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全部习题

第一章 全部习题

第一章 全部习题
第一章 全部习题

第一章习题

第一节货币资金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其他货币资金的有(AC)

A.备用金B.外埠存款C.银行承兑汇票D.银行汇票存款

解析:备用金通过“其他应收款”科目核算;外埠存款与银行汇票存款通过“其他货币资金”科目核算;银行承兑汇票通过“应收票据”或“应付票据”科目核算。

2下列项目属于其他货币资金内容的有(D)。

A.备用金B.外币存款C.销售未收款 D.信用证保证金

3企业采购材料办理银行承兑汇票少的支付的手续费应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第二节应收款项

1.某企业根据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该企业2007年应收账款余额为20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为200万元。2008年发生坏账50万元,发生坏账收回60万元,2008年底应收账款余额为2500万元,那么该企业2008年应该提取的坏账准备为(A)万元。

A.40 B.50 C.30 D.60

解析:应该提取坏账准备2500×10%-(200-50+60)=40(万元)。

2.某公司200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50万元,经减值测试确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5%。2010年2月确认的坏账损失15万元。2010年11月收回以作为坏账损失处理的应收账款3万元,2010年末应收账款余额600万元,经减值测试确定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2%,该企业2010年末坏账准备余额是(12)万元。题解13页

解析:600*2%=12(万元)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坏账准备”科目贷方的有(CD)。题解13页

A.当期确认的坏账损失B.重回多提的坏账准备C.当期应补提的坏账准备D.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4下列各项中,会引起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有(ABD)。

A.计提坏账准备B.收回应收账款C.转销坏账准备D.收回已转销的坏账

解析:选项C:借:坏账准备货:应收账款,对应收账款的账面价值没有影响

5某企业应收账款年初300万;坏账准备期初贷余30万;按应收账款余额10%计提坏账准备。

(1)收到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乙公司账款50万元并存入银行。

(2)因某公司破产,应收该公司账款80万元不能收回,经批准确认为坏账并予以核销。

要求:计算甲公司应收账款应计提或转回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计提减值前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300-80=220(万元)

坏账准备期末应该有的余额=220×10%=22(万元)

当期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金额=22-(30+50-80)=2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准备22

贷:坏账准备22

6、某企业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960000元,该公司规定,对于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对于坏账准备的计提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综合百分比法,估计坏账提取率为6%,2004年该公司“坏账准备”账户有年初贷方余额27 000元。2005年,确认有30 000元的坏账损失,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 000 000元。2006年,上年确认的30 000元坏账中有20 000元又重新收回,本年度“应收账款”期末余额为800 000元。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2004、2005、2006年度计提坏账准备,确认坏账损失,收回前期已注销的坏账的会计分录. (1)、2004年末计提坏账损失

先计算本年应补提坏账损失金额=当期按应收款项年末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960000*6%-27000=30600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损失30600

贷:坏账准备30600

(2)、2005年确认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30000

贷:应收账款30000

2005年末计提坏账损失

计算本年应补提坏账损失金额=当期按应收款项年末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1000000*6%-960000*6%+30000=32400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损失32400

贷:坏账准备32400

(3)、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又收回时分录有两种处理

借:应收账款20000

贷:坏账准备20000

同时: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应收账款20000

2006年末计提坏账损失

计算本年应补提坏账损失金额=当期按应收款项年末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贷方余额

=800000*6%-1000000*6%-20000=-32000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坏账损失32000

贷:坏账准备32000

第三节交易性金融资产

1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的账户余额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取得成本。×

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权证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3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余额转入投资收益账户。×

应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将未实现收益转为投资收益。期末,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4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支付价款中包含了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债券利息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

5企业为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金额。×

6某企业购入W上市公司股票180万股,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共支付款项2830万元,其中包括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126万元。另外,支付相关交易费用4万元。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入账价值为(B)万元。A.2700 B.2704 C.2830 D.2834

解析:先做分录: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2704

应收股利126

投资收益 4

贷:银行存款2834

7. A公司2010年12月10日购入B公司股票15万股股票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价格为5元。2011年2月B 公司对其宣告分派现金股利3万元。3月30日该股票的市价为每股6元,则2011年A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为(3)万元。题解14页

8 A公司于2009年10月10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B公司发行在外的股票500万股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每股支付价款3元,另支付相关费用2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这部分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550万元,A公司2009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B)。

A.损失50 B.收益50 C.收益30 D.损失30

解析:购入B公司股票时: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1500

投资收益20

贷:银行存款1520

2009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0

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所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在发生时计入投资收益,而不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50-3×500=50(万元)

9.20×9年6月25日,甲公司以每股1.3元购进某股票200万股,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6月30日,该股票市价为每股1.1元;11月2日,以每股1.4元的价格全部出售该股票。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甲公司出售该金融资产形成的投资收益为(B)万元。

A.-20B.20 C.10D.-10

解析: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将出售时的公允价值与其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故出售形成的投资收益=(1.4-1.3)×200=20(万元)

10.甲公司20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2008年1月1日发行的债券,支付价款为2100万元(含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40万元),另支付交易费用15万元。该债券面值为2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4%(票面利率等于实际利率),每半年付息一次,甲公司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甲公司2008年度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A)万元。

A.25 B.40 C.65 D.80

解析:08年7月1日,购入乙公司债券: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2060

应收利息40

投资收益15

贷:银行存款2115

08年7月1日,收到债券利息:

借:银行存款40

贷:应收利息40

08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日:

借:应收利息40(2000×4%×6/12)

贷:投资收益40

根据分录,确认的投资收益=-15+40=25(万元)

11.2009年3月至5月,甲上市公司发生的交易性金融资产业务如下:

(1)3月1日,向D证券公司划出投资款1000万元,款项已通过开户行转入D证券公司银行账户。

(2)3月2日,委托D证券公司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8元,另发生相关的交易费用2万元,并将该股票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3)3月31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7.70元。

(4)4月30日,该股票在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格为每股8.10元。

(5)5月10日,将所持有的该股票全部出售,所得价款825万元,已存入银行。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要求:逐笔编制甲上市公司上述业务的会计公录。

答案:(1)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1000

贷:银行存款1000

(2)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

投资收益 2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投资款802

(3)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0(800-100×7.7)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30

(4)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0(8.1×100-7.7×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0

(5)借:银行存款825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800

——公允价值变动10

投资收益15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

贷:投资收益10

第四节存货

存货成本

1、外购存货的采购成本不包括( ABFK)

A.采购人员差旅费

B.专设采购机构的经费

C.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

D.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

E. 运输途中合理损耗

F. 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费

G. 不能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H. 购买存货发生的消费税、资源税

I. 进口关税

J. 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

K. 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

2.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A)万元。

A.27 B.29 C.29.25 D.31.25

解析:此题目中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因此增值税可以抵扣,不用计入存货的成本中,包装物押金是单独在其他应收款中核算的。

3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 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D)元。

A.50

B.51.81

C.52

D.53.56 (2060×50+3500+620)/(2060-60)=53.56(元/公斤)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D)元。A.10 000 B.10 500 C.10 600 D.11 000

2.某企业月初库存材料60件,每件为1000元,月中又购进两批,一批200件,每件950元,另一批100件,每件1046元,则月末该材料的加权平均单价为(B )。

A.980 B.985 C.990 D.1182

解析:加权平均单价=(60×1000+200×950+100×1046)÷(60+200+100)=985(元)

3.某企业采用移动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的成本。2009年3月1日结存A材料200吨,每吨实际成本为200元;3月4日和3月17日分别购进A材料300吨和400吨,每吨实际成本分别为180元和220元;3月10日和3月27分别发出A材料400吨和350吨。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为(C)元。A.30000 B.30333 C.32040 D.33000 解析:3月4日结存材料单价=(40000+54000)/500=188(元);3月10日A材料账面余额=188×(500-400)=18800;3月17日结存材料单价=(18800+88000)/500=213.6(元);则A材料月末账面余额=213.6×(500-350)=32040 (元)。

原材料

1.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110万元,计划成本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A)万元。

A.超支5 B.节约5 C.超支15 D.节约15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20+(110-120)]/(80+120)×100=5(超支)

2.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9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

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该企业2009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C)万元。

A.798 B.800 C.802D.1604

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6+12)/(400+2000)=0.25%(超支);

2009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2000-1600)×(1+0.25%)=802(万元)。

3. 在计划成本法核算材料的情况下,对于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可以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进行计算。(×)

解析:成本差异必须按期(月)进行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计算。

4.某国有工厂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记账,2009年1月份“原材料”科目某类材料的期初余额为4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科目期初借方余额为4000元,原材料单位计划成本10元。该工厂1月份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1月10日进货1000公斤,支付材料款9500元,材料增值税进项税1615元,运费4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1月15日车间一般耗用领用材料100公斤。

(3)1月20日进货2000公斤,增值税发票上价税合计为22464元(增值税率17%),款项用银行存款支付。另支付运费1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4)1月25日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2500公斤。

要求:(1)完成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3)计算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答案:(1)编制上述业务的会计分录:

1月10日进货:借:材料采购9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615

贷:银行存款11515

借:原材料10000

贷:材料采购9900

材料成本差异100

1月15日车间领用原材料:借:制造费用1000

贷:原材料1000

1月20日进货:借:材料采购20200 [22464/(1+17%)+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264

贷:银行存款23464

借:原材料20000

材料成本差异200

贷:材料采购20200

1月25日车间生产产品领用材料:借:生产成本25000

贷:原材料25000

(2)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材料成本差异率=(4000-100+200)/(40000+10000+20000)=5.86%

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26000×5.86%=1523.6元

借:生产成本1465(25000×5.86%)

制造费用58.6(1000×5.86%)

贷:材料成本差异1523.6

(3)计算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40000+10000+20000-26000)×(1+5.86%)=46578.4

委托加工物资(支付的增值税与消费税的处理)

1、下列各项,构成企业委托加工物资成本的有(ABC )

A.加工中实际耗用物资的成本

B.支付的加工费用和保险费

C.收回后直接销售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D.收回后继续加工物资的代收代缴消费税

2、一般纳税人委托其他单位加工材料收回后直接对外销售的,发生下列支出不应计入委托加工材料成本的是(C)。

A.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B.支付给受托方的加工费

C.支付给受托方的增值税

D.受托方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3、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A)万元。A.216 B.217.02 C.240 D.241.02

库存商品

1.某企业采用毛利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09年1月份实际毛利率为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货成本为1200万元,2月份购入存货成本2800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销售退回为300万元。该企业2月末存货成本为(C)万元

A.1300 B.1900 C.2110 D.2200

解析:销售毛利=(3000-300)×30%=810(万元)

二月末存货成本=1200+2800-(3000-300-810)=2110(万元)

2.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本月月初库存商品进价成本总额30万元,售价总额46万元;本月购进商品进价成本总额40万元,售价总额54万元;本月销售商品售价总额80万元。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该商场本月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为(B)万元。

A.46

B.56

C.70

D.80

解析:商品进销差价率=〔(46-30)+(54-40)〕/(46+54)=30%;

销售商品应该结转的实际成本=80×(1-30%)=56(万元)

存货减值|

1.某企业20×9年3月31日,乙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00万元,加工该存货至完工产成品估计还将发生成本为2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为2万元,估计用该存货生产的产成品售价110万元。假定乙存货月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余额为0,20×9年3月31日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D)万元。

A.-10 B.0 C.10 D.12

解析:乙存货成本=100(万元);乙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10-20-2=88(万元)

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所以计提跌价准备(100-88)=12(万元)。

2.某公司2007年10月31日库存甲材料账面余额为80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5 000元;12月31日该批材料账面余额为80 000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78 000元,在此期间,甲材料没有发生购销业务。下列会计分录正确的包括(BC )

A.10月31日:借:管理费用5 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5 000

B.10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5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5 000

C.12月31日:借:存货跌价准备3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3 000

D.12月31日: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 000贷:存货跌价准备2 000

解析: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1 000元,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5000。

第六节长期股权投资

1.甲公司2009年1月5日支付价款2000万元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准备长期持有,另支付相关税费20万元,购入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12000万元。甲公司取得投资后对乙公司具有重大影响。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确认投资而影响利润的金额为(C)万元。 A.-20 B.0 C.1580 D.1600

解析:借:长期股权投资3600

贷:银行存款 2020

营业外收入 1580

2.A公司2008年初按投资份额出资180万元对B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占B公司股权比例的40%。当年B公司亏损100万元;2009年B公司亏损400万元;2010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30万元。2010年A公司计入投资收益的

金额为(D)万元。

A.12 B.10 C.8 D.0

解析:2008年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40%=-40(万元),

2009年A公司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00×40%=-160(万元),应确认入账的投资损失金额以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减至零为限:180-40-160=-20(万元),尚有20万元投资损失未确认入账。 2010年应享有的投资收益:30×40%=12(万元),但不够弥补2009年未计入损益的损失。因此2010年A公司计入投资收益的金额0。

3.下列各项中,应当确认为投资损益的是(B)。

A.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B.长期股权投资处置净损益

C.期末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D.支付与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直接相关的费用

解析:选项A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处理是: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选项B计入投资收益,处理是:借:银行存款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投资收益(借方差额)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贷方差额)

选项C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处理是: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或相反分录)选项D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处理是: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银行存款

4. 投资企业和被投资企业存在(BC)关系时,投资方应采用权益法核算该长期股权投资。

A.控制 B.重大影响 C.共同控制 D.无重大影响,无控制

解析:新准则规定,只有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能够实施重大影响和共同控制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权益法核算,其他情况都应该采用成本法。

5.甲上市公司发生下列长期股权投资业务:

(1)20×8年1月3日,购入乙公司股票580万股,占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5%,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甲公司将其用为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每股收入价8元。每股价格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0.25元,另外支付相关税费7万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每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不存在差异)为18000万元。

(2)20×8年3月16日,收到乙公司宣告分派的现金股利。

(3)20×8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

(4)20×9年2月16日,乙公司宣告分派20×7年度股利,每股分派现金股利0.20元。

(5)20×9年3月12日,甲上市公司收到乙公司分派的20×8年度的现金股利。

(6)2010年1月4日,甲上市公司出售所持有的全部乙公司的股票,共取得价款5200万元(不考虑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及相关税费)。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编制甲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

答案:借:长期股权投资—乙公司 4502

应收股利145

贷:银行存款4647(580×8+7)

因为企业享有的份额为4500,但付出的成本要大于应享有的份额,所以不调整投资成本。

借:银行存款 145

贷:应收股利 145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0×25%=750

贷:投资收益750

借:应收股利116(0.2×5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116

借:银行存款 116

贷:应收股利 116

借:银行存款5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4502

――损益调整(750-116)=634

投资收益64

第八节固定资产及交易性房地产

固定资产

折旧

1. 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那么在年数总和法下第四年计提的折旧为(A)。 A.120 B.240 C.133.33 D.266.67

解析:第四年为倒数第二年,应该计提折旧1000×(1-10%)×2/15=120(万元)。

2.某企业购进一台设备,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1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5.6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在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情况下,该设备第三年应提折旧额为(B)万元。 A.24 B.14.4 C.20 D.8 解析:第一年计提折旧:100×2/5=40(万元);

第二年:(100-40)×2/5=24(万元);

第三年:(100-40-24)×2/5=14.4(万元)。

3.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有(BCD)。

A.不需用的设备B.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 C.未提足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 D.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解析:未使用和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应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不补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照提折旧;经营租入的固定资产不属于企业的固定资产,当然不计提折旧。

处置

1. A公司2009年3月初向大众公司购入设备一台,实际支付买价50万元,增值税8.5万元,支付运杂费1.5万元,途中保险费5万元。该设备估计可使用4年,无残值。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采用年数总和法。由于操作不当,该设备于2009年末报废,责成有关人员赔偿2万元,收回变价收入1万元,该设备的报废净损失(C)。A.36万元 B.39万元 C.36.55万元 D.45.5万元

解析:原入账价值=50+1.5+5=56.5(万元)

已计提折旧=56.5×4/10×9/12=16.95(万元)

报废净损失=56.5-16.95-2-1=36.55(万元)

3. 某企业转让一台旧设备,取得价款56万元,发生清理费用2万元。该设备原值为60万元,已提折旧1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为(A)万元。 A.4 B.6 C.54 D.56

解析:出售该设备影响当期损益的金额=56-(60-10)-2=4(万元),是固定资产清理净收益,应该计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减值

1.某企业2009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入账价值为200万元,预计使用寿命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存在减值迹象,经测试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2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账面价值应为(A)万元。

A.120 B.160 C.180 D.182

解析:确定减值之前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0-(200-20)/10=182(万元),大于可收回金额120万元,因此固定资产发生了减值,减值以后固定资产应该按照可收回金额确认账面价值。

交易性房地产

1.某企业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2009年1月1日购入一幢建筑物用于出租。该建筑物的成本为510万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建筑物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2009年6月30日,该建筑物的公允价值为508万元。2009年6月30日应做的会计处理为()。

A.借: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折旧

B.借:管理费用贷:累计折旧

C.借:投资性房地产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D.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投资性房地产

解析: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公允价值变动),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本题中公允价值508万元低于账面余额510万元,所以应该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投资性房地产”。注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不计提折旧或摊销。

2. 下列各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或摊销)费用应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B.企业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将处置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C.企业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投资收益

D.企业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应当将累计公允价值变动转入其他业务成本

解析:企业处置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转换日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转入其他业务收入科目。

3.甲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有关资料如下:(1)甲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取得一项写字楼,该写字楼的成本为4 000万元,款项已支付。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2)2008年12月31日,甲公司与B企业签订经营租赁协议,将该写字楼整体出租给B企业,租赁期开始日为2008年12月31日,租期为3年,年租金为400万元,每年年末支付。(3)2010年1月1日,甲公司有证据表明其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已具备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条件,决定对其拥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0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4 100万元。(4)2010年12月31日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4 200万元。(5)2011年12月31日,租赁期届满,甲公司收回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并于当日以4 250万元出售,出售款项已收讫。其他资料如下:(1)甲公司每年按10%提取盈余公积;(2)假定甲公司每年均按期收到租金,不考虑相关税费。要求:编制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分录。

答案:

(1)2008年12月3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 4 000

贷:银行存款 4 000

(2)2009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400

借:其他业务成本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

(3)2010年1月1日:

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100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200

贷:投资性房地产 4 00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70

盈余公积 30

(4)2010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40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5)2011年12月31日:

借:银行存款400

贷:其他业务收入400

借:银行存款 4 250

贷:其他业务收入4250

借:其他业务成本41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0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4100

——公允价值变动100

第七节无形资产

1.某企业研究开发一项新专利,发生各种研究费用100万元。开发成功后申请专利权时,发生律师费及注册费等5万元,另发生广告费3万元。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为(A)。

A.5 B.8 C.105 D.108

解析:研究费用应计入管理费用,广告费应计入销售费用,所以该项专利权的入账价值5万元。

2. 某企业转让一项专利权,与此有关的资料如下:该专利权的账面余额50万元,已摊销20万元,计提资产减值准备5万元,取得转让价款28万元,应交营业税1.4万元。假设不考虑其他因素,该企业应确认的转让无形资产净收益为(B)万元。

A.-2 B.1.6 C.3 D.8

解析:28-1.4-(50-20-5)=1.6(万元)

借:银行存款 28

累计折旧 20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5

贷:无形资产 50

应缴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

营业外收入 1.6

3. 下列资产减值准备中,在符合相关条件时可以转回的有(AB)。

A.坏账准备 B.存货跌价准备 C.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D.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4.甲上市公司自行研究开发一项专利技术,与该项专利技术有关的资料如下:(1)20×9年1月,该项研发活动进入开发阶段,以银行存款支付的开发费用280万元,其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为150万元。20×9年7月1日,开发活动结束,并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专利权,供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使用。(2)该项专利权法律规定有效期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3)20×9年12月1日,将该项专利权转让,实际取得价款为160万元,应交营业税8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要求:(1)编制甲上市公司发生开发支出的会计分录。(2)编制甲上市公司转销费用化开发支出的会计分录。(3)编制甲上市公司形成专利权的会计分录。(4)计算甲上市公司20×9年7月专利权摊销金额并编制会计分录。(5)编制甲上市公司转让专利权的会计分录。

答案:(1)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30

――资本化支出150

贷:银行存款280

(2)借:管理费用130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130

(3)借:无形资产150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150

(4)借:管理费用150/5×1/12=2.5

贷:累计摊销 2.5

(5)借:银行存款160

累计摊销 2.5×5=12.5(无形资产是当月减少当月不再摊销了。)

贷:无形资产15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8

营业外收入14.5

本章综合

1.甲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等存货按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09年1月1日有关账户余额如表所示:

2009年甲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如下:(1)收到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乙公司账款50万元并存入银行。(2)收到丙公司作为资本投入的原材料并验收入库。投资合同约定该批原材料价值840万元(不含允许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42.8万元),丙公司已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合同约定的价值与公允价值相等,未发生资本溢价。(3)行政管理部门领用低值易耗品一批,实际成本2万元,采用一次转销法进行摊销。(4)因某公司破产,应收该公司账款80万元不能收回,经批准确认为坏账并予以核销。(5)因管理不善毁损原材料一批,其实际成本100万元,应负担的增值税进项税额17万元。该毁损材料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尚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6)甲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其投资占丁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20%.丁公司宣告分派2008年度现金股利1 000万元。(7)收到丁公司发放的2008年度现金股利并存入银行。(8)丁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1 500万元,甲公司确认实现的投资收益。(9)将持有的面值为32万元的未到期、不带息银行承兑汇票背书转让,取得一批材料并验收入库,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3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5.1万元。其余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10)年末,甲公司经减值测试,确认对丁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可收回金额为560万元;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 800万元;决定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10%计提坏账准备。假定除上述资料外,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1)编制甲公司上述(1)至(9)项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分录。(2)计提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3)计算甲公司存货应计提或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4)计算甲公司应收账款应计提或转回的坏账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5)计算甲公司2009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下列项目的期末数;①货币奖金;②存货;③应收账款;④长期股权投资。

答案:(1)

①借:银行存款50

贷:应收账款50

借:应收账款50

贷:坏账准备50

②借:原材料8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42.8

贷:实收资本982.8

③借:管理费用 2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2

④借:坏账准备80

贷:应收账款80

⑤借:待处理财产损溢117

贷:原材料1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7

⑥借:应收股利20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0

⑦借:银行存款200

贷:应收股利200

⑧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00

贷:投资收益300

⑨借:原材料3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1

贷:应收票据32

银行存款 3.1

(2)计提减值前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550-200+300=650(万元)

应该计提的减值金额=650-560=9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90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90

(3)计提减值前存货的账面余额=(350+300+100+110)+840-2-100+30=1628(万元),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1800万元,所以期末存货没有发生减值,期末存货跌价准备的余额应该为0,所以应该将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全部转回的。

借:存货跌价准备76

贷:资产减值损失76

(4)计提减值前应收账款的账面余额=300-80=220(万元)

坏账准备期末应该有的余额=220×10%=22(万元)

当期应该计提的坏账准备的金额=22-(30+50-80)=2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2

贷:坏账准备22

(5)①货币资金=450+50+200-3.1=696.9(万元)

②存货=(350+300+100+110)+840-2-100+30-76+76=1628(万元)

③应收账款=300-80-22=198(万元)

④长期股权投资=550-200+300-90=560(万元)

机械原理题库第一章

1 绪论 填空部分 1.组成机构的要素是和;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2.具有、、等三个特征的构件组合体 称为机器。 3.机组是由、、所组成的。 4.机器和机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5.从机构结构观点来看,任何机构是由三部分组成。 6.运动副元素是指。 7.构件的自由度是指; 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8.两构件之间以线接触所组成的平面运动副,称为副, 它产生个约束,而保留了个自由度。 9.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 10.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条件是原动件数机构的自由度。 11.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______ 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 副将引入_____ 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 是。 12.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最小约束数为。 13.当两构件构成运动副后,仍需保证能产生一定的相对运动,故在平 面机构中,每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至多为,至少为。 15.计算机构自由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副,具有一个约束的 运动副是副。 17.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F ,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A) 铰链,(B) 自由度,(C) 约束。 18.机构中的复合铰链是指;局部自由度是指;虚 约束是指。 19.划分机构的杆组时应先按的杆组级别考虑,机构的级别 按杆组中的级别确定。 20.机构运动简图是 的简单图形。 21.在图示平面运动链中,若构件1 为机架,构件5 为原动件, 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2为机架,3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若以构件4为机架,5 为原动件,则成为级机构。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计算机系统结构第1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1.1 解释下列术语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将上一级机器级上的程序整个地变换成下一级机器级上可运行 的等效程序,然后再在下一级机器级上去实现的技术。 ?解释:在下一级机器级上用它的一串语句或指令来仿真上一级机器级上的一条语句 或指令的功能,通过对上一级机器语言程序中的每条语句或指令逐条解释来实现的技术。 ?层次结构:将计算机系统由上往下依次划分为应用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 汇编语言机器级、操作系统机器级、传统机器级和微程序机器级。对于一个具体的计算机系统,层次的多少会有所不同。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级的程序员所看到计算机的基本属性,即计算机的概念 性结构和功能特性。简称为计算机的外特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也常称为计算机组织。该组织包括机器 级内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它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 件的集成度、速度和信号,器件、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专用器件的设计,电源、冷却、装配等技术。 ?透明性: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个角度看似乎不存在,称为透明性现象。 ?固件:是一种具有软件功能的硬件。如将软件固化在ROM中,就是一种固件。 ?由上往下设计:先考虑如何满足应用要求,确定好面对使用者那级机器应有什么基 本功能和特性,然后再逐级往下设计,每级都考虑怎样优化上一级实现。这种方法适合于专用机设计。 ?由下往上设计:根据现有的部件,并参照或吸收已有各种机器的特点,先设计出微 程序机器级(如果采用微程序控制)及传统机器级,然后再为不同应用配置多种操作系统和编译系统软件,采用合适的算法来满足相应的应用。这是20世纪60-70年代前常用的通用机设计思路。 ?系列机: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的机 器。 ?软件兼容:同一软件可以不加修改地运行于系统结构相同的不同档次的机器上,而

二建-建筑实务-第一章练习题-含解析

A311000建筑工程技术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建筑中,属公共建筑的是()。 A、宿舍 B、宾馆 C、住宅 D、公寓 2、住宅建筑按层数分,()层为多层住宅。 A、3 B、6 C、9 D、11 3、下列设备系统中,()不属于弱电系统。 A、通信 B、信息 C、照明 D、报警 4、影响建筑构造的环境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 A、装修标准 B、人为因素 C、技术因素 D、荷载因素 5、实行建筑高度控制区内建筑高度,应按()的高度计算。 A、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 B、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女儿墙 C、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 D、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 6、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和用地红线的建筑突出物有()。 A、化粪池 B、挡土桩 C、雨篷 D、花池 7、室外楼梯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m。 A、1.00 B、1.05 C、1.10 D、1.15 8、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是()。 A、老年人生活用房 B、居室 C、游戏厅 D、电影厅 9、震害调查表明,框架结构震害的严重部位多发生在()。 A、框架柱中

B、框架梁中 C、框架梁柱节点 D、框架楼板内 10、按照抗震要求,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正确的是()。 A、一级不宜大于200mm B、二级不宜大于250mm C、三级不宜大于280mm D、四级不宜大于300mm 11、按照抗震要求,超过2层时的圆柱直径正确的是()。 A、一级不宜小于500mm B、二级不宜小于450mm C、三级不宜小于400mm D、四级不宜小于350mm 12、一级设防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厚度构造要求规定是()。 A、不应小于15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B、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C、不应小于17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D、不应小于180mm且不宜小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1/20 13、按照抗震要求,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的规定正确的是()。 A、一级不宜大于150mm B、二级不宜大于200mm C、三级不宜大于250mm D、四级不宜大于350mm。 14、多层砌体房屋的地震破坏部位主要是()。 A、地基 B、圈梁 C、楼板 D、墙身 15、下列多层砖砌体房屋楼梯间构造要求不正确的是()。 A、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 B、8度地震设防时不应采用装配式楼梯段 C、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楼梯 D、6度及以下地震设防时方可采用无筋砖砌栏板 16、多层砖砌体房屋的墙厚240的构造柱构造要求的最小截面为()。 A、120mm×240mm B、180mm×240mm C、240mm×240mm D、370mm×240mm 17、多层小砌块房屋6度以下地震设防时的芯柱竖向插筋不应小于(),并贯通墙身与圈梁连接。 A、1φ12 B、1φ14 C、2φ12 D、2φ14 18、下列荷载中,属于偶然荷载的是()。

计算机一级考试试题第一章

第二章 单选题 1、Windows7操作系统共包含__C___个版本。 A.4 B.5 C.6 D.7 2、在Windows7中,按压键盘上的键将__D___。 A.打开选定文件 B.关闭当前运行程序 C.显示“系统”属性 D.显示“开始”菜单 3、在Windows7中右键单击某对象时,会弹出__B___菜单。 A.控制 B.快捷 C.应用程序 D.窗口 4、在Windows7中,要关闭当前应用程序,可按__A___键。 A.+ B. C. D. 5、___A__是Windows7推出的第一大特色,它就是最近使用的项目列表,能够帮助用户迅速地访问历史记录。 A.跳转列表 B.Aero特效 C.Flip 3D D.Windows家庭组 6、在Windows系统中,“回收站”的内容___C__。 A.将被永久保留 B.不占用磁盘空间 C.可以被永久删除 D.只能在桌面上找到 7、在资源管理器窗口中,若要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或文件夹,需按__D___键+单击。 A. B. C. D. 8、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以下方法中不能新建文件夹的是__C___。 A.执行“文件/新建/文件夹”命令 B.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建/文件夹”命令 C.执行“组织/布局/新建”命令 D.点击“新建文件夹”命令按钮 9、在Windows7中,选择全部文件夹或文件的快捷键是___B__。 A.+A B.+A C.+S D.+S 10、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如果希望显示经典风格的“文件”菜单,可按_C____键。 A. B. C. D. 11、在Windows7的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利用导航窗格可以快捷的在不同的位置之间进行浏览,但该创个一般不包括___D__部分。 A.收藏夹 B.库 C.计算机 D.网上邻居

第一章 习题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钱、货币、通货、现金是一回事吗?银行卡是货币吗? 答:(1)钱、货币、通货、现金不是一回事,虽然其内容有所重叠,但这几个概念之间是有区别的。 钱是人们对货币的俗称。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在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 货币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在商品劳务交易中或债务清偿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东西。 通货即流通中的货币,指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货币。 现金就是指家庭个人、工商企业、政府部门所拥有的现钞,包括纸币现钞、硬币现钞。现金是货币的一部分,这部分货币的流动性强,使用频率高,对人们日常消费影响大。 (2)银行卡亦称“塑料货币”,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自动出纳机卡、灵光卡等。各种银行卡是用塑料制作的,可用于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现在,特别在西方发达国家,各种银行卡正逐步取代现钞和支票,成为经济生活中广泛运用的支付工具。因此,在现代社会银行卡也属于货币。 2.社会经济生活中为什么离不开货币?为什么自

古至今,人们又往往把金钱看作是万恶之源? 答:(1)社会经济生活离不开货币,货币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客观必然性。 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一种货币经济:货币方便了市场交换,提高了市场效率;货币保证了社会需求的实现,促进了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置。 从交易成本上看,节约是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规律。经济行为的演化与交易成本有紧密的联系:演化的方向总是从交易成本较高的趋向交易成本较低的。通过货币的交易取代物物交易也同样是如此。 (2)货币原本同斧头、猪、牛一样是商品,但由于固定充当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一般等价物,因此成为了社会财富的一般性代表。货币并非财富本身,但有人将其夸大为“唯一的”财富,为了获得它而不择手段,甚至谋财害命,因而货币被看作是万恶之源。其实货币本身是中性的,它只是交换其他商品的媒介,由于人们对其态度不同,而被赋予了感情色彩。 3.货币种种形态的演进有何内在规律?流通了几千年的金属货币被钞票和存款货币所取代,为什么是历史的必然? 答:(1)一般说来,作为货币的商品就要求具有如下四个特征:一是价值比较高,这样可用较少的媒

离散数学屈婉玲版第一章部分习题汇总

第一章习题 1.1&1.2 判断下列语句是否为命题,若是命题请指出是简单命题还 是复合命题.并将命题符号化,并讨论它们的真值. (1) √2是无理数. 是命题,简单命题.p:√2是无理数.真值:1 (2) 5能被2整除. 是命题,简单命题.p:5能被2整除.真值:0 (3)现在在开会吗? 不是命题. (4)x+5>0. 不是命题. (5) 这朵花真好看呀! 不是命题. (6) 2是素数当且仅当三角形有3条边. 是命题,复合命题.p:2是素数.q:三角形有3条边.p?q真值:1 (7) 雪是黑色的当且仅当太阳从东方升起. 是命题,复合命题.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东方升起. p?q真值:0 (8) 2008年10月1日天气晴好. 是命题,简单命题.p:2008年10月1日天气晴好.真值唯 一. (9) 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有生物. 是命题,简单命题.p:太阳系以外的星球上有生物.真值唯一. (10) 小李在宿舍里. 是命题,简单命题.P:小李在宿舍里.真值唯一. (11) 全体起立! 不是命题. (12) 4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 是命题,复合命题.p:4是2的倍数.q:4是3的倍数.p∨q 真值:1 (13) 4是偶数且是奇数.

是命题,复合命题.P:4是偶数.q:4是奇数.p∧q真值:0 (14) 李明与王华是同学. 是命题,简单命题.p: 李明与王华是同学.真值唯一. (15) 蓝色和黄色可以调配成绿色. 是命题,简单命题.p: 蓝色和黄色可以调配成绿色.真值:1 1.3 判断下列各命题的真值. (1)若 2+2=4,则 3+3=6. (2)若 2+2=4,则 3+3≠6. (3)若 2+2≠4,则 3+3=6. (4)若 2+2≠4,则 3+3≠6. (5)2+2=4当且仅当3+3=6. (6)2+2=4当且仅当3+3≠6. (7)2+2≠4当且仅当3+3=6. (8)2+2≠4当且仅当3+3≠6. 答案: 设p:2+2=4,q:3+3=6,则p,q都是真命题. (1)p→q,真值为1. (2)p→┐q,真值为0. (3)┐p→q,真值为1. (4)┐p→┐q,真值为1. (5)p?q,真值为1. (6)p?┐q,真值为0. (7)┐p?q,真值为0. (8)┐p?┐q,真值为1. 1.4将下列命题符号化,并讨论其真值。 (1)如果今天是1号,则明天是2号。 p:今天是1号。 q:明天是2号。 符号化为:p→q 真值为:1 (2)如果今天是1号,则明天是3号。 p:今天是1号。

《档案工作实务》第一章《文件管理》练习题

档案工作实务练习题 第一章《文件管理》 第一节文件 一、是非判断题 1、“文书”与“文件”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区别。(×) 2、文件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履行其法定职责或处理事务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 3、中华人民国主席、国务院总理、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发布“命令”。(√) 4、决定可以经过某种会议讨论并投票通过,以机关名义下发。(×) 5、请示和批复都可以越级行文。(×) 二、单项选择题 6、下列哪个文种用于向国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B) A、公报 B、公告 C、通告 D、布告 7、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时所用的文种是(D) A、通知 B、请示 C、函 D、报告 三、多项选择题 8、公务文件有哪些特点?(ABC) A、公文由法定作者颁发 B、公文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现行效用 C、公文具有规的体式和特定的处理程序 D、公文有特定的发布时间 9、文种的选择与下列哪些因素有直接关系?(ACD) A、发文目的 B、发文者的级别 C、发文者权限 D、收发文机关之间的关系 10、有权提出议案的机关包括?(ABCD) A、人民政府 B、人大主席团 C、各专门委员会 D、中央军委 第二节文件的形成与处理 一、是非判断题 1、如有必要,“报告”可以夹带请示事项。(×)

12、两个以上的机关单位联合行文,其行文的机关应当是同级机关。(√) 13、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14、拟办和批办都是对文件如何办理提出处理意见,所以两者没有区别。(×) 15、向下级机关或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二、单项选择题 16、下列公文标题拟写有误的是(D) A、关于开展档案安全检查的通知 B、中华人民国主席令 C、关于表彰先进党组织的通报 D、关于要求补助档案抢救经费的报告 17、经领导人审定签发的文件稿本是(B) A、修正稿 B、定稿 C、正本 D、存本 18、下列发文字号标识正确的是?(D) A、国办发[2009]001号 B、国办[2009]1号 C、中办[2009]001号 D、中办[2009]1号 三、多项选择题 19、机关在行文时,需要遵循下列哪些原则?(ABCD) A、严格控制发文数量和围,避免不必要的行文 B、除非确有必要,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C、行文要注意隶属关系 D、行文应分清主送与抄送机关 20、公文的涉密等级包括哪些?(ABC) A、秘密 B、 C、绝密 D、密级 21、收到下级机关上报的需要办理的公文,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包括:(ABCD) A、是否应由本机关办理; B、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C、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 D、涉及其他部门或地区职权的事项是否已协调、会签。 第三节文件整理与归档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第一章题库练习(客观题) 学生:冬与夏的反差测验总分96分 单选适中2分 1.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可将土石方分为八类,其中根据( ),可将土石分为八类.() A. 粒径大小 B. 承载能力 C. 坚硬程度和开挖方法 D. 孔隙率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2. 下列( )不属于建筑节能措施。 A. 围护结构保温措施; B. 围护结构隔热措施; C. 结构内侧采用重质材料; D. 围护结构防潮措施。 正确答案:C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3. 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范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可用于既有建筑; B. 仅能用于新建建筑; C. 可用于低层、中层和高层; D. 适用于钢结构建筑。 正确答案:B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4. 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墙体粘结层主要承受( ) 荷载。 A. 拉(或压)荷载和剪切荷载; B. 拉(或压)荷载; C. 剪切荷载; D. 剪切荷载和集中荷载。 正确答案:A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5. 采用面砖作为饰面层时,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应( )。 A.

采用双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 B. 搭接处局部加强; C. 采用机械锚固; D. 改为镀锌钢丝网,并采用锚固件固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6. 聚苯板外墙外保温工程中,在墙面和墙体拐角处,聚苯板应交错互锁,转角部位( )。 A. 板宽不能小于200mm ; B. 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C. 耐碱玻璃网格布加强; D. 板宽不宜小于200mm,并采用机械锚固辅助连接。 正确答案:D 解析:具体解析 单选适中2分 7. 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抹灰施工,是采用( ) A. 一次抹灰; B. 二次抹灰;

2020初级会计实务 第一章 会计概述 习题

第一章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会计人员在填写记账凭证时,误将5 000元写成500元,一般应采用()更正。 A.重新编制 B.红字更正法 C.补充登记法 D.冲销法 2.下列属于通用凭证的是()。 A.领料单 B.工资费用分配表 C.增值税专用发票 D.差旅费报销单 3.下列关于会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会计的主要工作是核算和监督 B.会计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 C.会计对象是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 D.货币是会计唯一的计量单位 4.下列有关会计基本职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抵触的 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 5.会计目标要求会计信息应能充分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A.上级部门 B.企业管理层 C.企业财务人员 D.企业各部门 6.下列选项中,属于会计主体假设的意义的是()。 A.明确了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B.使会计人员可以选择适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法 C.为会计核算确定了会计期间 D.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手段 7.企业计划在年底销售一批货物,8月份双方达成交易意向,9月份签订了购买合同,但实际购买的行为发生在11月份,则企业应将该批货物确认为收入的时间为()。 A.8月份 B.11月份 C.12月份 D.9月份 8.下列会计处理方法中,符合权责发生制基础的是()。 A.销售产品的收入只有在收到款项时才予以确认

B.产品已销售,货款未收到也应确认收入 C.厂房租金只有在支付时计入当期费用 D.职工薪酬只能在支付给职工时计入当期费用 9.()是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有助于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A.相关性原则 B.重要性原则 C.客观性原则 D.可比性原则 10.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指的是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A.及时性 B.可比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11.下列对重要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对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准确地披露 B.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C.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 D.在评价某些项目的重要性时,并非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12.某企业2018年度利润总额8万元,年末结账后资产总额22万元,负债总额8万元,资本公积金2万元,盈余公积1万元,未分配利润1万元,则实收资本为()万元。 A.8 B.10 C.12 D.42 13.某企业2018年12月份共增加银行存款80 000元。其中,出售商品收到30 000元;增值税4 800元;出售固定资产收到20 000元;接受捐赠收到10 000元;出租固定资产收到14 900元。则该月收入为()元。 A.34 800 B.64 900 C.50 000 D.44 900 14.某企业生产电脑,已经生产的半成品账面价值为4 000元,预计进一步加工需要花800元,销售出去还要发生相关税费400元,经过调查发现该电脑市场售价为5 000元。则该半成品的历史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是()元。 A.3 800;4 000 B.4 000;3 800

第一章试题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B ) A.物质现象B.精神现象C.文化现象D.经济现象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 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历史必然性 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这体现了信念的(C )。 A.阶级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科学性 4、“饥饿的年代,理想是温饱;战争的年代,理想是和平……”体现了理想具有(A )的特征。A.时代性 B.阶级性 C.超前性 D.实现的可能性 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 “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 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地步。”可见,崇高理想是(D )。 A.人们的主观意志 B.不需客观根据的随心所欲的想象 C.不必通过艰苦努力就能展现出来的现实 D.激励人们战胜邪恶和腐朽,向着既定目标奋斗进取的力量源泉 6、信念作为人的意识的一部分,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信念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信念是人们(C)。 A.对真理的追求 B.评判事物的标准 C.追求理想的强大动力 D.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7、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8.下列有关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中,属于社会理想的是(D )。

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一、综合选择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B.社会生产方式() C.社会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D.物质资料生产() 2.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生产工具() B.劳动对象() C.生活资料() D.科学技术() 3.政治经济学如何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A.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 B.联系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研究() C.从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来研究() D.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环节研究()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 A.一切私有制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 B.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C.一切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5.物质资料的生产是: A.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C.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D.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6.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包括: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革() B.社会生产方式() 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D.生产关系自身发展规律() 7.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生产关系包括下列环节: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 8.人类社会要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必须具备以下简单要素: A.人的劳动() B.劳动对象() C.劳动资料() D.劳动态度() 二、名词解释 1. 劳动对象 2.劳动资料 3. 生产关系 4. 生产方式 5 经济规律 三、分析判断 1.生产资料与劳动资料都是物质资料,因此,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2.生产要素与生产力要素二者没有什么区别。 3.既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发展有促进作用,所以,只要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就可以促进 4.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就必然要否定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四、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 2、如何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 答案(第一章) 一、综合选择 1.A 2.A 3.A 4.C 5.AD 6.AC 7.ABCD 8.ABC 二、名词解释

会计实务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资产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业务,会导致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余额的是()。 A、企业开出商业汇票,对方尚未到银行提示承兑 B、企业送存支票,银行尚未入账 C、银行代收款项,企业尚未接到收款通知 D、银行代付款项,企业尚未接到付款通知 2、甲公司2010年6月6日销售产品一批,货款为1 000万元,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当日甲公司收到购货方寄来一张3个月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则甲公司应收票据的入账金额是()万元。 A、1 034 B、830 C、1 170 D、1 000 3、某企业在2011年10月8日销售商品100件,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10 000元,增值税额为1 700元。企业为了及早收回货款而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买方2011年10月24日付清货款,该企业实际收款金额应为()元。 A、11 466 B、11 500 C、11 583 D、11 600 4、企业月初“原材料”账户借方余额24 000元,本月购入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76 000元,本月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5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月初贷方余额300元,本月购入材料的超支差4 300元,则本月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为()元。 A、-3 000 B、3 000 C、-3 450 D、3 450 5、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10年8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元;8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元;8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8月末发出甲材料成本为()元。 A、1 000 B、1 050 C、1 060 D、4 240 6、某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计量模式。2010年1月1日购入一幢房屋用于出租。该房屋的成本为32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2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0年应该计提的折旧额为()万元。 A、18 B、13.75 C、14.67 D、15 7、以下不属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的是()。 A、企业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B、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

纲要2018版题库 第一章

上篇综述及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两次鸦片战争后,按当时清朝的行政区划,开放口岸最多的行省是( B )。 A.广东省 B.福建省 C.浙江省 D.江苏省 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地点是( C )。 A.九连城 B.花园口 C.旅顺 D.大连 3.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成立的对天津实行殖民统治的机构是( C )。 A. 联军司令部 B. 占领委员会 C.都统衙门 D.联军委员会 4.辛亥革命前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主要是利用了( D )。A.边疆地区民族分裂势力猖獗 B.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进行卖国 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 D.中国政局动荡,中央集权削弱 5.“西学东渐”逐步向前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中国闭关自守的局面被打破 B.西方思想的传人 C.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的兴起 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 1900年春,清政府对义和团采取"招抚"政策,实际目的是( B )。 A.招安诱降 B.控制利用 C.镇压剿灭 D.任其发展 7.19世纪初,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国家是( B )。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8.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C )。 A.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B.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 C.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9.1860年洗劫和烧毁圆明园的是( C )。 A.日本侵略军 B.俄国侵略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10.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是( D )。 A.手工业 B.农业经济 C.工业 D.小农经济 11.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标志是( B ) A. 虎门销烟 B .鸦片战争 C. 洋务运动 D.中华民国建立 12.近代中国人数最多的被剥削阶级是( A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13.近代中国产生的新的被压迫阶级是( B )。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4.列强未能瓜分中国的根本原因在于( C )。 A.列强之间的矛盾 B.中国的实力 C.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D.义和团运动 15.以下哪个人物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A )。 A.林则徐 B.魏源 C.郑观应 D.康有为 16.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最大变化是( C )。 A.主权不完整 B.领土被割占 C.开始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17.标志着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彻底放弃抵抗外国侵略者的事件是( D )。

最新第一章习题答案

习 题 1-1 一物体放在水平台面上,当台面沿竖直方向作频率为5Hz 的简谐振动时,要使物体不 跳离台面,试问对台面的振幅有何限制? 解:物体做简谐运动,设系统运动方程为: )sin()(?ω+=t a t u 对物体分离作受力分析: Fs mg t u m -=)( 要使物体不条离台面,要求0≥Fs ,即: mg t u m ≤)( 也就是2max )(ωa t u g =≥ m g g a 0099.02 2 == ≤ ∴ 1-2 其拍频和周期。 解:最大振幅为8 最大振幅为2 1-4 长抗弯刚,

题1-4图 解:简支梁的等效刚度 m N l EI k e 53107.1448?== 左图系统等效于弹簧并联: m N k k k e 51106.19?=+= 系统固有频率为: s rad m k n /701 == ω 右图系统等效于弹簧串联: m N k k kk k e e 68.32=+= 系统固有频率为: s r a d m k n /3.302 == ω 1-5 降。若钢索突然卡住,求钢索内的最大张力。 解:此问题等效于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 固有频率s rad m k n /20== ω 初始条件是:s m u u 5.0)0(,0)0(== 则系统的振幅025.0)0()0(2 22 =+ =n u u a ω 故由振动引起的最大动张力N ka mg T T T 4 2102?=+=+= 1-6

s n g m k δω= = 初始条件是:0)0(,)0(u U U s -=-=δ 则系统的振幅2 22 )0()0(n u u a ω + = 初相位??? ? ??=00u u artg ω? 那么系统的位移响应为)sin()(?ω+=t a t u 系统首次经过平衡位置,也即0)(=t u ,于是有: ??? ? ?????? ??-=-= 00u u a r t g g t s ωπδω?π 1-7 证明对于临界阻尼或过阻尼,系统从任意初始条件开始运动至多越过平衡位置一次。 证明:1=ε时 t n -21t )e a (a u(t)ω+= 式中0 t n e ω-,而t a 21a +单调,故对任意21,a a ,也即任意初始条件u(t)至 多 有一次过平衡位置; 1 ε时 ? ?? ? ? ?+=+=?? ? ? ? -+-?? ? ??---?? ? ??---?? ? ??-+-2121112112222)(a e a e e a e a t u t t t t n n n n ωξζωξζωξζωξζ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会计概述——会计概念、职能和目标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目标要求会计信息应能充分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 A、上级部门 B、企业管理层 C、企业财务人员 D、企业各部门 2、下列不属于会计拓展职能的是()。 A、预测经济前景 B、会计核算职能 C、参与经济决策 D、评价经营业绩 3、下列有关会计基本职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质量保障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互抵触的 D、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是相辅相成的 4、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 A、会计控制与会计决策 B、会计预测与会计控制 C、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 D、会计计划与会计决策 5、下列属于会计监督职能的是()。 A、审查经济活动是否违背内控制度或是否合法 B、确认经济活动是否应该或能够进行会计处理 C、记录经济活动的内容 D、通过编制财务报告的形式向有关方面和人员提供会计信息 6、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称为()。 A、会计反映职能 B、会计核算职能 C、会计监督职能 D、会计分析职能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是()。 A、收入的计算 B、财务成果的计算 C、资本、基金的增减 D、会计计划的制定 8、衡量不同单位经营业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选取()进行计量。 A、货币 B、实物 C、时间 D、劳动

9、会计主要的计量单位是()。 A、货币 B、劳动量 C、实物 D、价格 二、多项选择题 1、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强调会计信息的()。 A、相关性 B、重要性 C、特殊性 D、有用性 2、下列关于会计职能的说法,表述正确的有()。 A、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 B、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职能的基础 C、会计拓展职能只包括预测经济前景 D、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监督合理性审查内容的有()。 A、是否符合经济运行的客观规律 B、是否符合单位内部管理要求 C、是否执行了单位的财务收支计划 D、是否有利于经营目标和预算目标的实现 4、企业发生下列经济业务事项时,应该办理会计手续并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A、签订远期购销合同 B、原材料入库 C、支付职工工资 D、收到货款1万元 三、判断题 1、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并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就失去了依据。() 3、会计监督的合法性审查主要是检查各项财务收支是否符合特定对象的财务收支计划,是否有利于预算目标的实现等。() 4、企业可以按照投资人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B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国际贸易实务第一章练习题

一、回答下列问题 1.Please tell us the contents to be studies in this course.( 4分) 2.Please tell us the reas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2分) 3.Please tell us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2分) 4.Batteries called “white elephant” exported from China were very popular in Southeast Asia,but in United States no one was interested in the goods. Why?(2分) 5.Please tell us the Fo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3分) 6.Please tell us the Export Procedures under CIF on the side of Seller.(5分) 7、交易磋商一般要经过哪些环节?哪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2分) 8、一项有效的发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4分) 9、什么叫发盘的有效期?如何规定发盘的有效期?(2分) 10、发盘在哪些情况下失效?(3分) 11、发盘发出后,如发生意外或发现内容有误,发盘人能否撤销或撤回?(3分) 12、如何区分有效发盘和邀请发盘?(2分) 13、一项有效接受必须具备哪些条件?(3分) 14、逾期接受在哪些情况下仍然有效?(2分) 15、接受的通知到达发盘人后,可否撤销?接受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撤回?(2分) 16、“国际贸易合同”通常有哪些名称?各有何特点?(3分) 17、一份销售合同通常包括哪几个部分?各有些什么内容?(4分) 18、国际贸易合同具备哪些必要条件,才是有效的、受法律保护的?(4分) 19、签订国际贸易合同应注意哪些问题?(4分) 二、Judge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mark True(T) or False (F).(每一小题1分) (1) According to the CISG, once the offerer stipulates the validity on the offer, the offerer can still cancel the offer ( ) (2) Offer and acceptance are two indispensable links for reaching an agreement and concluding a contract ( ) (3) During the negotiation, the offer is made by seller and acceptance is made by buyer ( ) (4) 在国际贸易中,一项合同有的效成立都必须经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和签约五个环 节。() (5) Inquiry, offer and acceptance ar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a negotiation ( ) (6) An advertisement on paper is an effective offer ( ) (7) 如果发盘人在发盘中没有受约束的意思,则不构成发盘,而只是邀请对方发盘。() (8) If an offer remarks “irrevocable” , it means the offeror h as no right to withdraw the offer ( ) (9) Same to the offer, acceptance also can be cancel ( ) (10) 《公约》规定,发盘生效时间为发盘送达受盘人时。() 三、案例分析 1、中国A公司向澳大利亚B公司发盘,销售某商品一批,除列明其他一些必要的交易条件 外,发盘表明,以即期信用证付款,收到信用证后2个月内交货。B商在发盘有效期内回电,称接受发盘,同时要求立即装运。但A公司未做答复。随即B商开来即期信用证,并注明“立即装运”。当时该货物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涨,A公司拒绝交货,并立即退回信用证。 问题: (1)A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 (2)双方之间是否存在合同关系?(3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