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名著导读(全)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48
名著导读《水浒传》-人物情节(一)鲁智深1. 人物辨识关键词排名:十三原名:鲁达称号:花和尚、鲁提辖法号:智深自称:洒家武器:禅杖、戒刀相关地名: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东京大相国寺、野猪林、二龙山、状元桥、六和寺形象特征: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挎一口戒刀,提着禅杖,醋钵儿大小拳头2. 情节串联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单打二龙山→浙江坐化(1)拳打镇关西(第三回):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被镇关西欺凌的遭遇,赠送银两,安排他们父女出逃。
第二天鲁提辖找到郑屠肉店,借买肉刁难郑屠,挑起事端,进行打斗,三拳打死了郑屠。
鲁提辖假称郑屠诈死,赶快逃走了。
性格特点:见义勇为、武艺高强、疾恶如仇、粗中有细、同情弱小、除暴安良。
(2)大闹五台山(第四回):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后,逃到五台山为僧避祸,法名智深。
他早晚不坐禅,喝酒打人,打造关王刀一样的戒刀和禅杖。
假借过往僧人名义喝酒吃狗肉,在半山亭拽拳使脚,打坍亭子,打坏金刚,要烧寺院,回寺呕吐,给禅和子嘴里塞狗腿,搞得大家卷堂而散。
监寺、都寺派一班职事僧人、火工道人、轿夫等人来打,鲁智深趁酒醉大闹一场。
性格特点:勇猛、鲁莽、不守规矩、不拘小节、粗犷豪放。
(3)大闹桃花村(第五回):鲁智深离开五台山,在桃花村为给刘太公解除逼婚之忧,假扮太公女儿,打了来庄逼亲的桃花山二头领周通。
大头领李忠为二头领报仇,与鲁智深相认。
李忠、鲁智深、刘太公三人到桃花山聚义厅,休了亲事。
鲁智深趁李忠、周通下山劫掠金银给他之时,自拿山寨金银,从后山离去。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侠肝义胆、打抱不平。
(4)火烧瓦罐寺(第六回):鲁智深离开桃花山,投身瓦罐寺,上了假扮道士的崔道成和丘小乙的当,被二贼击败。
到赤松林遇到史进,两人一起返回寺院,打死崔、丘二贼,烧了瓦罐寺。
性格特点:爱憎分明、疾恶如仇。
(5)倒拔垂杨柳(第七回):大相国寺附近的泼皮买了十瓶酒,牵了一头猪,来请鲁智深。
英雄豪杰的赞歌———名著导读:长篇小说《水浒传》一、作品背景:《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事在《宋史》和宋人笔记里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二、作者简介《水浒传》传统说法多为施耐庵所作,但亦有人说是罗贯中、施耐庵二人合作,至今尚无定论。
施耐庵(约1296--1370),元末明初作家,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原籍江苏,有关他的生平很少。
施耐庵约于元末明初至顺二年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二年,因与当权者不和,弃职还乡,回苏州写作《水浒传》。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
三、作品内容《水浒传》是以描写农民战争为主要题材,通过一系列官逼民反统治阶级的生动故事,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暴露了残暴和腐朽,歌颂了受压迫人民的反抗精神。
《水浒传》以梁山泊起义叙写了农民反封建斗争发生、发展和失败的全过程,以深刻的思想、广泛的内容、杰出的艺术谱出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英雄史诗、革命悲剧,反映出没落衰败的封建社会深重的剥削和残酷的压迫激化着阶级矛盾,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造成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揭示出起义发生的真正原因是“官逼民反”。
《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也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的主题是“官逼民反”。
作者施耐庵,元末民初人。
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第四十回回以前先讲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第70回以后,写他们归顺朝廷,走向失败。
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将它译成英文时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四、艺术成就:首先是在结构上,首尾完整的总体与局部有机结合。
全书起义的全过程构成总体,使读者清晰地看到梁山泊的来龙去脉;同时又把108位好汉各自走上梁山当作独立局部,使每个人的局部反抗成为总体的一部分。
名著导读︱《水浒传》10个精彩故事情节及其考点总结《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相关知识点也是中考关于名著考查部分的必考考点。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来复习一下《水浒传》10个精彩故事情节及其考点总结吧!智取生辰纲起因:杨志充军大名府留守司。
留守蔡京女婿梁中书看中了杨志的武艺,要杨志护送价值10万贯钱的生辰冈到东京为蔡京祝寿。
经过:此事被赤发鬼刘唐打听到后,劝晁盖劫下这批不义之财,晁盖请智多星吴用想办法。
吴用请来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等7人,决定在黄泥岗劫取这批生辰纲。
杨志一行人来到黄泥岗,晁盖等扮作贩枣商人,趁杨志手下买酒喝的当口,投下了蒙汗药,将他们药昏,劫走了生辰纲。
结果:杨志醒来,发现生辰纲被劫,知道大祸临头,便去青州二龙山做了强盗。
梁中书告知蔡京生辰纲被劫,蔡京下令济州府捉拿贼人。
武松醉打蒋门神起因:施恩告诉武松与蒋门神争夺快活林失利一事,武松要立即为施恩报仇,并与施恩结为兄弟。
经过:武松喝了许多酒,来到快活林,在“河阳风月”酒肆将蒋门神夫人丢进酒缸。
给蒋门神使了个玉环步,鸳鸯脚,打得蒋门神告饶。
蒋门神把快活林酒店时还旧主施恩。
施恩敬重武松,重霸快活林。
结果:蒋门神通过张团练买通张都临,诬陷武松偷盗宝物,判武松充军。
武松被押上路,在飞云浦折断枷锁,杀死了想害他的4 个公人,折回孟州城,杀死了正在设宴庆贺除掉武松的蒋门神、张团练和张都临,逃出孟州。
武松打虎起因:武松不听酒家劝告,乘着酒兴单身上山,看了庙门上的告示,才知真的有虎,他稍为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上了岗子。
这里作者只用了两句话衬托此时的气氛和心情:“回头看那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武松“踉踉跄跄直奔过乱树林来”,既写出了老虎活动的时间,又写出了老虎出没的环境。
两句话就把一种恐怖悲凉的气氛和心情和盘托出,让人感到此时此地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跳出一只活老虎来经过:写人虎相搏,写老虎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拿人的本事,和声震山岗的吼声,一只活生生的真老虎就跃然纸上。
名著导读《水浒传》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名著导读 |《水浒传》必考知识点最全整理《水浒传》《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
作者简介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新垛镇,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6岁中进士。
36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族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创作背景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
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
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
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浒”故事加以汇集、选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主要内容《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是一部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人物形象1、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系渭州经略府提辖。
拳打镇关西后逃至五台山出家,取法名智深。
相关故事: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五台山、大闹野猪林……他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有时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2、豹子头——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为奸臣高俅父子谋害,刺配沧州。
专题31 名著导读:《水浒传》一、选择题1.梁山泊英雄中,专爱结交江湖好汉,江湖上有“小旋风” 美称的是()A.王进B.花荣C.李应D.柴进【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主旨或观点的整体把握能力。
“小旋风”是说柴进行事犹如旋风,和其他好汉没有任何关联。
柴进是北宋时期的富家之后代,从华丽的穿着打扮到风风火火的生活方式都非常之够档次。
柴进一心追求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广揽门客,接纳四方落难的好汉。
由此性格、行为因而被称为“小旋风”。
在受招安后,他也不愿为官。
他永远不会抛弃自由自在的放达生活。
故选D。
2.《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A.通俗小说B.白话文小说C.纪传体小说D.章回小说【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
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
近现代以来,“四大奇书”演变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水浒传》为其中之一。
所以《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
故选D。
3.《水浒传》众多英雄好汉中,一开始逆来顺受,后来怒而反抗的人物是()A.刘唐B.徐宁C.杨志D.林冲【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
D.林冲——由隶属统治阶级阵营的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到啸聚水泊梁山、与政府作对的好汉,由拥有一个小康的安逸的幸福家庭到家破人亡、走投无路最后沦为草寇,由逆来顺受到坚决反叛。
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最典型的一个。
故选D。
【点睛】解读名著要关注时代、作家、情节、形象、主题等。
本题涉及到了对名著中名句掌握情况的考查;还涉及到了对作品中情节、人物形象的把握情况的考查;以及对作品中写作手法的分析。
要求考生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对名著名篇的阅读积累要细致,全面,不能只满足于熟悉情节,还要深刻领悟其思想内容,熟悉其表达技巧。
4.《水浒传》又名(),一般简称《水浒》A.《忠义水浒传》B.《梁山泊传》C.《梁山泊忠义传》D.《梁山泊英雄传》【答案】A【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把握能力。
09:《水浒传》-202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之名著导读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几则有关《水浒传》人物的选段,【甲】【乙】【丙】【丁】分别是()【甲】对四家邻舍道:“小人因与哥哥报仇雪恨,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
却才甚是惊吓了高邻……【乙】拿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丙】肚里寻思道:“晁盖是我心腹,他如今犯了弥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丁】仰天长叹道:“不想我今日被那贼陷害,流落至此,天地也不容我,直如此命蹇时乖!”A.武松鲁智深宋江林冲B.武松鲁智深吴用林冲C.李逵宋江鲁智深武松D.鲁智深晁盖林冲吴用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智取生辰纲。
吴用先借口买鱼,请来阮氏三兄弟,定下智取之计,后同晁盖、刘唐、公孙胜扮作贩枣人,让白胜扮作卖酒人,假做饶酒时下药,取得生辰纲。
B.三打祝家庄。
史进、鲁智深落难时,吴用三四句安抚了扈成,把他变成了梁山的帮手,让孙立带人进入祝家庄里应外合,大破祝家庄。
C.智取大名府。
吴用为救卢俊义,派鼓上蚤燕青火烧翠云楼,引发骚乱;并派众好汉以各种身份混入大名府,里应外合。
D.智取文安县。
宋江假意带人归顺辽国;卢俊义带兵追吴用并大骂宋江;宋江开城门与卢俊义交战,佯装失败,使卢俊义追入城中,里应外合,拿下文安县。
3.选出对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A.“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是冰心歌颂自然的诗句,她的《繁星·春水》以母爱、童真、自然为主题,感动了很多读者。
B.《童年》的主人公阿廖沙在外祖母的影响下,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C.漂流到荒岛后的鲁滨孙,看到一群野蛮人正在围攻一个土人,见此情景,鲁滨孙拔枪解救了他,并给他取名“星期五”。
D.《水浒》中头脑简单、粗野率直的鲁智深听说柴进被藏在枯井中不知生死,便脱得赤条条,手拿禅杖下井解救。
4.关于《水浒传》中的人物与事件,下列选项中匹配错误的两项是()A.史进——大闹史家村B.宋江——误入白虎堂C.杨志——汴京城卖刀D.林冲——私放晁天王E.吴用——智赚玉麒麟5.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A.《水浒传》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名著精读之《水浒传》一、要点梳理(一)作者简介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原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
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二)作品介绍《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
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
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
小说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聚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三)主要人物1.鲁智深鲁智深:本名鲁达,当过提辖,又称鲁提辖,绰号“花和尚”,法名智深。
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三十六天罡星之一。
在梁山泊一百单八将中排第十三位,星号天孤星,梁山上司职步军总大将。
在浙江坐化,死后追封义烈照暨禅师。
典型外貌: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
典型语言:你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兵器:六十二斤水磨镔铁禅杖、戒刀性格特点:慷慨大方,重义疏财,豪爽直率,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爱憎分明,嫉恶如仇。
人物故事情节: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天,鲁达、李忠、史进三人来到潘家酒楼喝酒。
听闻金翠莲父女被郑屠欺辱,鲁达仗义赠银,安排金氏父女安全离开后,便去找郑屠算帐。
鲁达装作买肉,故意戏耍了郑屠一番,挑起打斗,继而三拳打死郑屠,为民除害。
鲁达怕吃官司,一溜烟回家收拾好行礼走了。
②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金老女婿赵员外送他去五台山,做僧避祸。
《水浒传》名著导读一、创作背景《水浒传》产生于元末明初,是长期以来民间的集体创作和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
故事大约发生在北宋年间,北宋徽宗时,政治黑暗官僚腐败,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我国北方爆发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这就是《水浒传》的创作素材,有关此次起义,史书皆有零星记载。
起义声势浩大,但后来失败,义军因而有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在此背景下,施耐庵集其大成,在民间故事、话本等的基础上再创作,终成长篇章回小说。
二、主要内容《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而且有很大成就的长篇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水浒传》的内容极为矛盾复杂,从它的结构可分为两大段。
前七十回是第一大段。
这一段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抨击统治阶级的腐朽残忍和歌颂起义英雄的反抗行动。
书中首先出场的高俅,本是浮浪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一脚好球,被昏君抬举做了殿帅府太尉职事。
王进母子夜奔,林冲夫妇死别,杨志怀才流落,都是由于他的迫害。
这样的开头,确如金圣叹所评的那样,是为揭示“乱自上作”。
在高俅周围,形成了一个封建关系网:高衙内是他的螟蛉之子,高唐州知府高廉是他的叔伯兄弟,蔡京、童贯是他的朋党,江州知府蔡得章是蔡京的儿子,北京留守梁世杰是蔡京的女婿。
在他们下面,则是一些贪官污吏、土豪恶霸,从上到下狼狈为奸,残害忠良,欺压良善,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反映了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
作者用大量篇幅从正面描写并歌颂了反抗英雄。
起先是个人的反抗,如鲁达、林冲的反抗。
接着便是集体反抗,如智取生辰纲、江州劫法场。
由打地主武装到抗击朝廷大军,如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
梁山泊招兵买马,屯粮造船,成立了政权,提出了“八方共域,异姓一家”,不管什么出身“都一般儿哥弟称呼,不分贵贱”的政治主张,反对封建社会的阶级剥削和政治压迫,反映了广大受压迫人民的愿望。
七十一回以后,写受招安、征辽、征方腊,是另一大段。
《水浒传》名著导读+练习题目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施耐庵,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他根据民间流传的宋江起义故事,写了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
【主要情节】: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
【表现主题】:官逼民反【写作特色】:抓住人物性格特点,描绘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肖像。
【点评】:它第一次正面描绘了历来被视为洪水猛兽的绿林豪杰群像,揭示了中国古代绿林文化的内部蕴涵和外部特征。
成为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2、思想内容:《水浒传》通过生动的艺术描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整个过程。
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挖掘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成功地塑造了许多起义英雄的光辉形象,并通过他们不同的反抗道路展现了起义如何由零散的复仇星火发展到燎原大火的斗争过程。
由于作者在一些根本观点上仍然维护封建制度,这决定了他对宋江所坚持的“忠君”思想及其维护的投降主义路线作了大力肯定,从而导致了起义军走上了“受招安”的悲惨结局。
3、重要人物绰号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小李广——花荣小旋风——柴进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青面兽——杨志黑旋风——李逵拚命三郎—石秀神行太保——戴宗浪里白条——张顺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母夜叉——孙二娘母大虫——顾大嫂一丈青——扈三娘白日鼠——白胜鼓上蚤——时迁二、重要人物形象1,【姓名】:(豹子头)林冲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正面评价】:忠厚善良、武艺高强、勇而有谋、【反面评价】:懦弱隐忍,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他一生经历的打击、迫害、压抑最多,他的性格也经历了从委曲求全、随遇而安、妥协忍让到勇于反抗、反对投降的转变,他是官逼民反的典型。
2、【姓名】:(及时雨)宋江【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浔阳楼吟反诗,神聚蓼(liǎo)儿洼。
《水浒传》名著导读+知识点《水浒传》内容梳理一、作者简介施耐庵(约1296—约1370)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
泰州兴化人,祖籍苏州,舟人之子,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市大丰区),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
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
至正十六年(1356)六十岁,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与张士诚部将卞元亨相友善,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71岁或72岁迁兴化,旋迁白驹场、施家桥。
朱元璋屡征不应;最后居淮安卒,终年74岁。
二、作品简介文体: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主要内容:《水浒传》描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广大农民在贪官逼迫下,无以为生,纷纷占山为王,结盟起义的历史史实,记述了起义发生、发展到失败的全过程。
全书描写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粱山泊聚义的故事。
可分前后两大部分,前半部写各路英雄纷纷上粱山大聚义、打官军、受招安。
后半部由五个部分组成,即征辽、平田虎、平王庆、平方腊及结局。
三、艺术特色《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白话文长篇小说。
相比较《三国演义》而言,更加口语化,也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接受。
《水浒传》在艺术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1.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2.故事情节上不仅以生动紧张取胜,还有较丰富真实的细节描写;3.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通俗简练、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4.艺术结构上,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与内容相适应,前七十回连环套式的艺术结构独具特色。
)四、意义价值《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对于这些“梁山好汉”,是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热情讴歌的。
他不仅歌颂了这些人物的反抗精神、正义行动,也歌颂了他们超群的武艺和高尚的品格。
很多出身下层的好汉,如李逵、三阮、武松、石秀等,对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感受最深,因此他们为了起义的正义事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