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尖牙牙体形态简述
- 格式:ppt
- 大小:12.37 MB
- 文档页数:64
口腔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牙体解剖生理一、牙体解剖生理---牙齿的演化特点:1.形态:单---同形牙---异形牙2.数量:多---少3.替换:多牙列----双牙列4.牙根:无----有5.附着:端生---侧生---槽生6.部位:分散---集中一、牙体解剖生理---概论分类功能应用名词及表面标志组成牙位记录发育牙齿的分类牙齿的组成与功能牙位记录牙体应用术语牙体长轴: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假想线。
线角:两个面相交。
点角:三个面相交。
外形高点:牙体轴面上。
接触区: 牙与牙在邻面互相接触的区域称接触区或邻接处。
牙冠表面解剖标志---突出牙尖:锥体形舌隆突:半月形(前牙舌面近颈缘)结节:小突起(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嵴:细长形(牙冠表面)切嵴边缘嵴牙尖嵴三角嵴轴嵴颈嵴斜嵴横嵴牙冠表面解剖标志---凹陷窝:不规则凹陷沟:细长形凹陷--发育沟:两生长叶(牙发育的钙化中心)相融合;--副沟:发育沟以外的沟。
点隙: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交汇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形成的点状凹陷。
裂:钙化不完全。
斜面:组成牙尖各面牙齿的发育萌出:牙冠出龈到咬合接触。
萌出顺序:乳牙,I---II---IV---III---V 下I最早,上V最晚。
恒牙,上颌61243578或61245378下颌61234578或61243578下6萌出最早,发育最早,上8或上7最晚。
萌出规律:1.明确的时间和顺序2.左右对称同时萌出3.下颌早于上颌同名牙4.女孩略早于男一、牙体解剖生理---牙体形态外部形态(1)各牙齿代表的外形(2)上下同名恒牙对比(3)乳牙特点及与恒牙对比(4)牙体应用解剖(5)牙体形态的生理意义牙髓形态(1)髓腔的解剖标志(2)根管系统(3)髓腔的增龄变化及病理变化(4)恒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5)乳牙髓腔的特点及应用解剖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中切牙形态:近中缘、切缘---直---似直角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发育沟:2个,切1/3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舌窝、切嵴、边缘嵴、舌隆突邻面---切嵴在牙体长轴唇侧,接触区切1/3离切角稍远切端---唇侧为缘、舌侧为嵴牙根---圆三角形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尖牙形态:圆五边形,近中斜缘短,远中斜缘较长---90°远中缘、颈缘---突---略圆钝解剖结构:唇面---唇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中1/3与颈1/3交界舌面---五嵴一突二窝(远中舌窝大)切端---四嵴、四斜面牙根---卵圆三角形,根最长,冠根1:2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前磨牙形态:唇-五边形,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远中,舌尖偏近中(牙合)面-窄长,颊舌径>近远中径,较直或偏颊侧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发育沟明显---外形高点:颈1/3,颈嵴舌面---外形高点:中1/3邻面---近中沟,近中颈部凹陷,接触区近(牙合)缘偏颊侧(牙合)面---两尖,两点隙,三条沟牙根---多有分叉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前磨牙形态:(牙合)面-卵圆形,颊舌径≈近远中径,偏向舌侧唇侧-近中<远中斜缘----颊尖略偏近中,解剖结构:颊面---颊轴嵴---外形高点:颈1/3,颈嵴新月形舌面---舌尖特小,短而圆钝,仅为颊侧1/2---外形高点:中1/3邻面---颊尖顶位于牙体长轴上(牙合)面---横嵴,近中窝小、远中窝大牙根---扁单根牙齿的解剖形态---上颌第一磨牙形态(冠):斜方形,颊舌径大于近远中径解剖结构:颊面---两尖,近中尖略宽---颊轴嵴,近中明显---颊沟(中1/3)---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三尖,近中宽大,卡式尖---舌轴嵴不明显---远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牙齿的解剖形态---下颌第一磨牙形态(冠)---长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偏向舌侧颊面---2.5尖,近中颊最宽,远中尖最窄---颊轴嵴,远中不明显---颊沟(中1/3),远颊沟---外形高点:颈1/3舌面---两尖,大小相近---舌轴嵴不明显---舌沟---外形高点:中1/3(牙合)面:外形---复杂长方形,4点角---5尖,颊尖低圆,舌尖高锐,近中颊尖最大,远中尖最小---4边缘嵴---5三角嵴,远中颊尖最长,远中尖最短---窝沟点隙---中央窝,近中窝(小)---3点隙---5条发育沟(4条起源于中央点隙)(颊沟、舌沟、近中沟、远中沟)、远中颊沟下7---田字形---C型根下6---尖嵴窝沟斜面最多下5---三尖型,两尖(H/U),畸形中央尖最多见下4---前磨牙中体积最小的,横嵴下3---近远中斜缘交角>90°下1---全口牙体积最小,舌窝及边缘嵴不明显,形态最对称,切嵴靠近牙体长轴上123---解剖特征--舌隆突上3---近远中斜缘交角≈90°,颈嵴颈中1/3上4---前磨牙中体积最大的,牙尖远中斜,近中沟牙齿的解剖形态---乳牙解剖特点1.体积小,牙冠短小,乳白色2.颈嵴突出,冠根分明3.乳磨牙干根短,根分叉明显4.上III牙尖偏远中5.下颌乳前牙舌面边缘嵴和颈嵴均较恒前牙明显6.下IV四不像7.下V颊侧三尖等大,尖窝不清晰8.乳中切牙宽冠宽根9.6>7>8(恒牙),IV<V(乳牙)牙体应用解剖(一)切牙上颌--邻面接触区和2舌窝顶端为龋病的好发部位;--1牙根较圆且直,拔除时可用旋转力;--2牙根常有弯曲;--2外形常有变异或先天缺失。
口腔解剖学题库一、名词解释第一章口腔解剖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口腔、颌面等部位的形态结构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
第二章髁突:又称为髁状突或关节突。
髁突上端膨大有关节面,与颞下颌关节盘相邻。
眶下孔,孔内有眶下神经、血管通过。
上颌窦:位于上颌体内,上颌窦下壁由前向后盖过上颌第二前磨牙至上颌第三磨牙的根尖。
翼从上颌结节:上颌体后面的下部有粗糙的圆形隆起,成为上颌结节,为翼内肌浅头的附着处。
颏孔:在外斜线上方,下颌第二前磨牙下方或第一、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之间的稍上方有一骨孔,称颏孔。
牙槽嵴:牙槽窝入口的边缘。
下颌孔:下颌升支内侧面略偏后上方有下颌孔,开口朝向后上方,向下通入下颌管。
牙槽窝:为牙槽突容纳牙根的深窝。
固有牙槽骨:牙槽窝周壁成为固有牙槽骨,包被于牙周膜周围,因骨面上有许多小孔,又称筛状板。
第四章前牙:切牙和尖牙位于口角之前,成为前牙。
牙列:上下颌牙按一定顺序和规律紧密地排列在牙槽骨上,形成一个弓形整体,称为牙列。
髓腔:牙本质内部有一容纳牙髓的腔隙称为髓腔。
根干:多牙根的未分叉局部称为根干或根柱。
牙本质:是构成牙的主体,其冠部外表覆盖牙釉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而根部由牙骨质覆盖,不如牙釉质坚硬。
槽生牙:有较完善的牙根位于牙槽窝内称槽生牙。
临床牙冠:指牙体暴露于口腔的局部,牙冠与牙根以牙龈缘为界。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表有牙釉质覆盖的局部,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恒牙列期:恒牙自6岁左右开始萌出,12-13岁以后,乳牙已全部被恒牙所替代,称为恒牙列期。
乳牙列期: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至6岁左右,口腔内只有乳牙,称为乳牙列期。
第五章牙尖:尖牙的切端及后牙合面上的近似椎体形的显著突起成为牙尖。
中线:将颅面部平分为左右两等份的一条假想垂直线称为中线。
横嵴:两个相对牙尖的三角嵴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细长的牙釉质隆起,称为横嵴。
斜嵴:牙合面上斜行相对的两条三角嵴相连形成的长条状隆起,称为斜嵴。
点隙:几条发育沟相交处或沟的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点隙。
第一单元牙体解剖生理【字体:大中小】【打印】一、牙的演化(一)各类牙的特点1.牙附着的形式(1)端生牙:此类牙无根,借纤维膜附着于颌骨的边缘,容易脱落。
大部分硬骨鱼类为端生牙。
(2)侧生牙:不仅牙的基部与颌骨相连,一侧也附着于颌骨内缘,此类牙虽无完善的牙根,但比端生牙牢固,如爬行类动物的牙。
(3)槽生牙:有完善的牙根,位于颌骨的牙槽窝内,有血管和神经末梢从根尖孔进入髓腔。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都是槽生牙。
2.牙列替换的次数(1)多牙列:在端生牙或侧生牙的舌侧有若干后备牙以不断替换脱落的牙,由于一批一批牙的不断替换,故名多牙列。
大部分硬骨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为多牙列。
(2)双牙列:一生中共有两副牙列,即乳牙列和恒牙列。
双牙列主要是槽生牙。
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为双牙列。
3.牙体外形(1)同形牙:全口牙的形态相同,三角片或单锥形,大小相似,如鱼类的牙。
(2)异形牙:牙体形态各异,大小不一,可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如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牙。
(二)牙演化的特点1.牙数由多到少(鱼类可多达200个左右)。
2.牙根从无到有。
3.从多牙列到双牙列。
4.从同形牙到异形牙。
5.从分散到集中(牙的生长部位从全口散在分布到集中于上下颌骨)。
6.牙附着颌骨由端生牙至侧生牙,最后向槽生牙演化。
二、牙体解剖的一般概念(一)牙的组成、分类及功能1.牙的组成从外部观察,牙体由三部分组成:(1)牙冠:有解剖牙冠和临床牙冠之分。
解剖牙冠指牙体外层由牙釉质覆盖的部分,也是发挥咀嚼功能的主要部分。
临床牙冠为牙体暴露于口腔的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2)牙根:有解剖牙根和临床牙根之分。
解剖牙根指牙体外层由牙骨质覆盖的部分,也是牙体的支持部分。
临床牙根为牙体在口腔内不能看见的部分,以龈缘为界。
(3)牙颈(颈线、颈缘、颈曲线):指解剖牙冠与牙根交界处的弧形曲线。
牙的组成从纵剖面观察,牙体的组织包括:(1)牙釉质:构成牙冠表层的、高度钙化的最坚硬组织。
简述牙的形态
牙齿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器官之一,拥有健康美丽的牙齿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加自信,还可以改善咀嚼功能,增加面部表情。
同时,牙齿也是我们生活中的形象代表,拥有一口好牙可以让人重拾自信,甚至提高生活质量。
牙齿的形态包括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牙冠是牙齿的外形部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看到的部分,包括牙冠、牙颈和牙根。
牙冠的形态可以分为几种,例如圆形、正方形、长形等。
牙颈是位于牙冠和牙根之间的一段区域,也是我们通常容易忽视的部分。
牙根是牙齿的最下面,埋藏在牙槽骨中,只有当我们extreme牙齿时才能看到。
牙齿的形态对于我们的咀嚼和语言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牙齿需要进行咀嚼和磨碎食物,以便将其转化为可以被咽下的形式。
同时,牙齿还可以帮助我们的口腔发出不同的声音,以帮助我们的语言能力不断发展。
牙齿的解剖形态【口诀】1. 上颌中切牙上切唇长大于宽,近切角直别左右,唇切三分发育沟,舌窝周是嵴边缘,唇切舌切各轴面,颈三就是外高点;近远中面似三角,顶为切嵴底颈线,根单粗壮唇侧宽,横剖切面三角圆,有些根尖略偏远,此乃皆是它特点。
(解释)上颌中切牙从唇面观:长度大于宽度,近中切角较直,以此区分左右,在切1/3 处有两条发育沟;舌侧观:中央有舌窝,四周由近远中边缘嵴、切嵴及舌隆突围成;唇、舌侧的外形高点在颈1/3 处;侧面观:近、远中面象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顶为切嵴,底为牙颈线;上颌中切牙的根为单根,较粗壮,且唇侧较宽,横剖面象圆三角形,有些根尖略偏向远中。
2. 上颌尖牙上尖宽厚长又大,撕肉穿食永不怕,唇似五边轴嵴显,将此分为两斜面,牙尖偏近远缘短,颈中三分是高点;边缘嵴是近中长,牙尖嵴是近中短,尖到隆突舌轴嵴,近远中窝面不一,邻似三角比切突,接触区则分高低。
上颌尖牙牙冠较厚,尖长大,主要功能是穿刺撕裂食物。
唇侧观:呈五边形,唇轴嵴显突,并将唇面分为近、远中斜面,牙尖偏向近中,远中缘较短突,外形高点在中1/3 与颈1/3 交界处。
舌侧观:近中边缘嵴较长,近中牙尖嵴较短,从牙尖至舌隆突有一线形的隆起叫舌隆突,将舌窝分成较大的远中舌窝和较小的近中舌窝。
邻面似三角形较切牙的邻面突。
近中接触区距近中牙尖嵴近,远中反之且偏舌侧。
3. 上颌第一前磨牙上4 前磨牙最大,颊面形态似尖牙,尖偏远中近颈凹,轴嵴长轴是一条,两侧各有发育沟,外高点在颈嵴处;舌似卵圆小于颊,边缘不显面光滑,舌尖偏近舌中突,邻面有沟合面跨,颊舌三角嵴相对,近远中沟各当家。
(解释)上颌 4 是前磨牙组中最大的牙齿,颊面的形态与尖牙相似,牙尖偏向远中,近中缘近颈处稍凹,唇轴嵴与牙体长轴平行,两侧可见发育沟各一条,外形高点在颊颈嵴处。
舌侧观:似卵圆形且小于颊面,光滑而圆突,各边缘界限不明显,舌尖偏向近中,外形高点在舌中1/3 处。
有沟从合面近中缘跨过至近中面,有颊舌两个三角嵴,在中央窝由近中点隙向近中方向越过近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近中沟;由远中点隙向远中方向越过远中边缘嵴至近中面的沟,称远中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