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
- 格式:docx
- 大小:29.82 KB
- 文档页数:3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与方法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是指在城市园林中选择合适的植物进行布局和组织,以创造出美观、富有生态价值的绿化景观。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生态适应性原则
植物的生态适应性是指植物对于生存环境的适应程度。
在城市环境中,植物的生态适应性非常重要,要选择能够耐受污染、耐旱、耐盐碱等恶劣环境条件的植物进行配置,以保证植物的生长状态良好。
二、景观效果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的景观效果,使其能够与周围的建筑环境和城市风貌相协调。
要根据不同的绿化区域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用树木、灌木、花卉等植物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景观效果。
三、季节变化原则
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季节变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植物的生长和开花季节对于绿化景观的美观度有很大影响。
为了保持四季景观的连贯性和变化性,应选择具有不同季节花期和整体颜色协调的植物进行配置。
四、功能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考虑到植物的功能需求。
根据绿化区域的具体功能要求,选择具有防尘、净化空气、保护水土、防风固土等功能的植物进行配置。
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经济效益,选择既具有功能性又美观可观的植物进行配置。
六、生态多样性原则
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要注重生态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增加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功能。
通过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动物和昆虫,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
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1.群植原则:群植是指将同一种或相近种类的植物通过多棵生长在一起,形成一个植物群。
这样做可以增加植物的视觉效果和空间层次感。
群植可以通过调整植物的种植密度、空间间隔和形状组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
2.疏密搭配原则:园林绿化植物的疏密搭配是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的要求,在植物的种植密度上进行合理的调整。
一般来说,大面积绿地可选择密植,以增加绿意;而道路、广场等区域则选择疏植,以增加视觉通透感。
3.高低错落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考虑植物的高度变化,使观者在欣赏园林绿化时能够感受到高低错落的层次感。
高低错落可以通过在空间上合理组织植物种植的高度和布局来实现。
一般来说,大面积的高大乔木可以用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而中型植物和矮型植物可以用来填补空白和绿化底层。
4.色彩搭配原则:植物的颜色可以给人不同的感受和表达不同的情绪。
园林绿化中的颜色搭配应注重整体的和谐,可以通过运用色彩搭配原则来达到这一目标。
一般来说,相近色系的植物可以营造出柔和、舒适的氛围,而互补色系的植物则可以创造明快、活泼的效果。
5.功能搭配原则: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必须与其功能相匹配。
不同的园林绿化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需求,如庭院可以选择花卉乔木,公园可以选择草坪、湖泊等,街头绿化可以选择适应环境和空间的树木和灌木。
在功能搭配时,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速度、抗逆性和维护难易程度等因素。
通过遵循上述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原则,可以保证植物的合理配置,创造出美丽、舒适的绿化环境,同时也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品质和艺术性。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指在园林景观中使用各种植物进行配置,以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增强生态功能等目的。
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配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园林景观的美观程度和绿化效果。
园林植物的配置需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特点、生长习性、景观效果以及环境适应性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配置,达到提升园林绿化品质的目的。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1.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都会影响着植物的生长情况。
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对于园林绿化来说至关重要。
在气候寒冷的地区,就需要选择耐寒的植物品种,而在气候炎热干旱的地区,则需要选择耐旱的植物品种。
2.合理配置不同植物品种在园林绿化中,通常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以丰富景观效果。
不同品种的植物在生长习性、形态特点、花色、叶色等方面都存在差异,通过合理的配置可以创造出多样化丰富的景观效果。
还可以通过植物的配置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层次感,从而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3.注重植物生长环境园林植物的生长环境对其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科学的配置,可以使植物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其生长速度、繁茂度和景观效果。
一些喜阴的植物可以配置在建筑物周围或者林荫道中,而喜阳的植物可以配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1.城市街道绿化在城市街道的绿化中,通常会配置大量的路边绿化带、人行道绿化带、广场绿化等空间。
通过合理的选择和配置园林植物,可以使城市街道焕然一新,营造出绿荫环绕、鸟语花香的宜居环境。
可以在路边绿化带中配置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植物群落,提升城市街道的景观品质。
2.园林景观建设在园林景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配置尤为重要。
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需要配置不同类型的植物,以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
在公园的湖畔、广场的中央、庭院的周围等空间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形成水生植物区、花卉区、草坪区等不同的景观区域,营造出多姿多彩的园林景观。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要完成设计图的绿化配置,即如何选择植物、如何根据现有场地对不同用途植物进行科学的、艺术的搭配,就要了解和掌握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生态和生物学特性,运用美学原理,根据不同环境、功能、景观及经济等要求综合考虑,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和要求园林植物配置是在栽植地上对不同树木按一定方式进行的种植,包括树种搭配、排列方式及间距的选择。
一、满足植物的生态要求1、满足植物对光的要求大部分园林植物喜欢生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尤其是观花植物,如栀子花种植在荫蔽处可以生长且枝繁叶茂,但开花量减少,观赏效果差。
园林绿化中有些荫蔽处如建筑物背面、树荫下等,应选择对光线要求不严的耐阴植物。
耐阴植物中小乔木有竹柏、鸡爪槭、山茶等,灌木有杜鹃、八仙花、白鹃梅、珍珠梅等,地被植物有蕨类、玉簪、兰花、秋海棠、沿阶草等。
2、满足植物对土壤的要求在进行园林植物配置时,一般多采用乔、灌、草多层结合,使其根系分布在土壤的不同深度,或同种树木配置时考虑株行距,以减弱植物根系的竞争,为不同园林植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二、植物间关系要协调三、充分发挥植物的自身美植物造景就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1、构成各种园林空间利用植物的叶从疏密度和分枝高度影响空间的闭合感;利用落叶树随季节发叶和落叶的变化,形成空间的闭合和开敞效果;利用常绿树形成常年稳定的闭合效果。
2、变化多端的植物外形选择具有不同外形的植物,构成不同空间和形成各种氛围。
植物的形状极为丰富,有尖塔形、圆锥形、圆柱形、伞形、圆球形、垂枝形、匍匐形、藤本等。
利用植物不同外形,采取不同的配置方式,或形成庄严、肃穆的气氛,或形成活跃的氛围。
3、丰富多彩的颜色植物的花、果、叶、枝、树皮是植物色彩的源泉,花色和果色有季节性,持续时间短,只能作为点缀,不能作为基本的设计要素来考虑。
概述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植物在园林绿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改善空气品质,为人们的健康提供帮助。
下面我们将对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做一个概述。
1. 植物选择与配置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是至关重要的。
要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功能要求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植物选择和配置。
例如,在城市公园中,常常选择能够吸附污染物的植物,如大气净化植物、落叶松等,来改善城市环境的空气质量;在园区绿化中,应尽可能选择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符的本地植物,来保持生态平衡。
2. 空间分配植物在园林设计中也起到了空间分配的作用。
植物的分布密度、高度和规模等都可以通过合理的配置来达到环境美观的效果。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植物可以分布在中央草坪、小广场以及绿化带之间,起到了隔离和美化的作用。
3. 形态和颜色植物的形态和颜色在园林绿化中也非常重要。
植物的形态和结构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来塑造视觉效果。
例如在庭院设计中,可以选择形态古拙,枝叶稠密的乔木,营造出古朴自然的庭院氛围。
而植物的颜色也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颜色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蓝色可以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而红色则能营造出热烈、欢快的氛围。
4. 植物组合植物还可以通过组合来产生丰富的艺术效果。
植物之间形成的对比和协调关系,不仅能够营造出多样的空间感受,同时也能够突显出植物本身的特点。
例如,在花园设计中,可以选择花色和谐的植物进行组合,营造出绚丽多彩的花海。
总之,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美化环境、改善空气品质、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等等,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加剧,植物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将会更加凸显。
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 引言1.1 植物配置对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性植物配置是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地选择不同植物种类,并合理搭配它们的种植位置,可以有效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整体品质和环境效益。
良好的植物配置可以打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增加城市绿化的美观性和吸引力,为市民和游客创造出宜人的环境。
不同种类植物的搭配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让人们在绿化环境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和美好。
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还可以促进城市园林的生态平衡和多样性。
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种类,可以为城市生态系统引入不同的物种,提高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合理的植物配置能够为城市环境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土壤稳定等,为城市居民带来更健康、宜居的生活环境。
植物配置对于城市园林绿化来说意义重大,它不仅影响着城市绿化的美观和生态效益,也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健康。
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时,要重视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选择植物种类,合理搭配种植位置,打造出健康、美丽、生态友好的城市绿化环境。
【字数:245】1.2 存在的问题引发的思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实际的园林绿化工作中,人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存在的问题引发了我们对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的思考和反思。
过度集中种植同一种植物会导致城市园林绿化的单一化和缺乏变化,降低了整体景观的品质和吸引力。
这种单一化的植物配置不仅影响了城市绿化的美观性,也容易导致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抗风险性的降低。
过度集中种植同一种植物还容易导致疾病和虫害的传播,增加了园林绿化的管理成本和难度。
植物种植不合理也会导致病虫害频发的问题。
如果城市园林中种植的植物种类过多且不搭配合理,容易造成不同植物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使得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加快,给城市园林带来更多的隐患和困扰。
缺乏生态多样性也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人类与自然的结合,是为了创造美丽的环境而进行的一项工作。
在园林绿化中,园林植物配置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园林植物的配置对于园林绿化的功能、美观度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园林植物配置可以使园林绿化达到最佳的效果,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园林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是考虑植物的栽植位置、密度、高度、颜色等因素,合理地搭配植物,以达到景观要求,满足功能需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园林植物自身的特点和生命力。
1. 高矮错落。
不同高度的植物应错落有致,高低有序。
2. 远近有序。
根据植物的形态和特性,远离人行区域的应该是高大的树木,近人行区域的应多种草本植物和低矮的矮木,草本植物在花期时应该在的距离人眼可观赏的位置。
3. 色彩搭配。
草、花、灌木、乔木的颜色应协调和谐,色彩要与环境相协调,既不冲突,也不单调,使植物的色彩成为整个园林的点缀。
4. 功能性。
根据景点的功能和作用,选取不同生长形态、高度、花色等特点的植物,形成互相交错、错落有致的景观。
5. 全年观赏。
园林景观要全年有植物观赏价值,要考虑到植物的花期、绿叶覆盖时间等字段之间的衔接,从而使园林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1.大型乔木大型乔木是园林中的主要植物之一,其高大挺拔的姿态不仅能为景点提供遮盖和防晒,还能起到美化和景观造型的作用。
大型乔木的配置原则是:要搭配合适的花卉和地被植物;要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和植物类型来进行搭配;要注意植物的构造特点,选择植物的树形、叶型、树皮和灌木花卉的组合。
2. 中型树木中型树木通常是指高度在10-20米之间的树种,这些树木结构简洁、造型美观,可以为园林景观带来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
中型树木的配置重点是:根据园林景观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树种,以达到增加景区分层的目的;要合理配置林木和草本、灌木、花卉等其他植被之间的比例和颜色搭配,以达到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
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的分析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是影响园林绿化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可以打造出美丽宜人的园林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
本文将对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和树种选择进行分析,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一、植物配置1.植物配置的原则植物配置是指在园林绿化中,按照一定的布局和设计原则,将不同种类的植物合理搭配,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多样性原则:尽量选择多样性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变化性。
季节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考虑不同植物的季节性特点,合理安排植物的生长周期,使园林四季有景,春夏有绿,秋冬有花。
生态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中,应该尽量选择符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植物,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提高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美观性原则:植物配置应该以美观为目标,根据园林的整体风格和主题,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打造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景观效果。
植物配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巧妙的布局和组合,以下是一些植物配置的技巧:色彩搭配:选择具有搭配效果的植物进行配置,包括叶色、花色、果实等,形成色彩的对比和协调,增加园林景观的艺术感。
高矮错落:在植物配置中,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高矮形态,合理进行错落布局,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树荫效果:对于园林中的大型乔木,可以根据其树冠形状和树干高度,选择不同位置进行配置,以形成树荫效果,为园林增加舒适感和遮阳保湿效果。
整体协调:植物配置应该考虑园林的整体风格和特点,力求整体协调,避免出现杂乱无章的布局,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性。
二、树种选择1.树种选择的考虑因素树种选择是园林绿化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选对树种可以为园林增添生机、提升景观品质。
在进行树种选择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气候适应性: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考虑树种的耐寒、耐旱、耐盐碱等特点,以确保树种的生长健康。
简析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城市公园还是私人花园,都需要精心挑选和搭配植物,以创造出美丽、舒适、和谐的环境。
下面就介绍一下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一、植物种类的选择在植物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到周围的环境、空间大小和日照情况。
一般来说,常见的植物种类有乔木、灌木、花卉和草本植物等。
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在空间上形成层次感,使整体更为丰富有层次。
同时,园林设计师也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如树高、树冠和根系的大小、形状、生长速度以及喜光、喜湿或耐旱等特性。
这些因素需要在植物的分布上进行合理的协调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二、植物的搭配植物的搭配可以根据形状、颜色、纹理、叶片和花序等特征进行合理的搭配。
如若将圆形的竹子、扁平的草本植物、尖锐的灌木和细长的花卉搭配起来可以形成层次分明的几何形态;而彩叶草、黄叶树、红花灌木等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形成了极具视觉美感的搭配。
在植物的选搭上,也需要考虑到各种植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比如一些对土壤条件的需求比较苛刻的植物和一些不太挑剔土壤的植物不宜混植;或一些喜阴的植物不适合和喜阳的植物搭配。
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合理搭配植物,以达到视觉效果和植物成长的最佳效果。
植物的空间分配可以通过对植物的种类、数量、种植位置和种植面积等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组织。
比如,在公园的中央可以种植高大的乔木和喷泉,而在周围可以栽种小型的花卉和灌木,形成分层的视觉效果;在庭院中可以把喜阳的植物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喜荫的植物种在较为阴暗的地方,使空间分布更为合理。
在空间分配上,还需要注意植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统一。
比如在城市绿化中,应该考虑到植物与周围建筑物、路面和人行道等环境的协调,使整体环境更为和谐统一。
四、植物养护与管理植物养护和管理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重要一环。
园林植物需要定期浇水、施肥、修剪和除草等,以保持植株的生长和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养护和管理,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浅谈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摘要:文章阐述了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与原则,同时了分析了园林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作用;对策1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作用第一,园林植物能够美化环境。
园林绿化是美化环境的一个重要手段,而园林植物是园林绿化的核心组成部分。
第二,园林植物能够改沂环境。
按照现代人的理解,园程度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防火等防护作用;有些园林植物还能分泌杀菌素,杀灭细菌。
此外,园林植物可以缓解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而且植物释放的负离子及抗生素,还能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
2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原则2.1适宜原则适宜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常所说的“适地适树”,二是与四周环境的协调性。
适地适树指植物的特性要与立地条件相适应。
立地条件是指种植地的气候特征、土壤理化性状、光照强度以及湿度等情况。
园林植物的特性包括植株高度、绿色期、开花期、花色、适应性等。
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
2.2根据绿化性质和功能进行配置首先要确定园林绿化所要表达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配置选择适当的树种。
确定一种或几种特定的乔木、灌木、花卉,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继续延伸并扩大其内涵,最终形成一种文化与精神特征。
如香山红叶、玫瑰园、牡丹园等,都是以突出的植物主题,形成独特的风格。
另外,要根据实际需要,恰当地选用不同的地被植物。
如在规则式布局中,应选择植株整齐一致、耐修剪的品种;而在自然式的环境中,则可选择植株高低错落、花色多样的品种,从而呈现出活泼自然的野趣。
2.3统筹安排,全面兼顾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根据园林所处的环境、地形地貌特征,自然景观,城市性质等进行统筹规划。
要注重保护城市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把握好它们与城市园林的关系,使城市建设与自然和谐,在城市建设中可以回味历史,保障历史文脉的延续。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可以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艺术性,还可以改善环境,增加生态效益。
植物在园林景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植物搭配可以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一、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目的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目的是通过植物的组合、植物的立体造型和植物的色彩搭配等手段,营造出符合人们审美需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可以通过丰富的形态、色彩和质地,产生出多种多样的景观效果,从而增加园区的景观价值和艺术魅力。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也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特性、抗逆能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以确保园林景观的长期美观和健康生长。
二、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原则1. 适应环境:在进行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时,要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以确保植物能够顺利生长和繁衍,同时减少后期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2. 注重变化: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应该追求多样性和变化性,通过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变化,使园区的景观呈现出多种面貌,增加观赏性和趣味性。
3. 考虑结构:在植物配置中,要考虑植物的生长高度、形态和结构,以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变化,同时保持景观的整体稳定和协调。
4. 色彩搭配:植物的色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忽视的一环,要通过植物的色彩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画面,使园区的景观更加美丽和生动。
三、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植物配置1. 角落绿植在园区的角落或庇荫处,可以种植一些耐阴的绿植,如吊兰、常青藤等,它们不仅可以利用庇荫空间,还可以美化角落环境,增加绿意。
2. 花境植物花境植物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元素,通过不同季节的花卉搭配,可以打造出绚丽多彩的花境景观,增加园区的观赏性和氛围。
3. 果树种植在园区中布置一些果树,如柿子树、樱桃树等,不仅可以产生果实,还可以为园区增添一份自然的气息和乐趣。
4. 林荫植被在园区的主要通道或活动场所,可以种植一些树木或灌木,形成阴凉的林荫带,提供给游人休息的场所,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浅谈园林绿化的植物配置摘要:植物配置单纯从本意上看属于从属性质,需要根据一些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
在园林设计中也的确如此,它指的就是根据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以及园林的布局要求,将园林中所有的花卉、乔木等等植物合理地布置在园林当中,能够最大程度、最高效地发挥他们的观赏和园林功能。
笔者对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配置;存在问题;方法措施随着环境建设备受重视,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很多优秀的园林建设已能将人与大自然协调起来,再现历史文化内涵,对园林设计的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到好处,园林绿化树种又因其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姿,在营造自然氛围、美饰环境空间时具有重要作用。
1、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作用1.1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的作用(1)居住区园林绿化设计以植物为主体,从而在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吸收噪音,以保护居住区环境方面有良好作用;同时有利于改善小气候、遮阳降温、防止西晒、调节气温、降低风速,而在炎夏静风时,由于温差而促进空气交换,造成微风。
(2)丰富多彩的植物配置,以及少量的建筑小品、水体等的点缀,并利用植物材料分隔空间,增加层次,美化居住区面貌,是建筑群显得生动活泼。
还可利用植物遮挡丑陋不雅观之物。
(3)在良好的绿化环境下,组织、吸引居民户外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居民间的和谐相处。
(4)居住区绿化中选择既好看又实惠的植物布置,使观赏、功能、经济三者结合起来,取得良好的效益。
(5)在地震、战时能利用绿地疏散人群,起防灾避难、隐蔽建筑之用,绿色植物还能过滤、吸收放射性物质。
1.2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园林植物对硬质景观建筑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恰当的园林植物配置设计,使建筑更好地融入自然,映衬得建筑物更加艺术化,绿树掩映下的建筑物若隐若现,意境深远。
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变化,使建筑物也有了四季的更迭,仿佛有了生命。
园林植物还可作为建筑的识别标记,具有交通导向作用;园林植物还可划分建筑物的空间,可加强建筑物的有机联系及平缓过渡,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通过植物的光合、蒸腾、吸收作用,调节小气候,防风降尘,减轻噪音,吸收并转化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和水体,维护了生态环境。
2、在城市园林工程中植物配置的要点目前有很多园林规划后植物品种单一,城市绿化没有特色,也不论植物配置是否真正合理。
如花坛确实漂亮但与环境不一定协调,或植物配置不当导致绿化覆盖率低或其他功能不能达到。
所有这些如果在设计完成后及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各项绿化指标,分析论证,即可避免。
实践证明,以什么树作主体,配置什么树都有原则。
也不顾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将红花酢浆草与樟树相互加重红蜘蛛的危害,一种树比另一种生长快最后另一种树被挤占。
植物配置首先应注意植物高矮顺序与游人视线的关系;植物色彩美与季节的关系和颜色相配的协调性。
经过在绿化工程中的工作实践总结了植物配置在不同地方应注意的掌握要点。
(1)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避免遮蔽司机的视线。
绿岛上自然式配置树丛、孤植树,在开敞的绿化空间中,更能显示出树形自然形态,与道路绿化带形成不同的景观。
导向岛绿地应配置地被植物。
(2)广场绿化应配合广场的主要功能,市政广场应该是大色块、大尺度的植物配置,显示宏大的气势,而休闲广场则应有具体的空间划分,再进行植物配置,使广场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广场绿地布置和植物配置要考虑广场规模、空间尺度,使绿化更好地装饰、衬托广场,改善环境,利于游人活动与游憩。
(3)道路绿化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绿化风貌与景观特色。
园林景观路的绿化用地较多,具有较好的绿化条件,应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植物,合理配置,以反映城市的绿化特点与绿化水平。
园林景观路是道路绿化的重点,主干路是城市道路网的主体,贯穿于整个城市。
主干路植物配置要考虑空间层次,色彩搭配,体现城市道路绿化特色。
同一条路段上分布有多条绿带,各绿带的植物配置相互配合,使道路绿化有层次、有变化、景观丰富,也能较好地发挥绿化的隔离防护作用。
分车绿带的植物配置应形式简洁,树形整齐,排列一致。
(4)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
花坛、花境的设计应配置合理、主题突出具有独创性。
(5)树种选择上,外来树种完全取代乡土树种等配置不当的现象。
不同植物在一起要考虑相互间的生长速度、影响能力、阴阳性,观花、果、叶的树如何映树,病虫害的交叉性,同种树的连片与分隔的统一,病虫害防治的难易程度,耐湿耐旱性等都是选择树种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乡土树种生命力、适应性强,能有效地防止病虫害大暴发,常绿与落叶树分隔能有效地阻止病虫害的蔓延,林下植草比单一林地或草地更能有效利用光能及保持水土。
(6)居住区的植物配置不同地带一定面积的小区内木本植物种类应达到一定的数量;在乔木、灌木、草本、藤本等植物类型的植物配置上应有一定的搭配组合,尽可能做到立体群落种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并且体现季相和色相变化;在植物种类上除了乡土植物以外,还应有一定的新优植物的应用。
3、园林绿化植物配置方法及措施3.1乔木的配置方法乔木是现代园林绿化设计中使用得最多的物种,也是园林植物配置的首要选择。
乔木的配置应借助其他植被的烘托和陪衬,通过不同树种之间的排序、组合,结合各个树种的生长习性最大化地呈现自然环境的多彩多姿。
在乔木的配置方面,应当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的实际需要,按照对植、孤植、丛植或者群植几种常见的种植模式进行科学的选择,从而实现科学的配置。
一般情况下,在分隔较大的空间内应用丛植与群植的模式较多,因为这两种模式能够体现出大空间内的层次感,减少空间的空旷感,而且也能够形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景象。
从景观的观赏性方面考虑,一般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季节变化等因素,配置与气候环境相适应的乔木景观,这样能够体现出当地的气候特色,也能在不同的季节体现不同的景观色彩。
在配置乔木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乔木的生长习性,通过不同的排列次序能够体现出不同的多姿多彩的景观。
另外,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引入外地树种,以增加树种的多样性。
3.2灌木的配置方法灌木枝叶繁茂、色彩丰富。
在构建园林层次感的过程中,灌木成为乔木与草坪之间的过渡带,通过与乔木的搭配增强了树冠的层次感。
在实际园林布置中,灌木的配置必须强调虚实结合的原理,充分考虑植被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如线条、季相、色彩各因素。
灌木、乔木、草坪以及其他植被之间的高低搭配、合理配置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病虫害对植被的侵害和传播,同时可将植物群落所特有的自然落差层次感烘托殆尽。
此外,园林植物配置中的绿篱配置有人工形式和自然形式之分,为保持和衬托园林的自然美感,增强其可观赏性,建议选择自然形式的绿篱,将其自然的原汁原味展现给人们。
3.3花卉的配置方法花卉也是园林植物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花卉的品种众多,五颜六色,而且体态多样,将其应用到园林景观配置中,能够吸引更多人的目光,充分展现其自身的观赏价值和艺术美感。
红花绿叶的搭配形成巨大的色彩反差,而且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因此可以利用多彩多姿的花卉来映衬单一的绿色植物群落,增强景观的美感。
在花卉的配置方面,一般有规则式和自然式两种规划方式,规则式指的是根据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配置需要,利用花台、花带等方式对花卉进行集中展示,能够根据景观设计需要营造出一种人造的美感;自然式则是遵循回归自然的理念,利用丛栽疏落的方式,使花卉自然生长,带给人们回归自然的美感。
对于花卉的配置,通常需要根据园林景观的配置需求和人们的观赏需求进行设计,以此保证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3.4地被植物和草坪的配置方法草坪在城市园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通过草坪的应用,可以对灌木、花卉的层次变幻起到一定的陪衬作用,形成更具艺术感的视觉感受;同时也可以作为连接不同景区和建筑的纽带,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另外,大面积的草坪也是人们闲暇休息的重要场地,针对草坪自身的特点,可以将草坪与高矮不同、颜色不同的花卉进行科学搭配,能够展现出花卉的色彩斑斓,也能体现出不同高度植物群落的层次变化。
如果能够将地被植物和草坪进行充分利用,便能够增强园林的立体感,将地被植物与草坪作为一个缓冲,与其他景观和设施进行连接,能够达到更好的配置效果。
4结束语总而言之,园林绿化结构越复杂,涉及到的植物种类就越多,在配置上就越麻烦,但是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等稳定园林绿地系统,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配置工作,这样不但能加速恢复城市生态系统,还能为创建具有生态型、经济型、科学性、文化性、艺术性的可持续型的生态园林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1]王传江.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研究[J].北京农业,2014(5):11.[2]乐冬莲.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论述[J].现代园艺,2014(4):25.[3]梁晨晴.园林绿化植物配置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4(2):36.[4]王洋.城市园林绿化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