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史第07讲 从第谷到开普勒
- 格式:ppt
- 大小:5.13 MB
- 文档页数:14
关于开普勒的故事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Kepler,1571-1630),杰出的德国天文学家,同时他对光学、数学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是现代实验光学的奠基人。
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关于开普勒的故事,欢迎阅读。
天空的立法者——开普勒约翰尼斯·开普勒,1571年12月27日生于德国符腾堡。
13岁进入教会学校,16岁被蒂宾根大学录取,20岁获硕士学位。
1594年,在担任中学教师期间,潜心天文探索,并在1596年出版了《宇宙的神秘》一书。
此书受到天文学家第谷的赏识。
1600年,开普勒移居布拉格,应邀为第谷做助手。
第谷逝世后,开普勒利用遗留的大量资料,利用几何曲线表示火星的运动,发现火星运动的轨迹不是圆,而是椭圆,并且运行速度不匀。
1609年,开普勒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发表了着名的第一和第二定律。
第一定律把太阳的位置精确标定在椭圆焦点上,各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
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在形式上提示了行星与太阳的连线于等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这在本质上阐明了行星离太阳近则快,远则慢的不匀速性。
1619年,开普勒在《宇宙和谐论》一书中发表了第三定律,即行星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的平方,等于椭圆长轴一半的立方。
开普勒的发现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1604年9月30日,开普勒发现蛇夫座附近一颗新星,即“开普勒新星”。
1611年他出版了近代望远镜理论着作《光学》。
1618~1620年他发表了《哥白尼天文学简论》一文。
1619~1620年他发表了《慧星论》一书,预言了太阳光辐射压力的存在。
1627年他出版的《鲁道夫星表》,直到18世纪一直被视为标准星表。
开普勒于1629年出版了《稀奇的1631年天象》一书,预言1631年11月7日将出现水星凌日现象,12月6日金星也将凌日。
果然,在预报的日期,巴黎的加桑狄观测到水星通过日面。
这是最早的水星凌日观测。
第谷与开普勒的天文生涯第谷1510年12月14日生于斯坎尼亚省基乌德斯特普的一个贵族家庭。
其父是律师。
1601年10月24日,第谷逝世于布拉格,终年57岁。
第谷于1559年入哥本哈根大学读书。
1560年8月,他根据预报观察到一次日食,这使他对天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1562年第谷转到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但却利用全部的业余时间研究天文学。
1563年他写出了第一份天文观测资料,记载了木星、土星和太阳在一直线上的情况。
1566年第谷开始到各国漫游,并在德国罗斯托克大学攻读天文学。
从此他开始了毕生的天文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第谷的一生在天文观测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为近代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谷的最重要发现是1572年11月11日观测了仙后座的新星爆发。
前后16个月的详细观察和记载,取得了惊人的结果,彻底动摇了亚里士多德的天体不变的学说,开辟了天文学发展的新领域。
1576年在丹麦国王弗里德里赫二世的建议下,第谷在丹麦与瑞典间的赫芬岛开始建立“观天堡”。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天文台,在这里设置了四个观象台、一个图书馆、一个实验室和一个印刷厂,配备了齐全的仪器,耗资黄金1吨多。
直到1579年,第谷一直在这里工作20多年,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创制了大量的先进天文仪器。
其中最著名的有1577年以二颗明亮的彗星的观察。
他通过观察得出了慧星比月亮远许多倍的结论,这一重要结论对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天文现象,产生了很大影响。
1599年丹麦国王弗里德里赫死后,第谷在波希米亚皇帝鲁道夫十世的帮助下,移居布拉格,建立了新的天文台。
1600年第谷与开普勒相遇,邀请他作为自己的助手,次年第谷逝世,开普勒接替了他的工作,并继承了他的宫廷数学家的职务。
第谷的大量极为精确的天文观测资料,为开普勒的工作创造了条件,他所编著经开普勒完成,于1627年出版的《鲁道夫天文表》成为当时最精确的天文表。
第谷是一位杰出的观测家,但他的宇宙观却是错误的。
第1 章原始时代技术的起源和科学的萌芽第一节原始时代的技术创造一、石器制造和弓箭发明石器制造标志着人类掌握了第一种最基本的材料加工技术,因此,它可以作为古代技术创造的第一个标志。
历史上把早期人类社会统称为石器时代,更细的又划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时代。
二、人工取火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注意到了火的用途。
人工取火说明人类已经在实践中懂得了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的经验知识三、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恩格斯曾指出:“野蛮时代的特有标志,是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
”这里说的“野蛮时代”相当于新石器时代。
人类完成了从狩猎捕食动物到驯养繁殖家畜和从采集野生植物到有意识地种植植物的重大转折,开始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践。
四、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在新石器时代,除了石器的制造技术有很大发展外,还发明了陶器顺序青铜、铁第二节原始时代科学的萌芽一、天文学知识的萌芽二、数学知识的萌芽三、力学知识第三节原始时代的宗教自然观原始宗教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是万物有灵论和图腾崇拜第2 章奴隶时代的科学技术第一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科学技术一、河流文明即城市文明的出现,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在这些地区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对奴隶时代科学技术的高峰——古希腊的科学技术有直接影响。
二、文字的发明埃及在早期王朝时期就有了以表形符号、表意符号和标声字母相结合的象形文字,其中有单辅音符号24 个,这是人类最早创造的标声字母,书写在形状似芦苇的植物——纸草上。
巴比伦:字形呈楔形,所以被称为楔形文字三、天文学和数学埃及人此时已经认识到行星和恒星的区别,并且已经能用图画来表示星体在天空的位置。
古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的盈亏制定了太阴历,把一个月定为29 或30 日,大小相间,一年12 个月共354 日。
这与一回归年相差11 日左右,所以他们采用置闰办法,每隔几年加一个闰月。
第谷和开普勒的故事
李丹
【期刊名称】《天文爱好者》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第谷·布拉赫1546年12月14日诞生于北欧古城斯科纳的一个贵族家庭,斯科纳今属瑞典,但当时属于丹麦。
第谷的叔叔膝下无子,第谷在孩提时代过继给叔叔。
叔叔很富有,7岁时对他进行启蒙教育,13岁上送他到哥本哈根大学学习
哲学,一心想将他培养成为政治家。
【总页数】2页(P16-17)
【作者】李丹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1-091.3
【相关文献】
1.比草还要微小——叶廷芳、陆谷孙的故事——孤独书生陆谷孙
2.数学应用的故
事9——开普勒第三定律3.“大侠”故里新故事——记蒙山县羽生谷休闲农业核
心示范区沼气综合利用项目4."大侠"故里新故事
——记蒙山县羽生谷休闲农业核心示范区沼气综合利用项目5.太阳探索史画之二
古希腊时代·哥白尼、第谷和开普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