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煤炭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2.15 MB
- 文档页数:7
一.煤质有关术语1.煤coal煤炭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经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
2. 粉煤fine coal粒度小于6mm的煤3.矸石gangue采、掘煤炭过程中从顶、底板或煤炭层夹矸混入煤种的岩石。
4.动力煤fuel coal动力用煤通过煤的燃烧来利用其他热值的煤炭统称动力煤。
主要应用于发电煤粉锅炉、工业锅炉和工业窑炉中,主要包括电煤、锅炉煤和建材用煤等。
5.喷吹煤coal for PCI用于高炉喷吹的煤6.煤样coal sample为确定煤的某些特性而从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
7.采样sampling从大量煤中采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的过程。
8.随机采样random sampling在采取子样时,对采样的部位或时间均不施加任何人为的意志,能使任何部位的煤都有机会采出。
9.系统采样systematic sampling按相同的时间、空间或质量的间隔采取子样,但第一个子样在第一个间隔内随机采取,其余的子样按选定的间隔采取。
10.多份采样reduplicate sampling按一定的间隔采取子样,并将它们轮流放入不同的容器中构成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质量接近的煤样。
二.煤分析有关术语1.工业分析proximate analysis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分析的总称。
2.全水分total moisture煤的水分分为两种,一是内在水分(Minh ) ,是由植物变成煤时所含的水分;二是外水(Mf ) 是在开采、运输等过程中附在煤表面和裂隙中的水分.全水分是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总和。
一般来讲,煤的变质程度越大,内在水分越低。
褐煤、长焰煤内在水分普通较高,贫煤、无烟煤内在水分较低。
水分的存在对煤的利用极其不利,它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运输资源,而且当煤作为燃料时,煤中水分会成为蒸汽,在蒸发时消耗热量;另外,精煤的水分对炼焦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水分每增加百分之二,发热量降低100kcal/kg(大卡/千克);冶炼精煤中水分每增加百分之一,结焦时间延长5 一10min 。
煤炭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煤炭的定义:煤炭是一种由植物残骸经过地质作用形成的有机岩石。
2. 煤炭的类型:煤炭根据其炭质和含水量的不同可分为无烟煤、炼焦煤、褐煤和泥炭等。
3. 煤炭的组成:煤炭主要由碳、氢、氧和少量的氮、硫等元素组成。
其中碳是主要成分,占煤炭质量的一大部分。
4. 煤炭的形成过程:煤炭是在地质历史上由原始植物积聚而形成的。
这些植物在长时间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逐渐转化为煤炭。
5. 煤炭的燃烧特性:煤炭燃烧时产生热量和废气。
煤炭的燃烧分为三
个阶段:放热阶段、水汽生成阶段和煤灰形成阶段。
6. 煤炭的用途: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用于发电、供热、
冶金、化工等行业。
同时,煤炭也用于制造煤气、焦炭和煤焦油等副
产品。
7. 煤炭储量和产量:全球煤炭储量丰富,主要储量分布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
8. 煤炭的环境影响:煤炭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
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有一定影响。
此外,煤炭开采和燃
烧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9. 煤炭的清洁利用技术:为了减少煤炭燃烧产生的污染物排放,煤炭
的清洁利用技术得到了广泛研发和推广,包括煤炭洗选、煤气化、燃
烧增效等技术。
10. 煤炭的经济影响:煤炭是许多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煤炭产业的
发展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
煤炭价格的波动也会对全球市场产生一定
影响。
1、什么是煤炭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
俗称煤炭。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粮食,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纪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2、煤炭的用途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来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动力煤:1、发电用煤:我国约1/3以上的煤用来发电,日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
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点能。
2、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的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10%以上,以水泥用煤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治金用动力煤:治金用动力煤主要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的1%。
炼焦煤: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美(占3.53%),主焦煤(占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焦炭烟煤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到950——1050℃,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阶段最终制成焦炭,这一过程叫高温炼焦(高温干馏)。
由高温炼焦得到的焦炭用于高炉治练、锻造和气化。
一、煤炭产品基础知识(一)、煤炭的生成煤炭是古代的有机物(主要是植物)的遗体,经过生物及化学的变质作用而形成的。
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泥煤炭化阶段,即由植物转变成泥炭阶段。
第二阶段,由泥炭转变成褐煤,褐煤转变成烟煤,烟煤再转变成无烟煤阶段。
这样褐煤逐渐变成了烟煤、无烟煤。
如果有更高的温度,最终可能变成石墨。
成煤必须具备四个先决条件:(1)植物条件。
(2)气候条件。
(3)地理条件。
(4)地壳运动条件。
(二)、煤炭资源的分布❖世界煤炭资源目前,世界煤炭储量估计为1.083 万亿吨,按目前的煤炭消费水平计算,足以可供开采200 多年。
世界各地的煤炭资源分布并不平衡,煤炭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世界煤炭资源的70%分布在北半球北纬30°~70°之间。
其中,以亚洲和北美洲最为丰富,分别占全球地质储量的58%和30%,欧洲仅占8%;南极洲数量很少。
世界煤炭可采储量的60%集中在美国(25%)、前苏联(23%)和中国(12%),此外,澳大利亚、印度、德国和南非4 个国家共占29%。
2001 年,上述7 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
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可供炼焦的优质烟煤储量丰富,2002 年3 国的炼焦煤总产量占世界贸易总量的81%。
❖中国煤炭资源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
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也不理想。
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
煤炭基本知识属于名称术语解释煤炭术语煤植物遗体在覆盖地层下,压实、经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转化而成的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
煤样为确定某些特性而从煤中采取的、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煤。
动力配煤动力配煤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锅炉、窑炉和取暖炉等对煤质的要求,将两种(或以上)不同品质的煤按一定比例均匀混事作为动力煤使用的工艺。
采用动力配煤可以利用某一种煤或几种煤的长处弥补另一种或几种煤的不足,取长补短,达到使锅炉用煤的品质稳定,解决煤质与炉型不相匹配的矛盾,收到使锅炉运行稳定,提高热效率,降低煤耗,减少煤尘对大气污染的效果。
据统计表明,锅炉采用动力配煤后,平均节煤5%,并能充分利用高灰或高硫等低质煤资源,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检查筛分检查筛分是在破碎后进行筛分,筛出粒度合格的筛下产物,不合格的筛上产物返回破碎机再次进行破碎,以保证产品粒度。
工业分析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四个项目煤质分析的总称。
外在水分(Mf)在一定条件下煤样与周围空气湿度达到平衡时所失去的水分。
内在水分(Minh) 在一定条件下煤样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时所保持的水分。
全水分(MT) 煤的外在水分和内在水分的总和。
空气干燥煤样水分(Mad)用空气干燥煤样(粒度<0.2mm)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水分。
最高内在水分(MHC)煤样在温度0c、相对湿度96%下达到平衡时测得的内在水分。
煤炭价格术语=================================================================================================================平仓又叫做平舱,指货物装船后,为了保持船舶承受压力均衡和航行安全,对成堆装入船舱的散装货物,如煤炭,粮谷等,需要进行调动和平整,此项作业就称为“平舱”。
平仓价又叫做平舱价,就是指货物运到港口并装到船上的价格(开船前发生的一切费用,包含了上船之前的所有费用),但不包括其后的相关费用。
第一节煤的基本知识一、煤的形成煤是由植物在湖泊、沼泽地带埋没在水底、泥沙中,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和地壳运动,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在细菌、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经过生物、物理、化学作用,逐步演变而成的。
距现在约2.5亿年以前,地球上水陆纵横,沼泽密布,气候温和湿润,很适合植物的生长,到处是茂密的植物群。
植物死后,遗骸堆积在充满水的沼泽中,由于地壳变动,沉积地带逐渐下降,泥沙不断冲击,植物遗骸一层一层地埋在地层中,在缺氧的条件下,受厌氧细菌的作用,发生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变成腐泥和泥炭。
这是成煤过程的第一阶段——泥炭化阶段。
成煤过程的第二阶段是变质阶段,也叫煤化阶段,也就是从腐泥、泥炭转化成煤。
由于地壳下沉和变动及其他原因,已生成的腐泥、泥炭被埋在地表深处,在温度、压力作用下,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氧、氮和氢,相对地增加了碳的含量和硬度,变成了最年轻的煤——褐煤。
随着地壳的继续下沉,温度和压力继续上升,煤层的煤质继续发生变化,煤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褐煤逐步变成烟煤,最后变成无烟煤。
根据煤的形成过程,煤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大类。
这四大类煤炭的主要特征列于表2-1。
二、煤的组成和性质由于成煤的原生物质和成煤的地质地理条件不同,不同地区各种煤的组成和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煤是不均质的混合物,由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两部分组成,主要是有机物质。
有机物质可以燃烧,所以也叫可燃体。
无机物质主要是各种矿物杂质,通常不能燃烧。
煤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工艺性能和燃烧性能等。
煤的物理性质包括煤岩组成、颜色、光泽、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耐热性、磁性、粒度、泥炭化程度等。
煤岩组成可分为镜煤、亮煤、暗煤和丝炭4种。
它们在外观上有很大差别。
镜煤和亮煤都有光泽,但镜煤的端口呈贝壳状,质地较致密。
暗煤和丝炭都无光泽,暗煤的质地坚硬而无层理,丝炭很像碎木屑。
煤岩组成对煤的性质和用途有重要影响。
煤的化学组成包括元素组成和工业分析。
煤炭知识大全目录一、煤炭基础知识 (3)1.1 煤的定义与分类 (4)1.2 煤的工业用途 (5)1.3 煤的特性及分类标准 (6)二、煤炭资源分布与开采 (7)2.1 全球煤炭资源分布概况 (8)2.2 主要煤炭生产国与地区 (10)2.3 煤矿开采技术与设备 (11)三、煤炭加工与洗选 (13)3.1 煤的洗选工艺 (15)3.2 选煤厂管理与运行 (16)3.3 煤质检测与评价标准 (17)四、煤炭燃烧与能源利用 (19)4.1 煤炭燃烧的原理与设备 (20)4.2 煤炭清洁利用技术 (21)4.3 煤炭能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23)五、煤炭市场与贸易 (24)5.1 煤炭市场价格波动因素 (25)5.2 国内外煤炭市场分析 (26)5.3 煤炭国际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28)六、煤炭安全与环保 (30)6.1 煤矿安全生产法规与标准 (31)6.2 煤矿安全技术与措施 (32)6.3 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措施 (33)七、煤炭行业政策与规划 (35)7.1 国家层面煤炭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36)7.2 地方政府煤炭行业发展政策分析 (37)7.3 煤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39)八、煤炭产业链发展分析 (40)8.1 上游煤炭资源开发与供应 (42)8.2 中游煤炭加工与物流 (43)8.3 下游煤炭需求与市场 (44)九、煤炭科技创新与信息化 (46)9.1 煤炭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 (47)9.2 煤炭行业信息化水平提升 (48)9.3 智能化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 (50)十、煤炭行业人才培养与教育 (51)10.1 煤炭行业教育体系概述 (52)10.2 高等院校煤炭专业课程设置 (54)10.3 煤炭行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策略 (55)一、煤炭基础知识煤炭的定义:煤炭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的化石燃料,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
煤炭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煤化程度和工业用途,煤炭可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次烟煤等。
第一部分煤的基本特征1.煤的特征和生成1.1煤的种类煤是由一定地质年代生长的繁茂植物在适宜的地质环境下,经过漫长岁月的天然煤化作用而生成的生物岩。
根据成煤植物的不同,煤分为两大类,即腐植煤和腐泥煤。
1.1.1腐植煤由高等植物形成的煤称为腐植煤,它在自然界中储量最大、分布最广。
它又可以分为陆植煤和残植煤两种类别,前者是由植物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等主要组分形成的,后者是由植物中含量较少,但是在成煤初期最不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组分形成的。
如果不是特别注明,通常讲的煤就是指腐植煤中的陆植煤。
1.1.2腐泥煤由低等植物(由藻类为主)和浮游生物经过部分腐解而形成的煤称腐泥煤表1-1腐植煤和腐泥煤的主要特征另外,还有腐植煤和腐泥煤的混合体,称为腐植腐泥煤,主要有烛煤和煤精,烛煤易燃,用火柴就能点燃,燃烧时火眼明亮,好象蜡烛一样;煤精盛产于我国抚顺,它致密、质轻、有韧性,因为能雕刻工艺美术品而驰名。
1.2腐植煤的外表特征腐植煤(陆植煤)是煤炭研究的主要对象。
根据在成煤序列中煤化程度的不同,它可以分为泥炭、褐煤、烟煤和无烟煤四类。
它们具有不同的外表特征,典型的品种,一般用肉眼就能区别。
1.2.1 泥炭泥炭是棕褐色或者黑褐色的不均匀物质,是有植物变成煤的过程中的过渡产物。
它含有大量的未分解的植物组织,如根、茎、叶等的残留物,有时肉眼就能看出。
另外,它的含水量很高,一般可高达85%~95%。
1.2.2褐煤大多数的褐煤外表呈褐色或者暗褐色,因此得名。
它无光泽,真密度1.30~1.60g/cm3,它与泥炭的区别是在外表上没有未分解的植物组织残体,不具有新开出的泥炭所特有的无定型状态。
1.2.3烟煤烟煤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和分布最广的煤种。
一般烟煤具有不同程度的光泽,绝大多数都呈条带状,其中有亮的条带,也有暗的条带,它们相互交替。
燃烧时烟多,因此得名。
表1-2烟煤和褐煤的区分特征1.2.4无烟煤无烟煤是煤化程度最高的一种煤,呈灰黑色,带有金属光泽,无明显条带。