。
()
二、单选题
1、随着项目生命周期的进展,资源的投入()
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再变小D先变小再变大
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与其他项目阶段比较,项目结束阶段与启动阶段的费用投入较少
B与其他项目阶段比较,项目启动阶段的费用投入是较多的
C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风险是不变的
D项目开始时,风险最低,随着任务的一项项完成,风险逐渐增多。
3、项目一次性的含义是指()
A项目持续的时间很短
B项目有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C项目将在未来一个不确定的时间结束
D项目可以在任何时候取消
4、对项目干系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A识别项目的所有潜在用户来确保需求分析的完成
B积极减少可能会严重影响项目的项目干系人的活动
C在进度和成本超支时建立商业信誉
D关注项目干系人对项目的批评
5、关于里程碑的说法,下面正确的是()
A是项目进程中的重要标记B占用时间
C消耗资源D是项目中的一般事件
三、多选题
1、下列属于项目的实例()。
A举办一场婚礼B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软件系统
C提供金融服务D管理一个公司
2、项目的共同点是()
A明确的起止时间B预定目标
C受到资源的限制D消耗资源
3、项目管理的特点()
A复杂性B创造性
C自发性D预测性
4、下列属于项目特征的是()
A目的性B一次性
C生产性D独特性5、项目管理过程可由()组成
A启动过程B规划过程C执行和控制过程 D 收尾过程6 、项目管理的职能是(abcd)
A计划B组织
C协调D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