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硝唑与甲硝唑有何区别
- 格式:doc
- 大小:1.90 KB
- 文档页数:1
替硝唑与甲硝唑有何区别替硝唑和甲硝唑都是常用的抗菌药物,但它们在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临床运用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就替硝唑和甲硝唑的区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化学结构替硝唑的化学名为2-(2-甲基-5-硝基-1H-咪唑-1-基)乙醇,化学式为C6H9N3O4,其分子式量为203.16。
替硝唑的分子中包含一个咪唑环和一个羟乙基,而且其侧链上还有一个亚硝基,因此替硝唑属于咪唑类抗生素。
替硝唑分子中的硝基可以与细胞内还原型辅酶类似物发生互作用,抑制细胞内能量代谢,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
甲硝唑的化学名为1-(2-甲基-5-硝基-1H-咪唑-1-基)乙烯二醇,化学式为C6H7N3O4,其分子式量为195.14。
甲硝唑的分子中也包含一个咪唑环和一个羟乙基,但其侧链上没有亚硝基,因此甲硝唑属于咪唑类抗生素。
甲硝唑分子中的硝基与细胞内还原型辅酶类似物发生互作用,从而损伤细菌DNA,达到杀菌的效果。
药理作用替硝唑和甲硝唑的作用机理是相似的,但存在差别。
在进入细胞后,两种药物的硝基可以被呼吸链酶还原成亚硝基,在酸性环境中再将亚硝基还原为活性的氮单质,进而与细胞内的核酸发生反应,从而阻断RNA和DNA的合成,破坏菌体代谢,达到杀菌的效果。
另外,替硝唑的羟乙基侧链可以释放出甲基硫醚物质,进而诱发细菌细胞内的反应氧化物生成,从而产生进一步的氧化损伤。
临床运用替硝唑和甲硝唑都常用于临床上治疗一些细菌感染疾病,例如消化道感染、阴道滴虫病、厌氧菌感染、三期梅毒等。
在临床上,替硝唑主要用于治疗手术后感染、内科感染、严重肝脏感染、阴道炎、胃肠炎、阑尾炎、三期梅毒等。
替硝唑剂量为250mg或500mg,每日1-2次口服,或者250mg口服过后,隔一天在进行2-3次次口服。
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膀胱炎、骨髓炎、道道炎、阑尾炎、产科疾病、三期梅毒等。
甲硝唑剂量为0.5-1g/d,分两次口服,严重感染时剂量可调整至1.5-2g/d,分2-3次口服。
甲硝唑、替硝唑与奥硝唑的区别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都是用于治疗口腔感染和胃肠道感染的药物,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重要区别。
1.化学结构与作用机制甲硝唑和替硝唑是同类药物,属于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而奥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
它们通过抑制细菌的DNA合成来发挥作用,但奥硝唑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具有更长的半衰期和更高的生物利用度。
2.抗菌谱与抗菌效果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厌氧菌感染,如口腔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它对脆弱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等厌氧菌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
替硝唑的抗菌谱与甲硝唑相似,但在某些情况下,替硝唑的疗效优于甲硝唑。
例如,在某些口腔感染的临床试验中,替硝唑的治愈率高于甲硝唑。
奥硝唑是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与其他同类药物相比,具有更广的抗菌谱和更高的抗菌活性。
除了对常见的厌氧菌具有抗菌作用外,奥硝唑还可以用于治疗一些特殊的感染,如阿米巴病和贾第鞭毛虫病等。
3.用法与用量甲硝唑通常用于口服或局部给药,治疗厌氧菌感染。
不同品牌和剂型的用法与用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情况下,甲硝唑的常规剂量为每天2-3次,每次250-500mg。
替硝唑的常规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2g,用药时间为1-2天。
但具体的用法与用量还需要根据感染的类型和程度来决定。
奥硝唑可以用于口服或静脉注射,治疗多种感染。
常规剂量为每天2次,每次500mg。
对于某些特殊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奥硝唑也可以用于鞘内注射。
4.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都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头痛、皮疹等。
长期使用这些药物还可能引起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嗜睡等。
此外,对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过敏的患者禁用这些药物。
在用药期间,患者应该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刷牙、漱口等。
对于口腔感染患者,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局部药物。
5.特殊人群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时需要特别谨慎。
因子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7):1925 1926 〔5〕陈娟,孙荣嵘,庄乙君 缬沙坦胶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剂和羟苯磺酸钙片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2(11):1109 1112〔6〕刘强,王立忠 布美他尼片联合缬沙坦胶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15):1559 1561奥硝唑与替硝唑以及甲硝唑在口腔治疗的应用及药效对比研究刁伟斌,吴秀平,游巧玲(东莞市大朗医院,广东东莞523770)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疾病患者中予以奥硝唑、替硝唑、甲硝唑治疗的应用效果。
方法 研究样本选自本院口腔疾病患者75例,按不同药物对患者进行分组,奥硝唑组、替硝唑组、甲硝唑组,每组各25例,对比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 对比治疗7d后临床优良率,奥硝唑组与替硝唑组无明显差异(P<0 05),甲硝唑组与其余两组差异较大(P<0 05);对比治疗14d后临床优良率,三组患者均为100 0%。
从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上看,奥硝唑组与替硝唑组无明显差异(P<0 05),甲硝唑组与其余两组差异较大(P<0 05)。
结论 数据显示,三种药物对口腔疾病患者均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甲硝唑药物起效时间较长,且药物不良反应较大。
关键词:口腔疾病;奥硝唑;替硝唑;甲硝唑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3765(2021) 02 0139 02 近年来,口腔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仍然呈现着逐年递增的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随着临床医学上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其治疗方案的要求也随之增高。
在临床治疗中需要选择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的药物进行治疗,一方面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并且还需要改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急性冠周炎属于一种临床常见的口腔疾病,患者临床表现为牙周红肿、剧烈疼痛等,大部分患者甚至无法自行张口,严重影响其正常进食。
甲硝唑副作用篇一:甲硝唑的副作用甲硝唑的副作用作者:养鸽网中国养鸽网论坛甲硝唑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甲硝唑(Metromidazole)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除具有抗滴虫、抗阿米巴原虫作用外,还具有很强抗厌氧菌活性。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将其用于厌氧菌的防治,证实其抗厌氧菌范围广,杀菌力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在临床各科广泛使用并取得很好疗效,但也发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在临床使用中应引起特别注意。
现简单介绍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
1甲硝唑的药理作用甲硝唑抗厌氧菌机制:其借助简单扩散,通过细胞膜进入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药物被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系统还原,被还原的代谢产物能与厌氧细胞中的DNA、RNA、蛋白质结合,使其DNA、RNA、蛋白质被氧化,致使厌氧细胞死亡,但因甲硝唑的被还原产物对氧十分敏感,在有氧条件下,很容易被氧化而失活,故对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
2药代动力学甲硝唑经口服、静脉点滴、肛内或阴道给药后,能被完全吸收,体内分布广,渗透性强,能迅速进入组织和体液中,在尿液、唾液、乳汁、羊水、精液及脓液中迅速达到并超过治疗浓度,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60%~70%药物从尿中排出,粪排出约14%,其余大部分为肝脏代谢,因代谢产物有色素,可使尿液呈红棕色。
3不良反应10%~30%病例在应用甲硝唑后出现不良反应。
甲硝唑不良反应与疗程及剂量有关,短疗程一般有很好的耐受性,仅产生轻度恶心,口中异味,偶见舌炎、口腔炎等,一般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即消失,长期大剂量有厌食、恶心、呕吐、皮疹、肢体麻木、白细胞减少等,停药后即消失。
3.1消化道症状甲硝唑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部绞痛,食欲减退,一般不影响治疗。
3.2精神、神经症状甲硝唑易通过血脑屏障,有时可出现头昏、失眠、震颤、小脑共济失调、神经错乱,长期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周围神经炎、运动失调、癫痫样发作等。
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比较作者:殷晓英谈晓洁李昀烨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年第08期[摘要]目的:本文就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48例。
实验组予以替硝唑治疗,参照组予以甲硝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92%)对比参照组(83.33%)更高,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对比参照组(31.25%)更低,均P[关键词]替硝唑;甲硝唑;滴虫性阴道炎;不良反应滴虫性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发的炎性反应,在妇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患者发病后以白带异常、阴道瘙痒为主要症状,对其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
本文为探究滴虫性阴道炎的有效治疗方法,对我院近半年所收治的患者分别予以替硝唑与甲硝唑治疗,现将对比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分析此次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共计96例,病例抽取时间为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被确诊。
最小年龄者22岁,最大年龄者50岁,中位年龄为(37.8±3.7)岁;病程在5~27个月之间,平均(10.5±3.1)个月;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
两组患者的资料数据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将妊娠期患者、哺乳期患者、药物过敏患者、合并其他感染患者予以排除。
所有患者均有知情权,自愿参与研究。
1.2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口服替硝唑(湖南迪诺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3020659)治疗,第1d,顿服2.0g,第2~3d,顿服1.0g,连续用药3d。
参照组患者口服甲硝唑(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0769)治疗,200mg/次,3次/d,连续用药7d。
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和奥硝唑栓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对比【摘要】目的:分析探索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和奥硝唑栓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对比。
方法: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15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
随机分组方法:根据用药种类,分为3组,甲硝唑组、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每组例数一致(50例)。
比较三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奥硝唑组总有效数据比甲硝唑组、替硝唑组多,总有效率经X2检验显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奥硝唑组无不良反应现象,明显比甲硝唑组、替硝唑组佳,不良反应数据经X2检验显示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甲硝唑组、替硝唑组两组间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和奥硝唑栓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确切,但相对来说,奥硝唑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更佳,跟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对比应用效果更显著,副作用更少,安全可靠。
【关键词】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奥硝唑栓;滴虫性阴道炎;疗效对比滴虫性阴道炎为常见阴道炎症,其发生率次于细菌性、外阴念珠菌性阴道炎,为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在滴虫性阴道炎治疗中为常用药物,但不同药物作用和安全性有所区别,本研究探讨了甲硝唑栓、替硝唑栓和奥硝唑栓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疗效对比,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150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
均经临床体征、阴道分泌物镜检等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
入组前1周未服用其他抗滴虫药物或使用阴道清洁剂,除外消化性溃疡、出血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心肝肾、造血功能异常、神经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全身感染者。
随机分组方法:根据用药种类,分为3组,甲硝唑组、替硝唑组和奥硝唑组,每组例数一致(50例)。
50例替硝唑组患者中:年龄最小21岁,最高55岁,年龄均值(29.34±2.29)岁。
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年,病程均值(1.67±0.32)年。
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对比邓堪进;邓霞【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联用阿奇霉素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确诊收治的7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用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实施甲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评价比较不同用药方法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CRP、盆腔包块大小与体温恢复正常、下腹痛消失、阴道分泌物增加消失时间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急性盆腔炎效果显著,且应用安全可靠.【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7(028)018【总页数】2页(P3374-3375)【关键词】替硝唑;甲硝唑;阿奇霉素;急性盆腔炎【作者】邓堪进;邓霞【作者单位】东莞市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科,广州东莞 523000;东莞市长安医院门诊护理,广州东莞 5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33急性盆腔炎在妇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发病急、病情危重,为了防止疾病继续恶化发展,联合促创应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患者疾病。
若不能彻底治疗,疾病迁延不愈会转变为慢性盆腔炎,危及女性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应及时早期对急性盆腔患者实施治疗[1]。
临床常用的治疗盆腔炎的药物为甲硝唑与替硝唑,本次研究中,评价替硝唑与甲硝唑分别于阿奇霉素联合,评价其不同用药治疗后效果。
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将医院从2015年4月~2016年3月确诊收治的74例急性盆腔炎患者,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4 例,年龄20~55(36.2±2.3)岁,平均病史为(2.4±1.1)d,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8例,经期卫生不良9例,宫腔手术后感染10例,下生殖道感染7例;观察组40例,年龄为21~56(34.5±2.8)岁,平均病史为(2.3±1.3)d,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12例,经期卫生不良11例,宫腔手术后感染9例,下生殖道感染8例。
甲硝唑和替硝唑的区别有哪些说起来甲硝唑这个药物的名字,很多人都比较熟悉的,因为它的功效还是非常广泛了,比如用于治疗妇科病,消化性溃疡,高血脂,牙龈出血,结肠炎,肠道蛔虫病等。
替硝唑是硝唑的新一代产品,具有的功效更加明显,但是毒副作用要比硝唑小,并且没有致癌的可能,现在就说说甲硝唑和替硝唑有哪些的共同点,已经有哪些区别。
这样当我们在面对这两样药物的时候也就知道要怎么选择。
★一、替硝唑与甲硝唑的共同点:甲硝唑最初只是用来治疗阴道滴虫病,因效果显著而将其称为“灭滴灵”。
后来,甲硝唑又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并由于在抗厌氧菌方面的强大作用而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药。
甲硝唑是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替哨唑是第二代(还有第三代如奥硝唑)。
两药均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气管感染、肺炎、鼻窦炎、牙周炎及术后伤口感染等。
也可用于结肠直肠手术、妇产科手术及口腔手术等的术前预防用药,以及肠道及肠道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贾第虫病等的治疗。
★二、替硝唑与甲硝唑的区别为:1.替硝唑对各种常见的致病厌氧菌和滴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活性较甲硝唑强2~4倍,对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的疗效与甲硝唑相当,而毒副作用明显比甲硝唑低。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多见,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等,因此,建议饭后服用。
2.而替硝唑的不良反应较甲硝唑少见且轻微,偶有轻微消化道反应、头痛、眩晕、皮肤瘙瘁、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等。
由此可见,甲硝唑的副作用要比替硝唑重些。
不过,这些副作用症状通常在停药后能很快消失。
甲硝唑口服后有效浓度能维持12小时,一般需每日3次给药。
3.替硝唑与甲硝唑相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一般每日1~2次给药即可。
由此可见,替硝唑和甲硝唑的主治功能是一样的,但两者的副作用有所不同,前者比后者要轻许多;前者的药效比后者的药效持续时间长,用药次数也不一样。
替硝唑与甲硝唑的区别关于《替硝唑与甲硝唑的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替硝锉和甲硝锉是二种不一样的药品,他们的特性全是一种抗绿脓杆菌的药品,只不过是替硝唑归属于取代商品,而甲硝锉归属于老商品,替硝唑在副作用层面相对性小一些,它的医治范畴更为普遍,不仅适用绿脓杆菌感染,还能够做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医治药品,我们看来一下这些方面的內容。
替硝唑与奥硝挫的差别替硝唑和奥硝挫同归属于抗厌氧发酵药品,奥硝挫是老代商品! 经药效学、毒理和药动学的研究表明,替硝唑对各种各样普遍的发病绿脓杆菌和滴虫均有显著的消灭功效,其特异性较奥硝挫强2-4倍,而毒副作用显著比奥硝挫低,无致癌物质毒副作用。
替硝唑片替硝唑片,适用范围为用以各种各样绿脓杆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部感染、骨盆感染、肺支气管炎感染、肺炎、鼻窦炎、皮肤蜂窝状组织炎、牙周感染及手术后创口感染;用以乙状结肠十二指肠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治疗及口腔手术治疗等的手术前防止服药;用以肠胃及肠胃外阿米巴病、阴道霉菌病、贾第虫病、加得纳菌阴道炎等的医治;也可做为奥硝挫的取代药用价值于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医治。
适用范围用以各种各样绿脓杆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部感染、骨盆感染、肺支气管炎感染、肺炎、鼻窦炎、皮肤蜂窝状组织炎、牙周感染及手术后创口感染;用以乙状结肠十二指肠手术治疗、妇产科手术治疗及口腔手术治疗等的手术前防止服药;用以肠胃及肠胃外阿米巴病、阴道霉菌病、贾第虫病、加得纳菌阴道炎等的医治;也可做为奥硝挫的取代药用价值于幽门螺旋杆菌引发的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的医治。
使用方法使用量1.绿脓杆菌感染:一次1g,一日1次,首使用量翻倍,一般治疗过程5~6日,或依据病况决策。
2.防止术后绿脓杆菌感染:手术治疗前12钟头1次顿服2g。
3.疟原虫感染:(1)阴道霉菌病、贾第虫病:单使用量2g顿服,小孩50Mg/kg 顿服,间距3~5日可反复1次。
甲硝唑和替硝唑区别关于《甲硝唑和替硝唑区别》,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奥硝挫和替硝唑全是生活起居中十分普遍的药品,他们都适用败血症、肺支气管炎感染、肺炎等各种各样绿脓杆菌感染,可是他们在很多层面都存有着区别。
奥硝挫是先造成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而替硝唑的副作用较奥硝挫来讲罕见且轻度,有需要的小伙伴们能够多多的掌握二者的差别以尽快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功效。
一、相同点都归属于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均适用各种各样绿脓杆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部感染、骨盆感染、肺支气管炎感染、肺炎、鼻窦炎、牙周炎及手术后创口感染等,也可用以结十二指肠手术治疗、妇科微创手术及口腔手术治疗等手术前防止服药,及其肠胃及肠胃外阿米巴病、阴道霉菌病等的医治。
二、不同之处1、奥硝挫是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替硝唑是第二代。
2、替硝唑对各种各样普遍的发病绿脓杆菌和滴虫均有显著的消灭功效,其特异性较奥硝挫强2~4倍,对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的功效与奥硝挫非常,而毒副作用显著比奥硝挫低。
3、奥硝挫的欠佳发应以消化系统反映多见,关键为恶心想吐、呕吐、上腹部疼痛、胃口降低及口腔金属材料味等,因而,建议餐后服食。
替硝唑的副作用较奥硝挫罕见且轻度,偶有轻度的消化系统反映、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感等。
这种副作用病症一般在断药后能迅速消退。
4、奥硝挫内服后合理浓度值能保持12h,一般需每天3次给药。
替硝唑与奥硝挫对比,药力持续時间更长,一般1~2次给药就可以。
三、常见问题在应用这二种药品的全过程中应防止喝酒或服食有酒精含量的饮品,由于替硝唑和奥硝挫都是有抑止乙醛脱氢酶的功效,吃药后喝酒会造成身体溴化氢蓄积量,进而提升乙醇的中毒了反映,造成腹部痉挛、烧灼感及恶心想吐、呕吐、头痛、脸颊发红等。
因为两药均经肝脏新陈代谢,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应酌情考虑调节使用量。
怀孕前3月、哺乳期间、有血液病历及器质中枢神经系统病症者须禁止使用。
甲硝唑、替硝唑与奥硝唑的区别甲硝唑是第一代,替哨唑是第二代,奥硝唑是第三代,氟康唑不是抗厌氧菌药物甲硝唑: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
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
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15~30%病例出现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部绞痛,一般不影响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眩晕,偶有感觉异常、肢体麻木、共济失调、多发性神经炎等,大剂量可致抽搐。
少数病例发生荨麻疹、潮红、瘙痒、膀胱炎、排尿困难、口中金属味及白细胞减少等,均属可逆性,停药后自行恢复。
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和血液病者禁用。
本品可抑制酒精代谢,用药期间应戒酒,饮酒后可能出现腹痛、呕吐、头痛等症状。
替硝唑:1、本品用于证实或可能由类杆菌属、脆弱拟杆菌属、其他拟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消化球菌属、真杆菌、发酵链球菌、韦荣氏球菌属类等敏感厌氧菌引起的下列感染:重度口腔感染(如重度冠周炎、重度口腔间隙感染);败血症、鼻窦炎、肺炎、肺支气管感染、皮肤峰窝组织炎、骨髓炎、腹膜炎及手术伤口感染;胃肠道和女性生殖系统感染。
2、本品可用于肠道及肠道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贾第鞭毛虫病、加得纳菌阴道炎等的治疗。
3、本品可作为甲硝唑的替代药用于幽门螺杆菌所致的胃窦炎及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不良反应:少见而轻微,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口腔异味。
头昏、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也有报道。
也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中性粒细胞减少,双硫仑反应及黑尿。
偶见滴注部位轻度静脉炎。
高剂量时也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周围神经病变。
禁忌:1、对替硝唑及硝基亚硝基烃咪唑衍生物过敏者禁用。
2、血液病患者或有血液病史者禁用,有活动性中枢神经疾病患者禁用。
3、妊娠三个月内妇女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4、12岁以下患者禁用或不宜使用。
本品干扰双硫仑代谢,两者合用患者饮酒后可出现精神症状,故2周内应用双硫仑者不宜再用本品。
甲硝唑副作用篇一:甲硝唑的副作用甲硝唑的副作用作者:养鸽网中国养鸽网论坛甲硝唑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甲硝唑()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除具有抗滴虫、抗阿米巴原虫作用外,还具有很强抗厌氧菌活性。
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定为抗厌氧菌感染的基本药物,将其用于厌氧菌的防治,证实其抗厌氧菌范围广,杀菌力强,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目前在临床各科广泛使用并取得很好疗效,但也发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在临床使用中应引起特别注意。
现简单介绍其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和不良反应。
1甲硝唑的药理作用甲硝唑抗厌氧菌机制:其借助简单扩散,通过细胞膜进入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药物被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系统还原,被还原的代谢产物能与厌氧细胞中的、、蛋白质结合,使其、、蛋白质被氧化,致使厌氧细胞死亡,但因甲硝唑的被还原产物对氧十分敏感,在有氧条件下,很容易被氧化而失活,故对需氧菌、兼性厌氧菌无作用。
2药代动力学甲硝唑经口服、静脉点滴、肛内或阴道给药后,能被完全吸收,体内分布广,渗透性强,能迅速进入组织和体液中,在尿液、唾液、乳汁、羊水、精液及脓液中迅速达到并超过治疗浓度,且能通过血脑屏障,胎盘屏障,60%~70%药物从尿中排出,粪排出约14%,其余大部分为肝脏代谢,因代谢产物有色素,可使尿液呈红棕色。
3不良反应10%~30%病例在应用甲硝唑后出现不良反应。
甲硝唑不良反应与疗程及剂量有关,短疗程一般有很好的耐受性,仅产生轻度恶心,口中异味,偶见舌炎、口腔炎等,一般不影响治疗,停药后即消失,长期大剂量有厌食、恶心、呕吐、皮疹、肢体麻木、白细胞减少等,停药后即消失。
31消化道症状甲硝唑不良反应,以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包括恶心、呕吐,腹部绞痛,食欲减退,一般不影响治疗。
32精神、神经症状甲硝唑易通过血脑屏障,有时可出现头昏、失眠、震颤、小脑共济失调、神经错乱,长期大剂量可引起抽搐、周围神经炎、运动失调、癫痫样发作等。
33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甲硝唑对心脏毒性反应来势凶猛,出现胸闷、全身不适后未引起重视,直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征象才进行抢救,往往为时已晚。
三种治疗妇科疾病的药物,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各有哪些优缺点发布时间:2021-04-08T15:37:27.603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4期作者:安三川[导读] 妇科疾病是女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包括炎症性的疾病,安三川四川省苍溪县妇幼保健院四川苍溪628400妇科疾病是女性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包括炎症性的疾病,如:阴道炎、宫颈炎等。
妊娠相关的疾病,如:宫外孕、先兆流产等。
因内分泌紊乱导致的疾病,如:月经失调等,另外还有肿瘤性疾病,如:子宫肌瘤、宫颈癌等。
由于对妇科疾病缺乏应有的认知,对身体的保健也不加以重视,加上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使生理健康逐渐下降,导致女性朋友疾病缠身,久治不愈,病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上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1]。
甲硝唑、奥硝唑、替硝唑都是治疗妇科疾病常用的抗菌药物,服用期间均应禁止饮酒。
甲硝唑用于治疗和预防厌氧菌引起的系统疾病以及局部的感染。
替硝唑能迅速消除厌氧菌所致炎症,从而减轻症状,治疗效果明显[2]。
奥硝唑用于由多种敏感厌氧菌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用于治疗子宫内膜炎。
那么,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三种药物在治疗妇科疾病中,各有哪些优缺点呢?一、甲硝唑治疗妇科疾病的优缺点甲硝唑是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产品,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因厌氧菌感染导致的局部以及系统感染,比如腹腔、消化道感染和生殖器官感染等。
甲硝唑对于治疗妇科炎症具有一定的作用,因妇科炎症的种类很多,甲硝唑并不适用全部的妇科炎症,它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只是针对治疗细菌感染的妇科炎症效果比较明显[3]。
甲硝唑副作用较大,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腹痛等消化道反应。
因甲硝唑药效发挥时间短,一天要服用多吃,所以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是禁止使用的。
甲硝唑并没有明确禁止儿童使用,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由于此类药物对消化道反应比较大,故如有可替代此药物的,尽量不建议儿童使用。
甲硝唑和替硝唑区别甲硝唑和替硝唑都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药物,它们都适用于败血症、肺支气管感染、肺炎等各种厌氧菌感染,但是它们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别。
甲硝唑是先产生的硝基咪唑类抗菌药,而替硝唑的不良反应较甲硝唑而言少见且轻微,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多多了解二者的区别以更好地发挥它们的功效作用。
★一、共同点都属于硝基咪唑类抗菌药,均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气管感染、肺炎、鼻窦炎、牙周炎及术后伤口感染等,也可用于结直肠手术、妇科手术及口腔手术等术前预防用药,以及肠道及肠道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等的治疗。
★二、不同点1、甲硝唑是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替硝唑是第二代。
2、替硝唑对各种常见的致病厌氧菌和滴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活性较甲硝唑强2~4倍,对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的疗效与甲硝唑相当,而毒副作用明显比甲硝唑低。
3、甲硝唑的不良发应以消化道反应多见,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等,因此,建议饭后服用。
替硝唑的不良反应较甲硝唑少见且轻微,偶有轻微的消化道反应、头痛、眩晕、皮肤瘙痒、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等。
这些副作用症状通常在停药后能很快消失。
4、甲硝唑口服后有效浓度能维持12h,一般需每日3次给药。
替硝唑与甲硝唑相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一般1~2次给药即可。
★三、注意事项在使用这两种药物的过程中应避免饮酒或服用含酒精的饮料,因为替硝唑和甲硝唑都有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服药后饮酒会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从而加强酒精的中毒反应,引起腹部痉挛、灼热感及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
由于两药均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酌情调整剂量。
妊娠前3个月、哺乳期、有血液病史及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者须禁用。
晓文问:我患牙周炎医生给我开了替硝唑片和消炎药,昨天吃完了,我去药房买药,药师给了我甲硝唑片。
请问替甲硝唑和甲替硝唑有什么区别?答:替硝唑与甲替硝唑这两个药品名看起来很类似,如果买药的时候稍不注意,很可能会将这两种药物搞混。
虽然替硝唑和甲硝唑都是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但两者在临床应用上还是有区别的。
首先了解一下替硝唑与甲硝唑的共同点。
甲硝唑最初只是用来治疗阴道滴虫病,因效果显著而将其称为“灭滴灵”。
后来,甲硝唑又被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厌氧菌感染,并由于在抗厌氧菌方面的强大作用而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药。
甲硝唑是第一代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替哨唑是第二代(还有第三代如奥硝唑)。
两药均适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如败血症、骨髓炎、腹腔感染、盆腔感染、肺支气管感染、肺炎、鼻窦炎、牙周炎及术后伤口感染等。
也可用于结肠直肠手术、妇产科手术及口腔手术等的术前预防用药,以及肠道及肠道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贾第虫病等的治疗。
替硝唑与甲硝唑的区别为:替硝唑对各种常见的致病厌氧菌和滴虫均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其活性较甲硝唑强2~4倍,对阿米巴痢疾和肠外阿米巴病的疗效与甲硝唑相当,而毒副作用明显比甲硝唑低。
甲硝唑的不良反应以消化道反应多见,主要为恶心、呕吐、上腹痛、食欲下降及口腔金属味等,因此,建议饭后服用。
而替硝唑的不良反应较甲硝唑少见且轻微,偶有轻微消化道反应、头痛、眩晕、皮肤瘙瘁、皮疹、便秘及全身不适等。
由此可见,甲硝唑的副作用要比替硝唑重些。
不过,这些副作用症状通常在停药后能很快消失。
甲硝唑口服后有效浓度能维持12小时,一般需每日3次给药。
替硝唑与甲硝唑相比,药效持续时间更长,一般每日1~2次给药即可。
由此可见,替硝唑和甲硝唑的主治功能是一样的,但两者的副作用有所不同,前者比后者要轻许多;前者的药效比后者的药效持续时间长,用药次数也不一样。
此外需要提醒大家:替硝唑和甲硝唑都有抑制乙醛脱氢酶的作用,服药后饮酒会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从而加强酒精的中毒效应。
如果服药后饮酒或服用含乙醇的饮料则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可引起腹部痉挛、灼热感及恶心、呕吐、头痛、面部潮红等。
因此,在使用这两种药的过程中应避免饮酒或服用含乙醇的饮料。
由于两药均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者应酌情减量;妊娠前3月、哺乳期、有血液病史及器质性神经系统疾病者须禁用。
(编辑/东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