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08 MB
- 文档页数:10
质谱基础知识汇总(精华版)质谱,即质量的谱图,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某些带电粒子可进一步断裂,形成离子,质谱的离子可以质谱的核心内容,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质谱使用者都应该知道的离子。
质谱,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 某些带电粒子可进一步断裂,形成离子,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曾用m/e),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一一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相对强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
不同离子的概念1、分子离子分子被电子束轰击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称为分子离子。
分子离子用 M+表示。
分子离子是一个游离基离子。
在质谱图中与分子离子相对应的峰为分子离子峰。
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就是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所以,用质谱法可测分子量。
2、同位素离子含有同位素的离子称为同位素离子。
在质谱图上,与同位素离子相对应的峰称为同位素离子峰。
3、碎片离子分子离子在电离室中进一步发生键断裂生成的离子称为碎片离子。
4、重排离子经重排裂解产生的离子称为重排离子。
其结构并非原来分子的结构单元。
在重排反应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同时发生, 并丢失中性分子或碎片。
5、奇电子离子与偶电子离子具有未配对电子的离子为奇电子离子。
这样的离子同时也是自由基,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无未配对电子的离子为偶电子离子。
6、多电荷离子分子中带有不止一个电荷的离子称为多电荷离子。
当离子带有多电荷离子时,其质核比下降,因此可以利用常规的四极质量分析器来检测大分子量化合物。
7、亚稳离子从离子源出口到检测器之间产生的离子。
即在飞行过程中发生裂解的母离子。
由于母离子中途已经裂解生成某种离子和中性碎片,记录器中只能记录这种离子,也称这种离子为亚稳离子,由它形成的质谱峰为亚稳峰。
8、准分子离子比分子量多或少 1 质量单位的离子称为准分子离子,如:(M+H)+,(M-H)+。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质谱的基本原理与应用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质谱的基本原理与应用质谱(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通过将化合物分子转化为离子并对离子进行分析的技术,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质谱的基本原理,包括离子化、质量分析和离子检测,并探讨其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一、质谱的基本原理1. 离子化质谱仪通过离子源将分析物转化为离子,常用的离子化方法包括电子轰击、化学离子化和电喷雾离子化。
其中,电子轰击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高能电子轰击样品分子获得分子离子。
2. 质量分析离子化后的分子离子进入质谱仪中的质量分析器,常见的质谱仪包括飞行时间质谱仪(TOF-MS)、质谱过滤器和四级杆质谱仪。
不同的质谱仪原理不同,但都能将离子按照其质量-电荷比(m/z)进行分析和分离。
3. 离子检测经过质量分析器分离的离子进入离子检测器,常见的离子检测方法包括电子倍增器和离子多极检测器。
离子检测器能够将离子信号转化为电子信号,并进行放大和处理,最终形成质谱图谱。
二、质谱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1. 分子结构鉴定质谱能够提供准确的分子质量信息,通过质谱图谱的分析可以推断分子的结构。
例如,碎片离子的相对丰度可以推测分子中的基团类型和相对位置,进而确定分子结构。
2. 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质谱分析可以定性和定量样品中的化合物。
通过与数据库中已知化合物的质谱图谱进行比对,可以确定未知化合物的结构。
同时,利用质谱峰的强度可以进行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3. 反应机理研究质谱技术常用于研究有机反应机理。
通过追踪中间体的形成和分解,可以揭示反应的路径和可能的机理。
质谱还可以用于监测反应进程中产物的生成情况,进一步了解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
4. 药物研发质谱在药物研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质谱技术可以鉴定药物的纯度和结构,同时还可以研究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为药物的设计、合成和优化提供重要信息。
5. 生物分析与代谢组学质谱技术在生物分析和代谢组学研究中应用广泛。
有机质谱解析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引言质谱,即质量的谱图,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某些带电粒了可进一步断裂。
如用电子轰击有机化合物(M),使其产生离子的过程如下: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 ,曾用m/e)。
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一一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相对强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质谱分析中常用术语和缩写式如下:游离基阳离子,奇电子离子(例如CH4)电子对转移α断裂RαY;与奇电子原子邻接原子的键断裂(不是它们间的键断裂)“A”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的元素(氢也归入“A”元素)。
“A+1”元素某种元素,它只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1amu 的同位素。
“A+2”元素某种元素,它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2 amu的同位素。
A峰元素组成只含有最高丰度同位素的质谱峰。
A+1峰比A峰高一个质量单位的峰。
分子离子(M)失去一个电荷形成的离子,其质荷比相当于该分子的分子量。
碎片离子:分子或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离子。
包括正离子(A+)及游离基离子(A+.)。
同位素离子:元素组成中含有非最高天然丰度同位素的离子。
亚稳离子(m*)离子在质谱仪的无场漂移区中分解而形成的较低质量的离子。
质谱图上反应各离子的质荷比及丰度的峰被称为某离子峰。
基峰:谱图中丰度最高离子的峰绝对丰度:每一离子的丰度占所有离子丰度总和的百分比,记作%∑。
相对丰度:每一离子与丰度最高离子的丰度百分比。
第二章谱图中的离子第一节分子离子分子离子(M+)是质谱图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但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依据,而且可以推测化合物的分子式,用高分辨质谱可以直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一、分子离子的形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分子离子。
一般来讲,从分子中失去的电子应该是分子中束缚最弱的电子,如双键或叁键的π电子,杂原子上的非键电子。
失去电子的难易顺序为:杂原子> C = C > C —C > C —H易难分子离子的丰度主要取决于其稳定性和分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
一、试论述大气电离质谱概念及几种电离方式。
大气压电离质谱(API-MS):是指在或接近大气压的条件发生的任何离子化,与在高真空下相对而言。
API包括电喷雾(API-ES或ESI)、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和大气压光致电离(APPI)。
电喷雾(API-ES或ESI)是指在电场作用下以外气辅助的形式电离分析物和流动相的大气压离子化技术。
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是指使用电晕放电针在气相中电离分析物和流动相的大气压离子化技术。
大气压光致电离(APPI)是指使用紫外光在气相中电离分析物和流动相的大气压离子化技术。
二、详细论述电喷雾离子化过程当样品溶液通过接地的针进入喷雾室时,首先是表面带电,然后在绕着针的管子进入喷雾室内的高流速喷雾气产生的强剪切力和喷雾室中的强电场(2KV—6KV)的联合作用下,使推出溶液分裂成带电的液滴。
当液滴分散时,一种极性的离子易于被静电场吸引到液滴表面。
因此样品同时带电和分散成带电液滴的细雾,故命名为电喷雾。
这个时候得到的液滴大约为直径2 m其约含100,000电荷。
在这里喷雾气所起的作用是使喷出的液滴很细小,否则较大的液滴不能很快去溶剂来达到离子蒸发所需的场强。
加热的氮气蒸发了液滴中的溶剂,增加了电荷/体积。
当这个何质比超过Rayleigh极限(带电液滴能够存在的最大电荷/体积比)时,液滴的库仑排斥力等于其表面张力时,液滴破裂即库仑破裂,产生带电且更易蒸发的子液滴。
当液滴表面离子产生的场的作用力超过超过表面张力(即场强超过分析物在溶液中的溶解能)时,裸露的分析物离子直接从液滴表面射出进入气相。
三、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优点1.广适性检测器,MS几乎可检测所有的化合物(用不同的离子离子源,也即用不同的电离方式),比较容易地解决了分析热不稳定化合物的难题(相对于气相和LC——ELSD)和无紫外吸收的化合物的检测(VWD、DAD)。
2.分离能力强,即使在色谱上没有完全分离开,但通过MS的特征离子质量色谱图也能分别给出它们各自的色谱图来进行定量,可以给出每一个组分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分子离子峰是奇数-回复"分子离子峰是奇数"——原因与解释引言:在质谱仪中,分子离子峰是指在质谱图上观察到的具有相对较高的质量/电荷比(m/z)比例的峰。
其出现是由于化合物在质谱仪中受到电离产生离子,并且这些离子在质谱仪中被测量。
然而,有趣的是,分子离子峰的强度往往是奇数而不是偶数。
本文将逐步详细解释这个现象。
第一段:质谱基础知识在分析化学领域,质谱仪被广泛应用于分析、鉴定和测定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质谱仪主要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离子源将样品中的化合物电离产生离子,然后这些离子被引入质量分析器中进行分析。
质谱图是将质谱仪所得的数据以图形形式显示的结果,其中分子离子峰是最常见的特征。
第二段:分子离子生成过程当化合物置于离子源中时,通过不同的电离方式(如电子轰击电离、化学电离等),化合物会电离产生带电离子。
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子离子,即分子中一个或多个原子失去或获得电子后形成的带电离子。
这些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被加速,并通过质量分析器以不同的速度通过,然后被检测器探测到。
第三段:离子通道过程质谱仪中的质量分析器通过选择性通道的方式将不同质量的离子分离开来。
具体来说,如果在电场中,质谱仪能够将特定质量或质量范围的离子保持在稳定的轨道上,那么这些离子就会到达检测器,形成相应的质谱图峰。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离子会失去稳定性,无法通过通道而被排除。
第四段:奇数分子离子示例让我们来考虑一个简单的例子:甲烷(CH4)分子的电子轰击电离。
甲烷中的碳原子会失去一个电子,形成C.H4+的离子。
在质谱仪中,我们会观察到该离子的分子离子峰。
然而,我们还可能观察到其他峰,如C.H3+, C.H2+和C.H+。
这是因为在离子通道过程中,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可能会失去一个或多个氢原子,从而形成不同质量的离子。
对于CH4而言,质谱图上的分子离子峰强度通常是奇数。
第五段:解释奇数分子离子峰这个现象可以通过以下解释来理解:当离子在质谱仪中受到电磁场的影响时,这些离子会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