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生理学-总论
- 格式:ppt
- 大小:4.25 MB
- 文档页数:7
内分泌总论教案内分泌总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2、掌握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3、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教学内容1、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激素的分类、合成和释放3、激素的生理作用机制4、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5、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6、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三、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介绍内分泌系统的重要性。
2、讲解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的基本概念。
3、分析激素的分类、合成和释放,让学生了解激素的产生和释放过程。
4、讲解激素的生理作用机制,让学生了解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5、详细介绍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的自我调节机制。
6、讲解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系统在人体内的地位和作用。
7、介绍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基本知识和治疗方法。
四、教学难点1、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比较复杂,需要详细讲解。
2、内分泌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比较多样化,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五、教学反思1、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内分泌系统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加深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在人体内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
3、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内分泌疾病的分类、诊断和治疗原则,提高学生对此类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内分泌系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小组讨论: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4、课堂测试:进行课堂测试,检查学生对内分泌系统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料1、教材:《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参考资料:《生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内分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等。
3、多媒体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内分泌系统的组成、激素的合成和释放、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等。
内科学——内分泌总论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神秘而又至关重要的系统——内分泌系统。
它就像是一个精细的“调控中心”,通过分泌各种激素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正常运转。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内分泌这一领域的总体情况。
内分泌系统是由一系列内分泌腺和分布在全身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
这些腺体包括大家熟悉的甲状腺、肾上腺、胰岛,还有不太为人熟知的下丘脑、垂体等等。
它们所分泌的激素,就像是身体里的“信使”,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
激素的作用可谓是多种多样。
有的激素能调节新陈代谢,比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增加产热,对维持体温恒定起着重要作用;有的激素能影响生长发育,像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肌肉和内脏器官的生长;还有的激素能调节生殖功能,比如性激素,对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过程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
它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靶腺轴来实现。
下丘脑是这个调节系统的“司令部”,它能分泌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作用于垂体。
垂体就像是“传令官”,接收到下丘脑的指令后,分泌相应的促激素,进而调节靶腺的功能。
而靶腺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又会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反馈调节,从而保持激素水平的相对稳定。
这种调节机制就像是一个精妙的“闭环”,确保了身体的各项生理功能都能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运行。
然而,当这个精密的调节系统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内分泌疾病的发生。
比如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甲亢,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多汗、消瘦等症状;而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则会引起甲减,表现为乏力、畏寒、浮肿等。
糖尿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是由于胰岛分泌胰岛素不足或者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血糖升高。
诊断内分泌疾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的信息。
实验室检查在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测定激素水平、进行激素激发试验或抑制试验等。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磁共振等,也能帮助医生了解内分泌腺体的形态和结构,为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
内分泌总论1、概述,内分泌学的发展,激素的作用机制,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
2、内分泌病的分类,内分泌病的诊断原则,内分泌病的防治原则。
[概述]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及脏器中的内分泌组织或细胞(心、肾、脑等)所形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
主要是通过各种激素,调节体内的代谢过程、各脏器的功能、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等生理活动,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内分泌学的发展]由腺体内分泌学研究发展到组织内分泌学研究,至目前的分子内分泌学的研究。
临床内分泌学与临床各科的关系,与前期基础学科的联系。
[激素的分类与生化] (1)肽类激素:激素前体(蛋白质肽)——活性激素。
如胰岛素(2)氨基酸类激素:T3、T4(3)胺类激素: 肾上腺素、多巴胺(4)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的作用机制]阐述激素-细胞膜受体-第二信使的作用机制,介绍G蛋白在其中的作用;阐述激素-细胞内受体-mRNA的作用机制,介绍热休克蛋白的作用。
[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一、9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ADH、催产素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内分泌腺的激素也可调节下丘脑及神经系统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指下丘脑、垂体、与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
负反馈、正反馈三、免疫系统和内分泌功能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可促进一些激素的分泌,如白细胞介素-1和2可促进CRH、ACTH、皮质醇、PRL等分泌。
内分泌激素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影响,如糖皮质激素可全面抑制淋巴因子合成及其效应等。
[内分泌病的分类]1、按功能可分为亢进、减退与正常;2、按病变的部位分类:原发性:发生在腺体本身继发性:继发于上一级的调节组织,如垂体功能减退所致的甲减[内分泌病诊断原则]强调以临床症群为主要诊断依据;概括介绍常用内分泌功能试验;一、功能诊断: 1、典型症状和体征。
2、实验室检查(1)代谢紊乱证据:如血糖增高提示胰岛功能有问题。
(2)激素水平测定:如血浆GH、PRL、ACTH、INS、T3、T4、 24小时尿17羟皮质类固醇等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