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定位船舶的非线性观测器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18.80 KB
- 文档页数:5
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观测器设计I. 引言- 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背景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II. 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建立- 船舶动力学建模- 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结构- 基础控制结构设计III. 非线性观测器的理论基础- 观测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非线性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非线性观测器在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中的应用IV. 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观测器设计-系统状态变量的选取-非线性观测器的结构设计-观测器参数的选择与优化V. 仿真实验-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实验-仿真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VI. 结论与展望-论文研究工作的总结-对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及非线性观测器设计的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参考文献第一章节:引言船舶行业的发展对动力定位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系统能够帮助船舶在特定的水域内定位和轨迹跟踪。
随着科技的发展,船舶是越来越无人化、自主化,对其精确控制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尤其是在精细作业、海上勘探、水文测量等方面。
因为船舶受到海上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风、浪、潮流等,因此定位和轨迹跟踪的精度受到影响。
为了克服这些影响,可以使用动力定位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控制和维持船舶的位置和航向,从而实现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非线性系统控制理论的发展,非线性观测器已经成为机器人控制、制造、气动航天及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等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该方法通过预测先验对被隐含的、不可测的状态进行估计,从而提高系统控制性能。
然而,在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应用中,非线性观测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非线性观测器设计,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观测器的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以提高其定位和轨迹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
通过建立系统模型和非线性观测器的设计,本研究将有望对船舶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的发展做出贡献。
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自适应动态面控制器设计
孙红英;于风卫
【期刊名称】《中国航海》
【年(卷),期】2008(031)003
【摘要】针对船舶航向控制非线性系统模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的影响,采用动态面控制算法设计了一种鲁棒自适应控制器.由于在反步法设计过程中加入了一阶低通滤波器使得该方法无需对模型非线性多次微分,因而设计方法简单.所设计的鲁棒自适应控制器不仅能保证闭环系统的半全局渐近稳定,使得输出渐进跟踪期望轨迹;而且,跟踪误差可以通过控制器的设计参数加以调整.以中远集装箱船COSCO Shanghai号为例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是有效的.【总页数】4页(P236-239)
【作者】孙红英;于风卫
【作者单位】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266071;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64.82
【相关文献】
1.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跟踪控制器设计 [J], 杜佳璐;郭晨;杨承恩
2.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的模糊神经网络智能控制器设计 [J], 阮久宏
3.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动态面控制 [J], 孙红英;于风卫
4.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的船舶航向控制器设计 [J], 王鸿健
5.基于鲁棒自适应扰动观测器的船舶航向保持控制器设计 [J], 李纪强;张国庆;尚洪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控制器设计作者:张丰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7期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的技术手段得到明显改进与优化,尤其是船舶业。
目前,以动力系统为主的系统设置逐渐成为船舶业广泛应用的运行系统,取得的应用效果较佳。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船舶动力系统能够为船舶行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即便在正式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动力系统也会根据突发情况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抵御。
因此可以说,船舶动力系统的广泛应用为我国船舶业带来无限发展机遇,利于实现长足发展目标。
针对于此,研究人员最好结合船舶动力系统的应用情况及相关性质,做好系统的精度控制工作,从根本上确保船舶行驶的安全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船舶动力;定位系统;控制器;设计1 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1.1有关结构动力定位系统主要由以下系统组成:即位置测量、控制及推力三大系统。
测量系统是一种传感器系统,它可以准确测量环境及船舶运动的相关参数。
控制系统具有处理由测量系统检获得的信息的功能,从而得出推进器控制信号,实现对推进器的控制,进而保证动力定位船舶在相关外力的推进下,朝向预订的航行位置行驶。
1.3有关工作原理动力定位系统基于测量系统测出的信息,对船舶的实际位置艏向与设计数值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得出的偏差,控制系统可以计算出推力,进而对推力进行合理分配。
通过控制系统的调控,船舶可以抵抗各类力矩的影响,从而保证船舶的航向及位置。
动力定位系统的控制策略是根据其工作原理制定的,它可以同时兼顾能耗、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
2 动力定位船舶推力优化分配2.1动力系统主机主机是船舶的最初动力来源,按照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柴油主机、燃汽轮机等,其中,柴油主机输出功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是目前装机量最广的一种主机类型。
2.2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是主机功率的传递设备,主要是指传动轴系。
传动轴系的作用包括:在一定工况下,将主机与推进器隔开,起到离合器的作用;利用轴系的齿轮箱等结构,实现减速和方向传动的作用。
船舶动力定位非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船舶动力定位非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是一种用于处理海洋中船舶位置信息的先进技术。
该算法基于非线性自适应滤波理论,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噪声,提高定位精度,增强船舶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
本算法采用海洋环境下常用的GPS+惯性导航系统(INS)作为数据输入源。
首先,将GPS和INS获得的数据分别进行数据处理,分别得到船舶的位置和姿态信息。
然后,将两种数据输入至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中进行处理。
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是一种基于自适应反馈控制理论的滤波器,它可以根据输入信号的特征自动调节其滤波器参数。
在此算法中,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主要用于对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干扰并提高船舶位置及姿态信息的精度。
具体来讲,本算法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
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在不事先指定滤波器参数的情况下,自动地通过学习输入信号的特征并生成合适的滤波器权重。
因此,本算法可通过神经网络模型自适应地调整滤波器参数,从而实现非线性滤波过程。
在滤波器训练过程中,本算法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RLS)算法进行数据拟合和参数估计。
该算法能够对数据进行递归估计和逐步优化,以提高滤波器的泛化能力和适应性。
本算法具有以下优点:一、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能够自动调节滤波器参数,提高滤波精度;二、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能够提高模型学习和预测能力;三、采用递归最小二乘法算法进行参数优化,能够提高滤波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四、提高滤波器的自适应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船舶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船舶动力定位非线性自适应滤波算法是一种先进的海洋船舶定位技术,它采用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进行数据处理,能够有效地去除数据噪声,提高定位精度,从而增强船舶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性。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已经成为了推动科技进步的基石,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和更精准的判断。
以下是一些列出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1.全球气温变化数据。
44卷 第3期(总第162期)中 国 造 船Vol.44 No.3(Serial No.162) 2003年9月SHIPBUILDING OF CHINA Sep.2003文章编号:1000-4882(2003)03-0085-09船舶航向非线性系统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杨 盐 生(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摘要考虑船舶航向控制系统模型中存在不确定非线性函数,并假设该函数是连续的,在以模糊系统对该函数进行逼近的基础上,利用L yapunov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控制算法。
其特点是,无论取多少条模糊系统规则,自适应学习的参数只有一个,便于工程实现,而且还确保闭环系统渐近稳定,并使系统的模型跟踪误差为零。
最后以远洋实习船“育龙轮”为例,进行了船舶航向模型参考模糊自适应自动舵设计,并利用M at lab工具箱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证明该算法十分有效。
关 键 词:船舶、舰船工程;航向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非线性系统中图分类号:U664.36;T P271.61 文献标识码:A 1 引 言航向控制是控制理论应用较早且取得较好成果的一个领域。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古典控制理论就首先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发明了PID自动舵。
70年代末,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1]和最小方差自校正控制[2]等自适应控制技术又相继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
但是,由于船舶运动的复杂性,受到的环境影响是随机的和难以预测的,上述控制算法并没有能彻底解决船舶航向的控制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控制理论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控制算法,如神经网络控制[3]、变结构控制[4]、H∞鲁棒控制[5]、广义预测控制[6]等算法,都先后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
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技术首先由Amerongen[1]于70年代末应用于船舶航向控制,当时仅针对船舶航向系统的线性模型,而且也未考虑环境影响的不确定性,所以控制效果不尽人意。
1.动力定位技术背景1.1 国外动力定位技术发展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动力定位系统制造商有Kongsberg公司、Converteam公司、Nautronix公司等。
下面分别介绍动力定位系统各个关键组成部分的技术发展现状。
1.动力定位控制系统1)测量系统测量系统是指动力定位系统的位置参考系统和传感器。
国内外动力定位控制系统生产厂家均根据船舶的作业使命选择国内外各专业厂家的产品。
位置参考系统主要采用DGPS,水声位置参考系统主要选择超短基线或长基线声呐,微波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Artemis Mk 4,张紧索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LTW Mk,激光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Fanbeam Mk 4,雷达位置参考系统可选择RADius 500X。
罗经、风传感器、运动参考单元等同样选择各专业生产厂家的产品。
2)控制技术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第一代动力定位产品,该产品采用经典控制理论来设计控制器,通常采用常规的PID控制规律,同时为了避免响应高频运动,采用滤波器剔除偏差信号中的高频成分。
20世纪70年代中叶,Balchen等提出了一种以现代控制理论为基础的控制技术-最优控制和卡尔曼滤波理论相结合的动力定位控制方法,即产生了第二代也是应用比较广泛的动力定位系统。
近年来出现的第三代动力定位系统采用了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使动力定位控制进一步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智能控制方法主要体现在鲁棒控制、模糊控制、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等方面。
2001 年5 月份,挪威著名的Kongsberg Simrad 公司首次展出了一项的新产品—绿色动力定位系统(Green DP),将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技术成功地引入到动力定位系统中。
Green DP 控制器由两部分组成:环境补偿器和模型预测控制器。
环境补偿器的设计是为了提供一个缓慢变化的推力指令来补偿一般的环境作用力;模型预测控制器是通过不断求解一个精确的船舶非线性动态数学模型,用以预测船舶的预期行为。
船舶动力定位非线性自适应反步控制器设计叶宝玉;王钦若;熊建斌【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设计》【年(卷),期】2012(033)009【摘要】针对扰动不确定非线性船舶动力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带观测器的不确定扰动非线性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输出反馈控制.设计了一个非线性观测器,从附有噪声的输出中估计出船舶位置以及运动速度.用滤波后的位置信号,针对扰动不确定非线性船舶设计带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步控制器,该控制在Backstepping设计方法的基础上引入积分环节,对存在未知参数和动态不确定扰动的船舶能有效的改善系统性能.根据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是全局渐近稳定的,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the nonlinear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s (DPS) with uncertain disturbance, a nonlinear a-daptive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is proposed using vectorial observer. First, a nonlinear observer was derived, the proposed observer includes an estimation of both the position and velocity of the ship from noisy position measurements. Then the filtered position signal is used, an adaptive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with observer is designed for the nonlinear ship.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hip which has unknown parameter and uncertain dynamic disturbance, ihtegral action is included into backstepping controller. Global asymptotic stability is proven by applying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gned controller is available and valid in ship dynamic positioning.【总页数】5页(P3647-3651)【作者】叶宝玉;王钦若;熊建斌【作者单位】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广州510006;广东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广东广州5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273【相关文献】1.动力定位非线性自适应反步控制器设计 [J], 夏国清;周全2.非线性船舶动力定位系统反步控制器设计 [J], 吴小泽;王钦若;陈填锐;高娜3.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滤波器设计 [J], 樊冀生;袁伟;李文娟;金月4.数据挖掘在船舶动力定位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设计中的应用 [J], 苗壮5.基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器的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设计 [J], 吕莉;李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