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845.50 KB
- 文档页数:25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矿山作为重要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场所,其所面临的压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矿山压力主要包括地质压力、水压力、气压力和工程压力等方面。
这些压力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
地质压力是指由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等因素导致的矿山岩体的压力。
地质压力的大小和分布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地质压力会随着矿山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为了控制地质压力,可以采取减压放顶、支护加固等措施。
减压放顶是通过凿眼、爆破等方式将压力分散释放,减轻压力对矿山的影响。
而支护加固则是通过设置支柱、注浆固化等方式增强矿山岩体的稳定性,抵抗地质压力。
水压力是指由于矿山地下水的存在导致的压力。
矿山地下水的渗透和积聚会增加矿山岩体的压力,对矿山的开采和工作环境产生危害。
为了控制水压力,可以采取抽水排水、隔水防渗等措施。
抽水排水是通过设置井眼、抽水泵等设备将地下水抽出,降低矿山岩体的压力。
隔水防渗则是通过设置隔水帷幕、注浆填充等方式阻止地下水的渗透,减少水压力对矿山的影响。
气压力是指由于矿山内部的气体积聚导致的压力。
矿山内部的气体主要包括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等。
这些气体的积聚会增加矿山岩体的压力,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产生威胁。
为了控制气压力,可以采取通风换气、防爆设备等措施。
通风换气是通过设置通风设备、通风管道等方式将矿山内部的气体排出,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防爆设备则是通过设置防爆器、防爆灯等设备,防止可燃气体的积聚和爆炸。
工程压力是指由于矿山工程建设和生产活动导致的压力。
矿山工程压力主要包括爆破震动、机械振动等。
这些压力会对矿山岩体和工作设备产生影响,对矿山的安全和稳定性构成威胁。
为了控制工程压力,可以采取减震措施、加强设备维护等措施。
减震措施主要包括减少爆破药量、改变爆破参数等,减轻爆破震动对矿山的影响。
加强设备维护则是通过定期检修、更换磨损部件等方式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机械振动对矿山的影响。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采场矿山是指在地下采取矿石时,形成的暴露在地面上的一系列维护通道、采矿立方体、空间和巷道。
在采场矿山中,由于地质构造不同、采矿方法不同、矿石库存量不同以及自然缘由,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地质应力和压力变化,这些压力变化对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生产造成重要影响,需加以及时的监测和控制。
采场矿山压力来源在采场矿山中,不同的地形、矿体、采矿方法和采矿历史等因素都会产生不同来源的压力,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重应力:采场矿山所处地质环境的自重引起的压力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压力是采场矿山最基本的应力来源。
2.采矿压力:既指未支护的采空区和不完全支护的采空区的矿体所产生的压力,也指对支架支护不足的采掘面空间所产生的应力。
3.地震应力:矿区位于地质活动带,有可能有小到地面震摇的小地震甚至中等地震,这些地震越来越成为矿山稳固性的一个威慑因素。
4.渗透应力:矿山地下水渗透也会产生压力,当水与矿体接触时会使内部应力增大,所以矿山中的水压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矿山的稳定性。
采场矿山压力控制方法为使采场矿山能够稳定长期的开采矿物,必须采取各种适当有效的控制压力方法,这些方法包括:1.合理采矿方法:根据矿体性质及运用能力,确定与之相符合的采矿方法,科学制定运行荷载和支撑方式以及采矿节奏。
2.防止供水爆破:根据矿山地下水源的情况、水压情况以及水的性能,针对矿山水源,实行人为控制,在采矿时防止水压波动,预防供水爆破。
3.支护加强:根据不同的地质环境,对采空区进行严格的支护措施,通常采用不同类型的顶梁、支架或者预制混凝土等来加强支撑作用。
4.控制矿面稳定性:定期监测矿面的稳定性,估算矿体初始应力和应力异向性以及矿体内部空隙部位发生塌陷的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完善支架系统。
5.安全排水:在矿山采掘工作中,要经常对矿山地下水情况进行监测和处理,并适当增加一些安全排水工程,排除水患。
总之,采场矿山作为矿山开采的最初阶段,其稳定性对矿山开采的成功至关重要,因而必须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压力控制体系以保证矿山的稳定性和安全生产。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矿山压力是指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表和地下岩石造成的压力,包括矿体的应力变化、地表和地下岩石的变形和断裂等。
矿山压力的控制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对于降低矿山事故发生率,保护人员和设备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矿山压力的分类及其控制方法。
一、矿山压力的分类矿山压力可分为两类:地应力和岩层压力。
1.地应力地应力是指地球的重力作用下,岩石所受到的压力。
地应力可分为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
垂直应力是指地球的重力在垂直方向上对岩石所产生的压力,水平应力是指岩石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到的压力。
地应力的大小与地下深度、地下岩石的物理性质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地下深度越深,地应力就越大。
地应力的大小对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较小,但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地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岩石的断裂和变形,从而对矿山安全产生影响。
2.岩层压力岩层压力是指地下岩石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受到的压力。
岩层压力的大小与岩层的物理性质、采场的开采方式等因素有关。
岩层压力可分为两部分:自重应力和采场应力。
自重应力是指岩石由于自身重力而产生的应力。
岩层的自重应力与岩石的密度和岩层厚度有关,一般来说,岩石的密度越大,岩层的厚度越大,自重应力就越大。
采场应力是指岩层由于矿山开采活动而产生的应力。
采场应力的大小与采场的形状、岩层的断裂性质等因素有关。
采场应力的增大会导致岩层的压缩和断裂,从而引发地表和地下的变形和破坏。
二、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为了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矿山压力的变化。
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支护方法、爆破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1.支护方法支护是指采用各种方法和材料对岩层进行加固,以防止岩层的变形和破坏。
常用的支护方法包括:锚杆支护、喷射混凝土支护、钢架支护等。
锚杆支护是通过钢筋和固化材料将岩层固定在一起,增加岩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锚杆支护适用于对较薄的岩层进行支护。
喷射混凝土支护是指将混凝土喷射到岩层表面,形成一层坚硬的保护层,以保护岩层不受压力的破坏。
化学键复习教学设计化学键复习教学设计一、说明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2019年)的指导思想为:“以化学必修科目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为主要考查内容,注重考查学生基本的化学科学素养,同时兼顾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紧紧围绕该指导思想展开。
我们参加学业水平测试的学生绝大部分将不再专门学习化学这门学科,所以我们在做好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观念和自然科学的一些基本思想,为学生的未来生活服务。
本节课是我2019年上的一节市级公开课,虽然为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但参加交流的老师都积极性很高,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的定位及化学学科的教学提出了很多宝贵见解,我将其稍作整理,与大家交流。
化学键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完整的认识,但本部分内容抽象、理论性强,研究对象为微观粒子,直观性不强。
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部分学生理解困难,少部分学生基本听不懂,就更谈不上知识的建构了。
如果把基本理论的复习建立在具体事例的基础上,学生的学习就有了立足点,学生会结合事例反复揣摩,逐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化学三重表征包括三重外部表征和三重内部表征,其是指宏观知识、微观知识及符号知识外在的呈现形式和在头脑中的加工与呈现形式。
学生对化学键有关概念的理解,难点往往就在于缺乏三重表征的理解,这就意味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对三重表征的理解,实现概念的升华。
二、教学设计1.目标要求(1)学业水平测试要求:认识化学键的含义(B);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A);知道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概念(A);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A);能写出结构简单的常见离子、原子、单质、化合物的电子式(B);能从化学键变化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B)。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概述矿山作为一种特殊的工作环境,其压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矿山压力是指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采矿方式、采场布置等因素所形成的对地表、井筒和巷道等构筑物以及人员作业产生的压力。
矿山压力不仅对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而且还对矿工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因此,矿山压力的控制是保证矿山正常、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前提。
矿山压力的控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合理的采场布局和采矿方式:合理的采场布局和采矿方式可以减小岩层顶板的压力,并降低地表和井筒等构筑物受到的压力。
例如,在岩层顶板稳定条件较差的区域,可以采用长壁工作面或房柱工作面等相对稳定的采矿方式,减小岩层顶板的位移和压力。
2.巷道支护和岩层顶板管理:对于巷道来说,合理的支护方式和材料可以增强巷道的稳定性,减小巷道受到的压力。
岩层顶板的管理包括进行岩层控制、降低巷道高度、提高巷道顶板强度等措施,以减小岩层顶板的位移和压力。
3.水文地质调查和水压力控制:通过水文地质调查,了解地下水位、水头和水文地质条件等,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控制水位和水压力的变化,减小对巷道和井筒等构筑物的压力。
4.地应力测量和监测:地应力测量和监测是评估岩层压力和地层压力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有关矿山内部地应力分布的准确数据,为矿山压力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可以通过测量地应力来确定巷道和井筒等构筑物的支护压力,以及确定开采影响范围和区域压力分布,从而合理安排支护措施和工作面进度。
5.人员密闭和防灾避险:在煤矿开采中,为了保证矿工的安全,可以采取人员密闭和防灾避险等措施,减小不安全因素的影响。
总之,矿山压力的控制是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控制矿山压力有利于保证矿山的稳定和人员的安全,提高矿山的生产效率。
通过合理的采场布局、巷道支护、岩层顶板管理、水压力控制和地应力测量等措施,可以减小矿山压力的影响,实现矿山的正常、安全、高效开采。
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几个名词的概念
采矿山压力是指采矿开采活动引起的地质结构的变形、变形应力,以及地表承受构造压力危害的总和。
它对地质结构和洞穴加以影响,
可能会对矿场安全产生影响。
因此,采矿山压力的控制显得极为重要。
针对采矿山压力的控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技术。
首先,加大
煤矿勘测量,明确准确地认识采矿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及其特征,
预测变形趋势,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其次,应充分利用地层锚拉筋、
锚筋等抗拉剪切措施;第三,加强采矿后的整改,采用气浆浇筑法进
行采掘前稳定处理;第四,加强煤层帮巷支护,能有效地减少地质影
响的范围;最后,采用地质观测系统,及时发现开采工作对地质构造
施加的影响,可以及早采取措施,控制地质环境变化。
以上就是对采矿山压力及其控制的相关名词概念的简单介绍,希
望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和把控山压力,保证采矿安全运行。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范文矿山是一种开采地下矿藏的场所,由于地下矿井的开采,会对矿山产生一定的压力。
采场矿山压力是指在地下采掘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地压、岩层位移等引起的压力。
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是矿山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合理控制采场矿山压力对保障矿山的安全和高效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
一、采场矿山压力形成原因1.岩层的自重压力:地下矿井是由各种岩层组成的,岩层的自重压力是造成采场矿山压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岩层的自重压力由地下岩层的密度和厚度等因素决定,通常情况下,岩层的自重压力会随着矿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巷道采取压力:在采区内进行开挖巷道的过程中,会造成巷道维护压力。
巷道维护压力是指在巷道开挖过程中,岩层受到局部开挖作用力的影响,从而对巷道周围的岩体施加一定的压力。
3.采场开采压力:采场是指开采岩矿的作业场所,采场开采压力是指在采场开采作业过程中,岩层受到巷道支护失效、矿石回采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对采场周围的岩体施加一定的压力。
二、采场矿山压力的分类采场矿山压力可分为两类:恒定压力和变动压力。
1.恒定压力:恒定压力是指在采区内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的压力。
恒定压力的主要原因是岩层的自重压力和巷道维护压力。
2.变动压力:变动压力是指在采区内发生周期性、随时间变化的压力变化。
变动压力的主要原因是采场开采压力引起的,采场开采压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取决于采矿方法和矿石回采方式等因素。
三、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1.合理的巷道支护设计:在采场开挖巷道时,应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和巷道的使用要求,合理设计巷道支护结构。
巷道支护结构主要包括巷道衬砌、锚索和支柱等。
巷道支护的设计要考虑到巷道的稳定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因素,以保证巷道的安全性能,防止巷道失稳和岩层冒落等事故的发生。
2.科学的开采技术:采场开采技术是矿井安全生产的核心内容,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矿石回采方式对控制采场矿山压力具有重要作用。
采场矿山压力及其控制方法一、采场矿山压力的概念采场矿山压力是指由于采煤工作导致的煤层和围岩变形,所形成的在采煤工作空间中所产生的压力。
采煤工作过程中,煤层和围岩的变形、破坏会导致煤体内部的应力重新分布,从而产生一定的压力作用于采煤工作空间。
矿山采场的压力大小与采煤方法、工作面长度、岩层性质、采煤速度等因素有关。
二、采场矿山压力的影响因素1. 采煤方法:采煤方法不同,矿山压力大小也会有所差异。
例如,长壁工作面采煤时,煤层上覆岩层的自重造成的压力较大;采用先进支承采煤方法时,压力主要来自于煤层内部的岩层与煤层之间的相互作用。
2. 工作面长度:工作面长度越长,矿山压力越大。
这是因为长工作面采煤时,工作面所受应力区域较大,压力得不到有效的分散,从而增大了矿山压力。
3. 岩层性质: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对矿山压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来说,岩体的强度越小,矿山压力越大;岩体的弹性模量越大,矿山压力越小。
4. 采煤速度:采煤速度越大,矿山压力越大。
采煤速度快会造成矿山压力的快速积累,使得岩层和煤层的变形速率加快,压力也随之增大。
三、采场矿山压力的控制方法1. 预控矿山压力:通过工程措施预先降低矿山压力的积累速度,对采场矿山压力进行控制。
常用的预控措施有合理的采煤工艺设计、优化支承方式、适当采用预释放技术等。
2. 梁柱法控制矿山压力:通过在采场中设置合理布置的短工作面,并合理设计煤柱和煤梁来控制矿山压力。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矿山压力,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性。
3. 支护与加固控制矿山压力:采用支护和加固措施来增强矿山的强度和稳定性,从而减小矿山压力对采煤工作空间的影响。
常用的支护与加固措施包括锚杆支护、钢网支护、注浆加固等。
4. 控制采煤速度:合理控制采煤速度,避免采煤速度过快导致矿山压力的迅速积累。
根据煤层和围岩的地质条件以及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采煤速度,保证采煤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
5. 岩层压裂与压卸:通过合理实施压裂和压卸技术,改变周围岩层应力分布状态,减小矿山压力对采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