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数字通信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55 MB
- 文档页数:44
数据通信网络基础主讲人:华山制作:华山第1章数据通信基础▪主要内容: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数据通信的构成原理数据通信方式分类及特点数据通信常用的传输介质和基本传输方式1.1 数据通信的发展历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具有通信功能的联机系统——多终端系统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多机系统第三阶段:互联网——多网络系统1.2数据通信的构成1、计算机网络是一组自治的计算机互联的集合。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独立式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利用通信介质互连成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实现相互通信和共享信息资源。
2、通信系统是通过数据电路将分布在远地的数据终端设备与计数机系统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传输、交换、存储和处理的系统。
3、协议是通信双方约定并且共同遵守的格式和规范。
4、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用以实现计算机与终端之间或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传递各种信息,将地理上分散的单位和部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进行集中管理。
5、信息分布处理对于较大型的综合性信息通过某些算法将数据处理功能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处理,以达到均衡使用网络资源,实现分布处理的目的。
6、比较典型的数据通信系统主要由数据终端设备、数据电路、计算机系统三部分组成接口接口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传输信道数据终端设备数据输入输出设备通信控制器通信控制器中央处理机计算机系统1.3 数据通信的交换方式1、电路交换——面向连接的网络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是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内存或外存),当所需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往需接收的交换机或终端。
3、分组交换——面向无连接的网络将用户发来的整份报文分割成若干个定长的数据块(称为分组或打包),将这些分组以存储_转发的方式在网内传输。
1.4 数据通信方式分类及特点 有线数据通信1.数字数据网(DDN)✓什么是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
是一种利用光纤、数字微波或卫星等数字传输通道和数字交叉复用设备组成的数字数据传输网。
第一章 数字通信概述第一节 数字通信的基本知识一、通信系统的组成1. 通信:通信是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送到另一个地方。
2. 通信系统的组成:3. 信源:产生和发出信息的人或机器。
4. 变换器:把信源发出的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
5.反变换器:把信道送来的电信号按相反过程变换成原始信息,最后由信宿接收。
6. 信宿:信息最后的归宿,它是最后接收信息的处所,可以是人和各种终端设备。
7. 信道:传递信号的通道,按传输媒介有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之分。
8. 噪声源:因信号传递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噪声或干扰的影响,且干扰会始终存在。
为了便于分析干扰的影响,所以把始端、终端及传输信道中所在干扰都折合到信道中,等效为一个总的噪声源。
9. 模拟通信系统:若信源的信息是一个幅度和时间连续变化着的模拟信号, 则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的通信方式称为该系统。
10。
数字通信系统:若信源的信息是一个幅度限制个数值之内,不是连续的而是离散的数字信号,则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递的通信方式称为该系统。
二.数字通信系统的模型。
1.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把信源产生的信息变换成一定格式的数字信号,通过信道传输,在终端再变成适宜信宿接收的信息形式。
2.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接收器 发送器3.信源编码的主要任务:(1)将信源送出的模拟信号数字化,即对连续信息进行模拟/数字(A/D )变换,用一定的数字脉冲组合来表示信号的一定幅度。
(2)将信源输出的数字信号按实际信息的统计特性进行变换,以提高信号传输的有效性。
4.信道编码(抗干扰编码):是一种代码变换,产要解决数字通信的可靠问题。
5.同步:通信系统的收、发端要有统一的时间标准,使收端和发端步调一致。
6.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图中,若信源是数字信息时,则信源编码或信源解码可以去掉,构成数据通信系统。
若在没有用调制器和解调器,构成的是最单的通信系统称为基带传输系统,该系统实际上是将基带信号直接进行传输的系统。
数字通信原理第一章概述一、通信及通信系统的构成1、概念2、构成二、信息、信号及分类1、信息:用来排除不定性的东西。
2、信号:是用来携带信息的载体。
3、信号分类:模拟信号:强度的取值随时刻连续变化,取值个数无限。
数字信号:强度参量的取值是离散变化的,取值个数有限。
PAM信号是模拟信号。
(时刻上离散,但幅度取值不是有限个。
)三、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四、数字通信的特点及性能指标1、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无噪声积存(2)便于加密处理(3)利于采纳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小型化(5)占用频带宽2、性能指标:信息传输速率(bit/s):每秒钟传输的信息量。
有效性指标符号传输速率(Bd):单位时刻内传输码元的数目。
频带利用率: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
误码率:在传输过程中发生误码的码元个数与传输的总码元数之比。
可靠性指标抖动:是指数字信号码相关于标准位置的随机偏移。
M进制信号与二进制信号码元数n的关系为:M = 2n因此,信息传输速率与符号传输速率的关系是:Rb = NB·M2log式中:Rb 为信息传输速率。
NB为符号传输速率。
M为码元(或符号)的进制数。
例如:四进制码元序列符号传输速率2000Bd,其信息传输速率为多少?Rb = NB· log2M= 2000×log24= 4000 bit/s用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传输效率(有效性)的指标应当是单位频带内的传输速率。
误码率(平均误码率)P e = ∞→N lim Nn传输总码数发生误码个数第二章 语声信号数字化编码第一节 差不多概念A/D 变换 抽样:是将模拟信号在时刻上离散化的过程。
量化:是将信号在幅度上离散化的过程。
编码:是将每个量化后的样值用一定的二进制代码来表示。
D/A 变换:译码、滤波(低通)第二节 PCM 编码一、抽样1、抽样定义及实现的电路模型)(t f s = )(t f ×)(t S T2、抽样定理(能判定信号的类型,确定抽样频率的大小,画出频谱图)(1) 低通型信号:是指低端频率从0或某一频率0f 到某一高限频率M f 的带限信号,并有0f 〈M f -0f 的限定条件。
《数字通信原理》习题解答第1章 概述1-1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特点分别是什么?答:模拟信号的特点是幅度连续;数字信号的特点幅度离散。
1-2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模型中信源编码和信源解码的作用是什么?画出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答:信源编码的作用把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即完成模/数变换的任务。
信源解码的作用把数字信号还原为模拟信号,即完成数/模变换的任务。
话音信号的基带传输系统模型为1-3 数字通信的特点有哪些?答:数字通信的特点是:(1)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2)便于加密处理;(3)采用时分复用实现多路通信;(4)设备便于集成化、微型化;(5)占用信道频带较宽。
1-4 为什么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答:对于数字通信,由于数字信号的幅值为有限的离散值(通常取二个幅值),在传输过程中受到噪声干扰,当信噪比还没有恶化到一定程度时,即在适当的距离,采用再生的方法,再生成已消除噪声干扰的原发送信号,所以说数字通信的抗干扰性强,无噪声积累。
1-5 设数字信号码元时间长度为1s μ,如采用四电平传输,求信息传输速率及符号速率。
答:符号速率为 Bd N 66101011===-码元时间 信息传输速率为s Mbit s bit M N R /2/1024log 10log 6262=⨯=⋅==1-6 接上例,若传输过程中2秒误1个比特,求误码率。
答:76105.210221)()(-⨯=⨯⨯==N n P e 传输总码元发生误码个数1-7 假设数字通信系统的频带宽度为kHz 1024,可传输s kbit /2048的比特率,试问其频带利用率为多少Hz s bit //?答:频带利用率为 Hz s bit Hz s bit //2101024102048)//33=⨯⨯==(频带宽度信息传输速率η1-8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数字通信技术目前正向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小型化、智能化,数字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用户数字化和高速大容量等。
名目第一局部通信根底知识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传输根底知识第三章交换根底知识第四章分层通信体系结构第二局部通信网络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网第三章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第四章DDN网第五章帧中继网第六章ATM第七章接口和接进网第八章信令网第九章同步网第十章治理网第三局部计算机网络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局域网第三章TCP/IP协议族第四章网络连接设备及网络软件第五章交换式网络第六章INTERNET第四局部数据固定网网络拓朴图第一节ATM网网络拓朴图第二节VOIP网网络拓朴图第三节193长途网网络拓朴图第四节广西165网网络拓朴图第五局部各县组网结构第一节各县组网结构和当前现状第二节各县组网结构示意图第三节专线故障处理流程第四节数据业务故障处理表第六局部数据专职员作职责及考核要求第七局部设备维护常识及常见故障处理第一节县、镇级全然网络组网方式第二节设备故障判定方法第八局部数据网运行维护制度第一节平安操作规程第二节机房治理和平安保密规定第三节障碍处理和障碍报告制度第一局部通信根底知识第一章 概述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传递。
携带信息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如话音〕和数字信号〔计算机输出的信号〕。
信息的传递由通信系统来完成。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终端、传输和交换三大局部。
● 终端:包括一般、移动、计算机、数据终端、可视、会议电视终端等。
● 传输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一般喊信道。
● 交换系统:完成接进交换节点链路的聚拢、转接和分配。
● 通信系统软件:为能更好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转接交换所必须的一整套协议、标准,包括网络结构、网内信令、协议和借口以及技术体制、接口标准等。
☞ 注释1.2 通信系统的分类按照系统所传输的信号来分类,那么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 模拟通信系统:用模拟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 数字通信系统:用数字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由于光纤通信的普及和集成工艺的开展,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再生,可综合各种业务,便于和计算机系统连接,易于集成等优点,因此逐渐取代了模拟通信系统。
通信基础知识中国电信维护岗位技能认证教材编写小组编制目录第1章通信概述 (4)1.1 通信基础概念 (4)1.2 通信系统模型 (10)1.3 通信系统的分类 (13)1.4 通信法规和通信标准 (14)第2章通信网的组成 (16)2.1 通信网的概念 (16)2.2 通信网的分类 (16)2.3 电信网的组成 (17)2.4 通信网的组网结构 (20)第3章通信信道 (22)3.1 无线信道 (22)3.2 有线传输信道 (37)3.3 通信信道特性 (40)第4章通信网基础技术 (45)4.1 信源编码 (45)4.2 信道复用 (51)4.3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61)4.4 调制技术 (76)4.5 差错控制技术 (101)第5章网管基础知识 (107)5.1 网管基本功能 (107)5.2 性能管理 (112)5.3 故障管理 (114)5.4 配置管理 (116)5.5 安全管理 (118)第1章通信概述1.1通信基础概念1.通信的定义通信按传统理解就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信息可以是语音、文字、符号、音乐、图像等等。
任何一个通信系统,都是从一个称为信息源的时空点向另一个称为信宿的目的点传送信息。
以各种通信技术,如以长途和本地的有线电话网(包括光缆、同轴电缆网)、无线电话网(包括卫星通信、微波中继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数据网为基础组成的现代通信网,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为家庭、办公室、医院、学校等提供文化、娱乐、教育、卫生、金融等广泛的信息服务。
可见,通信网络已成为支撑现代社会的最重要的基础结构之一。
2.信息、数据和信号信息是客户事物的属性和相互联系特性的表现,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形式或运动状态。
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表现形式。
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的具体物理表示形式,具有确定的物理描述。
传输介质是通信中传送信息的载体,又称为信道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通信系统主要由5个基本系统元件构成,信源、转换器、信道、反转换器、信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