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是促进气血的流动; 3.是肢体关节的被动运动。
行气活血:通过 〝动〞可推动气血的流动,气血得以畅通,以 促进瘀血的吸收,因此可以说是动则通,通则不痛。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两层含义 1.通过手法对人体体表直接刺激,推动气血的运行。 2.通过手法对机体体表做功,产生热效应,从而加速 了气血的流动。
一、推拿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
推拿
别名:按摩、按跷、案扤、挢引、乔摩
定义: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 下,在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 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推拿的古今名称
按摩 按跷 乔摩 乔引 案扤 导引 推拿 手法
1、把按摩改称为推拿,是推拿发展史上
(六)养生保健
(七)以指代针
(八)以推代药
(一)疏通经络,行气活血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如网络一样遍布全身。它是 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素问•调经论》指出:〝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推拿疏通经络止痛的作用机理:
1、加强局部循环,使局部组织温度升高,促进损伤而引起的 血肿、水肿及渗出物的吸收促进其修复。 2、在适当的刺激作用下,提高了局部组织的耐痛阈。 3、拉长紧张或痉挛的肌肉从而解除其紧张痉挛,以消除疼痛 。
2.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我国第一部按摩著作。东汉 已失传。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比较全面的阐述中医学 理论体系的医学著作。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者众,其民食杂而不劳, 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亦从中央 出也。”
我国按摩术最早起源于河南洛阳一带黄河流域。 《金匮要略》——首创手法抢救呼吸、心跳骤停等病症的 方法。 首次提出“膏摩”一词,并将其与针灸、导引等法并 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